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0版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2020版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6题;共56分)
1. (2分)(2016·银川模拟) 下图中图a为北半球海平面某区域图,图b示意沿甲乙线的气压变化,图c 示意沿丙丁线的气压变化。

未来几天,乙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
A . 气温降低,刮风下雨
B . 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C . 连续阴雨,风力加大
D . 湿度增加,风和日丽
2. (6分)(2019·昆明模拟) 下图为“甲岛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甲岛周边表层海水接近淡水的最主要因素是()
A . 降水量
B . 蒸发量
C . 地表径流
D . 植被覆盖率
(2)甲岛上多低矮、尖顶的木屋,反映了该岛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A . 白昼长、气温高
B . 纬度高、晴天多
C . 多暴雨、湿度大
D . 多雨雪、风力大
(3)关于图示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 . 地表破碎,多构造湖
B . 苔原为主,荒漠化严重
C . 封冻期长,影响通航
D . 水温低,渔业资源缺乏
3. (4分)该图为我国东南地区某地土地基本状况图,分析完成。

(1)该地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A . 土地沙漠化
B . 水土流失
C . 土壤盐碱化
D . 温室效应
(2)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A . 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
B . 退耕还林、还草
C . 加大科技投人,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
D . 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4. (4分)(2020·宁波模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沿海城市用地多向海洋扩展。

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国家开始严格控制围海造陆的规模。

下图为浙江台州市围海造陆规划示意图。

完成下列小题。

(1)椒江口南岸滩涂面积较北岸更宽广,主要原因是()
A . 海水较浅,河流泥沙沉积速度较快
B . 人类活动在此处围海造陆历史更长
C . 气温较高,海水上升淹没此处陆地
D . 海水顶托及地球公转导致河流偏向
(2)国家控制围海造陆的规模,主要是因为围海造陆会造成()
A . 海域自净能力降低,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破坏
B . 温室效应增强,海水蒸发加强,矿物质含量升高
C . 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量增加,海洋污染日益严重
D . 海洋面积缩小,海水水位升高,淹没了沿海岛屿
5. (6分) (2017高三上·江西月考) 甘肃省张掖市是高原夏菜的理想产地,其夏季蔬菜品种丰富,品质优良,主要销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近年积极开拓中亚市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夏季蔬菜品种丰富,主要得益于()
A . 海拔差异大
B . 水源丰富
C . 热量充足
D . 土壤肥沃
(2)我国东南沿海夏季本地蔬菜供应短缺,主要因为()
A . 需求量大
B . 多气象灾害
C . 耕地不足
D . 劳动力不足
(3)制约张掖蔬菜开拓中亚市场的瓶颈是()
A . 蔬菜质量
B . 产业基础
C . 储运条件
D . 水利设施
6. (6分)目前,随着清洁能源的推广,我国有部分城市的路灯采用风光电互补照明,它是风力发电机和太
阳能板两种发电设备共同组成的新型发电系统(图甲所示),图乙为我国某地区的“风光互补路灯”景观。

完成以下问题。

(1)我国安装的“风光互补路灯”,一年中太阳能板左右摆动幅度最大的季节是()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2)下列城市的“风光互补路灯”,正午时太阳能板倾角(即与地面的夹角)最小的是()
A . 哈尔滨
B . 呼和浩特
C . 济南
D . 南京
(3)“风光互补路灯”生产项目引起我国众多企业的关注,原因是该产品()
A . 市场前景广阔,投资风险较大
B . 利于节能减排,得到政府支持
C . 生产技术难度大,不适宜在城市中应用
D . 产品使用的寿命长,受自然因素影响小
7. (4分) (2019高一下·吉林月考) 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
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

江苏省流动人口总规模在2000—2010年中增加了95.4%,而以长江为界的苏北和苏南流动人口格局不同,苏北地区流动人口持续向地级城区、县(市)级城市集聚,农村输出人口减少;苏南地区城镇流入人口快速增加,农村流入人口普遍增加的特征。

据此回答小题。

(1)促使江苏流动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A . 国家政策
B . 经济因素
C . 交通发展
D . 气候因素
(2)与苏北相比,苏南地区农村流入人口普遍增加的原因有()
①乡镇企业繁荣
②交通通达性较好
③农村环境优美宜居条件好
④经济发达逆城市化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8. (2分)下图为“我国农村水贫困测度空间格局示意图”,造成贵州省成为高水贫困地区的最主要因素是()
A . 气候
B . 植被
C . 地貌
D . 土壤
9. (4分) (2019高一上·大庆期末) 下图为“某区域海陆轮廓和板块运动示意图”。

