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精粹模拟卷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杭州市2012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1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卷。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挑.逗 (tiǎo) 匀称.(chèng) 长吁.短叹( xū)
B. 胆怯. (què) 喑.哑( yīn ) 恪.尽职守 ( kè)
C.嫉.妒(jì)怄.气( òu ) 鳞次栉.比(zhì)
D.慰藉.( jiè ) 追溯.( sù ) 锲.而不舍 (qiè)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松弛鸦雀无声临摩万古流芳
B.真谛舍生取义缜密悬梁刺股
C.圆滑凭心而论诬告破釜沉舟
D.嘉奖委曲求全宣泻甘拜下风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改编)
A.报载孙中山的孙女穗芳女士近年多次亲临
..北京大学,为推动孙中山研究做出了贡献。
B.日本政界的一些妄图窜改
..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C.对中古十大杰出青年的连篇累牍
....的报道,使广大读者看到了希望,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
D.会议开始比较沉闷,多亏张教授抛砖引玉
....的一番话,才使大家发言积极起来。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春天总是最先叩响园子的竹门,然后,将去年熄灭的火把,一束一束点燃。
桃红柳绿,蔬菜拱土,年轻时许下的诺言,再一次发芽,满园子的春讯,喜上眉梢。
①它夹着枯槁的尾巴,一步一步退缩。
②这时候,独守空房的冬天就像一匹凄厉的狼,在骤然而来的火焰里弃阵而逃。
③火焰使它孤独的目光无所适从,大地的花裙子让它迷路。
④春风猛烈地漫涌进来,园子犹如天然的火塘,星子四溅。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 ②③①④ D. ③②④①
5.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下课或放学后,他们要么拉着“一,二”的拍子,合起伙来齐声喊某一个同学家长的名字(当然,这个家长总是在政治上出了什么“问题”,名声已很不好);要么就冲着一个男生喊某一个女生的名字,或冲着一个女生喊某一个男生的名字。
B.我总也没搞清阿三到底是不是“王”领导下的公民?
C.在被抛弃,被辞退,被退学的时候,往往会愤愤离去,甚至采取报复行为。
D.有句俗语说:“年轻时犯的错,上帝都会原谅” 。
而我对父亲犯的错,假如真有上帝,我想他肯定不会原谅我。
6.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三句)(3分)()
①,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
②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
③,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月》)
④从今若许闲乘月,。
(陆游《游山西村》)
7.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
(句序合理,语意贯通;可以增删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
①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不断凸现,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②要实现“十二五”宏伟蓝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还是要
靠深化改革,特别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③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家强盛了。
8.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3分) (改编)
①老鼠在动物学上称为哺乳纲,目前全世界有2500多种,约300亿只,是世界人口总数的5倍多。
②从动物进化观点,它的资格比人老,人类只有两三百万年历史,而老鼠至少有四五千万年的历史了。
③它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从赤道到两极都有它们的踪迹,就是希腊水温高达90摄氏度的维库拉热泉里也生活着一种奇特的烫鼠,即使放在开水里,它照样浮上沉下,东游西窜,上窜下跳。
9.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
(3分)()
9日,日本籍捕捞船舶“TAIYO MARU NO.2”(排水量1000多吨)驶离日本,准备到舟山某船厂修理。
当时船上共有9个日本船员,8个来自此次大地震中的重灾区福岛县。
12
日晚,船员抵达舟山虾峙门外锚地时,方才得知家乡发生大地震。
8个福岛船员很担心家人,但通信不畅,一直联系不上。
他们急于返回日本,计划于13日由舟山引水上船引航。
屋漏偏逢连夜雨。
