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万里教授从气机失调论治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经验采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万里教授从气机失调论治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经验采撷
作者:张瑞苏坤涵刘万里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24年第03期
【摘要】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临床较为常见,其病情复杂且迁延难愈,增加了临床的诊疗难度。
刘万里教授指出气机升降失调是其重叠的重要病机。
对于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的治疗,刘万里教授倡导以疏理脏腑气机立法,顺应脏腑气机特性,以“通降胃气”为先,以“调脾”“疏肝”“宣肺”为要,立足整体,临证分别施以消食化滞,和胃降气、健脾化湿,复运益气、疏肝调脾,和中理气,宣肺肃肠,通腑行气之法。
脏腑气机升降秩序得复,则诸症皆愈。
【关键词】功能性胃肠疾病;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气机升降;通降胃气
【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4)06-0082-04
DOI:10.3969/j.issn.1007-8517.2024.06.zgmzmjyyzz202406017
Professor Liu Wanli’s Experience of Treating Overlapping Symptoms in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Based on Dysfunction of Qi Movement
ZHANG Rui1 SU Kunhan2 LIU Wanli3*
1.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23,China;
2.Nanji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Nanjing 210014,China;
3.Nanjing First Hospital,Nanjing 210006,China
Abstract:The phenomenon of overlapping symptoms in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mon clinically. Their illness is complex.And it is difficult for them to recover,which increases the difficulty of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Professor Liu Wanli points out that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theory of Qi move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ir overlapping.Professor Liu proposes that the treatment principle is regulating the visceral qi as the core.And he keeps the unblocking and descending stomach qi as the first task.In addition,it is significant to regulate spleen、sooth liver and diffuse lung-qi.He uses the method of relieving dyspepsia anddescending stomach qi、fortifying spleen and removing dampness through rectifying
qi、softening the liver、dispersing and descendjing lung-qi in clinical practice.The coordination in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of qi activity,the disease will be cured.
Key words:Functional Dyspepsia;Overlapping Symptoms in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Theory of Qi Movement;Unblocking and Descending Stomach Qi
