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第二课时 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为人民服务第二课时
学案
班级:姓名:成绩:______
一、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理清内容表达方式,了解议论文的写作特点。

2.结合具体事例,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指导阅读,掌握论述内容。

理解议论文的写法和特点,体会语言之间的联系。

【学习难点】
了解课文的论点和论述的方法。

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

初步理解人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知识构建
【素养储备】
根据文段内容找到对应的段落及中心句。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

()树立生死观。

()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克服困难、互相关爱、团结人民。

【自主学习】
1.毛泽东引用了司马迁的话,这句话是:
2.李鼎铭提出了:
四、知识训练
【基础训练字词强化】
1.注音组词。

彻()________ 迁()________
泰()________ 迫()________
批()________ 标()________
牺()_______ 炊()________
葬()_______
2.按要求写出词语意思并造句。

(1)五湖四海
(2)死得其所
【课堂学习素养提升】
1.学习第2自然段:
中心句:
从哪三个方面说明死的价值
本段内容:
2.学习第3自然段:找出对应的课文语句,感受句子之间的联系。

我们欢迎批评:
我们接受任何人的批评:
我们接受对的批评:
对的批评是对人民有好处的:
我们采用了李先生的意见:
3.学习第4自然段:
(1)“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2)为实现这一革命目标应该怎样做?
(3)把这段话分层并概括各层的意思。

4.学习第5自然段:
(1)我们要为什么人开追悼会?开追悼会的制度是什么?
(2)开追悼会的意义是什么?
【课后训练拓展延伸】
1.写出论证常用的方法有,并选择填空。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2)读书就像在知识之海中航行。

()
(3)通过勤奋努力学习最终成功的例子有很多,孙中山就是其中一人。

()
参考答案
知识构建
【素养储备】
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第4、5自然段
【自主学习】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精兵简政:紧缩机构,精简人员,以减轻人民负担,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和机关的工作效率。

知识训练
【基础训练字词强化】
1.彻(chè)彻底迁(qiān)司马迁
泰(tài)泰山迫(pò)压迫
批(pī)批评标(biāo)目标
牺(xī)牺牲炊(chuī)炊事员
葬(zàng)葬礼
2.五湖四海:本文指全国各地。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所:处所,地方。

【课堂学习素养提升】
1.中心句: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从哪三个方面说明死的价值:
从“引用司马迁的话、对比描写、以张思德为例”三个方面来说明死的价值。

本段内容:告诉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2.略。

3.(1)解放全民族,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2)“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互相爱护”。

(3)①五湖四海的相聚是为了一个革命目标。

②如何对待困难。

③如何对待牺牲。

④革命队伍要互帮互助。

4.(1)不管死了谁,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2)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课后训练拓展延伸】
1.对比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
(1)对比论证(2)比喻论证(3)举例论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