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洪灾中的防范自救最佳攻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暴雨洪灾中的防范自救最佳攻略
暴雨洪灾中的防范自救最佳攻略新鲜出炉,来这里看看有没有你所需要的答案吧?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暴雨洪灾中的防范自救最佳攻略,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暴雨洪灾中的防范自救最佳攻略
1. 及时疏散,避免陷入险境。
保持镇静,及时报警求助。
寻找高处等安全之地躲避。
2. 找寻安全出口,如爬上树木、攀爬高墙等。
如果没有条件,可以等待救援。
3. 注意个人卫生,尽快更换衣物,避免感染疾病。
下雨洪水来袭时注意事项
1、步行时
不要低估洪水上涨的速度,也要知道水流可以让原来的井盖、雨水篦子离位,脚下有踩空危险。
如果洪水上涨过快,需快速向上坡、高地等地势高的地方转移,甚至可以爬上屋顶、大树暂避风险。
2、开车时
有洪水来袭风险时,不要开车!不要开车!一旦熄火马上下车步行转移,不要在车中等待救援。
3、室内安全
用胶带纸封住门窗尽量减少进水。
房间进水后保证关闭电源,如果要使用自来水,一定要煮沸。
保持与外界沟通,及时接收救援信息。
不要接触污水,尤其是已被污水污染的食物。
已被水浸泡的电器也尽量远离。
暴雨天气的天气系统
引起中国大范围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气旋、切变线、低涡、槽、台风、东风波和热带辐合带等。
产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条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
大中小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和下垫面特别是地形的有利组合可产生较大的暴雨。
暴雨天气的级别分类
中雨:24小时内降雨量小于10.0~24.9毫米之间,或小时内降雨量小于2.6~8.0毫米之间。
大雨:24小时内降雨量小于25.0~49.9毫米之间,或小时内降雨量小于8.1~15.9毫米之间。
暴雨:24小时内降雨量小于50.0~99.9毫米之间,或小时内降雨量超过16.0毫米。
特大暴雨:24小时内降雨量小于100.0~199.9毫米之间,达到或超过200.0毫米。
地形对暴雨天气的影响
地形对暴雨形成和雨量大小也有影响。
例如,由于山脉的存在,在迎风坡迫使气流上升,从而垂直运动加大,暴雨增大;而在山脉背风坡,气流下沉,雨量大大减小,有的背风坡的雨量仅是迎风坡的1/10。
在1963年8月上旬,从南海有一股湿空气输送到华北,这股气流恰与太行山相交,受山脉抬升作用的影响,导致沿太行山东侧出现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
山谷的狭管作用也能使暴雨加强。
1975年8月4号,河南的一次特大暴雨,其中心林庄,正处在南、北、西三面环山,而向东逐渐形成喇叭口地形之中,由于这样的地形,气流上升速度增大,雨量骤增,8月5~7日降水量达1600多毫米,而距林庄东南不到40千米地处平原区的驻马店,在同期内只有400多毫米。
另外,暴雨产生时,一般低层空气暖而湿,上层的空气干而冷,致使大气层处于极不稳定状态,有利于大气中能量释放,促使积雨云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