功能性胃腸疾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FGIDs)是指脑肠互动异常、非器质性病变的胃肠道症状异常的一组疾病,常由生理、社会、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所致[1]。
研究[2-3]显示,FGIDs不同疾病之间或不同亚型之间重叠现象越来越常见,多由于其在生理病理、发病机制方面存在诸多共性,如内脏高敏、脑-肠轴紊乱、胃肠动力障碍、免疫激活、黏膜通透性受损、遗传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等,所以临床上常重叠出现。
基于罗马Ⅳ的诊断标准,约三分之一的FGIDs患者存在2种或以上的疾病重叠;符合罗马Ⅲ标准诊断的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中,平均37%的患者重叠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41.15%的GERD患者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4-6]。
FGIDs重叠症患者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所以治疗上仍存在难点。
目前的治疗方案较为单一,往往忽略了功能性胃肠病之间重叠的情况;或使用多种药物叠加治疗,既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且西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远期疗效仍待评价[7]。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颇具特色,可以整体认知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具有疗效稳定、副作用小等优势[7]。
刘万里教授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中医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其从医数十载,继承孟河医派学术根蒂,擅长诊治FGIDs,尤其对于FGIDs重叠综合征的诊治颇有心得。
现介绍刘万里教授治疗FGIDs重叠综合征经验,以飨同道。
1 从气机失调认识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病机
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目前尚无明确的中医病名与之相对应,临床上常根据症状将其归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泄泻”“便秘”“腹痛”等病证的范畴,其发生多与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劳倦过度、先天禀赋不足等因素有关,病位在胃、脾、肠,可涉及肝、肺,病程中常兼夹郁、热、食、湿等多种病理因素。
《读医随笔》云:“升降出入者,天地之体用,万物之橐,百病之纲领,生死之枢机也。
”[8]刘万里教授指出,脏腑气机升降失调是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的重要病机,其中以脾、胃气机失调为核心,亦与肝、肺密切相关。
胃失和降、脾虚不运、肝郁不疏、肺失宣肃,导致中焦枢机升降不利,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失常,肠腑通降不及,产生气滞、气逆、气郁、气虚等病理变化,从而出现上腹部胀满、泛酸嗳气、腹痛、腹泻等上下消化道交叠症状。
1.1 脾胃升降失司,枢机不利脾胃为土居中央,二者纳化相协,升降相因,权衡全身气机的运动。
外邪侵袭、饮食积滞、情志不遂等均会导致中州枢机升降失司,脾虚不运,胃失和降,清浊阴阳失序,出现“气滞”“气逆”“气虚”等。
胃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胃不降浊则生“滞”,则可见脘腹胀满、早饱、便秘等症状;胃失和降,壅滞不通,胃气不降反逆,则见嗳气、呃逆、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气滞日久则损伤脾胃,中州无力纳化,“脾气不转,则胃中水谷不得磨消”[9],则见胃脘痞满,纳谷不香、乏力等症状。
脾气虚亦无力升清,则见便溏、泄泻。
脾虚胃弱,纳运不及,形成食积、痰湿、湿热等病理产物,而诸多病理因素的存在又阻碍气机,郁遏中土,进一步加重FGIDs重叠症的临床症状。
1.2 肝木疏泄不調,横逆克土肝主疏泄,周学海认为其“握升降之枢”,为“升降发始之根”[10],能疏通畅达全身脏腑气机。
《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云:“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
