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络顶层设计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
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案
**学院
2015年1月
目录
一、学校业务战略目标与信息化发展需求 (4)
(一)学校发展总体目标 (4)
(二)学校信息化需求 (4)
二、学校发展现状 (6)
(一)学校业务及系统应用现状 (6)
(二)学校信息资源现状 (10)
(三)学校信息基础设施现状 (12)
(四)相关保障机制建设情况 (14)
三、总体架构 (15)
四、业务架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数据资源架构 (16)
(一)媒体资源库 (16)
(二)文献资源库 (17)
(三)公共数据库 (18)
六、应用系统架构 (18)
(一)教学系统 (18)
(二)创作系统 (21)
(三)管理系统 (22)
(四)内容管理系统 (33)
(五)网站群建设 (33)
(六)信息填报系统 (34)
七、基础设施技术架构 (35)
(一)应用支撑平台 (35)
(二)网络基础设施 (41)
(三)核心机房及综合布线 (42)
(四)云平台 (43)
八、标准政策体系 (46)
(一)网络与信息安全规范 (46)
(二)数据标准规范 (46)
(三)管理制度及管理规范 (47)
九、顶层设计实施方案 (47)
(一)目标架构实现路径 (47)
(二)项目设计 (49)
(三)配套实施策略 (49)
**学院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案
为贯彻落实《智慧行动纲要》,推动我校信息化工作科学发展,根据市经信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开展“智慧”顶层设计的通知》(京经信委发[2012]21号)文件精神和市教委做好教育系统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的工作要求,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市“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按照“智慧”顶层设计总体要求,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制定本顶层设计方案。
一、学校业务战略目标与信息化发展需求
(一)学校发展总体目标
(二)学校信息化需求
根据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与思路,结合信息化工作特点,提炼出如下信息化需求:
业务流程梳理与业务需求整理
从我校特色教育环境出发,以教育部教育服务与监管业务顶层设计为指导,对各部门进行调研,梳理出部门内部流程及跨部门流程,并进行规范化的描述,特别是要对全域信息流以及主要业务的信息流进行全面分析,形成全域业务模型,为业务流程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具体调研与归纳结果见附表。
●信息系统模型建立
根据业务模型,建立能够支撑业务运转的信息系统模型,包括数据资源模型、应用系统模型,为建立较完备的基础信息数据库以及覆盖教育质量、学生流动、资源配置和毕业生就业状况等等各类监测分析系统的统一信息化支撑平台提供指导。
根据所梳理的各部门业务流程与需求,以及学校的整体定位,将信息系统分为教学、创作和管理三大类。
●促进业务流程优化与服务整合
以教育服务的最终用户需求为中心进行服务整合,对相关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形成全局畅通的信息流,促进教育服务与监管体系的管理水平、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的提高。
●设计统一的技术架构,规划统一的基础保障环境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需要有统一的技术架构为指导,需要有统一的基础保障环境为支撑,这是建成数据集中、应用集成、基础设施整合、标准规范、安全高效的教育服务与监管体系信息化支撑平台的技术基础,顶层设计要为项目设计统一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软件架构、安全架构和基础保障环境;
●设计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与建设运行机制
信息化建设一直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设计一套良好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机构、管理模式和建设运行机制,才能确保总体规划与顶层设计的落实与实施,才能保障教育信息化平台的良好运转与可持续发展。