据图回答小题。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
B . 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在字母M附近
C . 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张裂地带
D . M半岛与非洲大陆之间会形成山脉、岛弧、海沟
(2)观察图中所示的板块边界类型,判断下列哪个岛屿也位于这种边界类型的板块交界处()
A . 太平洋西侧的日本本州岛
B . 中国大陆东南部的台湾岛
C . 北大西洋中的冰岛
D . 非洲东南部的马达加斯加岛
10. (2分)该图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A . 地中海气候
B . 热带雨林气候
C .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 温带季风气候
11. (2分)下图是影响我国几种农作物生产因素示意图,正确的叙述是()
A . ①花生②水稻③蔬菜④冬小麦
B . ①甘蔗②棉花③花卉④甜菜
C . ①油菜②花卉③水果④棉花
D . ①棉花②桑树③亚麻④冬小麦
12. (2分) (2017高三下·河北月考) 读某锋面系统示意图,关于该锋面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推移时所形成的锋
B .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推移时所形成的锋
C . 暖气团被迫抬升,其中水汽凝结成云
D . 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是该锋南下时形成的
13. (4分) (2019高二下·吉安期末) 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0℃的一条曲线,是划分霜冻区域的标志。

下图示意我国某年12月18日霜冻线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甲地周围霜冻线呈闭合状关联度最密切的是()
A . 紫色土广布
B . 盆地地形低洼
C . 距冬季风源地远
D . 森林覆盖率高
(2)该日,乙地区()
A . 日最高气温低于0℃
B . 大气逆辐射强
C . 河流进入结冰期
D . 柑橘受灾严重
14. (2分) (2018高二上·浙江期中) 七月份,北半球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A . 副极地低气压带
B .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 赤道低气压带
D . 极地高气压带
15. (2分)关于地方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同一条纬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B . 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C . 东边的地点地方时晚于西边的地点
D . 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4度
16. (4分)垦殖指数即开发土地与土地总面积之比,复种指数即某一地区在光热条件影响下,一年中播种或收获农产品的次数。

根据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影响农业生产和布局主要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光热条件好的地区,复种指数高
B . 地表崎岖的丘陵,垦殖指数一般低于平原
C . 红壤土层厚、结构好、肥力高,有利于农作物自然生长
D . 在交通枢纽地区,有利于发展大规模的商品性农产品
(2)以下省份垦殖指数和复种指数都比较高的是()
A . 黑龙江省
B . 河北省
C . 江苏省
D . 浙江省
二、综合题 (共3题;共27分)
17. (10分) (2017高一下·武城期中) 读“伦敦城市发展简图”和“伦敦市人口增长简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伦敦市人口增长简况图分析可知,伦敦市人口数量增长最快的时间段是________;该时期伦敦的城市化进程处在________阶段。

该阶段伦敦区会出现哪些问题:________。

(2)伦敦在70年代城市人口有所下降,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现象。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3)从图中观察并分析,伦敦市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18. (9分) (2018高一下·铜仁开学考) 读“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B,C,D四地,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属于向斜的是________,属于断层的是________。

(2)图中B处成为谷底,C处成为山地,主要原因是?
(3)要在图示直线的深度上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在A,B,C,D四地应选择________地。

19. (8分) (2019高一上·黑龙江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某年冬半年完成的一次“青岛-鹿特丹”帆船航行航线示意图。

该帆船经过红海时发现两岸岸滨多珊瑚礁,天然良港较少。

注:珊瑚礁是成千上万的由碳酸钙组成的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

(1)帆船航行期间,青岛与鹿特丹两地水循环较活跃的是________。

流经英国附近的主要洋流是________ ,该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 。

(2)在进人 N 海域后,帆船航行速度会________(填“变快”或“变慢),并说明判断理由。

________ (3)红海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 ,其面积可能会继续________(填“扩大”或“缩小”),红海两岸岸滨珊瑚礁属于 ________(填“岩浆”、“沉积”或“变质”)岩。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6题;共56分)
1-1、
2-1、
2-2、
2-3、
3-1、
3-2、
4-1、
4-2、
5-1、
5-2、
5-3、
6-1、
6-2、
6-3、
7-1、
7-2、
8-1、
9-1、
9-2、
10-1、
11-1、
12-1、
13-1、
13-2、
14-1、
15-1、
16-1、
16-2、
二、综合题 (共3题;共27分) 17-1、
17-2、
17-3、
18-1、
18-2、
18-3、
19-1、
19-2、
1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