”[11]脾胃的纳运功能与肝主疏泄密切相关。
所谓“土得木而达”,即指肝气条达,疏泄有度则可协调脾升胃降,维持气机运动稳定有序,如此清阳得升,浊阴得降,水谷乃化,脏腑得养。
“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不免”[11],若肝郁气滞,木郁日久克脾,则脾失健运,清阳不升,见腹胀腹痛、泄泻等症;肝郁化火,疏泄太过,横逆犯胃,则胃失通降,浊阴不降反逆,见上腹部痞满、泛酸嗳气、纳呆脘闷,大便难等症。
1.3 肺气宣肃不畅,升降失协“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所宣。
”[12]脾胃升降气机亦受肺脏调摄。
肺气宣肃助中州升清降浊,纳运相协,中焦无痞塞之弊,水谷精微得以布散周身[13]。
若肺失宣肃,水道不调,水湿留滞,中州气机升降失调,则见腹痛泄泻。
若肺金气机不利,宣发无力,肃降不及,可病及胃腑,受纳腐熟之力日减,积滞日久,则见腹满纳呆,便秘等[14]。
此外,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以降为和,大肠以通为用,肺气肃降,有助于大肠糟粕的排泄。
若“肺病不已,则传入大肠,手阳明是其经也,寒则泄,热则结”。
肺失宣肃,水精不能四布,反注肠腑,即发泄泻[15]。
肺气虚弱,治节无力,则津液不生,肠腑枯槁,则便结难下。
2 治则治法
刘万里教授指出,胃、脾、肝、肺气机失调均会导致郁、火、食、湿等病理产物相互兼夹,壅塞中焦,导致FGIDs重叠症的发生。
因此,治疗上刘万里教授从恢复脏腑气机升降立法,重视调理胃、脾、肝、肺气机。
其中,胃属腑,以通降为调,因滞而病,脾升胃降,胃降为先[16],因此,刘万里教授治疗FGIDs重叠症时强调以“通降胃气”为先,“调脾”“疏肝”“宣肺”为要,顺应脏腑特性,通补兼施,通疏结合,宣肃同调。
刘万里教授以降胃浊、健脾气、疏肝郁、启肺闭治本,配合消食、化湿、泄热、开郁等治标,临证治疗运用消食化滞,和胃降气,健脾化湿、复运益气,疏肝调脾、和中理气,宣肺肃肠、通腑行气等诸法,旨在恢复使脾胃气机升降,促进疾病更快、更好地恢复。
2.1 消食化滞,和胃降气刘万里教授认为,腑气通则胃气降,胃气通降得复,则饮食水谷下行,气机顺畅,脾胃纳运相协,诸症则消。
患者饮食内伤,壅滞中焦,影响胃气和降,症见脘腹胀满,纳呆厌食,嗳腐吞酸,矢气频作,大便不调,刘万里教授常用保和丸加减以消食化滞,和胃降气。
方中山楂、神曲、莱菔子健脾下气消食,陈皮、半夏行气化滞和胃,茯苓、连翘健脾清热渗湿以除其“滞”,随症加枳壳、厚朴、大腹皮等以促行滞消胀之功。
食积重者,加谷芽、麦芽、鸡内金增强消食化积通滞之效;反酸明显者,加乌贝散抑酸和胃;兼加湿热,加藿香、佩兰、苍术,配以蒲公英、芦根等甘寒之品,清热燥湿的同时亦不伤胃阴。
此外,刘万里教授临证重视调畅肠腑,以助胃气通降。
便质干燥难解者,加大黄、火麻仁、郁李仁、决明子以润肠通便,行滞消导。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颇具特色,可以整体认知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具有疗效稳定、副作用小等优势[7]。
刘万里教授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中医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其从医数十载,继承孟河医派学术根蒂,擅长诊治FGIDs,尤其对于FGIDs重叠综合征的诊治颇有心得。
现介绍刘万里教授治疗FGIDs重叠综合征经验,以飨同道。
1 从气机失调认识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病机
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目前尚无明确的中医病名与之相对应,临床上常根据症状将其归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泄泻”“便秘”“腹痛”等病证的范畴,其发生多与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劳倦过度、先天禀赋不足等因素有关,病位在胃、脾、肠,可涉及肝、肺,病程中常兼夹郁、热、食、湿等多种病理因素。
《读医随笔》云:“升降出入者,天地之体用,万物之橐,百病之纲领,生死之枢机也。
”[8]刘万里教授指出,脏腑气机升降失调是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的重要病机,其中以脾、胃气机失调为核心,亦与肝、肺密切相关。
胃失和降、脾虚不运、肝郁不疏、肺失宣肃,导致中焦枢机升降不利,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失常,肠腑通降不及,产生气滞、气逆、气郁、气虚等病理变化,从而出现上腹部胀满、泛酸嗳气、腹痛、腹泻等上下消化道交叠症状。
1.1 脾胃升降失司,枢机不利脾胃为土居中央,二者纳化相协,升降相因,权衡全身气机的运动。
