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例肾衰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护理的个案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 1例肾衰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护理的
个案分析
肾衰属于临床一种常见疾病,该疾病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对患者健康造
成极大影响,且会产生高血压脑出血的危险,对其实施有效治疗可以改善病情,
而结合科学护理,对患者疾病改善以及可康复有积极作用。
本次是关于1例肾衰
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护理的个案分析,内容如下。
一、患者一般信息
病史:
患者男性,64岁,因“突发意识障碍2+小时”入院。
入院诊断:1.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2.肾功能衰竭;3. 2型糖尿病:4.高血
压病;
既往史:糖尿病病史18年,高血压病史3+年。
入院体格检查:
T : 36.9℃,P : 84次/分, R : 20次/分,BP : 191/97mmHg ,呈浅昏迷状,烦躁不安,表情痛苦,查体不配合。
头颅五官无明显畸形,额纹向右侧歪斜、口角向右侧歪斜。
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有3.0mm,对光反射灵敏。
脊柱四肢
未见明显畸形,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棘突未见明显压痛,左侧的肢体无意识自主
活动对抗有力,肌力约4级,肌张力正常。
右侧肢体未见明显活动,肌张力有明
显降低。
生理反射存在,双下肢巴氏征阳性,余病理未引出。
颅脑CT平扫: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
住院治疗经过:
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状态以及瞳孔变化,并对其实施积极的治疗。
完善相关检查。
联系肾内科以及血透中心进行会诊,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治疗
方案。
首先需要对其实施降血压、止血等治疗,同时抑酸,保证消化道应激性溃
疡得到有效预防,稳定心肌细胞,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另外,还需结合病情指
标动态复查患者的头颅CT,掌握患者颅内出血情况。
必要时,对其实施适量镇静
处理,避免脑耗氧[1]。
积极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
待病情
稳定后予血液透析对症支持治疗,且在血透过程中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严密
监测患者意识、瞳孔、生命征、血糖、尿量等情况,警惕再次出血的危险。
二、护理评估
护理风险因素主要包括血压异常、血糖情况、意识障碍、一侧偏瘫、颅内压
增高、肌酐增高、血钾异常及少尿等,因此需要根据其风险因素对患者实施针对
性护理。
计划
根据患者实际制定对应的护理计划,并在计划落实过程中不断完善计划内容,保障计划制定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执行
基础护理
护理执行期间,需要对患者的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血糖等进行
密切监测。
血压增高是导致患者脑出血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其
需要进行密切监测,若是发现患者的血压增高,需要及时报告医生,对其实施针
对性治疗,可以静脉给药,控制患者的血压情况,最好将患者的血压值控制在标
准范围内。
如果患者的基础血压相对较高,为了保证其安全,需要在原有血压基
础上降低30mmHg。
还需要对患者的脉搏及呼吸进行有效测量,其对患者的恢复有
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颅内压增高患者。
若是患者血压升高,脉搏、呼吸变慢可
能导致颅内压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这是判断患者颅内压相对较为简单的方法,需
要对其实施密切的临床监测,结合其相关临床指标对患者颅内压实施指导治疗。
另外,需要对患者的瞳孔变化密切关注。
若是患者产生脑疝,可能其意识会
发生改变,且一侧瞳孔变化会有明显改变。
瞳孔变化可以作为对患者体征以及疾
病评估的一个关键特征。
监测患者瞳孔情况并记录患者瞳孔大小,做到早发现、
早处理,才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患者也可能会出现脑水肿,需
要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将床头抬高15-30度,并用到脱水药物,同时监测患
者出入量,限制患者每日入量,从而保证患者的基本生理需求,每日的输液量控
制在1500~2000毫升之间。
还需要对患者实施胶体液的补充,根据情况可置入胃
管或鼻肠管便于给药,保证患者营养支持得到有效保障,且脑水肿得到有效处理。
动态复查患者头颅CT,及时了解患者颅内出血情况及出血灶吸收情况,指导
患者循序渐进活动,注意观察患者活动情况、肌力情况。
心理护理
还需在护理中关注患者的负面情绪,将存在的焦虑以及紧张情绪实施必要疏导。
这就需要明确掌握患者出现负面情绪原因,并对其用到合理的心理护理措施。
针对负面情绪安抚患者,一般需要关注与患者之间的交流,缓解其精神压力。
针
对负面情绪严重患者,应告知患者成功治疗案例,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并与家
属沟通交流,联合家属对患者的进行有效的关心和照顾。
护理评价与效果
护理中出现的风险需要针对性的处置,使其专科护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通
过专业护理处置,保证患者得到更加科学的护理服务,减少并发症,保证了护理
的安全。
护理结局
并发症明显减少。
护理后,患者的脑水肿出现一次,无其他并发症,经过对
脑水肿的有效处理,其症状有效缓解。
神志恢复正常,颅脑提示脑出血灶明显吸收,肢体功能障碍较前好转。
建议
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了解患者病情,并对患者可能存在的护理
风险进行预先评估,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及应急措施。
若是在临床对患者各项指
征以及临床反应观察中,发现其存在临床症状异常,需要及时处理,同时还需要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加强病房巡视,并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另外,还
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参考以往治疗或是护理成功案例寻找与之相关的护理参考
依据,保证护理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这为护理计划的科学性及有效落实提供积
极的支撑。
使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效提升,积极落实护理人员的应
急护理措施,保证对患者的护理更加安全[2-3]。
1.
经验与教训
在临床工作中要获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护理人员需要注意在护理中善于发现
护理问题以及风险,个别护理人员责任心不足,因此需要对其实施定期培训,保
证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过关,同时还需要在护理人员上岗前对其实施必要的考核,保证为患者提供的服务更加规范以及安全。
在本次护理中获得的收获是患者并发
症得到有效预防,且在个别并发症出现后得到有效的处理,这保证了患者的生命
安全,同时也体现出多数护理人员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以及专业的技能[4-5]。
而护理
服务的有效性对患者安全保证有很好的支撑作用,还需要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
加强对其的监督,了解护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同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漏洞,
并及时纠正,为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陈燕,常艳,窦希玲.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J]. 中
国实用医药,2019,7(19):243-244.
[2]谢红梅. 循证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的应用[J]. 当代护
士(学术版),2018,15(1):16-18.
[3]刘凤,白俊超. 中西医综合护理对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术后血压及并发
症发生情况的影响[J]. 四川中医,2018,33(9):181-183.
[4]孙莹,谢红梅. 循证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的应用[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8,10(2):299-301.
[5]陆爱琼,袁小伶. 经皮锥颅血肿穿刺加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8,10(5):804-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