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4教学设计25:12.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优质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价值判断的基本含义、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措施。
(2)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想问题、办事情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3)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原理,剖析生活实例,说明人的社会地位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时间、地点和条件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分析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什么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剖析生活中价值冲突的事例,运用相关原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当作最高的价值标准,为什么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能力目标』
(1)培养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和看待社会、人生的能力,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深刻领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特征,做到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走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培养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持走群众路线,对社会、
对群众永远怀有感激之情,努力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回报他人。
(2)把自己放在社会中,放在集体中,放在和他人交往的社会环境中,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内涵
『教学难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基本特征
『教学手段』
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方法』
启发式、图示法、探究式教学为主,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旧知回顾』
1.什么是哲学上的价值?
2.人生价值是什么?包括哪些方面内容?如何评价人生价值?
3.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的作用有哪些?
生:答略
导入新课
师: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评价人生价值大小的标准就是看对社会的贡献大小,不同的价值观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影响,人们对于事物的价值判断会有很多不同,而不同的价值判断,就会影响到人们的选择,如何做到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投影材料:
10月24日下午,长江大学学生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在长江宝塔湾为抢救两名落水少年而英勇献身,他们的感人事迹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10月24日,长江大学学生救人溺亡事件中,荆州八凌打捞公司在打捞救人牺牲大学生尸体时要价36000元,且先交钱后打捞。
船主陈某(船头着白色衬衫者)把打捞上来的一名大学生遗体用绳子绑住,以索要更高的捞尸费。
你如何看待同一事件中的两种行为?
生:讨论作答略
师:对事物价值判断的不同,必然导致价值选择的差别,现实生活中很多事例都能体现出这样的判断与选择。
投影材料:
通过上述的例子,你认为什么是价值判断,什么是价值选择?二者的关系如何?
生:看书回答略
师:价值判断是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
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
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体现。
投影材料:
高校毕业生还有两个月就要离校,最近招聘会不少,据招聘者反映,“江苏毕业生太恋家”,求职紧盯着“大企业”、“本省”。
其实,这是大学生“慢就业”心态的表现。
“挑剔”的不只是江苏毕业生。
早就有媒体注意到,尽管今年的毕业生人数比去年多30万,但他们对就业并不像很多人预想的那般焦虑、烦躁、迷茫,以前大多毕业即就业,现在“慢就业”很常见,就业选择也更加多样。
择业观变了,是因为底气不一样了:家里没经济负担,也就不急着赚钱养家;个性和自信心增强,故而敢想敢试;注重生活品质,所以更关心工作条件和待遇。
这些变化加在一块儿,让毕业生面对用人单位有了更多议价权。
设问:上述材料中就业的观念变化说明了什么?
生:讨论作答略
师:就业观念的变化源于社会现实的变化,源于客观条件的不同,这说明各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这里可以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道理说明)
投影材料:结婚三大件的变化
设问:结婚三大件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生:讨论作答略
师:不同的时代,人们有不同的选择,这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通过把握这个历史性特征可以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
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
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师:过渡,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即使同一时代,因为所处的立场不同,对于同一事物所作出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也是不同的。
投影材料: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设问:1.在这首诗中,农民和地主的价值选择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同时同地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选择?这说明了什么?
生:讨论作答略
师:地主和农民对于下雨出现不同的判断,这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特征,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投影材料:
设问:他们对同一事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
生:思考作答略
师: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
面对同一问题,人们的不同表现体现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差异,产生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冲突。
此外,现实
生活人们所处的立场不同,利益出发点不一样,对于事物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也会产生极大的差异。
思考:对于要不要关闭非法小煤窑各方的选择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生:讨论作答略
师:人们的利益存在差别,当人们站在不同的(利益)立场上时,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师: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立场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也不同,那么,是否可以说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呢?
投影材料:
中国共产党产生以来的阶段
中共建党90多年来共经历了如下十个主要阶段:
1.大革命阶段
2.土地革命阶段
3.抗战阶段
4.民主革命阶段
5.新民主主义阶段
6.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7.文化大革命阶段
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9.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
10.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建国初与2016年经济发展的数据对比
1950年经济数据GDP:无官方数据
财政收入:62.17亿元
财政支出:68.05亿元
进出口贸易总额:41.5亿元
其中出口:20.2亿元进口:21.3
工业总产值:191.0亿元
其中轻工业:70.7% 重工业:29.3%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4亿元
粮食产量:13213万吨棉花产量:69.2 万吨油料产量:297.2万吨猪年底:6401万只羊年底:4673万只
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744127亿元,比上年增长6.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671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296236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384221亿元,增长7.8%。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6%,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3980元,比上年增长6.1%。
全年国民总收入742352亿元,比上年增长6.9%。
设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不断的发展壮大并带领人民走向国强民富?
生:思考作答略
师: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的发展壮大,能够带领中国人民从贫穷走向富裕,能够使中国从积贫积弱走向富强,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另一方面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投影材料:
当我的利益与他人(社会)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的选择是什么?
(1)利己但不损人;
(2)先人后己(他人为重自己为轻);
(3)先己后人(自己为重他人为轻,但是尽量兼顾);
(4)只要利己,可以不顾他人,不择手段,损人以利己。
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生:思考作答略
师:①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②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立场)③当个人利益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考虑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角度)④当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利益没有发生冲突时,要把个人、集体和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统一)
『课堂总结』: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