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纵论下许渊冲《离骚》英译本分析黎映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纵论下许渊冲《离骚》英译本分析黎映彤
发布时间:2021-09-02T05:41:07.790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7期作者:黎映彤[导读] 翻译操纵派代表人物勒菲弗尔进一步发展了翻译操纵论。

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省石家庄市 051430摘要:翻译操纵派代表人物勒菲弗尔进一步发展了翻译操纵论。

他认为翻译受意识形态、赞助人和诗学这三种因素的影响,是出于某种目的对原作品的重写。

本文以许渊冲翻译的《离骚》为研究对象,探讨译者在意识形态、赞助人及诗学观三个因素下如何有形无形地操
纵译文。

关键词:操纵论;勒菲弗尔;《离骚》;许渊冲
一、翻译操纵论及“三要素”
英国翻译理论家赫尔曼斯最早在他的论文《文学操纵:文学翻译研究》中提到:从目的文学的角度看,翻译都会为了某种目的而操纵源文本。

之后,美国翻译理论家勒菲弗尔就进一步发展了操纵论。

“操纵”是指译者在加工原文和生成文本的过程中,有权根据个人需要改写文本。

他认为,翻译是对原文的改写,是创造文本形象的另一种形式。

(一)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一般是指许多社会行为和个人行为背后的思想和解释系统。

因此,翻译的意识形态就是翻译行为背后的思想和解释系统。

译者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译者本身的个人价值观、赞助人强加的意识形态以及受众的阅读习惯等都影响着译者如何处理翻译过程和使用何种合适的翻译方法。

如果原作中所传达的文化或观念与译语文化和意识形态都不相符,译者就会按需进行修正。

因为源文本与目的语的社会文化不相适应就不能传播,因此,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译者必定会操纵源文本。

主流意识形态造成的改动和删减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刚刚上文所提到的译者对源文本进行改动,第二种就是出版社编辑根据政治需要进行的出版审查。

最后一种则是相关出版管理部门来控制最后出版译本的发行量,如若译本不符合主流意识形态,也会控制其流通。

(二)赞助人
赞助人指那些能够促进或阻碍文学的阅读,写作和重写的有影响力的人。

他们与所处社会的经济、政治等因素是存在密切关系的,可以是政府机关或有政治影响力的个人,也可以是宗教团体或党派,还可以是出版社等。

他们的影响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会影响到译者采用何种翻译方法和策略。

其影响具有两面性,若同意译文保持原作特色,那么就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播以及翻译文学的进一步发展;若不同意保持原作特色,那么就可能会使得原作本来的样貌完全扭曲,严重的话甚至会对文学产生消极影响,使得其倒退发展。

(三)诗学
诗学定义了文学在特定的时间应该或可以是什么。

它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是文学技巧、体裁、主题、典型人物和象征。

另一个则是文学在整个社会体系中有什么或应该起什么作用。

诗学往往与意识形态相结合。

译者的个人诗学和整个社会的主流诗学都会在翻译活动中发挥作用。

它决定了原文的主题、体裁和技巧,以及原文在目的语社会中所起的作用。

同时,翻译诗学在翻译的整个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任何翻译都是某种诗学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当时目的语社会主流诗学对原作的接受和操纵。

二、原诗解读
《楚辞》是中国诗歌的源头之一。

而《离骚》作为其中的代表作甚至可以与《奥德赛》、《神曲》相提并论。

屈原把他坎坷的一生都概括了进去,整首诗闪耀着其鲜明的个性光辉。

他是一个极具想象力的人物,所用的词藻也极其华丽,大量地运用了古代神话和传说,把现实、历史及神话人物都放在诗里,读者能够沉浸在他所构造的五光十色的幻想世界里。

全诗分为两部分,“帝高阳之苗裔兮”到“岂余心之可惩”为前一部分;“女嬃之婵嫒兮”到“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为后一部分。

前一部分描写屈原对自己生活经历的回顾。

他来自楚国上层贵族家庭,但他并没有像其他贵族子弟一样终日浑浑噩噩,而是不断发奋学习,决心报效楚国。

从政之后,他辅助楚王“及前王之踵武”,使得楚国的国力越来越强盛。

然而他一力主张的改革触犯了贵族的利益,贵族对他非常不满并开始大肆诽谤和诬蔑他,而楚王也信以为真,疏远驱逐了屈原。

而之前与屈原意见相合的政友和精心培植的弟子竟与贵族们同流合污,使得他众叛亲离。

他知道的所求所想终究是实现不了,所以他“哀民生之多艰”,楚国也陷入“路幽昧以险隘”的境地。

但屈原并不相信这个事实,势要打破腐朽贵族势力在朝堂一手遮天的情况,他揭露了楚王不辨忠奸、昏庸无能的作为,也揭露了贵族只顾自己享乐、只顾自己利益的行为。

三、译本分析
许渊冲先生在我国古典诗词英译中成就显著,是诗译英法第一人。

他在多年的翻译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翻译理论——“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形美。

