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七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能力提升第三单元第9课(含答案)0122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七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能力提升第三单元第9课试卷
考试总分:42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9分)
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出现在()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202年
D.公元前207年
2.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下令全国通用的货币是( )
A.布币
B.贝币
C.刀币
D.圆形方孔半两铜钱
3. 秦汉时期,在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县级地方政府,称为“道”。
秦汉通过这种特殊的统治制度,使一些不太适宜或不太愿意接受郡县制的民族,一定程度上适应并接受了政府的统治。
由此可
知,“道”制()
A.是中央对地方加强监察的体现
B.防止了少数民族的起义和叛乱
C.有利于民族交融与国家的治理
D.推动了汉初郡国并行制的形成
4.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的历史事件是( )
A.焚书坑儒,秦末农民起义
B.农民起义,刘项文盲
C.统一六国,焚书坑儒
D.政治改革,平定山东
5. 2019年3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记者会。
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显明表示,按照常委会工作安排,今年将推进政务处分法、监察官法立法工作。
中团的监察制度始创于秦朝,那么秦朝时期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御史大夫
B.丞相
C.太尉
D.刺史
6. 观察如图,有关该图显示的国防工程说法错误的是( )
A.其修筑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备北方少数民族犬戎的侵袭
B.主持修筑的是秦大将蒙恬
C.其修筑加重了秦朝人民的徭役
D.其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被誉为“万里长城”
7. 2020年7月,广西发布平陆运河建设方案,计划打通西江到钦州港的出海大通道。
追溯历史,秦始皇时,曾在广西开凿一条沟通湘江和漓江的运河,它是( )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通济渠
8. 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食盐。
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
A.
B.
C.
D.
9.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它建立于()
A.公元前221年
B.公元221年
C.公元前202年
D.公元202年
10. 秦朝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基本模式的是( )
A.实行分封制
B.车同轨、书同文
C.废分封,行郡县
D.统一度量衡
11. 帝王自称“朕”,帝王的命令称“制”“诏”,印章称“玺”。
历史上开此先例的帝王是
A.赢政
B.刘邦
C.夏启
D.曹操
12.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中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这一模式始于( )
A.夏朝
B.秦朝
C.西汉
D.西晋
13. 毛泽东曾讲过“百代都行秦政法”“秦政法”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二、论述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3分)
14. (3分)简答题。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最富盛名的皇帝,也极具争议性。
有人称他为千古一帝,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暴君。
请论述秦始皇被誉为千古一帝的功绩(建立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并论述被称为暴君的原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广东省七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能力提升第三单元第9课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9分)
1.
【答案】
B
【考点】
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
【解析】
本题考查秦朝的统一。
【解答】
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故B正确。
A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选B。
2.
【答案】
D
【考点】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
本题以“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下令全国通用的货币是”为切入点,考查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一货币、度量衡。
秦始皇还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圆形方孔钱);同时,还统一度、量、衡;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重要的影响。
D符合题意。
3.
【答案】
C
【考点】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C【解析】据材料“通过这种特殊的统治制度,使一些不太适宜或不太愿意接受郡县制的民族,一定程度上适应并接受了政府的统治”可知,“道”制有利于缓和民族关系,增强华夏认同,促进民族交融,也有利于国家的治理,故选C项;“道”制是地方行政制度,排除A项;据材料“一定程度上适应并接受了政府的统治”可知,“道”制有利于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但不能防止少数民族起
4.
【答案】
A
【考点】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秦末农民起义,解题关键信息“坑灰未冷、刘项”。
【解答】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坑灰未冷山东乱”提到的历史事件是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刘项原来不读书。
5.
【答案】
A
【考点】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需要掌握御史大夫的职权。
解题的关键是对御史大夫的职权的识记。
【解答】
秦朝在中央政府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故秦朝时期负责监察百官的是御史大夫。
6.
【答案】
A
【考点】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秦长城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派蒙恬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用来抵御匈奴族的入侵。
使北方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
A表述错误。
符合题意。
7.
【答案】
B
【考点】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8.
【答案】
A
【考点】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
本题考查秦朝的货币,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所学可知,秦灭六国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从图中可以看出A项为圆形方孔半两钱,A项符合题意。
BCD是战国时期不同国家的货币,故排除。
故选A。
9.
【答案】
A
【考点】
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
【解析】
本题考查了秦朝建立时间。
【解答】
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因此A符合题意。
故选A。
10.
【答案】
C
【考点】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
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知道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解答】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分为36郡(后来增加到40郡),郡下设县。
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11.
A
【考点】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奏始皇赢政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后,为了表示皇帝的独尊地位,规定帝王自称“朕”,帝王的命令称“制”“诏”,印章称“玺”,故A项正确;
刘邦汉高祖是西汉的建立者,排除B项;
启把继承了禹的位置,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排除C项;
曹操通过官渡之战大败袁绍,为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排除D项;
故选A。
12.
【答案】
B
【考点】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重点掌握秦朝的郡县制。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县以下又设乡、里。
这样,能够巩固统治。
13.
【答案】
C
【考点】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二、论述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3分)
14.
【答案】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历史上少有的暴君:赋税沉重,徭役繁重,刑法严酷,给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秦始皇的评价
【解析】
本题以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最富盛名的皇帝,也极具争议性为依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观点和方法.
【解答】
从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秦始皇在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经济上:秦统一后,规定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以半两为单位,秦始皇以原秦国的度、量、衡为单位标准.文化方面:把“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军事上:秦始皇遣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为了抵御匈奴的南下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秦始皇是中国余年中央集权封建帝制的主要设计者,影响深远.因为秦始皇推行“严刑峻法”的法家学说,赋税沉重,徭役繁重,刑法严酷,给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故秦始皇一方面是首创统一局面的“千古一帝”,一方面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23022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