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
1.有关生物多样性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森林、草地等
B. 我国实行的二孩政策可提高出生率主要目的是调整年龄组成
C. 全球气候变化、土地荒漠化及雾霾等都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D. 外来物种人侵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引入其天敌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
【答案】B
【解析】解 A.大量开垦森林、草地发展粮食生产会破坏生态环境 A错误
B.我国实行的二孩政策可提高出生率主要目的是调整年龄组成 B正确
C.雾霾不属于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C错误
D.控制外来物种入侵不能盲目引入其天敌引种不当会造成新的生态灾难 D错误
故选 B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人类活动与该理念相符合的是()
A. 为增加耕地面积大量围湖造地
B. 为保护生态环境禁止乱砍滥伐
C. 为发展地方经济盲目开山采矿
D. 为提高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农药
【答案】B
【解析】
3.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关键出路是设法降低出生率
B. “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C. 臭氧量减少主要是氟利昂逸散至大气圈上层发生反应所致
D. 利用信息素诱捕害虫进行化学防治可有效降低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
【答案】D
【解析】解 A.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关键是设法降低出生率 A正确
B.“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B正确
C.臭氧量减少主要是大量氟利昂逸散之后最终将会到达大气圈上层并在强紫外线照射下通过化学反应导致 C正确
D.生物防治可有效降低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 D错误
故选 D
4.微博上曾爆料在可可西里保护区有越野车追逐藏羚羊的事件发生当初人们将藏羚羊的栖息地建成藏羚羊自然保护区的措施属于()
A. 易地保护
B. 就地保护
C. 恢复生态环境
D. 防止滩涂被破坏
【答案】B
【解析】解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主要是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将藏羚羊的栖息地建成了藏羚羊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属于就地保护
故选 B
5.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同作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的较大变化称为边缘效应边缘效应在其性质上可分为正效应和负效应正效应表现出效应区比相邻生态系统具有更为优良的特性如生产力提高、物种多样性增加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都可能形成边缘效应
B. 引起边缘效应的生态因子包括物质、能量和信息等方面
C. 边缘效应往往会增加物种数量也会降低某物种的种群密度
D. 效应区内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相邻生态系统高
【答案】D
【解析】A、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都可能形成边缘效应
B、引起边缘效应的生态因子包括物质 B正确
C、边缘效应往往会增加物种数量 C正确
D、边缘效应在其性质上可分为正效应和负效应 D错误
6.封山育林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森林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其食物和栖息地有关
B. 封山育林不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 封山育林后群落中某些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增大
D. 封山育林后群落的结构会更稳定
【答案】B
【解析】解 A.森林中的动物也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食物和栖息地有关 A正确
B.封山育林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B错误
C.封山育林后群落中某些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增大 C正确
D.封山育林后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群落的结构会更稳定 D正确
故选 B
7.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间接价值
B. 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
C. 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D. 从进化角度看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环境对生物进行定向选择使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改变的结果
【答案】A
【解析】解 A.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A错误
B.生态环境的破坏、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 B正确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
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C正确
D.从进化角度看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环境对生物进行定向选择使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改变的结果 D正确
故选 A
8.近年来贵州、湖南等地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人民群众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群落和生态系统三个层面的多样性
B. 生态系统的破碎化和孤岛化均会引起生物多样性水平降低
C. 贵州药用植物园的铁皮石斛入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 湖南建立的黄腹角雉、大鲵等人工种群繁育基地属于就地保护
【答案】B
【解析】解 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面 A 错误
B.生态系统的破碎化和孤岛化均会引起生物多样性水平降低 B正确
C.贵州药用植物园的铁皮石斛入药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错误
D.湖南建立的黄腹角雉、大鲵等人工种群繁育基地属于易地保护 D错误
故选 B
9.松土是农作物栽培的传统耕作措施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A. 松土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
B. 松土能加快土壤中枯枝落叶、动物遗体和粪便等有机物的分解
C. 松土如在大雨之前进行将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
D. 松土能降低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答案】D
【解析】解 A.松土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量有利于植物的根系进行有氧呼吸并能促进其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 A正确
B.松土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量促进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因而能加快枯枝落叶、动物遗体和粪便等有机物的分解 B正确
C.松土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因而可能成为沙尘暴的一种诱发因素 C正确
D.松土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量提高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增加二氧化碳排放 D错误
故选 D
10.下列哪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可用如图准确表示()
A. ①表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②、③、④分别是生存斗争、用进废退、共同进化
B. ①表示生物多样性②、③、④分别是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C. ①表示细胞外液②、③、④分别是血液、组织液、淋巴液
D. ①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②、③、④分别是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免疫调节【答案】B
【解析】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不包括用进废退 A错误
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B正确
C、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C错误
D、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D错误
11.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位“世界人口日” 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如图表
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如果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则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b曲线
B. 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55亿
C. 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应多以动物性食物为食
D. 如果人口剧增带来的资源短缺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C曲线
【答案】C
【解析】解 A、按生态学原理由于环境和资源有限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S”型曲线增长 A正确
B、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最适人口数量应在\dfracK2时(此时种群增长率最高)所以最适人口数量应为55亿 B正确
C 、能量在食物链各营养级间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故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应多以植物性食物为食 C错误
D、如果人口剧增带来的资源短缺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被破坏后环境容纳量降低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C曲线 D正确.