他觉得能最大程度用原语言形式来展现原作魅力就能够最大程度地还原原作,所以他在英译《离骚》时保留了“兮”字的翻译。

他的译文个性鲜明,也运用了上文提到的“三美论”,接下来笔者会在操纵论下来分析许老先生的英译《离骚》。

(一)意识形态对译本的影响
在许渊冲的时代,也就是中国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78年,中国当局决定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这意味着翻译家和作家可以重新开始他们以前的工作。

然而,这种变化并不是瞬间发生的。

事实上,这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

1970年到1980年初,文学界或翻译界受到文革意识形态的影响,无法摆脱意识形态的影响。

1983年,出现了一场名为“消除精神污染”的运动,主要是对科幻小说的批评。

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学的翻译,文艺界出现了思想解放、百花齐放的景象。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文学翻译逐渐超越了世界文学的发展,变得庞大起来。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政府的支持下,文学翻译相对稳定,这使得本土学者翻译中国古代名著出版,向世界传播灿烂的文化。

这两个例子都能够体现意识形态对译文的影响,例1与例2很明显能看得出译者个人的意识形态或个人的价值观等影响了译文,但译者身处的社会大环境也在无意识中影响了译文。

(二)赞助人对译本的影响
前文就提到过赞助人指的是促进或者阻碍文学的阅读,写作和重写的权力的人或者机构。

许老先生的译著《楚辞》的出版商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现中译出版社),主张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其寓意深刻的内涵。

而许老先生也主张忠实原作,从而展现原作魅力。

许老先生在翻译这句话时,选择的词以单音节为主、双音节为辅,也会偶尔选择三音节或是多音节的词。

他希望音节数量以8个和9个为主,能够尽量接近汉语中的7个汉字,传达原诗中的音韵形式。

(三)诗学对译本的影响
许渊冲受到中国诗学的影响,对中国古典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不满足于对原文的忠实,而是要提高诗的美学标准。

在他看来,把诗翻译成散文,可能只保留了一部分意义上的美,形式和声音上的美不可能再出现。

只有把诗翻译成散文,才能实现“三美”的融合。

在他的翻译中,他用了很多方法来保留诗的美感,其中包括押韵、拟声、尾韵等。

四、结语
本文以操纵论为基础,从其三要素探讨了许渊冲《离骚》英译本的分析。

通过分析意识形态、赞助人与诗学的影响,可知许老先生在翻译的过程中是坚持保留原作形式展现其语言魅力的。

受翻译操纵论的影响,许老先生丰富了《离骚》英译本的版本,特色鲜明,让读者一读就能感受到其译本的特别。

除此之外,他对中国古典诗词爱得深沉,也由此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三美论。

而这套理论的运用也能够在他的一系列译著中体现出来。

6月17日上午,笔者得知许老先生在家中逝世,一届翻译泰斗陨落,笔者感触颇深,故决定撰写本文以纪念许老先生对翻译界的杰出贡献。

参考文献:
[1]Lefevere A. Translation,Rewriting,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2,78(2):516-528.
[2]陈敬艳.勒菲弗尔及其操纵论[J].现代妇女(下旬),2013(06):157+152.
[3]曹诗语.改写及再创—评许渊冲的英译古诗[D].外交学院,2011.
[4]郭慧.操纵论视角下理雅各与许渊冲《诗经》英译本的对比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3.
[5]刘璐.操纵论视角下《诗经》两版本翻译研究.北京邮电大学.
[6]林妍.操纵:对原文本的重写.华东师范大学,2005.
[7]黄明娟.从操纵论看《茶馆》翻译——以英若诚和霍华译本为例[J].青年文学家,2020(14):144-145.
[8]彭家海,陈丽.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离骚》两个英译本比较[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4,29(06):115-118.
[9]魏春梅.生态翻译学视域下《楚辞》英译本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7.
[10]王群.许渊冲《离骚》英译本特点刍议[J].中国电力教育,2012(31):156-157.
[11]许渊冲.楚辞:汉英对照[M].对外翻译出版社,2009.
[12]许渊冲.翻译的艺术(增订本)[M]. 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