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综合性学习与语言表达-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真题汇编(江苏专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2 综合性学习与语言表达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综合性学习
1.(2023秋·江苏南京·八年级统考期末)你和小语聆听了关于“人工智能”的线上专家讲座,结合如图展开了以下对话。
你:人工智能,也就是AI,是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它的应用领域非常广阔啊!
小语:是的,不仅在自驾、电商零售、安防、金融领域,在(1)_____这些领域应用也很广泛。
你:嗯,看来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
小语:小文对人工智能也非常感兴趣,可惜她生病在家,没有观看讲座。
听说后天上午9点会有讲座回放,你提醒小文到时候扫描回放二维码观看啊。
你:好的,放心。
明天上午我给她打电话,我准备这样说:“(2)_____。
”
2.(2023秋·江苏南京·八年级统考期末)宣传和共识,运用社交媒体
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正享受着互联网的便利,当然,也有必要思考随之而来的种种问题。
班级由此拟定了一则《倡议书》,请你修改,然后在社交媒体宣传。
倡议书
全体同学:
为进一步维护绿色文明的上网环境,营造良好的网络学习氛围,更好地促进同学们学习生活的健康发展,(A)特向大家通报以下倡议:
①依法上网,严格自律。
讲诚信、守底线,远离网络欺诈、网络暴力。
②文明上网,弘扬风尚。
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B)合理控制上网时间,做到学娱结合、张弛有度。
同学们,正确使用互联网,不仅关系我们的成长,更关系到校园文明和社会和谐。
让我们行动起来!
2023年1月1日
(1)A处有词语使用不当,可将“_____”换成“_____”。
(2)B处需要再拟一条倡议:_____
(3)此倡议书格式不正确,缺少_____
3.(2023秋·江苏无锡·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江攒了钱,想要买几本名著。
但小澄却笑话他落伍,给他推荐了一些读书公众号,解说博主,并告诉小江,这才是互联网时代,读书的正确打开方式。
小江从网上了解到以下信息:
【信息1】
短视频平台上的解说博主越来越多。
你会发现,当你和人讨论一部180分钟的长电影时,对方回答的“看过”不代表真的“看过”,他很有可能只是在APP上花5分钟看完了解说。
当你兴致勃勃,想与对方沟通你花了大半年时间读完的书时,他或许已经利用上下班通勤时间,听完了180本世界名著。
【信息2】
脱口秀演员庞博吐槽,短视频是如此解读《红楼梦》的:从前有个小姑娘叫小美,前世是绛珠仙草,后来喜欢一个男孩子叫小帅,但是没能嫁给小帅,后来小美死了,小帅出家了。
(1)对此,小江感到很困惑:自己应该像小澄那样,花5分钟就读完一整本书吗?你能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给他一些建议吗?
(2)小江非常希望能够多阅读一些经典名著,但不知道具体哪些书合适。
他希望能够借助网络搜索,找到自己喜欢的名著。
你能给他传授一点网络搜索的小技巧吗?
4.(2021秋·江苏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
新华中学开展“我与文化遗产”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我宣传】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新华中学特别邀请姜堰区文化馆的王馆长来给大家做“姜堰的文化遗产”专题讲座。
请你补全下联,作为本次活动的宣传语。
关注身边文化遗产,_____________。
【我关注】
“姜堰的文化遗产”专题讲座定于星期三上午九点在新华中学报告厅举行,星期一小军对小华说:“我的朋友
小琪一直想来听这个讲座,请你转告她,后天请她一定要来。
”第二天,小华见到了小琪,对小琪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补全小华转述的内容。
【我交流】
“姜堰的文化遗产”专题讲座活动结束后,孔明同学写了一张纸条给王馆长表达敬意,其中有两处问题:语言不连贯一处,请指出并说明原因;表达不得体一处,请指出并改正。
(格式不作要求)王馆长:
谢谢您昨天为我们做关于文化遗产的讲座。
您独到的见解让人刮目相看,姜堰的文化遗产博大精深,您签名的书我一定用心收藏。
期待有一天您可以再次光临我校做讲座。
(1)语言不连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达不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23秋·江苏扬州·八年级校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12月17日晚,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太极拳自17世纪中叶形成以来,世代传承,习练者遍布全国各地,并在海外有着广泛传播。
太极拳对习练者的性别、年龄、体质、职业、民族没有限制。
通过习练太极拳,人们在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同时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材料二】
“太极拳申遗成功,中国人这么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作为参与者、见证者,面对这历史性的一刻是深深的感动和骄傲。
”12月17日晚,太极拳申遗文本撰写组组长尚春升感慨道。
这次申遗成功是与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省文化和旅游厅持之以恒的努力分不开的,凝聚着许多文化工作者以及太极拳非遗传承人的汗水和心血。
【材料三】
太极拳是基于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以中正圆活为运动特征的传统体育实践。
“沉静和美”是太极拳的态度。
中国不仅向世界贡献火药、指南针这样的科技力量,还贡献了二十四节气、太极拳这样的智慧生活方式,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头和底气。
太极拳申遗成功的意义在于提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度,可吸引更多人关注非遗保护和发展。
(1)请你为材料一拟写新闻标题。
(不超过20个字)
(2)假如你有机会采访太极拳申遗文本撰写组组长尚春升,你会提怎样的采访问题呢?请根据材料二的相关内容,参照示例,再写一个采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