外邪侵袭、饮食积滞、情志不遂等均会导致中州枢机升降失司,脾虚不运,胃失和降,清浊阴阳失序,出现“气滞”“气逆”“气虚”等。
胃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胃不降浊则生“滞”,则可见脘腹胀满、早饱、便秘等症状;胃失和降,壅滞不通,胃气不降反逆,则见嗳气、呃逆、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气滞日久则损伤脾胃,中州无力纳化,“脾气不转,则胃中水谷不得磨消”[9],则见胃脘痞满,纳谷不香、乏力等症状。
脾气虚亦无力升清,则见便溏、泄泻。
脾虚胃弱,纳运不及,形成食积、痰湿、湿热等病理产物,而诸多病理因素的存在又阻碍气机,郁遏中土,进一步加重FGIDs重叠症的临床症状。
1.2 肝木疏泄不调,横逆克土肝主疏泄,周学海认为其“握升降之枢”,为“升降发始之根”[10],能疏通畅达全身脏腑气机。
《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云:“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
”[11]脾胃的纳运功能与肝主疏泄密切相关。
所谓“土得木而达”,即指肝气条达,疏泄有度则可协调脾升胃降,维持气机运动稳定有序,如此清阳得升,浊阴得降,水谷乃化,脏腑得养。
“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不免”[11],若肝郁气滞,木郁日久克脾,则脾失健运,清阳不升,见腹胀腹痛、泄泻等症;肝郁化火,疏泄太过,横逆犯胃,则胃失通降,浊阴不降反逆,见上腹部痞满、泛酸嗳气、纳呆脘闷,大便难等症。
1.3 肺气宣肃不畅,升降失协“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所宣。
”[12]脾胃升降气机亦受肺脏调摄。
肺气宣肃助中州升清降浊,纳运相协,中焦无痞塞之弊,水谷精微得以布散周身[13]。
若肺失宣肃,水道不调,水湿留滞,中州气机升降失调,则见腹痛泄泻。
若肺金气机不利,宣发无力,肃降不及,可病及胃腑,受纳腐熟之力日减,积滞日久,则见腹满纳呆,便秘等[14]。
此外,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以降为和,大肠以通为用,肺气肃降,有助于大肠糟粕的排泄。
若“肺病不已,则传入大肠,手阳明是其经也,寒则泄,热则结”。
肺失宣肃,水精不能四布,反注肠腑,即发泄泻[15]。
肺气虚弱,治节无力,则津液不生,肠腑枯槁,则便结难下。
2 治则治法
刘万里教授指出,胃、脾、肝、肺气机失调均会导致郁、火、食、湿等病理产物相互兼夹,壅塞中焦,导致FGIDs重叠症的发生。
因此,治疗上刘万里教授从恢复脏腑气机升降立法,重视调理胃、脾、肝、肺气机。
其中,胃属腑,以通降为调,因滞而病,脾升胃降,胃降为先[16],因此,劉万里教授治疗FGIDs重叠症时强调以“通降胃气”为先,“调脾”“疏肝”“宣肺”为要,顺应脏腑特性,通补兼施,通疏结合,宣肃同调。
刘万里教授以降胃浊、健脾气、疏肝郁、启肺闭治本,配合消食、化湿、泄热、开郁等治标,临证治疗运用消食化滞,和胃降气,健脾化湿、复运益气,疏肝调脾、和中理气,宣肺肃肠、通腑行气等诸法,旨在恢复使脾胃气机升降,促进疾病更快、更好地恢复。
2.1 消食化滞,和胃降气刘万里教授认为,腑气通则胃气降,胃气通降得复,则饮食水谷下行,气机顺畅,脾胃纳运相协,诸症则消。
患者饮食内伤,壅滞中焦,影响胃气和降,症见脘腹胀满,纳呆厌食,嗳腐吞酸,矢气频作,大便不调,刘万里教授常用保和丸加减以消食化滞,和胃降气。
方中山楂、神曲、莱菔子健脾下气消食,陈皮、半夏行气化滞和胃,茯苓、连翘健脾清热渗湿以除其“滞”,随症加枳壳、厚朴、大腹皮等以促行滞消胀之功。
食积重者,加谷芽、麦芽、鸡内金增强消食化积通滞之效;反酸明显者,加乌贝散抑酸和胃;兼加湿热,加藿香、佩兰、苍术,配以蒲公英、芦根等甘寒之品,清热燥湿的同时亦不伤胃阴。
此外,刘万里教授临证重视调畅肠腑,以助胃气通降。
便质干燥难解者,加大黄、火麻仁、郁李仁、决明子以润肠通便,行滞消导。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颇具特色,可以整体认知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具有疗效稳定、副作用小等优势[7]。
刘万里教授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中医
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其从医数十载,继承孟河医派学术根蒂,擅长诊治FGIDs,尤其对于FGIDs重叠综合征的诊治颇有心得。
现介绍刘万里教授治疗FGIDs重叠综合征经验,以飨同道。
1 从气机失调认识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病机
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目前尚无明确的中医病名与之相对应,临床上常根据症状将其归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泄泻”“便秘”“腹痛”等病证的范畴,其发生多与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劳倦过度、先天禀赋不足等因素有关,病位在胃、脾、肠,可涉及肝、肺,病程中常兼夹郁、热、食、湿等多种病理因素。
