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一、二单元阶段评估检测鲁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5 分钟 100 分)
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4 分)
1. 读地球表面随纬度散布表示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纬度越高,大海面积越大
B.纬度越低,大海面积越大
C.纬度越低,陆地面积越大
D.纬度越高,海陆趋于均衡
( 2012·龙岩模拟)以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表示图,达成2、 3 题。
2. 以下对于图中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山脉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山脉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
C.河流 7 月份水量大、水位高
D.M 处农业地区种类主假如季风水田农业
3. 图中 P 处以南海岸线波折适合建港,但当前少大港。
其原由可能是()
A.属于温带大陆性天气,降水少
B.资源困穷,环境人口容量小
C.山脉直逼西海岸,经济要地小
D.纬度较高,封冻期长
2011 年 11 月 3 日,中国南极科考队从天津出发,踏上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观察的征程,作为中国
“十二五”时期初次实行的极地观察,将履行31项科学考察任务,联合以下图,回答4、 5 题。
4. 本次南极科考携带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观察条件最好的地址是()
A. 长城站
B. 中山站
C. 昆仑站
D. 南极半岛
5. 在昆仑站进行科考活动时,碰到的主要困难是()
A. 寒冷、低温
B. 海拔低,视线狭窄
C. 降雪量大,阴天多
D. 冰层薄,不利于取样
6.据国家计生委统计,我国推行计划生育以来,在控制人口数目、提升人口素质方面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就,但此后二三十年中国将迎来人口“三大顶峰”,它不包含()
A. 劳动力人口顶峰
B. 就学年纪人口顶峰
C. 老龄人口顶峰
D.总人口顶峰
7.以下图所示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属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划分界限的山脉
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以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雨(雪)散布图。
读图,达成8、9 题。
8. 致使图中雨雪分界限在甲、乙两处发生曲折的主要要素是()
A. 纬度
B. 大气环流
C. 地形
D. 海陆热力性质差别
9. 以下对甲、乙两地天气的表达,正确的有()
A.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B.甲地小雪,乙地毛毛雨
C.甲为偏寒风,乙为偏南风
D.甲为偏南风,乙为偏寒风
( 2012·深圳模拟)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一样海拔地形比率图(图甲)和能源花费构造图(图乙),回答 10、 11 题。
10. 该地发展粮食生产面对的主要问题是()
A. 光热条件差
B. 水资源困穷
C. 耕地不足
D. 人口稀罕
11. 解决当地区能源问题的最优门路是()
A.西气东输 B. 利用煤炭发电
C. 利用秸秆
D. 开发小水电
二、非选择题(共56 分)
12.读某国有关资料,达成以下问题。
(28 分)资
料一该国地点、地形、年降水量散布表示图。
资料二农业是该国公民经济支柱,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伍,极少实行喷灌、滴灌,粮食不可以自给,当前正与我国展开农业方面的合作。
(1)据图描绘该国的地理地点特色。
(2)简述该国的自然地理特色。
(3)简述该国农业发展面对的主要问题以及该国能够采纳的举措。
13.阅读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 28 分)
资料一安徽省位于我国中部,南、北、东、西差别很大。
资料二安徽省地形和年均匀气温散布图
(1)比较资料二右图中 A、B 两地气温差别,并剖析原由。
(2)该省皖南丘陵地区和淮北平原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别较大,试从地形随和候方面说明其差别,并
剖析其对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影响。
