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西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鸡西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
1. (2分) (2020九上·朝阳期末)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蜡烛燃烧
B . 水的沸腾
C . 研碎胆矾
D . 干冰升华
2. (2分) (2016九上·蔚县期中) 二氧化硫是常见的硫化物,它是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同时也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将硫在氧气中点燃会生成二氧化硫,下列关于这一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是一种分解反应
B . 该反应会放出热量
C . 该反应会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 . 该反应属于缓慢氧化
3. (2分)下列物质的组成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的是()
A . 氧气(O2)
B . 铜(Cu)
C . 氯化钠(NaCl)
D . 二氧化硫(SO2)
4. (2分) (2017九上·普陀期末)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
B .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生成蓝色絮状硫酸铜沉淀
C . 在大理石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D .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5. (2分) (2017九上·盐城月考) 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 . 集气瓶
B . 试管
C . 量筒
D . 燃烧匙
6. (2分) (2019九上·蓬溪期中) 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

如下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水膜,从而得到淡水。

对于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溶质质量减少
B . 溶剂质量增加
C . 溶液质量不变
D . 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7. (2分)下列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 .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B . 用洗涤剂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C . 用点火法检查厨房内煤气是否泄漏
D . 在刀片上涂油防止生锈
8. (2分)硬铝的组成金属有铝、镁、铜、锰等.已知: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结合我们所学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下列有关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判断错误的是()
A . Mn强于Cu
B . Al强于Mn
C . Mg强于Al
D . Mn强于Mg
9. (2分) (2019九上·石屏月考) 虾青素(C40H52O4)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可增强动物免疫力。

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虾青素是一种氧化物
B . 虾青素是由96个原子构成
C . 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96
D . 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52:4
10. (2分)电解水的反应属于下列哪种类型()
A . A+B→A B
B . A B→A+B
C . A+B C→B+A C
D . A B+C D→A D+C B
11. (2分) 4.6g某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8.8g CO2和5.4g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是11.2g
B . 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是1:3
C . 生成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2:3
D . 该物质中不含氧元素
12. (2分)(2018·洛宁模拟) 如图是硒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n的值为6
B . Se在第四周期
C . Se是一种金属元素
D . Se的质子数是34
13. (2分) (2019九上·大庆期中) 已知30℃时,Na2SO3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

在一定量Na2SO3的溶液中加入6.4g Na2SO3后,恰好为30℃的饱和溶液。

若用Na2SO3•7H2O晶体代替Na2SO3 ,欲使原溶液在30℃时恰好为饱和溶液,则需加入的Na2SO3•7H2O的质量为()
A . 12.8g
B . 14.6g
C . 20g
D . 25g
二、实验题 (共4题;共17分)
14. (4分) (2019九上·石家庄期末)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中,集气瓶内预先加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__;
(2)实验B中,通过对比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实验C中,通过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的实验现象,得出物质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

15. (4分) (2016九上·柘城期中) 以下是小明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所必须满足的条件进行的总结.你认为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说明原因:
(1)必须加热________
(2)必须使用催化剂________
(3)必须用排水法收集________
(4)反应物中必须含有氧元素________.
16. (3分) (2020九上·包河月考) 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 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 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 E试管盛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4)对此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任写一点)
17. (6分) (2020九上·汽开区期末)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操作①②的名称________;
(2)固体甲的成分是________;
(3)液体A中含有的成分除水外,还含有________;
(4)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 无色气体是氢气
B 向固体乙中加人稀硫酸一定不会产生气泡
C 液体A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质量小
D 液体A和液体B均可除去铁粉中的锌粉
三、科学探究题 (共2题;共13分)
18. (6分)(2017·富平模拟)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

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此时,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1)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CaCl2 猜想二:CaCl2、Ca(OH)2 猜想三:CaCl2、HCl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氯化铁溶液,振荡,观察到________。

于是排除了猜想二。

(3)小宇想用碳酸钠溶液来验证后两种猜想,请你帮他完成实验,填写以下表格。

(4)【反思交流】为确定猜想三正确,下列几种实验方案还可行的是(填字母序号)。

A .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镁粉冒气泡
B .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C .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 .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无现象
19. (7分) (2018·重庆模拟) 一辆载满20t电石的挂车,在浙江滨江区燃起熊熊大火并伴有大量黑烟。

事故路面上洒落了五六百米燃着的石头。

这辆货车在雨中整整燃烧了一天,消防官兵对大火也束手无措,场面让人震撼。

大家对电石的化学性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你一起与他们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电石的主要成分是碳化钙(CaC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及白色固体。

常见的可燃性气体中,乙炔(C2H2)燃烧时伴有大量黑烟。

【猜想与假设】
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可燃性气体是:氧气、氢气或乙炔(C2H2);同学们做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该气体不可能是氧气,原因是________。

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是:氧化钙、氢氧化钙或碳酸钙中的一种。

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白色固体不可能是氧化钙,因为氧化钙会与水反应。

【实验探究】
【反思交流】请根据以上实验结论写出电石与水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载有电石货车可以在雨中整整燃烧一天而不熄灭,说明电石与水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
考点:
解析:
二、实验题 (共4题;共17分)答案:14-1、
答案:14-2、
答案:14-3、
考点:
解析:
答案:15-1、
答案:15-2、答案:15-3、答案:15-4、考点:
解析:
答案:16-1、答案:16-2、答案:16-3、答案:16-4、考点:
解析:
答案:17-1、答案:17-2、答案:17-3、答案:17-4、
考点:
解析:
三、科学探究题 (共2题;共13分)答案:18-1、
答案:18-2、
答案:18-3、
答案:18-4、
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