二、学校发展现状
(一)学校业务及系统应用现状
1.教务管理系统
**学院建立由湖南青果提供的本科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已基本建成覆盖本科教学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2.研究生教务管理系统
**学院自2007年就开始了建立研究生教务管理系统,实现了研究生学籍管理和成绩管理。
3.继续教育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现有自主开发的教务管理系统,完成了继续教育学院学生的学籍管理、选课管理、成绩管理等教学管理任务。
但由于缺乏校园统一支撑平台的支持,系统中的师资信息、课程信息无法实现和学校人事系统、教务系统、研究生教务系统中的信息共享,存在诸多管理不便。
后期建设需要进行统一规划,与学校教务系统实现统一管理或数据共享。
4.学生工作管理系统
**学院建设了清元优软的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由学生处负责系统运行维护。
目前实现了全校学生的奖、助、贷学金管理,贫困生管理,勤工助学,减免学费,综合测评管理生社区管理,学生保险,思想教育管理,心理咨询管理等。
为学校学生工作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化手段。
5.招生管理系统
现有招生报名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招生报名系统”和“招生管理信息系统”两部分建设内容。
考生通过**学院官网上的统一入口,进入招生报名系统工作界面。
考生网上提交的填报信息作为基础数据,适时进入“招生管理信息系统”。
招生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网上报名管理、考试管理、成绩管理、各省招办信息管理、考生历史库管理、学院管理、领导决策管理和系统维护等多项内容。
6.人事招聘管理系统
**学院初步实现了人事网上招聘管理。
目前该系统由人事处负责运行维护。
在数字校园后期规划中将实现完整的人事管理系统,包含机构编制、人事档案、岗位竞聘、职称评定、工作业绩、岗绩考评、工作考勤、劳资福利、系统管理等功能。
7.邮件系统
**学院的邮件系统购买使用亿邮公司的亿邮电子邮件系统,目前该系统由学院的网络中心负责运行维护,该系统的硬件是IBM服务器,软件为亿邮公司的亿邮软件。
现用邮件系统使用中存在问题,如邮件中附件空间不够,邮件自身空间太小,无法过滤垃圾邮件等问题,影响日常办公收发邮件的最基本需求,需要对邮件系统进行改造。
8.校园一卡通系统
在2008年,学院开始了学院一卡通系统建设,相关业务系统包括:一卡通专网、一卡通平台、综合业务管理系统、自助服务系统、校内消费系统、自助注册系统、自助打印/复印、图书馆系统接入、门禁管理系统、停车管理等。
一卡通建设实现了“身份识别”、“校内
消费”、“校务管理”的建设目标。
在一卡通建设过程中,我们搜集整理各类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档案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建成了完备的一卡通人员档案库。
9.网络教学平台
学院的网络教学平台购买使用赛尔毕博公司的BlackBoard教育软件,目前该系统由学院的网络中心负责运行维护,硬件是HP服务器,软件使用的是BlackBoard教育软件。
该系统的主要是为院内部分课程提供网络辅助教学功能,包括网络点播课程等。
10.图书管理系统
学校图书馆现有金盘图书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图书资源的编目,但是由于图书资源众多,对于馆藏人员图书借阅、图书的维护工作量巨大;由于各院系中也有图书资源,这些资源现通过人工记录方式进行管理借阅,无法实现各院系之间的图书共享,管理维护人员也无法对院系中的图书进行及时的清点,维护工作量较大。
需要对图书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满足学校中各院系间与图书馆的图书经过统一平台进行借阅,实现共享;对于现有图书管理方式进行升级,方便维护。
11.移动图书馆
**学院现有超星移动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专业移动阅读平台,学校师生用户可在手机、pad等移动设备上自助完成个人借阅查询、馆藏查阅、图书馆最新咨询浏览,同时拥有大量的电子图书,海量报纸文章以及中外文献元数据供用户自由选择,为师生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移动阅读服务。
12.资产管理系统
**学院目前采用市教委统一下下发的资产管理系统。
系统实现了全校固定资产的在线登记和管理,主要包含资产信息管理、资产验收登记、资产库存管理、资产调剂管理、资产盘点、资产动态查询等功能。
13.监控系统
