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五部分教材梳理学案11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至尊〕至高无上的地位,指__帝__位__。类似的词语还有“__神__器__”“__万__乘__”等。 (5)〔镞〕与“镝”一样,都指__箭__头__。古代有很多种兵器,“橹”指__大__盾__牌__,“钩 戟”指带钩的戟,“长铩”指__长__矛__。 (6)〔宇内〕四境之内,即“__天__下__”。《过秦论》中,表示同样意思的词语还有“ __四__海__”“__八__荒__”“__六__合__”。因古代以为中国四周皆有海,遂称中国为“__海__内__”,外 国为“__海__外__”。 (7)〔敲扑〕__行__刑__用的棍杖,短的叫“__敲__”,长的叫“__扑__”。 (8)〔百越〕古代__越__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统称 “百越”。也叫“__百__粤__”。
⑨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___副__词__,__用__在__“_如__…__…__何__”_ ____前__面__加__强__反__问__语__气___
4.古今异义
序号
例句
(1) 叩关而攻秦
(2) 秦人开关延敌
(3)
秦有余力而制 其弊
(4)
振长策而御宇 内
古义 __攻__打__ __迎__击__ __弱__点__
序)》]
⑤痴儿了却公家事(《登快阁》)
续表 用法和意义 __动__词__,__使__退__却__ __动__词__,__退__回__
__动__词__,__推__辞__、__拒__绝__
__动__词__,__退__下__ ____助__词__,__用__在__动__词__后__,___
_____表__示__完__成_____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 意气之盛,可谓壮哉!(4分) 译文:__当__庄__宗__用__绳__索__捆__绑__着__刘__仁__恭__、__刘__守__光__父__子__,__用__木__匣__子__装__着__后__梁__皇__帝__、__大__臣__ _的__头__,__进__入__祖__庙__,__把__箭__交__还__到__先__王__的__灵__位__前__,__把__成__功__的__消__息__禀__告__先__王__,__他__意__骄__气__盛_, _可__以__说__豪__壮__极__了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系”、“函”、“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状语后置各1分,句意1分。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4分) 译文:__人__生__的__祸__患__常__常__在__极__小__的__事__上__积__累__而__成__,__而__智__勇__之__人__往__往__被__自__己__所__溺__爱__的__ _人__或__物__困__住__,__难__道__只__有__伶__人__才__如__此__吗__?__ [解析] “积于忽微”状语后置、“困于所溺”被动句、“岂……哉”各1分,句意1分。
_________标__志__词___“于__”________ __判__断__句__,__无__标__志__词__ __被__动__句__,__标__志__词__“_为__” __被__动__句__,__标__志__词__“_于__”
__状__语__后__置__句__,__标__志__词__“_于__” __定__语__后__置__句__,__“_金__人__十__二__”应__为__“_十__二__金__人__”_ __宾__语__前__置__句__,__“_仁__义__不__施__”应__为__“_不__施__仁__义__”_
模拟检测 (共33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2分) (1)(2021·新高考Ⅰ卷)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_瓮___ _牖__绳__枢__之__子_,__氓__隶__之__人__”,且是被迁戍边的兵卒。 (2)贾谊在《过秦论》中以“__于__是__从__散__约__败__,__争__割__地__而__赂__秦__”两句,从诸侯的角 度简明扼要地交代了九国之师有所顾虑而不敢前进的后果。 (3)贾谊《过秦论》中的“__胡__人__不__敢__南__下__而__牧__马__,__士__不__敢__弯__弓__而__报__怨__”两句,以 “胡人”和“士”的表现,衬托始皇帝的声威。
话;说;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
__“_以__之__为__”_的__省__略__形__式__,__ ____把__它__划__为__、__设__置___
认为
__护__城__河__
池塘;旁边高中间洼的地方
续表
序号
例句
古义
今义
(9)
原庄宗之所以 得天下
(10) 系燕父子以组
__推__其__根__本__
最初的,开始的;原来,本来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 交,相与为一。(4分) 译文:__诸__侯__恐__慌__害__怕__,__会__聚__结__盟__以__谋__求__削__弱__秦__国__,__不__吝__惜__奇__珍__贵__重__的__器__物__和__肥__沃__ _富__饶__的__土__地__,__用__来__招__引__天__下__的__优__秀__人__才__,__采__用__合__纵__的__策__略__缔__结__盟__约__,__互__相__援__助__,__成_ _为__一__体__。___ [解析] “弱”“爱”“致”各1分,句意1分。
______丝__带__、__丝__绳__,______
__这__里__泛__指__绳__索__
组织;用于事物的集体
(11) 抑本其成败之 迹
__考__察__,__探__究__
草木的茎或根;事物的根本、根 源
(12) 则遣从事以一 官__名__,__这__里__泛__指__一__般__属__官__ 做,投身到(事业中去);
专题十二 文言文梳理
学案11 过秦论 五代史伶官传序
基础梳理
诵读课文,将下列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通假字
序号 (1) (2) (3)
例句 赢粮而景从 非及乡时之士也 锄櫌棘矜
本字及意义 __同__“_影__”_,__如__影__随__形__地_ __同__“_向__”_,__从__前__、__往__昔_ __同__“_耰__”_,__碎__土__平__田__用__的__农__具_
2.词类活用
序号
例句
(1) 会盟而谋弱秦 (2) 追亡逐北 (3) 天下云集响应 (4)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5)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6) 忧劳可以兴国 (7) 一夫夜呼 (8) 序八州而朝同列
(9) 函梁君臣之首
活用类型 形容词作动词 动词作名词 名词作状语 形容词作动词 名词作动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作状语 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作动词
6.文化知识 (1)〔崤函〕__崤__山__和函谷关。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 秦都咸阳,因称函谷关以西为__关__中__。秦国古时被称为四塞之国,东有函谷关,西 有散关,南有__武__关__,北有萧关。 (2)〔连衡〕秦国采用的一种__离__间__六__国__的策略,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 各个击破。也作“__连__横__”。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__合__纵__”。 (3)〔孟尝、平原、春申、信陵〕孟尝君,田文,__齐__国贵族;平原君,赵胜,_赵___ 国贵族;春申君,黄歇,__楚__国贵族;信陵君,魏无忌,__魏__国贵族。他们是 战国时有名的“四公子”,皆以__招__揽__宾__客__著称。
