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教案)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一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目:音乐
年级:一年级
借鉴名师:
使用教师:
授课课题
《咏鹅》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
艺术表现:创设不同的音乐情景,让学生主动给乐曲创编结尾,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创意实践:能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咏鹅》;能用恰当的身体动作,表现鹅的姿态,大胆地跟随音乐参与表现。
激 思
(情境引入,激发兴趣,激起思维)
(一)谈话导入
1.猜谜语导入新课。
2.出示多媒体课件,揭示谜底。
3.诵读古诗,为熟记歌词打好基础。
4.节奏练习。(强调休止符的处理及各节拍的时值保持。)
1.学生自由回答,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背诵古诗记住歌词。
3.学生跟随教师示范进行节奏练习。
启 思
(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启发思维)
2.演唱第一段歌词。注意第二句的音准。
3.演唱第二段歌词。
1.模唱歌词
2.填词演唱
促 思
(分层训练,运用迁移,促进思维)
(四)创编再现
1.教师带动集体演唱,要热情活泼的表现歌曲 。
2.分小组进行对比演唱,看看哪一组的同学旋律唱得更加标准 。
3.教师带领学生跟随歌曲进行奥尔夫身势律动。
分组表演,学生跟随歌曲加入奥尔夫身势律动。
文化理解: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咏鹅》。
教学难点:反复跳跃记号以及四分休止符在歌曲中的运用。
教法学法
示范法,讲授法
思维工具
教具 学具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创新发展
五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寓教于乐
1.教师播放歌曲,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2.教师播放歌曲,学生感受歌曲的速度。
3.教师播放歌曲,学生感受歌曲的内容。
4.结合乐谱,聆听教师范唱,感受歌曲。找找老师是按怎样的顺序演唱的?
5.讲解反复记号。
(1)区分有对应的反复记号和无对应的反复记号应如何处理?
(2)讲解反复跳跃记号的处理方式,帮助学生看懂歌谱。
1.学生认真聆听音乐,并自由回答问题。
内容。
4.学生聆听教师示范唱并思考教师是如何对歌曲进行重复演唱的。
5.学生聆听教师讲解音乐记号。
展 思
(交流质疑,建构新知,展示思维)
1.用“la”模唱歌曲
注意:演唱状态要积极,歌唱姿势要正确。
拓 思
(总结全课,发散延伸,拓展思维)
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同学们知道优秀的中华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唱好根据这些古诗词而创作的歌曲可以更好地将它们传承下去。
思考:这节课你有怎样的收获?
教学反思
年级:一年级
借鉴名师:
使用教师:
授课课题
《咏鹅》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
艺术表现:创设不同的音乐情景,让学生主动给乐曲创编结尾,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创意实践:能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咏鹅》;能用恰当的身体动作,表现鹅的姿态,大胆地跟随音乐参与表现。
激 思
(情境引入,激发兴趣,激起思维)
(一)谈话导入
1.猜谜语导入新课。
2.出示多媒体课件,揭示谜底。
3.诵读古诗,为熟记歌词打好基础。
4.节奏练习。(强调休止符的处理及各节拍的时值保持。)
1.学生自由回答,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背诵古诗记住歌词。
3.学生跟随教师示范进行节奏练习。
启 思
(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启发思维)
2.演唱第一段歌词。注意第二句的音准。
3.演唱第二段歌词。
1.模唱歌词
2.填词演唱
促 思
(分层训练,运用迁移,促进思维)
(四)创编再现
1.教师带动集体演唱,要热情活泼的表现歌曲 。
2.分小组进行对比演唱,看看哪一组的同学旋律唱得更加标准 。
3.教师带领学生跟随歌曲进行奥尔夫身势律动。
分组表演,学生跟随歌曲加入奥尔夫身势律动。
文化理解: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咏鹅》。
教学难点:反复跳跃记号以及四分休止符在歌曲中的运用。
教法学法
示范法,讲授法
思维工具
教具 学具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创新发展
五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寓教于乐
1.教师播放歌曲,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2.教师播放歌曲,学生感受歌曲的速度。
3.教师播放歌曲,学生感受歌曲的内容。
4.结合乐谱,聆听教师范唱,感受歌曲。找找老师是按怎样的顺序演唱的?
5.讲解反复记号。
(1)区分有对应的反复记号和无对应的反复记号应如何处理?
(2)讲解反复跳跃记号的处理方式,帮助学生看懂歌谱。
1.学生认真聆听音乐,并自由回答问题。
内容。
4.学生聆听教师示范唱并思考教师是如何对歌曲进行重复演唱的。
5.学生聆听教师讲解音乐记号。
展 思
(交流质疑,建构新知,展示思维)
1.用“la”模唱歌曲
注意:演唱状态要积极,歌唱姿势要正确。
拓 思
(总结全课,发散延伸,拓展思维)
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同学们知道优秀的中华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唱好根据这些古诗词而创作的歌曲可以更好地将它们传承下去。
思考:这节课你有怎样的收获?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