**学院目前监控系统已经建设两期,对于学校保卫处原有模拟监控与数字监控已经整合;但是各院系自建监控系统中,各品牌不统一,无法进行统一的监控管理,需要对其进行整合。
此外,由于目前学校在建图书馆明年竣工,需要对新建图书馆进行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学校在安防系统建设中,只建设了视频监控系统,安防系统存在较大漏洞,需要完善,建设周边报警及电子巡更系统进而加强学校安防建设。
14.门禁系统
**学院现各教学楼已建设门禁系统,对于部分区域还没有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门禁系统;各院系建设的门禁系统不统一,门禁系统无法进行统一的管理,对于师生造成不便,需要对其进行改造;
另由于新建图书馆明年完工,随着学校对于新建图书馆的安全性、先进性和稳定性的要求,需要对新建图书馆进行门禁系统建设,并与原有门禁系统进行整合,实现统一维护管理。
15.视频点播系统
学院的视频点播系统购买使用鼎点公司的鼎点天源影视点播系
统,目前该系统由学院的网络中心负责运行维护,硬件是HP服务器,软件使用鼎点天源影视点播软件。
16.Web内容管理系统
学院Web内容管理系统目前由学院党委宣传部负责运行维护,此系统硬件设备使用的是Dell服务器,软件使用的是北大方正公司网站内容管理软件。
17.学校英文网站
**学院英文网站,面向留学生及国外访问用户提供招生信息发布、校园新闻公告发布、校园活动信息、校园文化建设展示及其它对外宣传内容,是学院对外交流的重要门户。
(二)学校信息资源现状
1)学校信息资源体系
学校的信息资源目前大致可以分为9类:
●人事信息资源。
包括:学校在职职工、离退休职工及多种用人机制聘用人员的个人信息等。
该类资源目前没有在系统中用统一的数据库进行管理。
●财务信息资源。
包括:学校历年财务运营状况等。
该数据资源目前由学院使用的市财政专网在线进行数据管理。
●校产信息资源。
包括:学校房屋、设备、办公家具、图书等资源。
该类数据资源也是使用市教委专管的网站进行在线管理。
●教学信息资源。
包括:学校的招生、学籍管理、教学计划、选
课、排课、考勤考绩、教材、课件素材、知识素材管理、教学课件等。
该类资源目前在学院的教学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科研信息资源。
包括:科研机构及队伍建设、科研项目、成果、经费及管理等所产生的数据。
该类资源目前没有在系统中用统一的数据库进行管理。
●记载学校历年管理活动的公文及批文资源等。
该类资源目前没有在系统中用统一的数据库进行管理。
●建立基于校园网环境的法规、校规资源库。
该类资源目前没有在系统中用统一的数据库进行管理。
●建立基于校园网环境的数字图书馆及各种文献、论文库等。
目前由学院的图书馆资源库进行管理。
●建立基于校园网环境的声像资源库等。
目前由学院的数据库存放管理。
以上各类资源都需要分门别类进行梳理,还没有实现完全共享。
2)学校与外部信息资源的关系
目前,学校与外部的信息资源交互主要是通过网站在线填报的方式进行。
学院的财务方面的数据由学院的财务处通过市教委的专网进行数据交互,国有资产办公室的资产管理数据通过市教委的资产管理的专网进行数据交互。
科研管理中,有很多涉及到项目申报的基础数据是由各个科研项目申报管理的归口部门进行管理的,也是由那个归口管理部门进行网站在线填报的,其它的数据都是在院内的对应业务部门的系统中存放管理。
(三)学校信息基础设施现状
1)应用支撑平台应用现状。
1. 基础软件
操作系统层:Windows Server 系列;Linux 系统;中间件:WebLogic、Tomcat、SPSS 系统、SASS 系统;数据库:Oracle、SQL Server、Mysql;安全软件:卡巴斯基、赛门铁克数据备份软件;办公软件:Windows、Office 系列、WPS 系列、方正排版;以上系统已经基本实现正版化。
2. 统一用户认证授权中心
●对第三方应用进行授权和管理
建立办公平台对第三方应用进行认证与授权的机制。
处室管理员能够在认证授权中心提交增加第三方应用的申请,申请内容包括:系统名称、系统用途、使用类别(长期、短期)等,平台管理员在接收到申请后进行是否接入办公平台的处理,一旦同意接入,申请人或其他指定人员将作为该业务系统的管理员。
●按模块分用户进行用户授权的功能
通过建立分模块、分目标用户的管理机制,实现对第三方应用系统内角色和功能的授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某接入的第三方系统进行特定管理员的授权管理功能,即某受限管理员只能查看和(或)操作某模块的授权管理功能;二是实现针对某目标管理员的用户授权管理功能,即某受限管理员只能管理指定用户的权限和基本信息。
2)学校网络基础设施使用现状。
中央机房建设工程
网络中心开始建设中央机房工程,项目涉及装修工程、电气系统、防雷及接地系统、通风系统(包括:空调、新风、排烟等)、安防系统(包括:图像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等)、环境监控系统(包括温湿度、配电、UPS、空调、新风机及漏水报警检测等)、设备(包括:多联机空调、UPS不间断电源、机房精密空调等)、消防系统等。