故选 C.
1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B. 当外界干扰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
C. 生物圈中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D.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其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答案】C
【解析】A、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A正确
B、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 B正确
C、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C错误
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其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D正确
13.下列有关生态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 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C. 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 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D
【解析】解 A、适当增加食物链增加了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因此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故A对.
B、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
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故B对.
C 、信息传递还能够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当雪兔数量减少时这种
营养缺乏状况就会直接影响到猞猁的生存.猞猁数量的减少也就是雪兔的天敌的减少
又促进了雪兔数量的回升.故C对.
D、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艺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生态功能.如涵养水源
调节气候等功能.因此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
值.故D错.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14.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要控制在()
A. 13亿以内
B. 16亿以内
C. 13.3亿以内
D. 13.6亿以内
【答案】D
【解析】解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
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
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指出到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3.6亿以内.
故选 D.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
15.(1)利用如图装置将叶圆片的叶肉细胞间隙中的空气抽出叶圆片会沉入底部当
________时叶圆片会放出氧气由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主要积累在________ 这
样会使原来下沉的叶圆片上浮
15.(2)将内部气体抽出的叶圆片放入________处的清水中避免________
15.(3)烧杯中应加入富含________的清水这样保证实验过程中光照强度是唯一的自
变量根据________比较光合作用的强弱
【答案】(1)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 叶肉细胞间隙
【解析】(1)当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叶圆片会放出氧气由于氧气在水中
的溶解度很小所以氧气主要积累在叶肉细胞间隙
【答案】(2)黑暗, 叶圆片因光照而自动浮起
【解析】(2)用不同光照强度处理之前叶圆片应置于黑暗处避免实验前的光照使叶圆
片产生氧气而自动上浮
【答案】(3)\ CO_2, 叶圆片上浮所需的时间长短(或相同时间内浮起的叶圆片的数量)【解析】(3)烧杯中应加入富含 CO_2的清水这样可以避免因 CO_2不足而限制光合作用的强度从而保证光照强度作为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唯一因素
16.(1)图1中表示生产者的物种是________(用图中英文字母表示)该食物网中E
所占有的营养级是________营养级
16.(2)从空中俯瞰此湿地生态系统发现芦苇、菖蒲、碱茅等植物呈散乱、交错分布状态从群落的结构角度看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结构这样的分布给该湿地生态系统增添了旅游观光等多方面的资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16.(3)当图2中部分牧草变黄时兔种群中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源地这一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功能
16.(4)图3中⑦所对应的能量来自________同化的能量
16.(5)若某年鼠种群的K值为2000只且1只兔与5只鼠或200只食草昆虫消耗的草的能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兔的数量增加50只昆虫减少4000只则鼠种群的K值变为________只
16.(6)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农田中除草杀虫的意义是________
【答案】(1)B、F, 第三、第四
【解析】解(1)生产者是其他生物食物的根本来源由图可知 B和F为生产者 E位于4条食物链中占据第三、第四营养级
【答案】(2)水平, 直接
【解析】(2)群落的结构分为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其中水平结构是由于地形等因素形成的镶嵌分布现象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包括直接利用和陶冶情操等
【答案】(3)信息传递
【解析】(3)牧草的颜色属于一种物理信息对兔带来的影响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答案】(4)鼠和青蛙
【解析】(4)图3中⑦属于蛇的粪便中的能量来自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答案】(5)1850
【解析】(5)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兔的数量增加50只则老鼠减少250只昆虫减少4000只则老鼠增加100只可见老鼠共减少150只则老鼠的K值为1850只
【答案】(6)调整能量的流动方向使更多能量流向对人有益部分
【解析】(6)农田中除草杀虫减少农作物食物链中的竞争者跟消耗者同样的能量消耗量更多的份额保存在我们的需求物里意义是调整能量的流动方向使更多能量流向对人有益部分
17.(1)人体细胞中 CO_2的产生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植物的 CO_2补偿点是指由于 CO_2的限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 CO_2浓度已知甲种植物的 CO_2补偿点大于乙种植物将正常生长的甲、乙两种植物放置在同一密闭小室中适宜光照等条件下培养当甲种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时乙种植物净光合速率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 若适当降低光照强度甲植物的 CO_2补偿点将变___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3) CO_2是生命活动的调节因子与神经调节相比 CO_2参与的调节方式在作用途径和作用时间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
