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
科学的实践观,就是指在认识和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真正揭示自然奥秘的人只有一个——牛顿。
他不满足于经验总结出来的自然规律,而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自然规律的理性内容上。
通过对自然规律的深入研究,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实现了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为自然科学奠定了基础。
但在发现自然规律的同时,科学家又不是单纯地照搬自然,而是把它作为理论依据,并根据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去解释自然,并从中寻找规律,建立新的理论。
牛顿正是由于有这种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精神,才能在那么复杂的情况下,创造出那么多的奇迹。
科学的实践观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首先它能使人们对自然的理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实践出真知”。
人们不仅对自然的表面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而且通过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本质的高度。
其次,能使人类探索未知的勇气大大增强。
在许多科学理论中,还有一些不被人理解的自然规律,没有科学家敢冒这个险。
但如果在实践中对规律有了全面的认识,对事物内部矛盾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那么这样的机遇便会降临。
爱因斯坦说:“在我看来,科学上的每一个进展,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而科学上的每一项重大发现,都是以大量的失败为补偿的。
”
一是改造自然。
二是服务社会。
科学的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密切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科学技术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
科
学的进步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手段,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工业生产比战前翻了一番,有人估计到二战结束时,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将居于世界首位。
其次,科学技术也可以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
科学的发展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科学发展的成果可以转化为商品,推动生产的发展。
其次,一切为了人民群众。
实践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归根到底是为了造福人类。
自然观是一个思想体系,实践观是一种精神境界,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从而保证科学技术的发展始终能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