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班会课之力,创新生涯教育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班会课之力,创新生涯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5T09:30:56.93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上作者:刘美芳李志群[导读] 当今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面对我国教育现状和学生发展现状呈现出“升学无意识、就业无意识、发展无意识、生涯无规划、学习无动力”的普遍现象,生涯教育引起了更多教育者的关注。

《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中、小学版)》主编黄天中和吴先红认为:“生涯规划是从零岁开始的,在生命成长的整个过程中,个体在考虑自己的智能、性向、价值以及阻力、助力的前提下,找到引领自己前进的方
向,并借此调整自己在人生中的位置,从而拥有
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刘美芳李志群
当今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面对我国教育现状和学生发展现状呈现出“升学无意识、就业无意识、发展无意识、生涯无规划、学习无动力”的普遍现象,生涯教育引起了更多教育者的关注。

《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中、小学版)》主编黄天中和吴先红认为:“生涯规划是从零岁开始的,在生命成长的整个过程中,个体在考虑自己的智能、性向、价值以及阻力、助力的前提下,找到引领自己前进的方向,并借此调整自己在人生中的位置,从而拥有自己想要的人生。

”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地引导,对促进学生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主题班会课是以班集体为单位进行的主题鲜明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具有隐性教育功能、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

生涯教育具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特征,将生涯教育与主题班会二者有机结合,可以实现教育内容日常化,教育过程全程化,教育形式个性化的教育目标。

通过主题班会来提高认识、开展生涯教育,对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树立人生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将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学校班会课的重要理念
美国国家生涯发展协会将生涯定义为:个人通过从事工作所创造出的一个有目的的、延续一定时间的生活模式。

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到生涯不是个人随意的、短暂的行为,也并不简单地就是一份工作,它是人们规划、思考、权衡而创造出来地,具有独特地个性,是人们地一种生活模式。

正如心理学家舒伯(Super)提出来地生涯即生活的观点: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生涯整合了人一生中依序发展的各种职业和生活的角色,它不仅包括职业角色,也包括和工作有关的其他角色:学生、家长、配偶、公民和休闲者等。

因此,我们做生涯教育实际上是帮助孩子能够主动地区选择他要的生活。

生涯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将学习的外部动力转变为内部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从而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逐渐实现长远的人生目标。

基于生涯教育,借助创新班会课研究之力,在中小学阶段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如尊重自然,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保护环境、践行垃圾分类、提倡节能减排等,培养学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识;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学会合作、正确使用零用钱等;培养其责任感和助人行为,如帮妈妈做家务、帮助同学等;了解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让孩子学会尊重生命,培养其人际交往的意识与交往的技巧等;培养孩子正确的自我意识,以积极的态度接纳自己,自尊、自立、自信、自强,力求做最好的自己。

通过创新型班会课,把素质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落到实处,就是生涯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融合的最佳途经。

二、以体验式活动为主体,探索形成生涯教育的创新型班会模式
创新型班会课程的开设可以助力生涯教育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学有所教”。

在中小学阶段,依据深圳学生特点及学校具体的校情,确立每学年的生涯教育主题为横轴,依次按照“生涯微探、认识自我、学习之旅、生活方式、创意思考、人际关系、体验生活”七个主题目标开展班会课;同时,结合具体的年级特点和班级情况,确定每个主题下的具体班会专题和形式,搭建班会纵轴,每个主题的生涯教育自成一个小的课程体系,又始终处于动态联结与生成中,以时间纵轴和主题横轴相结合的形式扎扎实实推进生涯教育主题下的创新型班会课程逐层递进、螺旋上升、持续有恒地发展。

例如生涯教育理念下的“认识自我”主题下的中小学生性教育主题班会课,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特征,我们分别设计并开展了系列主题班会课研究,按照小学低段、中段、高段、高段男女生、初中生的时间纵轴线,从“认识身体——我的身体我做主,学会说“不”我能行——增强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悦纳自己,爱己爱人——初中生青春期生理、生活自我保护辅导——以不变应万变”这样的专题为横轴线展开。

围绕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设置不同的活动目标和环节,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保护自己。

表1:基于生涯教育“认识自我”主题下的小学生性教育主题班会表
通过创设不同的活动环节,每一节课重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对于性教育这一主题教育学生不仅不会觉得尴尬,反而投入其中,学习了许多知识也掌握了有效的技巧,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

基于生涯教育的创新型班会课以体验式学习为主,更注重的是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在目标设置和活动环节创设中更重视激发学生内在价值和潜力,培养个人兴趣,通过不同的自我实际的体验,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玩,在体验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对自己有更好的了解,从而促进学生去反思、调整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行为,或者寻找到自己的目标愿景并为之努力奋斗。

三、以个性化发展为导向,融合多方资源融促进学生与未来愿景对话
“教育首先是人学”,教育是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提升生命质量的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师必须具备四个关键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

生涯教育理念下的创新型班会课不止局限于课堂和学校,而是以更开阔的视野和多元的思维,将家长和社会的力量引入班会课,通过
资源整合,在班会课环节中利用家长分享、家长小讲堂、亲子互动等环节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会自我认知,了解社会职业特点,进而思考
人生、生活与工作意义。

通过创新型班会课引导学生对话未来愿景。

在针对五六年级学生开张的一节《职业畅想,梦想花开》主题班会课上,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各职业特点让学生明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并无贵贱之分;也通过一些名人和普通工作者的奋斗历程使学生明白为了实现梦想必须从当下做起,根据未来职业目标从小锻炼相应的能力,最后老师播放了提前请班上几个职业的家长录制的视频,分享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需必备的品质以及家长对孩子的寄语,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家长或同学家长以一种非常专业的姿态出现在班会课上,内心激动而自豪,也对未来生涯规划有了更多的认识。

除了在班会课上引进家长等多方资源,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城市规划馆、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茶艺馆、少年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所进行相关主题教育,通过跨界融合的方式,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社会,从而获得体验与感悟。

事实证明,通过资源融合,通过多样化的职业体验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自身特点和需求,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生涯教育与班会课的融合,借助多方资源的力量,让生涯教育的目标不再停留在知识层面,而是与未来有具体的、可见的对话和实践探索,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度。

通过生涯教育理念下的创新型班会课研究,不仅让学生更加关注个人生理、心理的健康,也教给他们基本的生活技能,改变了学生思维的方式,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发展,获得生活、事业的成功奠定基础。

同时也让家长和老师在此过程中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彼此促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