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的防雷接地设计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建筑的防雷接地设计分析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同步提升,很多行业领域在发展中逐渐
提高了对智能化技术应用的重视,并将其合理的应用到了实际的工作中,以此来
提高行业发展水平。
建筑领域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也对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重视,使得很多新型的智能建筑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中。
智能建筑与其他类型建筑
相同,都需要配有安全的防雷接地系统,但是智能建筑的防雷接地系统在设计过
程中会存在一些难点,需要相关工作团队制定合理设计方案。
本篇文章就智能建
筑的防雷接地设计展开相应的论述,希望能对相关人士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智能建筑;防雷接地;设计
防雷接地设计在建筑领域的发展中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是建筑整体安全和用户人身安全
的重要保障。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很多建筑工程不断提高了对防雷接地设计的重视,同时还
对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从而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提高防雷接地
设计水平。
由于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建筑出现在了社会的发展中,智能建筑
工程对于防雷接地设计工作也给予了同样的关注。
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防雷接地设计与
智能建筑之间存在些许矛盾,使得设计效果并不明显。
因此,如何提高防雷接地设计效果,
成为了智能建筑工程需要考虑的内容。
一、雷电对智能建筑的危害
直击雷击是指雷云之间或雷云与地之间在建筑物的某一点放电。
其主要危害有:第一,
强大的雷电流通过被击物体时产生热效应,这种热效应所产生巨大的热量会使被击物体温度
突升,甚至引起火灾。
第二,达数十甚至数百千安雷电流通道,会使空气急剧膨胀,并以超
生速向四周扩散,其外围附近的冷空气被强烈压缩,形成“激波”,它会破坏其附近的建筑物、树木及人员伤害等。
第三,感应雷击是指雷电通过静电感应或电磁感应对被击物体的损坏。
雷电流有50℅是直接流入大地,还有50℅是流入各电气道。
当雷闪放电发生或雷击输电线路时,强大的雷电流会产生强大的电磁场。
它通过直接或电容耦合方式在输电线路上形成暂态
过电压以流动波形式沿线路传播,损坏电路上的设备。
据统计:在整个瞬变脉冲事故中雷击
产生过电压约占20℅左右。
二、智能建筑的防雷接地设计
智能建筑的防雷接地设计主要体现在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建筑的外部防雷设计,第二
部分是建筑的内部防雷设计。
相关工作团队需要对这两部分的防雷接地设计要点有所掌握和
了解,才能进一步提高整体设计水平,从而提高智能建筑的安全性。
1、外部防雷设计
由于智能建筑会受到直击雷或侧击雷的影响而出现安全问题,所以相关设计团队在智能
建筑外部防雷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接地体方面。
由于智能建筑在施工设
计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的直流或交流设备,且线路之间存在明显的交错性和复杂性,如果处
理不当就会影响防雷接地的设计效果。
所以相关设计团队需要对各线路以及交流、直流设备
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规划与整理,同时还要对智能建筑防雷接地钢筋与相关设备之间进行
充分的连接,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防雷接地装置的安全运行,为外部防雷工作提供保障。
第二,泄流通路和均压方面。
由于智能建筑的结构特点和各线路之间的关系与其他类型
的建筑有所差别,所以相关工作团队在对防雷接地系统装置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混凝
土钢筋用作防雷接地的引线,然后在通过屋顶线路中分布的支路和导体等,对防雷接地系统
进行巩固与完善,使建筑外部的主筋能够被合理的利用。
通过这样的方式防雷接地设计效果
不仅能得到有效的提升,相应的设计材料也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节省。
但是一般的智能建筑
多属于高层建筑,所以相关工作团队在进行防雷接地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接地钢筋的长
度和质量,并通过科学可靠的方式对钢筋进行连接,以此来提高防雷接地系统的运作效果。
第三,多层次防雷系统方面。
建筑物遭受雷击时,强大的雷电流虽经引下线和接地体泄
人大地,却会在接地体附近呈现放射型电位分布。
若有连接电子设备的其他接地体靠近时,
即产生高压地电位反击,人侵电压可高达数万伏。
同时,附近空间产生强大的电磁场变化,
会在相邻的导线上感应出雷电过电压。
因此,必须建立多层次的防雷系统,层层防护,确保
各系统的安全可靠。
2、内部防雷设计
首先,智能建筑设置屏蔽的主要目的是对微电子设备的保护。
对有大量微电子设备的房
间要采取屏蔽措施,使仪器处于无干扰的环境中。
屏蔽的有效性不仅与房间加装的屏蔽网和
仪器金属外壳有关,还与设备电源线和信号线接口的防过电压、等电位联结和接地等措施有关。
为保证非防雷系统的电气线路在防雷装置接闪时不受影响,应采用金属管布线,可增强
防止雷电反击的能力,对各种电磁脉冲也具有较好的屏蔽作用。
电气线路的主干线一般集中
于建筑的中心部位,避免靠近引下线柱筋的位置,缩小干扰范围。
穿线钢管和线槽等都应与
各楼层的等电位连接板和接地母线相联结,达到良好的屏蔽效果。
其次,用导线或过电压保护器将处在防雷区间的防雷装置、电气设备、金属门窗、电梯
导轨、各种金属管线和弱电系统的金属器件相互焊接或连接起来,构成统一的导电系统,从
而避免接地线之间存在电位差,以消除感应过电压的产生。
电气和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金属管槽、屏蔽线缆外层、信号设备防静电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和浪涌保护器接
地端应以最短的距离与等电位联结网络的接地端子连接。
整个建筑结构的梁、板、柱基础内
的钢筋是等电位联结的一部分,应焊接或绑扎成统一的导电系统.连接到综合共用接地装置上。
最后,建筑遭受雷击时,雷电波从上向下传播,楼顶过电压最严重,向下则逐渐减弱。
因此,过电压保护应按楼顶作为第一级,向下逐级配置的原则进行。
考虑到外部缆线引人雷
电流的可能性,在底层引人端也按第一级配置。
实际上,由于在建筑上部存在侧击雷,接地
系统与附近防雷地实行等电位连接.雷击点可能距下级防雷器更近。
三、结束语
从文章上面论述的内容可以了解到,要想让防雷接地设计质量和效果有所提升,真正的
保护智能建筑的安全。
那么相关设计团队不仅要对防雷接地系统与智能建筑的内容关系和外
部关系进行明确与掌握,同时还要对防雷接地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
并对难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研究,从而制定出合理妥善的优化方案,降低不良因素对防雷
接地设计效果的影响。
但是一些智能建筑工程在实际工作中,对于防雷接地设计方案中存在
的不足之处不能够进行及时的处理,对于智能技术与防雷接地设计之间的关系也不能进行很
好的把握。
导致防雷接地系统后期的安全与稳定性不能得到良好的保障,影响了智能建筑的
安全。
所以,相关设计团队除了要对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特点和要点有所了解和掌握,还要
对智能建筑与防雷接地设计之间的联系有所把握,这样才能让防雷接地系统在智能建筑中发
挥出真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鹏.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防雷接地技术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6(14).
[2]孟庆晟. 高层智能建筑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J]. 商品与质量, 2015(3).
[3]郑秀基. 建筑智能化系统防雷接地的设计探讨[J]. 绿色环保建材, 2017(5):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