(3) D 河流域洪涝灾祸频发,试简述其原由。
答案分析
1.【分析】选 B。
由图能够看出,纬度越低,大海面积越大。
2、 3. 【分析】 2 选 A, 3 选 C。
第 2 题,由图可知,该地区位于南美洲,西部山脉为安第斯山脉,位于环
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第3 题,海港的建设需考虑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当前少大港主假如由社会经
济要素(要地小)造成的。
4、 5. 【分析】 4 选 C, 5 选 A。
第 4 题,昆仑站与长城站、中山站、南极半岛对比地势高、大气透明度较
高,利于观察。
第 5 题,昆仑站相对于长城站、中山站,纬度更高、海拔也高、冰层厚,天气更为寒冷、低
温,这里降雪量少,晴日多。
6.【分析】选 B。
推行计划生育在降低生育率方面贡献最大,所以不会迎来就学年纪人口顶峰;而因为我
国的人口基数大,此后二三十年,中国将迎来劳动力人口、总人口、老龄人口三大顶峰。
7.【分析】选 D。
依据经纬度及山脉的走向可判断,甲为天山、乙为太行山、丙为南岭、丁为大兴安
岭,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限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8、 9. 【分析】 8 选 C, 9 选 A。
第 8 题,依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区正处于四川盆地的东部边沿,甲海
拔低、气温高,雨雪分界限向高纬凸出;乙为山区,地势高、气温低,雨雪分界限向低纬凸出。
第9 题,
由图例可知,甲、乙都位于中雨(雪)量,甲地中雨、乙地中雪;依据等压线数值可判断甲、乙两地的风
向,因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倾向力、摩擦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甲、乙都吹偏寒风。
10、 11. 【分析】 10 选 C, 11 选 D。
第 10 题,由图甲可知,该地区海拔低于200 米的平原比重很小,大多
为海拔 200 米以上的丘陵和山地,由此能够推出该地耕地比重较小。
第11 题,从图乙能够看出,该地能
源花费构造以薪柴为主,易致使水土流失。
联合当地地形特色多山地、丘陵,且南方多雨,水能丰富,解
决当地区能源问题的最优门路是开发小水电。
12.【分析】第( 1)题,由纬度位于 10 °~ 20°之间,判断该国位于热带;由经纬度、海陆轮廓可知,
濒临大海为红海;由大洲局部轮廓可判断位于非洲东北部。
第(2)题,自然地理特色要掌握住该地区的
干旱特色,从地形、天气、水文、植被、土壤等方面剖析。
第(3)题,由资料二可知,该国农业发展面
临农业生产技术、资本不足,浇灌技术落伍,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等问题;解决的措施要从问题下手剖析。
- 5 -
答案:( 1)位于热带,东濒红海,非洲东北部。
(2)地形:中部高,东、西部相对较低;天气:整年气温较高,降水较少;水文:河流稀罕,水量较
小,主要散布在西北部;植被:稀罕;土壤:贫乏。
(3)问题:水资源贫乏;资本欠缺;技术力量不足。
举措:在高原修筑水库与水坝,实现雨水的季节分配;培育农业技术人员;推行滴灌与喷灌等节水浇灌技
术;增强国际合作,解决资本欠缺困难等。
13. 【分析】第( 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 A 地气温低于15.5 ℃, B 地气温大于16.5 ℃,故 A 地气温低于
B 地。
其原由可从地形图上得出, A 地位于皖南丘陵,地势高、气温低,而 B 地位于沿江平原,地势低、
气温高。
第(2)题,地形差别要从地形种类、地势起伏情况等方面来剖析;天气差别要从天气种类,气
温特色、降水特色等方面剖析;地形、天气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要从农业种类、散布等方面剖析。
第(3)题,由图可知 D 河为淮河,洪涝灾祸频发的原由要联合地形、天气特色及淮河的水系特色往返答。
答案:( 1)A 地气温低于 B 地。
因为 A 地是山区,地势高,气温低。
B 地为沿江平原,地势低,气温高。
(2)地形方面:皖南丘陵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大;淮北平原区以平原为主,起伏较小。
天
气方面:皖南丘陵地区是亚热带季民风候,夏天高温多雨,冬天平和润湿;淮北平原区是温带季民风候,
夏天高温多雨,冬天寒冷干燥。
皖南丘陵地区因为受地形的影响,耕地多散布于山间的平原缓和坡地带,多梯田,以水田为主;淮北平原
区地形平展、宽阔、耕地面积广阔,以旱田为主。
(3) D 河为淮河,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季民风候,降水量多且集中;季民风候降水年变率大;无直接
入海通道。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