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社戏同步测练苏教版3.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戏》同步测练
一、基础演练
1.辨析下列形近字,并分别组词。

倘()抵()惮()哄()篙()篷()徜()低()弹()供()蒿()蓬()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怠.慢()撺掇.()凫.水()行.辈()家眷.()松懈.()
3.文中对看戏途中的景物描写细致逼真,对这样的描写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烘托出“我”看戏时兴奋的心情。

B.点出豆麦,为下文“偷豆”,埋下伏笔。

C.表现出“我”对江南农村自然景物的热爱。

D.为描写后面精彩的社戏作伏笔。

4.作者以《社戏》为题目,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具体实在,点出了中心事件。

B.既可交代中心,又可暗示时代背景。

C.文章是以看社戏的生活经历为依据,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中心的。

D.许多读者不明白什么是“社戏”,以此为题,具有吸引力。

5.哪组词填在空白处最合适。

()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下船,双喜()前篙,阿发()后篙,年幼的都陪着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A 跳,拔,拔
B 走,拿,拔
C 走,拔,拿
D 跳,拿,拿
6.根据文章的顺序排列下面事件的先后,并做详略归类。

①六一公公送豆给“我”②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③夜航赴赵庄看戏④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⑤看戏前的波折⑥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
⑦和伙伴们在赵庄看戏
二、同步解读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并按要求答题。

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
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②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③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

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
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

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7.下面是对原文中几个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依稀:隐隐约约
B 弥散:弥漫消散
C 自失:自己不谨慎,失掉了某种东西
D 蕴藻:水草
8.阅读上文,说说迅哥的心理变化过程。

9.选文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写景状物的,请在横线上填上具体描写的句子。

嗅觉:
视觉:
听觉:
想象:
10.第二段和第三段里哪些词句是跟第一段的描述呼应连贯的?把这些句子填在横线上。

①“那声音大概是横笛”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呼应。

②“果然是渔火”跟“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呼应。

③“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跟“________________”相呼应。

11.写①②段景物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埋下伏笔,使情节发展的脉络更加分明,例如
①写两岸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为下文“_______________ ”作了准备。

②写“果然是渔火”,又为下文“_______________ ”埋下伏笔。

三、美文赏析
阅读下文,按要求答题。

荔枝蜜
我的心头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命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蜜蜂是
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美的生活。

蜜蜂是卑微的,却又是多么高尚啊!
透过荔枝树林,我沉吟地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插秧。

他们正用劳力创造自己的生活,等于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

当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12.第1、2节文字,由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联想到 ________________这样联想是因为他们之间有共同点。

即他们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13.“我不禁一颤”中的“一颤”的含义和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对“蜜蜂是卑微的,却又是多么高尚啊!”中的“渺小”和“高尚”的正确理解是?
15.揭示全文主旨的语句是(抄原句)
16.表述第二节中破折号作用正确的一项是()
A.表示意识的递进
B.表示意思的转折
C.表示解释说明的部分
四、创新作文
17.在社戏中鲁迅写自己儿时美好的记忆,在你的记忆中肯定也珍藏着不少难以忘怀的趣事,请你选一件写出来。

字数500字左右
题目:童年趣事
《社戏》答案
一、1. ○1倘若徜徉○2大抵高低○3不惮子弹
○4哄骗供养○5船篙蒿草○6帐篷蓬勃
2. dài duófúháng juàn xiè
3.D
4.D
5.A
6.顺序6.4.5.3.
7.2.1 详写 2.3.5.7 略写 1..4.6
二、7.B
8.兴奋愉悦急切期待
9.嗅觉:两连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的吹来。

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香的夜气里。

视觉:渐渐依稀的赵庄,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是渔火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向船尾跑去了。

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听觉;而且似乎挺到歌声了。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婉转悠扬
想象: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婉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而且又自己失落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繰之香的被气里。

10.○1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2还有豆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3渐望见依稀的赵庄
11.○1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豆麦蕴燥之香的夜气里
○2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三、12. 蜜蜂辛勤酿蜜;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农民辛勤耕耘,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辛勤,无私。

13.作者了解到蜜蜂寿命短,贡献大以后,感情为这震动,联想为这扩展,认识也为这升华。

14. “渺小”指蜜蜂小,不被看重“高尚”指其贡献大,需求小。

这组反义词在句中得到高度统一,是对蜜蜂十分恰当的评价和赞美。

15.他们正用劳力。

酿造生活的密
16. C
四、创新作文(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