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工智能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人工智能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6-25T03:17:46.268Z 来源:《素质教育》2023年4月总第449期作者:崔茂安[导读] 近些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优化,通过和美术课堂教学相结合,给美术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很多便利。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东湖小学277100 本文由小学美术教学实际出发,结合人工智能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如何有效地引入和应用人工智能这一技术,为传统的美术课堂注入时代气息,构建小学美术生动的教学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与学的效率,实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终极目
标。
这是新时代美术教师面临的崭新课题。
一、人工智能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以往国内的小学美术教育主要涉及素描、色彩、设计、书法、篆刻等方面的教学工作,并没有与高新技术过多结合,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学生不断受到影响,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成为我国美术教育迈入新时代的重要助力。
随着科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生产领域发生的巨大变革必然对人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应对这个巨大变革,美术课堂教学必然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全面发展教育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
通过人工智能辅助美术课堂教学或许能加快人才培养、提高效率,在未来的教育领域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近些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优化,通过和美术课堂教学相结合,给美术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很多便利。
未来人工智能在美术课堂上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将会给美术课堂教学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人工智能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人工智能在教学的应用技术主要包括图像识别、图像修复和增强、语音识别、人机交互、智能化美术创作等,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在线学习等。
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一是可以丰富教育环境。
利用技术实现了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融合,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智能引擎,建立支持多种学习需求的智能服务能力。
二是可以优化学习过程。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构建认知模型、知识模型和情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供支持各种场景的学习过程,从而达到学习者及学习服务的通信、集成、重建、协作、探索和分享的过程。
三是可以提升管理和服务。
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建立智能管理方法,运用人机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符合自身学习进程的学习方法,起到科学计算教学效果、综合研判学生发展趋势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教育管理和服务能力。
三、人工智能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1.辅助教师备课。
备课是教师进行高质量教学的前提和保障,但是在以往的美术教育中,教师经常碰到教学素材收集途径少,且素材针对性不强、质量不高等问题。
对此,人工智能可以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
例如,教师可以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进行多渠道的精准搜索,借助虚拟博物馆、数字图书馆等平台,快速获得国际或国内前沿美术教育理念和学科动态,打破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充足“新鲜”素材以及获取跨学科、跨领域知识的困局。
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课件的动态性、时效性和新颖性。
对教师来说,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一方面为其提供备课过程中的解决方案,使其为学生构建更具时代感和人文情怀的美术教育,另一方面也为其提供冲破时空限制的“自我升级”的机会,时时提升专业技能,扩充知识储备。
2.丰富课堂体验。
人工智能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视觉、听觉的感官体验。
目前人工智能机器人已较为常见,在课堂中,教师完全可以合理借力。
比如教师在教授鉴赏课时,可以先让机器人对需要鉴赏的对象进行简短、概括的初步介绍。
学生没有见过这样的“机器人老师”,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
对小学生来说,这能在其精神集中的短暂时间内,迅速完成知识的传递。
对教师来说,这就像是请了一位“助教”。
在“助教”讲解完成后,教师再做进一步的补充和讲解,则能让知识的教授更为扎实和透彻。
除此之外,在需要学生动笔绘图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依托智能绘图软件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
对处于美术启蒙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使用这类软件进行绘画创作,不仅可以在绘画过程中获得体验感和满足感,建立起学习美术的信心和动力,还能切身感受多种知识交叉下融会贯通的思维方式。
3.拓展课后学习。
小学美术教学的课堂一般会受到时空限制而难以延续开展,生动的美术课堂不应该局限于有限的时间、地点和工具,而需要更好地拓展延伸。
人工智能恰好能够充分弥补这一点。
小学生想象力十分丰富,面对一个主题的绘画任务,常常会创造出不同的画法。
教师在课外可以利用翻转课堂延伸教学内容,布置课堂上难以完成的实操项目,引导小学生利用人工智能的数字化绘画软件展开绘画实践。
这样,同一个主题的绘画任务,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绘画工具和材料,天马行空地发挥自己的艺术感知力进行艺术创作。
教育只有不断地与时俱进才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
传统的美术课堂经历了数十年的传承,无论是在课堂布置还是课程内容设置方面,都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当今时代,人工智能是一个既热门又新潮的科技发展产物,小学生所处的年纪又容易对任何事物都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因此如果人工智能真正走进美术课堂,势必会使得整个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焕然一新,引起小学生的好奇,进而促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
总之,在智能时代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要追求变革与创新。
因此,我们美术教育者应在工作中贯彻落实这一计划,既要培养青少年的美术核心素养,又要注重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培养学生用自身的创造力为身边的人或社会做出贡献的意识与能力,使青少年的发展更加多元化,并能在未来更好地融入智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