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抽样调查方法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抽样调查方法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目前,我国搜集统计资料最常用的方法有:一是多年一贯制的全面报表(包括普查,各
种普查都是以填普查表的方式进行)方法;二是近20年来逐渐兴起的抽样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虽然是近年来得到应用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但发展很快,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从开始的农作物产量调查到城乡居民生活调查,再到物价调查、交通调查、商贸调查及规模
以下工业调查、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情况调查等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
和完善,这一调查方法在整个社会经济调查事业的应用上必将更加广泛。

为什么抽样调查方法,在近年来能够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并有方兴未艾之势呢?究其原因
不外乎两个:
一是抽样调查方法和其他调查方法相比有其优越性。

和全面报表方法比较,抽样调查由于只对总体中的一部分(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甚至更少)进行调查,所以具有省时(能提高其时效性)、省力(能节省较多人力),适应性广(有
些社会经济现象是不能用全面调查方法的,但可用抽样调查方法,也必须应用抽样调查方法),获得的信息多(由于调查的单位数较少,这样在每次调查中就可设较多的调查指标)等优点。

和其他非全面调查方法(如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相比,抽样调查方法是建立在概率论大数
法则基础上的,经过了严密的数学论证,因而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应用抽样调查方法在对一
现象进行调查之前能对其可能产生的误差进行计算和控制,因而可以保证其结果达到一定的
可靠程度,还可通过抽样调查获得的部分资料推算出总体资料,这就决定了它具有更广泛的
实用价值。

二是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显示出抽样调查方法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的巨大变革,使得经济类型、经济利益体、经济成份等等各方面都趋于多元化,社会经济单位更是成倍、
成十倍、甚至成百倍、成千倍的增加。

如在农村,由原来的村(生产大队)为主的生产单位,
变成了每家每户为主的生产单位;在城市涌现出了成千上万的个体工业、个体运输户、个体
商业、个体服务业等等;各种经济成份,特别是私营个体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仅使统计总体
数量急速扩大,而且给统计资料的搜集带来不少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再都用以往那种全面
报表调查的方法,显然已不相适应。

抽样调查的方法自然就幸运而生,并且越来越显示出优
越性。

那么,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体制变革的不断深化,抽样调查方法能否会
在我国所应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中占主导地位,甚至于取代其他调查方法,成为唯一的调查方
法呢?回答显然是否定的。

因为抽样调查方法虽然可以弥补其他调查方法的不足,但抽样调
查方法的特点也决定了它有着严重的弱点,有它的局限性,因而其应用范围是有限的。

首先,正因为抽样法是建立在大数法则基础之上的,所以应用抽样法得出的以平均数形式表
现出来的研究现象的规律性,只有当现象总体包含的单位足够多时才能充分显示出来。

即被
调查对象的数量越多,就越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也就是说,在一个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采
用抽样调查方法,比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县显得更具优越性。

如果我们按照相同的把握程度、
抽样允许误差和标志变动度,同时在全国和一个地区(如一个市)进行抽样调查,所要调查的
必要数量占全部总体数量的比例是很不相同的。

前者所占比例很低,而后者所占比例则要高
得多。

其次,进行抽样调查的目的,是要通过样本资料去推算总体资料,通过对总体一部分的认识
达到对总体全部的认识。

而用样本资料去推算某一个总体数据时,往往要依赖于另一个总体
数据。

例如:我们通过抽样调查取得某一农作物的平均亩产,要用这个平均亩产去推算某市、
某省直至全国某种农作物的总产量时,就必须要有相应市、省、全国这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这样一个总体数据,而这样的总往往是抽样调查无法取得的,而只能通过全面调查(如全面报表等)方法才能得到。

再次,由于抽样调查方法只对总体中被抽中的很少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因而取得的数据只能是这总体中很少一部分抽中的样本单位的数据。

即使通过推算,也只能得到一个孤立的总体数据。

不能也不可能得到总体所辖范围内各单位、各系统(行业)的全面数据。

而反映总体中各构成部分的全面数据则是编制规划、检查规划、落实管理目标及实行微观管理所不可缺少的。

可见,调样调查不适应层层管理,特别是微观管理的需要。

正因为如此,目前在我国采用抽样调查取得统计资料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进行着全面调查。

如目前我国的农村统计,就同时应用着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两种方法。

相应地存在着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两支统计队伍。

两种调查方法指标重复,两支统计队伍重复劳动。

从而并没有起到抽样调查省时、省力、省钱的作用。

第四,在制订抽样调查方案时,特别是在确定抽样必要样本数量时,要用到不少总体资料。

这点我们可从必要抽样数目中清楚看出。

试中N和Q2都是代表总体资料的,分别为总体单位数和总体方差,这些资料都是抽样调查无法解决的,更何况这是在进行抽样调查前就需要了。

再者通过全面调查(包括全面估算)所得到的总体单位的基本情况是进行抽样的最理想的分组结构。

由此可见,有无总体资料是进行抽样调查的前提条件,也是关键所在。

而这些总体资料的取得只能靠全面调查(包括全面报表、普查等),而非抽样调查。

我们从抽样调查本身的特点出发,谈到了它的优越性,更分析了它的局限性,目的就在于能使我们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这种调查方法,使之能更好地为我们统计调查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