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东山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东山中学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的一组是A.dǒu ) 修葺(qí) 双栖(xī) 外甥
(shēng)
?B.xīn) 先妣(bǐ) 如晤 (wù) 笃厚(dù)
?C.shī) 垣墙(huán) 泠然 (lín) 领衔(xián)
?D.gān) 眷属(juàn) 艳羡(xiàn) 镌刻(ju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 标新立意 ? ? ? 醉翁之意不在酒
B.? ? 功亏一篑 ? ? 坐收渔利 ?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C. ? ? 察言观色 ? ?潜移默化 ? 言必信,行必果
D. ? ? 勾心斗角 ? 苍山如海? 毕其功于一役
3.依次填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③在北京一呆就是六年,______教过我的老师不下二三位,印象深刻的是我的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
?A.透露 ? ?运用 ? ?期间 ? ? ? ?B.披露 ?应用 ?
?C.披露 ? ?运用 ? ?其间 ? ? ? ?D.透露 ?应用 ? ?其间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B.。
C.
D.有机体是生物现象,而语言是社会现象语言与自然有机体有着本质的不同一种语言分化出另一种或几种语言时,就意味着原来这种语言不再存在生物过程中可以有祖、父、孙三代同堂,而语言是连父子两代都不能共存的有机体的生长是生物过程,是按照自然规律增长的A. B. C. D.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国研究人员最近报告说:电击以醋和废水为养分的细菌,可以制造出清洁的氢燃料能够替代汽油给车辆提供动力。
B.老百姓对一个政党评价的好坏,最大的因素就是腐败。
对病人来说,治不好肿瘤保不住性命;对政党而言,治不了腐败保不住政权。
C.“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特别称谓,这个词可能会像“知青”、“下岗工人”、“农民工”一样成为理解中国社会变迁的词语之一。
D.尽管许多梦想没有实现,但我曾真诚地向往过,为此努力过,付出过心血,自己对这样的经历来说,始终是宝贵的。
二、本大题共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下段文字,完成7-10题。
(共12分)
《论语选读〈乐在其中〉》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7、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的项是(3分)
B. 人不堪其忧 堪:忍受
C. 饭疏食饮水 饭:吃,动词。
D. 曲肱而枕之 枕:名词,枕头
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B.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D.君子食无求饱
9.下选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贤哉,回也!
A.二虫又何知!
B.渺渺兮予怀
C.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D.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说,“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是说,做事要脚踏实地,要勤快灵活;说话要谨慎,不要,。
C. 从“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两句,可以看出孔子把精神上的追求看得比物质上的富足更重要,认为坦然处世,真实做人,讲求仁义,就能在任何环境下都甘之如饴,怡然自得。
D. 这篇课文共从《论语》中选了七则,谈的都是追求善、追求道等精神生活的道理。
达观的生活态度是:乐山乐水,安贫乐道,追求善和义,即使贫穷,也很快乐。
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豁达乐观的精神风貌。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小题,共18分
项脊轩志①
[明]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②,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③,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④,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⑤婢也,乳二世,先妣⑥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⑦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牖⑧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⑨,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⑩,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注释]①项脊轩志: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
志,即“记”的意思。
归有光,明代著名的古文家。
本文着重记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感慨。
②渗漉:从小孔慢慢漏下。
③栏:栏杆。
④迨诸父异爨:等到伯、叔们分了家。
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
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的项是(3分)
下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表现“亦多可悲”之情的一组是3分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五年后,吾妻来归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A、
①③⑤ B、①②⑥ C、②④⑥ D、④⑤⑥
14下列分析是 (3分)
本文或陈述项脊轩的变迁,或叙写母亲、妻子的轶事,或直抒胸臆,将“悲”“喜”之情交织在一起,深化了全文的主题。
文末关于“妻死”“室坏”的叙写,揭示了封建士大夫家庭走向没落的必然趋势,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本文善于撷取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和场面,运用委婉动人的语言,寥寥数笔,就使人物形神。
把代汉语。
(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军城早秋
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人。
成都尹剑南节度使
及至青年,丰满的物事无止无息,人,总顾不上停歇脚步,仰头读虹。
重负的中年即便偶能读读虹,所读出的,恐也多是岁月的况味。
老年时至,夕阳在天。
人生舟楫,早早告别了土腴木秀的春夏,急急就滑入了水瘦山寒的秋冬
,人与虹,早疏离焉。
姑娘与虹,大抵是皆有照人光彩,诗人才能当上月下老人,将她们红线联姻吧。
虹,也算得上是阳光和雨滴曲折而奇幻的“合作”。
与雨滴“合作”的、射在雨幕上的阳光,是齐刷平行的、集团无边的箭簇。
每一根阳光之箭,进入雨滴的位置和角度都不同,因而,每一根阳光之箭的折射以及反射角度相应也不同。
你能否看见虹,取决于经雨滴反射过来的光波,能量是否集中,光色是否够强,最根本的,还在于能否如前所述,正好射入你的眼帘。
陆龟蒙在《和袭美咏臬桥》中咏虹:“横截春流架虹桥。
”毛润芝诗曰:“青山着意化为桥”。
这些诗词,当然皆是先观虹桥而后作。
虹何以常被喻作桥呢?抑或说, 虹何以总是弧形的呢?这是因为,惟有此一弧段之上雨滴反射过来的各色色光,能量才最集中,光色才最强,更重要的,是只有这些斑斓色光,才能被人看到。
作为生命的虹,命运之路总是曲曲折折的。
有了光,有了雨幕,有了光在雨幕中的折射,方生虹。
虹的光明前途,只能是短暂的。
虹的生命多斑斓在夏日雨水的天空。
这是因为夏季才多有雷雨或阵雨天气,这类雨范围不大,容易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晴”的景象,利于虹生。
大雾中,水汽空蒙氤氲,阳光遥遥地、斜斜地射来,霎时彩虹如练,也自在情理之中。
空气干燥的冬季,雨少,阵雨更少,是不太可能出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的。
雪花纷飞时节,谁能见到虹?