13日,舟山海区大雾弥漫,所有从外海进舟山港的船舶均锚泊虾峙门外锚地,无法进入舟山港。
日本船员心急如焚。
舟山海事局派海巡艇把8个福岛籍船员免费送上舟山本岛,让船员们通过代理船公司取道上海,坐飞机回日本。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补写一段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
(3分)(改编)在一所完中,教高中的一位老师请假,学校安排初中部的一位老师代课。
这个老师第一天去上课时,就在上教室前的台阶时,不小心摔倒了,学生们顿时愣住了,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这位老师站起来,指着台阶对学生们说:“。
”这一机智而又富于哲理的话语,不仅为老师解除了尴尬,而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
(一)声音的联想
罗兰
入春以来,在静寂的清晨或午后,常有一大群麻雀,聚集在后院的尤加利树岭。
那轻俏的哨音,时而一点一点,时而一串一串,时而独吟,时而合鸣,玲珑剔透;如水晶,如银铃,如雨点,如珠串,流利晶莹,在树梢的谱表上,点着音符;小小的,加着装饰音与弧线的,那么活泼俏丽地跳过来,滑过去;又跳过来,又滑过去。
这一串串的音符,就织成了一片蕴藏着生机的宁静。
在这样的宁静里,一切的俗世纷争、名心利欲、得失忧患,都如旧梦般的淡去。
只觉置身在简单淳朴的大自然,回返无知无识的天真。
那一刻的宁静,不知胜读多少修身养性的书篇
多年来,在都市里奔忙,都市是属于“人”的世界,是属于“机器”的世界。
这世界的一切音响——包括音乐会的音乐在内,都毫无美感可言。
它们嘈杂、吵闹、拘束、紧张、虚伪、造作。
因此,我常捕捉远处偶而传来的一声鸡啼。
有时是在清晨,有时却在阴雨未晴的午后。
但不管是在清晨,或在午后,那一声孤独而悠然的长鸣都可以给我带来很久很久的宁静,很多很多的对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那生活——缓慢的拍子,低舒的节奏,宽敞的空间,辽阔的视野,多量而简朴的食粮,淡泊的襟怀,飘逸的想像。
在那样的生活里,人属于自然。
在那样的生活里,才能触摸到生命的真谛。
在那样的生活里,人们才不致把自己逼得那么高,那么尖锐;才不致把渺小的自
己吹胀到使自己无法负荷的那么夸大与狂妄。
在那样的生活里,人们才可以了解到“降落”的安稳与舒泰,才可以找回自己,返璞归真,在那亲切的泥土、葱茏的绿野、清洁的泉水、简单的衣着上去发现与世无争的安闲,去发现“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可笑和愚昧。
真正可喜的静,并不是全无声息的静,而是当有一种声音使你发现自然的时候,你所感到的那种亲切安详的静。
鸟语、鸡鸣、都象征着不受市声干扰的那难得的时刻,远人为、近自然,丢弃物质的争逐,发现精神和性灵,这时候你就会觉得安静。
这宁静事实上是一种抛开争逐之后的安闲,放下贪欲之后的怡然。
我曾在关子岭度过两个极其宁静的夜晚。
而造成那宁静的是山上的流泉。
那泉水琤琤琮琮,似在枕上流过。
在梦的边缘,我觉得自己像是枕着青石,身上覆的是坠叶与落花,一切尘间扰攘都随着清泉流远,一切烦愁忧虑,也随着清泉流远,一切名心利欲、得失恐惧,也随着清泉流远。
在那样的怡然中,仿佛我自己也随着清泉流远而入梦。
迎接我的是山中带雾的清晨与承载我流到这里来的清泉,而我所置身的地方,恍如真正的世外桃源。
海潮的声音也曾带我入梦。
在海滨那小楼上,在夏夜,我打开面海的窗子,睡在床上听海浪拍岸的声音,那么宏壮而浑沉的带着远古的荒凉与寂寥的声音,述说着天地创造人海沧桑的那声音,低沉的、感慨的、雄浑的,那述说,使你不得不放弃你所执著、所迷惑、所恼怒、所牵恋的一切。
你必须在海的沉雄的低语中睡去,把你渺小如尘芥的喜怒悲欢轻轻放手,在海流中。
自从我发现我是何等的喜爱这些属于自然的声音,我顿悟我近来为什么很少去听音乐会。
我厌烦音乐会场的闷热,音乐听众的嚣杂;我厌烦音乐的沉闷,演奏者的造作;我也厌烦正襟危坐的约束和强作欣赏的虚伪。
世间不是没有好的音乐,但好的太少。
当做商品来传播的音乐,和当作冠冕来装饰高贵的音乐,同样的是只相当于叫卖的市声,和物质享受盖过精神文明的那机器齿轮与马达的交响。
11.作者精心捕捉了哪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回答。
(4分)()12.作者对大自然的声音捕捉敏锐,摹写逼真,富有想象力,请加以赏析。
(4分,每小题各2分)()
(1)如水晶,如银铃,如雨点,如珠串,流利晶莹,在树梢的谱表上,点着音符;
(2)那泉水琤琤琮琮,似在我枕上流过。
13.作者为什么喜欢这些自然的声音?请简要分析。
(4分)()
14.作者说“我是何等的喜爱这些属于自然的声音”,为什么文章要多次写到“人”的世界的声音,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二)把“绿色”穿在身上
①将绿色环保作为理念引入时装,始于80年代。
1997年2月,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最新成衣展中,首次集中展示了环保服装,并颁发时装环保奖,将绿色环保理念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得环保、休闲、健康等开始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
这股强劲的绿色时尚潮流,将引导我们走向21世纪。
②置身于被“文明”践踏得千疮百孔的地球,人们在饱尝自己破坏环境的恶果之后,终于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于是,80年代的艺术家们开始用自己的作品来警告社会。
如不少服装设计师在素色大T恤上,鲜明地写着“拯救地球”的口号。