17.(4) CO_2是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循环的主要形式但人类对_________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答案】(1)线粒体基质
【解析】解(1)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H、 CO_2和能量场所为线粒体基质
【答案】(2)大于, 大, 原\ CO_2补偿点是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得因此适当降低光照强度后光合速率下降需要提高环境中\ CO_2浓度才能使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解析】(2)由于甲种植物的 CO_2补偿点大于乙种植物因此当甲种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时乙种植物净光合速率大于0 若适当降低光照强度甲植物的 CO_2补偿点将变大
因为原 CO_2补偿点是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得因此适当降低光照强度后光合速率下降需要提高环境中 CO_2浓度才能使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答案】(3)需要体液运输作用时间比较长
【解析】(3) CO_2参与的调节为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
【答案】(4)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解析】(4) CO_2是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循环的主要形式但人类对煤、石油等化石燃料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18.(1)风景区内的植被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 研究人员采用________(方法)调查景区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运用此方法时要注意________
18.(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恢复风景区的自然景观专家提出要进行垃圾分类请从生态工程的角度说明进行此项举措的理由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此之外你还可提出哪些举措恢复风景区的自然景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一项)
18.(3)通过以上过程我们可以认为人类活动经常干扰群落的演替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生产者, 样方法, 随机取样
【解析】解(1)风景区内的植被属于生产者可以用样方法调查某植物的种群密度使用样方法时应该注意随机取样
【答案】(2)垃圾中的大部分可被回收利用对垃圾进行分类可以节约资源且减少垃圾量, 合理补种本地物种、在恢复自然景观的同时考虑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等
【解析】(2)垃圾分类可以让垃圾中的大部分可被回收利用可以实现废物资源化减少垃圾量废物资源化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若要恢复植被在补种植被时应该合理补种本地物种这是因为本地物种更适应当地环境成活率高在恢复自然景观的同时考虑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等否则会出现“前面种树后面伐树”的现象
【答案】(3)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解析】(3)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会产生深远影响不合理的干预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甚至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例如土地荒漠化合理干预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生态农业的建立可见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也就是人类对群落正常演替的干扰
19.(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分析水库中有些浮游动物既可以作为________又可以作为________
19.(2)生态系统中存在一种以死亡生物或有机碎屑为起点的碎屑食物链分析图可知植物流入浮游动物的能量占浮游动物总能量的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这说明________食物链在水库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起更重要作用
19.(3)由图中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19.(4)图中小型鱼虾中的能量除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呼吸散失和流向有机碎屑外其流向还包括人类的________活动如果这类活动的强度过大容易导致水库中的鱼类以低龄群体为主物种多样性较低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________下降因此只有合理利用资源才能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9.(5)官厅水库作为北京主要供水水源地之一 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库区水受到严重污染出现大面积水华水质持续下降至1997年水库被迫退出城市生活饮用水体系分析水华出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后随着环境的改善和水质变好在2007年8月被重新启用作为北京饮用水水源地
【答案】(1)组成成分, 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 消费者, 分解者
【解析】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从图中可知浮游动物既可以植物为食又可分解有机碎屑既是消费者也是分解者
【答案】(2)13.35% , 碎屑
【解析】(2)看图可知水库生态系统中存在一种以死亡生物或有机物碎屑为起点的碎屑食物链植物流入浮游动物的能量为 2198t\cdot km ^-2\cdot a^-1 浮游动物总能量为2198+14265= 16463t\cdot km ^-2\cdot a^-1 则2198÷ ( 2198+14265)≈13.35% 这说明碎屑食物链在水库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起更重要作用
【答案】(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解析】(3)由图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答案】(4)捕捞, 抵抗力稳定性
【解析】(4)看图可知小型鱼虾中的能量除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呼吸散失和流向有机碎屑外其流向还包括人类的捕捞活动如果这类活动的强度过大容易导致水库中的鱼类以低龄群体为主物种多样性较低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因此只有合理利用资源才能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答案】(5)N、P等营养成分增多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
【解析】(5)水华是指淡水中由N、P等营养成分增多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