阳光,不是普罗米修斯盗来的天火么?雨滴不是从天上来么?看看虹吧,你还能说“水火不相容”吗?虹,不仅是天上水火相容的交响,更是水火相容的预言。
“东虹日头,西虹雨。
”这句谚语,简直就是气象预言。
我们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地球的中纬度。
我们天天都可看到电视天气预报。
那气象小姐所指点的江山,那中纬度地区所出现的系统性的降水天气,多数都自西而东移动。
虹的方位又正好与太阳相对,所以,西虹在天,则表明茫茫雨区,正滂滂沱沱、飘飘荡荡朝我们所在地移来,不久天将雨。
倘若虹影在东,则说明雨区早已告别了我们东去,我们的天地,可谓风景晴好,艳阳高照,天明地静。
——选自《散文?海外版》
19、联系文章的第一、二段,请分别概括说明作者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虹的态度。
(4分)
答:童年
青年
中年
老年
20、阅读第六段,思考:文中句子“作为生命的虹,命运之路总是曲曲折折的”的含义是什么?(3分)
答:
21、虹“是天上水火相容的交响”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答:
22、文中引用北岛、陆龟蒙和毛润芝的诗句的作用是什么?请联系全文加以分析。
(4分)
答:
六、语言运用(10分)
23、仿照下面句式,在横线上再续写两个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句。
(4分)
假如我们先父母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
假如我们先父母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我们先父母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面是小陈、小李、小张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对“健康”的“研究成果”,你是该小组的组长,请你归纳他们三人的观点,并得出本小组关于“健康”的解决措施。
(6分)
成员探究材料探究结论小陈根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75%的水体受到了污染,每年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硫量已达世界第二位,致使有些地方逢雨必酸。
环境污染使生存环境恶化,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危害。
小李张国荣的死亡一度所引起的震撼,到今日依然余波荡漾。
神经质、抑郁症,恐怖症、自闭症,或是颓废病人等等,成了威胁生命的重要杀手。
小张约旦河两岸的战火依旧激烈,中东的局势依旧混乱,阿富汗的基地组织依旧猖狂,病态的社会秩序带给我们的只有无止的烦恼。
社会的健康已经成了更广义的甚至是关涉到全球的一项重大政治问题。
qì B笃厚dǔ C垣墙yuán)
2.B(A项中“标新立意3.D(透露:故意泄漏或使其显露。
披露:发表、公布。
应用:使用。
运用: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
其间:指某一段时间。
期间:某个时期里面)4.A( “光天化日”是比喻大家看得很清楚的地方。
“豆腐渣工程”形容施工质量低劣的建筑工程。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或全部,与句意相符。
“浑然一体”指完整地不可分割地成为一个整体,在句中用来形容汪国新的画马形态各异,极具神采,更与战将相合,形神兼备,形成一个统一体。
)
D①②句是语段的中心,②句是总起句,应排在开头,①句是对②句中的“本质的不同”的具体解说,应排在其后。
⑤句承接①句先讲有机体的情况,④句前半句用“生物过程”承接⑤句,后半句转入对语言的介绍,③句是对⑤句后半句“语言是连父子两代都不能共存的
6.
7D
8C
9B
10A
11、答案:D(规制、格局)。
12、答案A(B项,前句“在”,后句“到”。
C项,前句取独,助词;后句“定语后置句”,结构助词。
D项,前句“修饰”,后句“你”。
)
13、答案D(说的对象是“轩”的遭遇。
叙述妻子嫁来的时间。
表现项脊轩的静谧。
)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
(2)解决措施: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达到一种和谐状态。
(3分)
作文。
(60分)略
附2: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2521)(2016)5—11)10—0)
等内
容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级一等(2521)(2016)(15)(100)50
表
达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文字流畅
书写工整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文字通顺
书写较工整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文句基本通顺
书写潦草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文句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发
展
等
10
分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④材料丰富
⑤形象丰满
⑥意境深远⑦词语生动,句式灵活
⑧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⑨文句有意蕴⑩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巧妙
⑾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⑿有个性特征
[说明]:
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③缺题目扣2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
只写题目给2分;不足300字的文章给15分以下;够字数,但完全离题的文章在20分以下。
④确认为抄袭的文章,“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那一幕,让我感动》,写作导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