这是最初的环保卫士们普通使用的方法。
③此后,回归自然开始成为一种设计理念进入服装设计师的视野。
于是,80年代以来休闲风一直强吹不衰。
设计师们纷纷从大自然中吸取艺术创作灵感,并使用天然纤维面料生产服装。
天然纤维的棉、麻、丝绸面料的设计及消费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这是环保服装发展的第二阶段。
到了环保服装发展的第三阶段,服装设计师则更主动地将环保意识贯穿到服装生产、面料开发等各方面。
④用“再生利用”法有效地减少生活垃圾,是环保最主要的手段。
随着消费形态的急剧扩张,带来了飞速膨胀的垃圾。
而占垃圾总量40%的废塑料,只有3.7%可以重新利用,剩下的因难以分解而被称为“永久性垃圾”。
设计师们则根据环保法则开发出一系列“塑料制衣”。
如瑞典籍年轻女服装设计师夏洛特·尼尔森,在巴黎举办的“再生服饰”展示会上,利用冷冻食品包装袋等“塑料垃圾”制作的时装别出心裁;美国韦尔曼公司和戴尔斯伯格公司的科技人员,利用回收的废旧聚酯饮料瓶制成饿毛织物;法国的两家公司合作开发出30%羊毛、70%聚氯乙烯化纤线的套衣,因色泽鲜艳、蓬松、手感舒适、保暖而畅销法国;日本东泽纺织公司正利用废旧塑料瓶制作衣料,等等。
⑤由于环境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现在,许多国家纷纷颁布相关法规,以顺应环保服装潮流。
例如美国、日本、韩国已颁布了有利健康和环保的各种成衣进入市场的法规。
⑥据有关专家分析,环保服装的特定含义是指经过毒理学测试并具有相应标志的服装。
环保服装对服装上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范围限制很广,也很严,从pH值、染色牢度到特殊气味等化学刺激因素和致病因素,到阻燃要求、安全性等都有明确规定。
比如环保服装面料的生产过程必须避免向环境排放含硫的有毒气体、废液;纺织生产中使用的溶剂可以百分
之百回收再利用;合理、自觉地选用无害于人类健康的化学剂、色素,并控制有害物质,实现自然与人类、技术的良性循环,等等。
⑦环保、休闲、健康是21世纪最时尚、最持久的时装主题。
一个人类与自然能和谐共处的新世纪正悄然来临。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投身到环保服装的开发与生产中,会有更多功能独特、保护环境的环保服装问世。
⑧明天,你我都会把“绿色”穿在身上。
(选自《穿越时空》,有改动)
15.阅读全文,请概括出环保服装发展的三个阶段。
(3分)(改编)
16.文章第六段提到环保服装面料生产的要求,请概述要点。
(3分)(改编)
17.下列说法是否正确,错误的请指出错误所在,并简述理由。
(4分)()
①环境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目前,许多国家纷纷颁布相关法规,制定了有利健康和环保的各种成衣进入市场的法规。
②随着消费形态的急剧扩张,带来了飞速膨胀的垃圾,虽然废塑料可以重新利用,但仍有少部分塑料因难以分解而被称为“永久性垃圾”。
18.依据本文设想一下,不久的将来,我们都将穿上怎样的环保服装,请提出两条合理的设想。
(4分)()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梁北有黎丘部⑴,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
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⑵,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
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
”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
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
丈人望见其子,拔剑而刺之。
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
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注]⑴梁:大梁,战国时魏国的都城,在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西北。
部(pǒu):部娄,同“培塿”,小山丘。
⑵诮(qiào):责备。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扶而道苦.之(使……受苦) B.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同“债”,讨债。
)
C.孽.矣!无此事也(作孽) D.是.必夫奇鬼也(这)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明旦之.市而醉辍耕之.垄上
B.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皆以美于.徐公
C.酒醒而.诮其子泉香而.酒洌
D.吾为.汝父也天下为.公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①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
②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
22.黎丘丈人错在哪里?你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①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释①宦情:做官的志趣、意愿。
