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大峡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王永红教材分析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第二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

这篇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

课文首先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与珠穆朗玛峰为邻。

高耸入云的山峰与低陷的峡谷形成了近万米的地形反差,因而产生了这样壮丽的景观。

接着,课文列举确切的数字,与世界上其他几个著名大峡谷进行比较,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

然后,课文从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了峡谷的奇异景观。

在这一部分,作者运用了“从……到……”的排比句式,气势非凡,让人感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景观真如神来之笔。

读罢此文,犹如走进了神奇美丽的画卷之中,拥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二是要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地理方面知识的欠缺及文本中的名词术语,给学生理解带来困难,应恰当地补充课外资料。

在教学方式上,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质疑,主动探究,并愿意和同学交流感受。

引导学生探究一些不理解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如: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重点理解感悟第三自然段,从山和水的变化感受形态之多样,景观之奇异,利用媒体欣赏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大峡谷是怎样一幅神来之笔。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教师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与创造,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咫尺、神秘莫测、人迹罕至、堪称不容置疑”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细读课文,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3、诵读课文,积累词语,感受大自然地神奇魅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奇异景观,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无限创造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赏乐激趣,导入课题
1、听歌曲: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让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
2、学生汇报:
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

3、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足迹,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

(书课题:雅鲁藏布大峡谷。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美丽的歌词,动人的曲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拉进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2、检查预习情况:抽查生字词认读,抽读课文。

3、说一说:听了看了这些资料,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知道雅鲁藏布大峡谷在哪里吗?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


4、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

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

(壮丽:2自然段。

奇异:3、4自然段。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体现了学生个性化阅读与理解;教师对学生适时的引导与点拨、对学生独特感受的珍视与鼓励,更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课文内容。


三、借助媒体,学文赏景
(播放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课件)
师:欣赏完美丽的峡谷风光,来看看课文用了哪些方法和优美的词句描写它。

1、指读2自然段:
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海拔:3000米;长:504千米;平均深:2268米;最深:6009米。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

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

(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你想说什么吗?
3、小组合作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奇异: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山异(热带雨林、冰川)、生物的多样性。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图片,合作交流,依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同作者产生共鸣。


4、文中多处出现“从……到……”的句式,有什么作用吗?
更让人感到大峡谷的自然景观真的很神奇,如神来之笔。

5、质疑解惑,挑战自我
关于雅鲁藏布大峡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四、自主朗读,体会感悟
1、师: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光举世闻名,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下面就分小组开个诵读会,把你印象深刻的部分读给同学听,从读中细心体会作者描写的方法和表达的情感。

2、学生分组诵读并谈体会。

3、交流发言。

4、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呢?齐读第5自然段。

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阅读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设计意图: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没有多样性的启迪就不可能有创新思维。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在明确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之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读、议等形式的对话,在对话中,学生思考,行动、探究,争论,提高了交流、沟通的能力,同时,也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


五、总结全文
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

开始介绍地理位置→接着列举数字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然后写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从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峡谷的奇异景观。

雅鲁藏布大峡谷曾被誉为“地球上最后的秘境”。

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护它呢?
示例:建立自然保护区,避免人为破坏。

六、小练笔
师再次播放“雅鲁藏布大峡谷”课件,并让学生写导游词,向游人介绍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内容。

学生介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各段中有总结作用的句子。

比如:“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等。

〖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位置在青藏高原上
形状壮丽
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
景观山异(热带雨林、冰川)
生物的多样性
附:【资料袋】
雅鲁藏布大峡谷介绍:雅鲁藏布江下游,江水绕行南迦巴瓦峰,峰回路转,作巨大马蹄形转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峡谷。

1994年,中国科学家们对大峡谷进行了科学论证,以综合的指标,确认雅鲁藏布干流上的这个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

据国家测绘局公布的数据:这个大峡谷北起米林县的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南到墨脱县巴措卡村(海拔115米),全长504.6公里,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曾被列为世界之最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1800米,长440公里)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深3203米),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等量齐观。

新华通讯社向全世界及时报道了这一消息,全球为之轰动。

1998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大峡谷的科学正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罗马字母拼为Yarlung Zangbo Daxiagu 。

大峡谷奇特的大拐弯及其拥有青藏高原最大的水汽通道这两大特点构成了世界最珍奇的自然景观,成为最有特点的生态旅游资源。

她雄伟壮观,洁净秀美;她原始自然,无与伦比。

大峡谷是“世界最高的绿州”,它以绿色为底色,映衬着雪山冰川;金灿灿的油菜地,绿油油的青稞田,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加上清溪、急流、瀑布以及门巴族、珞巴族独特风情、齐全的山地垂直自然带、丰富的多样性生物资源,这些对旅游者具有多么巨大的魅力和吸引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