新建成的中央机房满足计算机等各种电子设备对温度、湿度、洁净度、安全环保、防水、防火、电源冗余和接地等要求,为校园网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运行操作条件环境。
校园网骨干网改造
网络中心正在进行校园网骨干网改造项目,通过本项目构建双核心星型网路,并且按照核心-汇聚-接入三层架构优化网络;实现多路由出口,合理分摊出口流量;通过内外网隔离、入侵检测、VPN等技术增强校园网的安全防范能力
随着**学院校园网的逐步建立,学校的数字化发展,各种信息化的系统的使用,和各院系的数字资源的存档需求,我校逐步建立起数据中心,但是由于我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没有数据中心的统一规划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落后,数据中心在各院系的发展中逐步建立,造成目前我校的数据中心位于各个院系,并且我校的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各院系互联互通存在故障,带宽不够,链路不稳定可靠,导致院系之间资源互访存在问题。
数据中心的不统一,直接导致我校各院系
的各种设备琳琅满目,并且无法进行统一的集中管理,资源共享也无法实现,维护成本较大,维护人员不够,水平层次不齐,故障处理不够及时,导致业务系统的无法及时恢复,对于教学发展也造成重大影响。
(四)相关保障机制建设情况
1. 组织领导保障体系
成立**学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校书记担任组长,主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信息办,设在校科研及信息化处),负责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信息化建设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由领导小组组织校内外有关方面专家组成。
为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及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
2. 建立健全项目制度保障
加强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与标准的建设与实施。
根据国家及行业有关信息化法规和标准,进一步规范与落实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设备管理、运维服务、信息安全管理等管理制度。
不断完善与推进实施《**学院教育信息化管理信息标准》。
编制教育信息化年度计划和重点项目设计方案。
3. 资金投入保障
信息化项目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拨款、企业赞助等渠道,筹集学院信息化建设与运营资金。
建立可持续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运维经费来源机制,合理配比硬件、软件、运维服务、人力资源提升四个方面投
入,提高投入产出效益。
4. 技术保障体系建设
**学院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需要不断升级、维护、对使用人员培训的技术含量很高的复杂系统,因此要建立健全信息技术保障体系。
要建立一支懂业务、熟悉信息技术的队伍。
加大对信息技术管理服务部门建设力度,增加技术岗和管理岗位职数,建立一支专职、兼职、多种编制类型的信息化技术支持服务队伍。
在各学院及行政部门设置1至2名兼职技术人员。
完善现有专职信息化运维队伍的专业结构,优化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软件应用开发技术、数字媒体应用与管理等不同专业背景人员配置。
5. 贯彻法律法规,确保信息安全
严格贯彻国家有关信息化建设的法律、法规与条例,并制定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流程和必要的规章制度。
信息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建立健全网络信息服务运行管理服务体系,保证网络信息安全运行。
三、总体架构
**学院校园信息化发展的总体逻辑架构。
分为五个层次,两个体系。
五个层次分别是指基础设施层、资源层、支撑平台层、业务应用层及综合服务展现层。
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学院的基础网络建设、用以保障整体架构的上层业务平台的正常运行。
资源层包括全校媒体资源管理共享及教务、学工、财务、科研、资产等应用系统相关数据,通过共享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统一存储、访问及使用。
支撑平台层主要用于能够使用与全院的基础数据库平台的构建和相关服务,在这个层
