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还陆浑别业原文翻译及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食还陆浑别业原文翻译及赏析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寒食还陆浑别业原文翻译及赏析
寒食还陆浑别业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寒食还陆浑别业原文翻译及赏析1
寒食还陆浑别业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翻译
洛阳城里,花儿已经开得如雪一般铺天盖地,而陆浑山中的花儿,如今才开始发芽。
早上刚刚辞别了河桥那掠过杨柳吹来的风儿,晚上又卧在这伊川桃李间的月色中。
伊川的桃李正是芬芳面新鲜的时候。
在寒食节里,山中的酒也是醉香宜人的。
山野间的老人安居乐业,快活地唱上一曲,唱一唱这身在太平盛世中的人。
注释
陆浑:地名,在今河南嵩县。
别业:即别墅。
杨柳:柳与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之俗。
清明亦有插柳、戴柳
之俗。
伊川:水名。
即伊河。
洛河支流,在河南西部。
酒复春:唐人名酒多用春字,如竹叶春、松醪春、烧春等。
创作背景
宋之问早年在洛阳为官期间,闲暇时,常到陆浑别墅游览,并时有诗作。
《宋之问集》中咏陆浑别墅的诗共存四首,这首诗是其中之一。
赏析
起二句紧扣题目,谓值此寒食清明节候,洛阳城中已是繁英飘荡、缤纷如雪,而陆浑山中则花始绽放。
其意并不在说明城中与山中气候景物之异,而是表现诗人追随春天的脚步,从城里转向山中寻觅春光的浓厚兴趣,和对春天由洛阳转至山中这一发现的诗意感受。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对照此诗首二句,可见宋之问早在白氏之先就感受并发现了春之转移这一诗材诗境,只不过白氏明白挑出自己的诗意感悟,近乎宋诗的表现理趣;而宋之问的这两句诗则仅客观展示这一现象,而将自己的感受含蓄于诗中而已。
今始发,则山中春光方兴未艾,正可尽情享受,开启下文。
三、四两句紧扣题内还字,写自己清晨从洛阳出发,晚上已在陆浑别业。
这点意思如果直白道出,则根本不成其为诗。
诗人不说早发洛阳夕至陆浑,而说旦别河桥夕卧伊川,这一别一卧,不仅表达了对洛阳春光的留恋,而且透出了卧赏山庄春夜美景的惬意与喜悦。
将洛
阳与陆浑改成河桥与伊川,也使干巴巴的地名有了具体可感的形象和诗意。
尤为出色的是在旦别河桥与夕卧伊川之下分别缀以杨柳风和桃李月这两个全新的组合意象,不仅生动地展示了洛阳繁花飘雪之后春风杨柳万千条的幕春景象和陆浑山中月映桃李正芬芳的景象;而且由于用杨柳来形容风,用桃李来形容月,读者仿佛能闻到这风中飘送的杨柳的气息,这月下散发的桃李的芳香,造语新颖,意象优美。
上下两句,对仗工整,又一气呵成,显得特别流丽圆转。
两句诗就像是两幅情调意境很美的图画,完全可以用它们来作为两幅画的题目。
音调的婉转流畅、圆转自如也同样非常突出。
可以说兼有诗境美、绘画美和音乐美。
虽不像桃李春凤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那样凝练概括,但自有一种天然的风韵和流走的意致。
第五句用顶针格,重复上句伊川桃李,以突出陆浑山中春色正浓,蝉联中有流走之势。
第六句点明寒食节令,应上桃李正芳新,并渲染春酒又正新熟。
不但春色迷人,而且春酒醉人,花香之外更兼酒香。
一正一复,相互勾连呼应,传达出一种顾盼神飞的神情意态。
七、八两句,以陆浑山中风物之美、生活之惬作收。
野老指当地居民,也可兼包诗人自己。
谓处此山中人无异于尧舜太平盛世的百姓,当酣歌一曲,终老此地。
这个结尾,不无歌咏升平的意味。