(1)诗人“意转迷”的原因是什么?(2分)
(2)“物我交融”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对三四两句作赏析。
(3分)
四、写作(40分)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2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基础知识。
(每小题3分,共30分)
1 2 3 4 5
D B A C A
6、(3分)
①足蒸暑土气②飞鸟相与还
③会当凌绝顶④拄杖无时夜叩门
7、(3分) (虽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家强盛了,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不断凸现,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所以要实现“十二五”宏伟蓝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还是要靠深化改革,特别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虽然(“虽”或省略都可以)③但是(表示转折的连词都可以)①所以(因此)②
8、(3分)
①改“称为”为“属于”②“观点”后加“来看”③删去“浮上沉下”或“上窜下跳”。
9、(3分)舟山海事帮日本船员返乡寻亲
10、(3分)示例:同学们,上升一级多么不易,走台阶是这样,生活和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11、鸟鸣、鸡啼、流泉、海潮。
(每个1分)
12、(1)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鸟声的清脆动听,联想丰富(1分)。
(2)想象新奇精致 (或者想象丰富)(1分),形象地写出了山的宁静与流泉声的美妙,感受独特,给人美的愉悦。
(1分)
13、这些声音让人感到亲切安详的宁静,抛去了俗世纷争、名心利欲、得失忧患,回归自然,返璞归真。
(或者:这些声音都象征着不受市声干扰的那难得的时刻,远人为、近自然,丢弃物质的争逐,发现精神和性灵,感受到抛开争逐之后的安闲和放下贪欲之后的怡然。
)(2分)这些声音让人产生对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向往,触摸到生命的真谛。
(2分)14、作者把俗世纷争的”人”的世界的嘈杂、吵闹声与悠然的自然之声对比(2分),表达出对对淳朴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1分),对为商品所充斥的现代都市社会生活的厌倦(1分)。
15、第一阶段:艺术家们开始用自己的作品来警告社会。
第二阶段:服装设计师从大自然中吸取创作灵感,使用天然纤维面料生产服装。
第三阶段:服装设计师更主动地将环保意识贯穿到服装生产,面料开发等方面。
(3分,每阶段1分)
16、①避免污染环境。
②纺织生产中使用的溶剂可以百分之百回收、再利用。
③选用无害于人类的化学剂、色素并控制有害物质。
(3分,每点1分)
17、①对(2分)
②错从第四段可见,塑料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的比例很小,因此剩下的大部分塑料垃圾难以分解而不是少部分塑料垃圾。
(2分)
18、紧扣环保服装发展的第三阶段来设想,服装设计师则更主动地将环保意识贯穿到服装生产、面料开发等各方面。
例如国际上已开发上市的环保服装一般具有防臭、抗菌、消炎、抗紫外线、抗辐射、止痒、增湿等多种功能;以天然动植物材料为原料,如棉、麻、丝毛、皮之类,它们不仅从款式和花色设计上体现环保意识,而且从面料到钮扣、拉链等附件也都采用无污染的天然原料;从原料生产到加工也完全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避免使用化学印染原料和树脂等破坏环境的物质。
(4分,答出两点即可)
19、C (3分)
20、A D(4分,每选项2分)
21、①第二天特意又到街市上喝酒,想碰上(那鬼)将它刺死。
(2分)
②他真的儿子担心他的父亲不能回家,就前去接他。
(2分)
23、(1)诗人“意转迷”的原因:长年做官在外,旅途漂泊的艰辛,离亲别故的悲怨;春天已过去一半。
(2分)
(2)“物我交融”赏析:诗人心中情已是凄凉,眼中却见如秋的“百花尽”“叶满庭”,便更添一层伤感;莺啼的“乱”字,分明是诗人心烦意乱的精神状态的真实反映。
(3分)四(40分)
24、分五等评分。
一等(35-40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通畅、生动。
二等(29-34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畅。
三等(22-28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欠具体,结构完整,条理欠清楚,语言欠通顺。
四等(16-21分):不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结构欠完整,语病较多。
五等(15分以下):感情不健康,或文理不通,或语病严重,或不足300字,不成篇。
说明:①有创意,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结构精巧,酌加3-5分。
②书写清楚美观者,酌加1-3分;书写潦草、字迹难辨者,酌扣1-3分。
③错别字3个扣1分(重错的不计)。
④300字以上600字以下者,降等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