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试题
高三年级政治学科参考答案
1——5T T F F F
6——10CABDB11——15DCB B D16——20ACCB D
21——25DDBAB26——31AAA A BC
32.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的主要矛盾,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我国的共同富裕面临城乡差距
的现实挑战,乡村振兴有效回应了社会矛盾,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注重发挥乡村主动性,有利于巩固拓
展脱贫攻坚成果,使乡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乡村振兴是迈向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
(5分)
33.(1)①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
政府作用,确保市场经济运行有序、健康发展。
(3分)
②贯彻“创新”理念,释放发展动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解决我国经
济循环中的技术“卡脖子”问题和体制机制障碍,提高国内经济供给质量,挖掘我国消费潜力;(3分)
③贯彻“开放”理念,注重内外联动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
世界经济的趋势,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3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得6分)
(2)①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同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内循环是主体,要以我为主,自强自立;外循环是重要辅助,不能忽视,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以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若答主次矛盾不给分)(3分)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加快构建双循环格局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内外循环具体途径,打造新发展格局,以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3分)
34.(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职业教育法》修改切实有效解决了职业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保障了人民享有广泛权利。
(2分)
②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全国人大、国务院坚持党的领导,保证《职业教育法》修改工作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沿着正确方向运行。
(2分)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在《职业教育法》的修订过程中,全国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其他国家机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2分)
④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家行政机关(教育部、司法部等)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等形式广泛集中民智民意,说明《职业教育法》修改工作反映人民所思所盼,遵循社
会发展客观规律。
(2分)
(2)①分析是综合的基础,为综合做准备。
教育部、司法部通过大量调研、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分析职业教育存在问题,在反复研究、修改基础上,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
(2分)
②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
新版《职业教育法》指导教育实践,让众多新生受益,实现招生考试制度、高等教育体制方面的重大突破。
(2分)
35.(1)①中国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打造国
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2分)
②中国始终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2分)
③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新思路新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分)
(2)①美国大搞“美国优先”特权,向所有的贸易盟国加征关税。
②英国脱欧。
③“意大利优先”“巴西高于一切”等民族主义抬头,反对自由贸易,保护本国市场和工业(其他答案,
若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2分)
36.①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的权利。
如果公司真的以性别、婚姻状况等原因拒绝录用董小姐,
实际上就是容忍了就业歧视的存在。
(2分)
②必备条款是任何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
董小姐在入职时,对自己的婚姻状况作了虚假陈述,违反双方约定,但婚姻状况是劳动者的隐私,并非合同必备条款。
(2分)
③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合法、公平等原则,公司在劳动合同中的约定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公司以此为
由解除劳动关系缺乏法律依据。
这也是劳动部门最终支持董小姐要求获得经济补偿金的原因。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