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形成性考核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性考核 的优势 , 指 出 了高校课程形成性考核存在 的问题 , 并提 出了相应 的优化策略 , 具体 包括 : 采用小班额、 导师组的
授课方式 , 加 强授课教 师的继续教育 , 妥善遴选形成性考核课程 , 科学科学制定考核标 准, 确定考核方式。 [ 关键词 ] 形成性考核 ; 高校 ; 问题 ; 优化策略
2 0 1 6年 1 1月 ( 上)
高校 课程形 成性 考核 存在 的问题 及优化 策略
崔哲洙 , 卢万合
( 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 吉林 四平
[ 摘
1 3 6 0 0 0 )
要] 形成性考核 更加 注重教 学过程和学生 能力的培养 , 符合 高校教 学改革的趋势。本 文分析 了高校课 程形
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不 同 , 更加强调教师 对学生 的过 程指导 、 能力 培养 , 这就要 求 教师具 备较 高 的教学 理论 能 力。 我 国高校教师 , 除 了师 范专业毕业外 , 一般 仅在教师入 职培训 中学 习了相关 的教 学理论与 方法 , 日常教学没有 问题 , 完成形
( 二) 教 师 教 学 理 论 能 力 不足 , 考 核 实施 效 果缩 水
形成性考 核。长期 以来 , 终 结性考 核一直是高校课程考 核的主 要手段 , 许多课程 都是一次 闭卷考试就 决定课程成 绩 , 很不科
学 。2 0 1 6年 , 教 育部 在《 关 于办好 开放 大学 的意见 》 中 明确 指 出: 推行 开卷与 闭卷 、 形成 性考核与终 结性考试 相结合 的考 核 方式 , 加大形成 性考核 比重 。尽管 学术界 还有争 议 , 但 从课 程 评价角度看 , 形成性考核就是形成性评价 。所 谓形成性评价 就 是在教育活动进行当 中, 即学生知识 、 技能 与态度 “ 形成 ” 的过 程 中, 对学生 的学习进展 情况进行监 控与评 价 , 为教 师与学 生
成 性 考 核 就 很 困难 , 缺 乏 必 要 的理 论 指 导 , 考 核 的 科 学 性 很 难 保证。
提供反馈 , 并将评价 中收集到的信息用于调整教学 以满足学生 需求及提高教学质量 。在我 国, 形成 性考核早期在 电大系统课
程考核 中采用 较多 , 近些年 , 许多 普通高校也 开始进行 形成性 考 核的探索 , 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形成性 考核较之终结性 考试 具 有明显 的优 势 , 但 在施行过 程中也存 在着不少 问题 , 还需 要 不 断进 行 完 善 。 二、 高校 课程形成- 陛考核的优势 ( 一) 及时反馈 学习状 况, 提 升学 习效果 与终结性考试不 同 , 形成性考核能够让教师 系统了解学 生 学习过程 、 阶段性学习效果 , 从而判定教 学 目标的完成状 况 , 为 后续的教学调整提供 依据。形成 性考核 在教师 和学生 之间架 起 了一座 沟通的桥梁 , 教师 可以根据学 生学 习状 况 , 及 时调整 课 程教学进 度 、 教 学方法 , 加 强 对 学 生 进 行 针 对 性 的指 导 和 管 理, 学生 也可 以根 据形成性考 核状况调整 自己的学 习方式 , 摆
[ 中图分类号 ]G 6 4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1 6 7 1 — 5 9 1 8 ( 2 0 1 6 ) 2 1 — 0 1 4 7 — 0 2 [ 本 刊网址 ]h t t p : / / W W W . h b x b . n e t
( 一) 大班 额授 课 , 教 师 负担 过 重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5 9 1 8 . 2 0 1 6 . 2 1 . 0 7 0
一
、
引 言
课程考核是高校课程教学 的重要环节 , 是检验 学生学 习成 果的有效手段 。高校课程考核主要类 型有 两种 : 终 结性考核与
( 三) 课程遴选 随意 , 形成性考核 的优势难于发挥 形 成 性 考 核 具 有 一 定 的课 程 适 用 性 , 不 能 什 么 课 程 都 采 用 这 种考核方式 。而 在现实 中 , 一些 高校并 未意识 到这一 点 , 强 力 推行形成性 考核 , 这样就很难 发挥形成性 考核 的优 势 , 甚 至 会起到相反 的作用 。以一些基 础理 论课程为例 , 课程内容本身 难度较大 , 学生 自主学 习空间小 , 就不适用于形成性考核 。 ( 四) 考核方式趋同 , 标 准 缺 乏依 据 高校课程形成性 考核方式趋 同化严 重 , 一些 高校对 形成性 考核 内容规定死板 , 无论什 么课程 , 考 核都是作 业、 小 论文 等 , 不能充分反映课程 自身的特点 。而且 , 形成性考核标 准随意性 也较大 , 有 的课程虽然制定了考核评分表 , 但评 分标准随意 , 各 项 指标 的权 重全凭教师 自我感觉 , 缺乏必要 的依据。 四、 高校课程形成性考核 的优化策略 ( 一) 采 用 小班 额 、 导 师组 的授 课 方 式 形成性考核采用小班额不仅可以减轻授课教师 的负担 , 而 且有助于师生 、 生生 间的交流互 动 , 实现从 “ 单 向灌输 ” 到“ 多 向沟通 ” , 激发学生的学 习主动性 , 从 而提高学 生的学 习效 果。 形 成 性 考 核 课 程 中的 小 班 额 规模 , 应该 以 2 5人 以 内为 宜 , 不 应 超过 3 0人 , 当然 , 以我国高校 的实 际情况看 , 实现起 来还 是有 定困难的。此外 , 形成性考核课 程还可 以实行 导师组授课方 式, 由多名教师共 同组成导师组 , 负责一 7期
湖 北 函 授 大 学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UB E I C o r r e s p o n d e n c e Un i v e r s i t y
V o 1 . 2 9 . NO . 2 1 ( Ge n . N O. 1 8 7) No v . ( i f r s t h a I f ) 2 0 1 6
我 国高校课程教学往 往都采 用大班额 授课 , 少 的有五 、 六 十人 , 多 的可能有一百多人 , 甚至部分 和班课 程能达到几百人 , 这样就给形成性 考核带来 了很大 的难度 。形 成性考核 内容 、 环 节多 , 大班额情况下 , 教师工作量将很大 , 平常作业 、 小论文 、 调 查报告 、 学习档案等均 需要教 师逐一 审阅 、 批改 、 评定成 绩 , 完 成 难 度 可想 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