但话说得很艺术,很富诗情,并不是硬贴上去的颂圣尾巴,与全诗的内容风格也比较统一。
武后统治时期,统治集团内部尽管矛盾斗争不断,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诗人所歌咏的太平,并非纯粹的粉饰之词。
全篇的突出特点是风调的自然流美。
清新流丽的语言,一气流走
的格调,圆转如珠的韵律,和贯串全诗的浓郁的春天气息,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寒食还陆浑别业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译文
洛阳城里,花儿已经开得如雪一般铺天盖地,而陆浑山中的花儿,如今才开始发芽。
早上刚刚辞别了河桥那掠过杨柳吹来的风儿,晚上又卧在这伊川桃李间的月色中。
伊川的桃李正是芬芳面新鲜的时候。
在寒食节里,山中的酒也是醉香宜人的。
山野间的老人安居乐业,快活地唱上一曲,唱一唱这身在太平盛世中的人。
注释
陆浑:地名,在今河南嵩县。
别业:即别墅。
杨柳:柳与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之俗。
清明亦有插柳、戴柳之俗。
伊川:水名。
即伊河。
洛河支流,在河南西部。
酒复春:唐人名酒多用春字,如竹叶春、松醪春、烧春等。
赏析:
陆浑别业位于洛阳西南之陆浑县伊水之滨,是宋之问的别墅,公务之暇,他常前往消闲度假。
山庄清幽秀美的自然景色和寂静安宁的环境,屡屡唤起这位宫廷诗人的山野真趣,故其诗集中有不少以陆浑山庄为题的诗作,大多风格清新秀丽,显示出一种远离尘世的纯朴幽雅气息,也抒发了诗人隐藏在志深轩冕背后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向往之情。
武则天执政时期,多居于东都洛阳,其近臣文士,亦常随行左右,诗由洛阳起笔,说明这是宋之问任居洛阳,偶返山庄时所作。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起句先以洛阳的春意盎然与山中的姗姗来迟的春天对衬。
花如雪,以雪喻花,形容洛阳满城飞花、春光四溢的美景,今始发三字,反衬出山野与闹市之别。
一方面山间气候偏冷,花开较迟,另一方面也说明京洛风尘,热烈繁嚣,而陆浑山中,则清幽得多。
起笔二句,似平铺直叙,字里行间却透露出诗人洋溢在心底的欢欣轻快的感情。
接着,旦别句,写诗人清晨离开洛阳时在河桥一望,春风拂面,杨柳婀娜,在叙述事件的同时,融入洛城风光;夕卧句,则承第二句而发,补叙陆浑山中超凡脱俗的清幽景色。
这一联对仗工稳,旦别对夕卧,点出诗人朝发夕至的行迹;杨柳风、桃李月,以都市繁华春色与山中水滨的月色清晖相对,极富诗情画趣;尤其一月字,既句中的夜卧字,又渲染出几分清寂离俗的环境气氛。
五六两句,以顶针手法,先重复伊川桃李,正芳新又承第二句今
始发,具体表现山中迟来的春色。
接着寒食句回应诗题。
清明寒食节,能够远离京洛尘世的喧嚣,在山间别墅中度过春夜,本来已经很使人舒心畅快,更何况还有酒助兴。
这两句绘出了寒食山中的迷人春夜,和诗人此刻举杯独酌、无所拘羁的自我形象。
诗至此全是写景抒怀,山景清雅,其情怡然,似有田园牧歌风味。
末二句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诗人自称乡间野老,在开怀畅饮之际,歌咏太平盛世。
这首诗前四句处处围绕洛阳与陆浑山庄的不同来对比描写,写洛阳的花团锦簇,杨柳婀娜,是为了映衬山中明月清晖、桃李花发的幽雅,表现自己对清静山间的喜爱;在写景的同时,交代行踪,表现心境,语言形象性和概括力极强。
后四句主要抒发诗人一旦摆脱京洛回到山野田园的欢欣之情。
但通览全诗,风格清秀,语言轻松自然,与刻板冗滞的奉和应制诗比起来,令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