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北大附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经典测试(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真空罩中正发声的闹钟,逐渐抽出罩中空气声音减小
B.敲击装水的玻璃瓶,水多的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C.用两个棉球塞住耳朵也能清楚地听到音叉发声,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D.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从“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朵”的方面着手控
制噪声
2.科学家发现,人体上的“身份证”不仅限于指纹,在眼睛、嘴唇、大脑、血液等各部位都有“身份证”,其中有一种“身份证”叫做声纹。

由于人的发音器官有微小的差异,科学家就可以利用这种差异分辨出不同的人。

这种声纹即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3.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A.音调是否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
B.响度是否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C.音调是否与发声体的长短有关
D.音色是否与发声体的结构有关
4.唐代诗人张继留下的诗并不多,但一首《枫桥夜泊》伴随苏州城,伴随寒山寺流传千年。

在《枫桥夜泊》中曾写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下列对钟声的解释正确的是()
A.钟声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
B.钟声是由钟体的振动产生
C.钟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钟声是通过水传到诗人的耳朵
5.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同学们在家收看“空中授课”时,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老师教学时说话声音音色不同
B.增大音量提高了声音音调
C.关上窗户可以防止外界噪声的产生
D.授课老师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
6.如图所示,小胡同学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
A.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
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
C.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
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
7.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必须一看到发令枪冒烟就开始计时,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与运动员的实际成绩相比,一定()
A.少了0.294s B.多了0.294s C.少了0.34s D.多了0.34s
8.下列对声现象的叙述中与图中的情景相符的是
A.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B.图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是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其原理是与蝙蝠在夜间飞行时的原理相同
D.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9.如图所示的小姑娘正在拉二胡,二胡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

关于二胡演奏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由弦振动产生的B.二胡发出的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二胡发出的优美声音一定不会成为噪声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20000Hz
C.通过听声音就判断保温瓶里水快满了,是因为音调发生了变化
D.鼓发出声音是鼓面振动产生的,MP3播放音乐不是振动产生的
11.已知声音在铁、空气中传播速度分别为5200m/s、340m/s,人耳能分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需大于0.1s。

有一段长18m的铁管,将你的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请人在另端敲击一下,请通过计算后判断你能听到击声的次数是()
A.1次B.2次C.3次D.4次
12.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传遍大江南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歌声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歌声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C.歌声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D.歌声总是以340m/s的速度向外传播13.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从有效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是属于()A.控制噪声源B.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
C.保护受噪声影响者D.控制噪声的音调和音色
14.如图是赛龙舟比赛活动中,某龙舟上的鼓手正在击鼓号令的场景。

关于鼓声,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B.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C.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
D.鼓声传进教室,影响听课,所以鼓声是噪音
15.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较小的力敲击音叉对着话筒发出声音,示波器上出现的波形如图所示;保持示波器不变,再用较大的力敲同一音叉发出更响亮的声音,示波器上将出现下图中的哪一个波形图()
A.B.
C.
D.
二、填空题
16.在2019年中考时,警方在某路口放置了如图所示标志,这是从______处减弱噪声的。

随着开考铃声的响起,同学们开始了紧张的考试,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

17.如图所示,一位演奏家正在吹笛子,现场听众听到的笛子声是通过______传播的。


奏时,只松开A孔和只松开B孔相比,笛子发出的声音的______一定发生变化,其中
______时高一些。

18.音乐会的声音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有______效应。

在下雨打雷时,每一次打雷后,雷声总会隆隆不绝于耳,这是因为雷声在云层经过多次_____造成的。

19.人耳所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是20Hz和20000Hz。

某潜艇的声呐发出的声波频率为15Hz,该声波叫_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潜艇用声呐装置向海底发射声波,发出的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经过2s收到海底返回的回声,该处海深为__________m。

20.如图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四个音阶“1(Do)”“2(Re)”“3(Mi)”“4(Fa)”,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_________________ 。

用棒子敲击瓶子的同一位置,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1.声音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___________有关。

国庆假期,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自制小乐器的作业,小华同学制作了一个“弦琴”,如图所示,如果他将橡皮筋绷得越紧,拨动时发出的音调会越_________。

22.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迷”,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_____;蝙蝠能发出____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23.甲、乙两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的速度之比为3:1,路程之比为2:1,则甲乙
两车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__;倒车雷达是利用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工作的。

24.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
25.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响度相同的是___.
26.小强找来7个相同的啤酒瓶,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如图所示.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现能吹出“1、2、3、4、5、6、7”的声音来.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响声是由瓶内________的振动引起的.
(2)吹________(填序号)瓶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其原因是该瓶内空气柱振动的________高,所以发声的音调最高.
三、解答题
27.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驶向一座山崖,司机在一桥头鸣笛,4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
(1)4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是多少?
(2)4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
(3)该桥头离山崖多远?
28.利用声呐可以测海水的深度,由声呐的发射器从海面向海底发出超声波,测出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超声波共用时6s,则海水有多深?(海水中的声速为1497m/s)
29.为了开辟新的航道,探测船的底部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4秒被探测仪接收,求探测处到海底的深度是多少?(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30.用超声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6s后收到回波。

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此处海水约有多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