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江村小景》内容探究 苏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村小景》内容探究
1、剧作家在开场的舞台说明中传达了什么信息?
探究:说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与人物。

时间:1927年正是军阀混战、兵荒马乱的年代。

地点:龙潭江边:两军必争对峙之地;人物:母、女、长子、次子,中国农村最普通的家庭结构。

故事发生:“母女在家一边做活,一边闲谈”,最最普通的中国农村生活的图景。

2、从第一部分来看,剧作者写这段母女对话的目的是什么?是讨论农村女孩读书问题或是诉说农村女孩进城的遭遇吗?
探究:不是。

是借讨论女儿进城读书问题交待人物情况,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必要的铺垫。

3、母女对话中交待了哪些人物的情况?这样交待有什么好处?
探究:交待了长子与次子的情况。

这样通过他人之口交待人物不仅自然真实可信,而且调动了观众的好奇心,设置了悬念。

4、舞台说明“外面忽闻枪响”有什么作用?
探究:渲染战乱的紧张气氛,为母女话题转换提供了契机。

5、从长子自述经历的一段话中,你可以看到怎样的社会现实,看出长子什么样的性格?
探究:从此细节中,我们听到“耍把戏的”,“剿匪的大兵”,“张作霖”、“吴佩孚”……就可以看到社会的黑暗,坏人的横行与军阀的混战。

在这种社会中能够“混”出来,说明了长子的为人,灵活并且注重眼前利益,“逃了出来”“碰上招兵,我就去当兵”。

6、长子的台词“我那时什么也不懂”一段,包含几层意思,有什么作用?
探究:这一段共有三层意思,第一层:因为不识字什么也不懂,因而没有主张;第二层:军阀们都差不多,当兵只是为了活命;第三层:自己为“有粮就吃”“有仗就打”的生活付出了伤痛的代价。

这一段在情节上的作用,首先是对对方问题的回应,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处世态度,交待了自己的悲惨遭遇;并且比较充分地向观众展现了好游荡,且得过且过的性格特征。

7、兄弟相见中的舞台说明“服役南军的次子恰于此时武装回家”有什么作用?
探究:说明“次子”回家的“武装”暗示观众:第一,次子的南军身份易于辨认;第二,是明示次子身上带有武器,这就为下文的情节展开提供了必要条件。

8、剧作者安排“兄弟相残”时互相骂“狗”,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探究:作者的用意是谴责当时的军阀混战;揭露兄弟俩都成了为军阀卖命的炮灰。

9、舞台说明“外边枪响如鞭炮,但闻“北冰大队过江了”“开战了”“快逃呀”之声有什么作用?
探究:这段舞台说明有三个作用:一是向观众展示了阔大的军阀混战的社会背景,使得观众由一家的遭遇担忧千万家的命运;二是推动了剧情的继续发展,两个儿子已死,母亲和妹妹都没有了依靠,她们该如何生活下去呢?第三,突出全剧的主题,明示人们罪恶的军阀,万
恶的社会是悲剧产生的原因,如果要改变人们的命运,就只能采取根本解决方法才能保住那些普通的人们,那些普通的家。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