次,要根据全院的整体需求做数据的整合和业务的协同,具体包括信息门户支撑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数据交换平台、决策支持平台、统一支付平台、统一消息平台。
在业务应用系统层,主要是根据各学院教学及行政业务部门的不同需要,建设既能够适应各部门业务需求又能够完成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的软件应用系统,具体分为教学应用系统、科学创作系统、常规管理系统三类应用。
综合服务展现层通过统一信息门户及移动校园门户,使学生、教师、职能人员、校领导及社会公众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PC等多种方式访问信息化中心平台,实现管理、学习、科研、公共服务统一访问,达到实时展示和交互沟通效果。
两个支撑体系是指学院将建立统一的政策法规与信息标准体系信息安全与运行维护体系,为建设智慧校园提供相关保障,实现规范化管理,保障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
四、数据资源架构
(一)媒体资源库
本次建设媒体资源库系统架构如下:
(二)文献资源库
图书馆的电子文献资源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目前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电子文献资源的简单表述就是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能够为读者提供的信息资源。
其中包括了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光盘数据库、联机数据库、网络数据库以及Internet信息资源等多种形式。
我校图书馆已建设较为齐全的电子文献资源库,为教学、科研提供良好的文献资源环境,开阔了师生的视野。
文献资源概括地讲有3种类型:国际互联网资源、电子出版物、各馆自建的数据库。
国际互联网资源因其开放性,资源非常丰富;电子出版物常见的有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电子报纸、软件等;各馆自建的数据库是图书馆根据读者需求,利用馆藏文献而建立的数据库,如馆藏书目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地方文献数据库等。
(三)公共数据库
公共数据库采用Oracle 11g Enterprise,并采用Oracle 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RAC)保障系统的高可用性及可按需扩展。
根据对应用系统及相关数据分析,建立以下数据库:学院基本情况数据库、学生信息数据库、研究生信息数据库、留学生信息数据库、教职工信息数据库、教务信息数据库、科研信息数据库、体育卫生信息数据库、办公管理信息数据库、房产与设施信息数据库、仪器设备与实验室管理信息数据库、图书管理数据库、一卡通数据库、教学资源数据库、代码数据库。
五、应用系统架构
(一)教学系统
4)教学编辑机房
采用新一代“CPU+GPU”加速技术,满足影视创作中剪辑,三维,合成,特效,调色,立体应用的需要,全功能的后期制作系统使您能够从容处理从DV到HDV,从标清到高清,甚至2K,3D 。
5)高清录播教室
录播教室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括常规多媒体教室子系统(如讲台、中控、展台、笔记本、投影机等);外部环境(灯光系统、吸音处理)子系统;录播子系统等;
其中录播系统通常由教室场景图像采集、声音采集、VGA采集、
图像自动跟踪、图像控制切换、信号数字化处理、记录、直播、扩声等单元组成一套完整的录播系统。
其过程是通过图像、声音、电脑VGA信号的采集,把捕捉到的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进行记录、网络实时直播、B/S架构点播和现场扩声。
6)大讲堂精品录播
系统配置本方案系统由三台高清摄像机,1台高清切换台,1台视频监视器,1台高清录制机及2块64G存储卡,1套主持人提词器,调音台和导播通话,主持人无线手持机桌面话筒,监听音箱,一体化虚拟演播室设备,1套高清非线编辑系统及灯光、蓝箱装修等部分组成。
方案的实施涉及设备选型、安装调试、布线等复杂工艺,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集成项目。
7)考试录制系统
根据学校招生的需求,招生面试画面需要进行拍摄并存储,以方便师生查阅。
系统配置高清摄像机和存储卡进行考试视频的拍摄及存储。
8)多媒体教学系统
多媒体教室内配置高清投影机加幕布,5.1声道扩声系统,及可视化网络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可视化网络综合信息管理软件可远程控制教室中控系统开关、投影机开关,幕布的升降,窗帘的升降,并且可以对其他设备进行操作,包括线路音量,话筒音量,以及讲台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