《读医随笔》云:“升降出入者,天地之体用,万物之橐,百病之纲领,生死之枢机也。
”[8]刘万里教授指出,脏腑气机升降失调是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的重要病机,其中以脾、胃气机失调为核心,亦与肝、肺密切相关。
胃失和降、脾虚不运、肝郁不疏、肺失宣肃,导致中焦枢机升降不利,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失常,肠腑通降不及,产生气滞、气逆、气郁、气虚等病理变化,从而出现上腹部胀满、泛酸嗳气、腹痛、腹泻等上下消化道交叠症状。
1.1 脾胃升降失司,枢机不利脾胃为土居中央,二者纳化相协,升降相因,权衡全身气机的运动。
外邪侵袭、饮食积滞、情志不遂等均会导致中州枢机升降失司,脾虚不运,胃失和降,清浊阴阳失序,出现“气滞”“气逆”“气虚”等。
胃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胃不降浊则生“滞”,则可见脘腹胀满、早饱、便秘等症状;胃失和降,壅滞不通,胃气不降反逆,则见嗳气、呃逆、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气滞日久则损伤脾胃,中州无力纳化,“脾气不转,则胃中水谷不得磨消”[9],则见胃脘痞满,纳谷不香、乏力等症状。
脾气虚亦无力升清,则见便溏、泄泻。
脾虚胃弱,纳运不及,形成食积、痰湿、湿热等病理产物,而诸多病理因素的存在又阻碍气机,郁遏中土,进一步加重FGIDs重叠症的临床症状。
1.2 肝木疏泄不调,横逆克土肝主疏泄,周学海认为其“握升降之枢”,为“升降发始之根”[10],能疏通畅达全身脏腑气机。
《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云:“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
”[11]脾胃的纳运功能与肝主疏泄密切相关。
所谓“土得木而达”,即指肝气条达,疏泄有度则可协调脾升胃降,维持气机运动稳定有序,如此清阳得升,浊阴得降,水谷乃化,脏腑得养。
“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不免”[11],若肝郁气滞,木郁日久克脾,则脾失健运,清阳不升,见腹胀腹痛、泄泻等症;肝郁化火,疏泄太过,横逆犯胃,则胃失通降,浊阴不降反逆,见上腹部痞满、泛酸嗳气、纳呆脘闷,大便难等症。
1.3 肺气宣肃不畅,升降失协“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所宣。
”[12]脾胃升降气机亦受肺脏调摄。
肺气宣肃助中州升清降浊,纳运相协,中焦无痞塞之弊,水谷精微得以布散周身[13]。
若肺失宣肃,水道不调,水湿留滞,中州气机升降失调,则见腹痛泄泻。
若肺金气机不利,宣发无力,肃降不及,可病及胃腑,受纳腐熟之力日减,积滞日久,则见腹满纳呆,便秘
等[14]。
此外,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以降为和,大肠以通为用,肺气肃降,有助于大肠糟粕的排泄。
若“肺病不已,则传入大肠,手阳明是其经也,寒则泄,热则结”。
肺失宣肃,水精不能四布,反注肠腑,即发泄瀉[15]。
肺气虚弱,治节无力,则津液不生,肠腑枯槁,则便结难下。
2 治则治法
刘万里教授指出,胃、脾、肝、肺气机失调均会导致郁、火、食、湿等病理产物相互兼夹,壅塞中焦,导致FGIDs重叠症的发生。
因此,治疗上刘万里教授从恢复脏腑气机升降立法,重视调理胃、脾、肝、肺气机。
其中,胃属腑,以通降为调,因滞而病,脾升胃降,胃降为先[16],因此,刘万里教授治疗FGIDs重叠症时强调以“通降胃气”为先,“调脾”“疏肝”“宣肺”为要,顺应脏腑特性,通补兼施,通疏结合,宣肃同调。
刘万里教授以降胃浊、健脾气、疏肝郁、启肺闭治本,配合消食、化湿、泄热、开郁等治标,临证治疗运用消食化滞,和胃降气,健脾化湿、复运益气,疏肝调脾、和中理气,宣肺肃肠、通腑行气等诸法,旨在恢复使脾胃气机升降,促进疾病更快、更好地恢复。
2.1 消食化滞,和胃降气刘万里教授认为,腑气通则胃气降,胃气通降得复,则饮食水谷下行,气机顺畅,脾胃纳运相协,诸症则消。
患者饮食内伤,壅滞中焦,影响胃气和降,症见脘腹胀满,纳呆厌食,嗳腐吞酸,矢气频作,大便不调,刘万里教授常用保和丸加减以消食化滞,和胃降气。
方中山楂、神曲、莱菔子健脾下气消食,陈皮、半夏行气化滞和胃,茯苓、连翘健脾清热渗湿以除其“滞”,随症加枳壳、厚朴、大腹皮等以促行滞消胀之功。
食积重者,加谷芽、麦芽、鸡内金增强消食化积通滞之效;反酸明显者,加乌贝散抑酸和胃;兼加湿热,加藿香、佩兰、苍术,配以蒲公英、芦根等甘寒之品,清热燥湿的同时亦不伤胃阴。
此外,刘万里教授临证重视调畅肠腑,以助胃气通降。
便质干燥难解者,加大黄、火麻仁、郁李仁、决明子以润肠通便,行滞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