序号 词语
例句
①吴起、孙膑……之伦制其兵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③履至尊而制六合
④是故明君制民之产(《齐桓晋文之
(2) 制 事》)
⑤其制稍异于前(《项脊轩志》)
⑥制芰荷以为衣兮[《离骚》(节
选)]
⑦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续表 用法和意义 __动__词__,__统__领__、__统__率__ __动__词__,__制__服__ __动__词__,__控__制__
__动__词__,__蒙__盖__
__副__词__,__表__示__祈__使__语__气__ __人__称__代__词__,__他__的__ __指__示__代__词__,__那__
__助__词__,__调__节__音__节__,__可__不__译_
序号 词语
例句
⑤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⑥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
__动__词__,__规__定__
__名__词__,__形__制__、__规__制__
__动__词__,__裁__制__
__名__词__,__规__模__
序号 词语
例句
①却匈奴七百余里
②却坐促弦弦转急[《琵琶行(并
序)》]
③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谏逐客
(3) 却 书》)
④却与小姑别[《孔雀东南飞(并
3.一词多义
序号 词语
例句
①以致天下之士
②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
(1) 致 ③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④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大学之 道》)
用法和意义 _动__词__,__招__致__、__招__引___
_动__词__,__表__达___ _动__词__,__到__达___
_动__词__,__获__得___
序号 词语
例句
①蒙故业,因遗策
②幸蒙其赏赐(《苏武传》)
(4) 蒙 ③昨日蒙教(《答司马谏议书》)
④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小石潭
记》)
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②其意气之盛
(5) 其 ③当其南北分者(《登泰山记》)
④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子路、曾
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续表 用法和意义 __动__词__,__到__ __动__词__,__敬__辞__,__承__蒙__
淫》)
⑦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
(5) 其 极邪(《北冥有鱼》)
续表 用法和意义 __副__词__,__表__示__推__测__ __人__称__代__词__,__自__己__的__
__连__词__,__表__示__选__择__
⑧其真无马邪(《马说》)
__副__词__,__表__示__加__强__诘__问__语__气_
(9)〔藩篱〕原指用竹木编成的篱笆或围栅,后引申为__边__疆__上__的__屏__障__,如《过
秦论》:“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10)〔氓隶〕指__下__层__百__姓__。氓,__民__。隶,低贱的人。 (11)〔七庙〕指古代__天__子__的宗庙。天子或诸侯遇出巡、战争等重大事件而祭告 祖庙,叫作“__告__庙__”。祭祀时,用牛、羊、猪各一头叫“__太__牢__”,用羊、猪各一头 叫“__少__牢__”。 (12)〔忽微〕古代__度__量__单位名。忽,__一__寸__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寸的__百__万__ _分__之__一__。可用来指极微小之数。
序号 词语
例句
⑤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种树
郭橐驼传》)
(1) 致 ⑥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 序》)
⑦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⑧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
用法和意义
续表
__动__词__,__使__达__到__
__名__词__,__意__态__、__情__趣__
__动__词__,__得__到__ __动__词__,__达__到__
意义 __削__弱__ __败__逃__的__军__队__ __像__云__一__样__/像__回__声__一__样__ _变__小__/_变__弱__ __用__瓮__做__/用__草__绳__系__ __使__…__…__昌__盛__ __在__夜__里__ __安__置__使__有__序__ __用__匣__子__装__
(4)(2023·新课标Ⅱ卷)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 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__则__遣__从__事__以__一__少__牢__告__庙__,_请__其__矢__”, 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 (5)(2021·新高考Ⅱ卷)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感慨:当李存勖强盛的 时候,“__举__天__下__之__豪__杰__,__莫__能__与__之__争__”;而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 他,就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讥笑。 (6)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__夫__祸__患__常__积__于__忽__微__,__而__智__勇__多__困__于___ _所__溺___”两句告诫人们对小事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会酿成大祸。
__马__鞭__子__
今义 敲,打;磕头 延长;(时间)向后推迟 欺诈蒙骗、图占便宜的行为; 害处,毛病
计谋,办法
续表
序号
例句
古义
今义
(5) (6) (7) (8)
才能不及中人
焚百家之言 以为桂林、象 郡 因河为池
__平__常__的__人__
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 并做见证的人
__著__作__
少牢告庙
(按某种方法)处理
5.特殊句式
序号
例句
(1)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 师也
(2) 燕王吾所立
(3)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4)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5)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6) 铸以为金人十二
(7)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句式特点(指出标志词) ____判__断__句__,__标__志__词__“非__…__…__也__”_/_状__语__后__置__句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