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上期中测试卷200510
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以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以及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以及答案八年级的学生就要进行期中考试了,多做一些语文试卷可以巩固知识点,提高语文成绩。
店铺为大家力荐了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以及参考答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A.绯红(fěi) 仲裁诚皇诚恐(kǒng)B.黝黑(yǒu) 劳碌殚精竭虑(dàn)C.锃亮(cèng)禁固深恶痛绝(wù)D.炽热(zhì) 燥热藏污纳垢(góu)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古今中外,大凡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有所建树的人,大都具有很强的记忆力。
B.餐厅的菜油放的多,菜放在桌子上油光可鉴。
C.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D. 今年6月,浏阳因持续暴雨遭遇洪涝灾害,大家对受灾群众伸出援助之手,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A.烈士公园的国庆节张灯结彩,花团锦簇,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B.弘扬和传承湖湘文化,是我们每一位湖湘学子的使命。
C.党的十九大召开,为我们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D.《战狼2》于10月28日下架,总票房大约57亿左右,成为华语电影票房冠军。
4.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2分)春日踏青,青芜如毯,;夏日听雨,雨声淅沥,;秋日看花,花叶相辉, ;冬日观雪,雪意阑珊,。
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A. ③④②①B. ④③①②C.④②③①D. ③①④②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第一学期八级语文期中测试卷.doc
2005-2006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同步测试卷期中考试测试题1. 选出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2. 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在下面画一横线,然后改正。
(2分)锐不可挡张皇失措荡然无存微不足道大厅广众同舟共济因地治宜长 途拔涉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下面加粗字的形、音、义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蹿(cua n ):向上或向前跳。
锁屑(su& ):细小而繁多的(事)。
B. 愧炸(zha ):惭愧。
张皇失措(hudng ):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一、基础知识(20分) A.陡坡 (d6 u) 溃败(kui )寒噤(jl n)提防(tl)B.和谐 (xie) 仄(ze )歪箱箧(qi©) 震悚(so ng)C.间歇 (jian) 迫击炮(pd )琉璃(liu )瞥见(pi 。
)0.粗拙 (zhuo) 尴尬(ga )黏(zha n )性骷髅(16u )C.颓唐(lid):指走路缓慢、摇摆。
吊唁(ydn):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D.轩榭(xua n):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匀称(chen):均匀,比例和谐。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星罗棋布,玉立亭亭的荷花,红枝垂露,____________ ;白荷带雨,___________ ;怒放的_____________ ;含苞的 ____________ oA.嫩蕊摇黄B.娇羞欲语C.盈盈欲滴D.皎皎无瑕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新闻一定要三个标题齐全。
B.有的新闻或无引题,或无止标题只有副标题。
C.新闻一定要有正标题。
初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初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绥.靖(suí) 歼.灭(jiān) 镂.空(lǒu) 锐不可当.(dāng)B.寒噤.(jìn) 荒谬.(miù) 决眦.(zhì) 颤.巍巍(chàn)C.嶙.峋(lín) 蟠.(pán)龙拂.晓(fú) 惟妙惟肖.(xiào)D.击磬.(qìng) 戍.守(sù) 鳌.头(áo) 黄发垂髫.(tiáo)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古朴推崇沧俗巧妙绝伦B.亵玩地窖制裁张皇失措C.造型肃穆帷暮荡然无存D.阻遏悠闲脏物豁然开朗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重庆人性格耿直,为人豪爽,说话很少转弯抹角....。
B.这里林木葱茂、花香四溢、环境优美,真是世外桃源....。
C.对于区县经济的发展,各地政府应因地制宜....,不能简单化一。
D.这个小道消息传得惟妙惟肖....,简直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了。
4.下列文学常识或作品内容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爱莲说》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并用牡丹正面衬托了莲花的高洁质朴。
B.《苏州园林》是事理说明文,文章采用“总分”结构,说明了园林的图画美。
C.《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萧红,文中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
D.《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创作的武侠小说,主角有忠厚老实的郭靖、聪明伶俐的黄蓉、率性而为的欧阳锋。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国庆节时,解放碑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处处洋溢着欢乐的笑脸。
B.在南开中学读书,每名同学都怀揣着成为有用之才的美好希望。
C.一个人能否具有创造能力,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doc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5分)1、根据拼音写上汉字或根据汉字注上拼音。
(4分)jū躬霹lì孤shuāng阻è飒飒荒谬诘问疮疤2、修改短文。
(3分)记忆中,爸爸总是忙碌的。
①他晚上要研究学问,白天要上班。
但他总不忘关心我。
有一次,②我由于粗心大意和疏忽没有取得好成绩,正自责伤心。
他温和的对我说:“别难过,找出失败的原因,下回改正才是关键。
”那天下午上学我出门不远,无意中回头,看到爸爸正站在阳台上目送着我。
③爸爸看着我回头挥挥手说:“快走吧!”我忙加快了脚步。
等我再次回望时爸爸的身影仍伫立在阳台上……(1)划线①的毛病是,应改为(2)划线②的毛病是,应改为(3)第③划线句子有歧义,请在句中加一个恰当的标点符号,使意思明确。
改句为3、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
(2分)本报北京4月16日讯今天上午,埃及驻华大使穆罕莫德博士应邀到中国人民大学访问,并作题为“中埃文化和面向21世纪的中埃关系”的演讲。
大使在演讲中回顾了中埃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史,希望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能代代相传。
并着重对21世纪中埃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合作关系作了展望。
(1)给这则新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20字)(2)用横线划出这则新闻的导语部分。
4、列举事实,衔接上文,仿写句子。
(3分)新时代的祖国就像一条腾空而起的巨龙:经济的高速发展让我们信心十足,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让我们众志成城,,5、巴以冲突由来已久,争取和平是两国的共同心声。
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上,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发表了一篇演讲,最后一句是:“我是带着橄榄枝来的,也是带着一个自由战士的枪来的,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
”上面一翻话表明了阿拉法特对今后巴以关系的鲜明态度,每一句话都意味深长。
从这几句话中你听出了哪些信息(意思)。
(写出两点即可)(3分)答:①②二、古诗文阅读(24分)6、按要求默写句子。
(8分)(1)晴川历历汉阳树,。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答案)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附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得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踉跄(niàng)蓦地(mù)心旷神怡(kuàng)酣然入梦(hān)B.蹊跷(qī)殷切(yīn)踱来踱去(duó)惩罚(chéng)C.琐屑(suǒ)涮洗(shuā)踌躇(chóu)蹒跚(mǎn)D.祈祷(qǐ)哽咽(gěn)气氛(fēn)磅礴(pánɡ)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中央政府将致力于“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B.科学家研究发现,忧郁、愤怒、悲伤……等恶劣情绪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C.“新华澳报”报道,中央政府将向澳门赠送名为“奇妙"和“蜀祥”的两只大熊猫。
D.读不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都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情感、精神能否健康发展。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山有“天下第一山”的美誉,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称。
黄山的奇峰异石,就彷佛含苞待放的金莲,俏立,娇艳,真是巧夺天工。
B.正在热播的《喜洋洋与灰太狼》,成为许多家长和孩子茶余饭后津津有味的话题。
C.在我告别时,他这个服装个体户非要送我几件高档衣服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D.中国海军首批护航编队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航行124个昼夜,圆满地完成了护航任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烟花三月”旅游节已成为我市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广、成效性最强的旅游节庆品牌。
B.据专家介绍,近期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干旱的原因是降水少、气温高造成的。
C.各地各部门都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D.做好城市交通“治堵”工作,关键在于能否完善市政规划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带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带答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带答案八年级的学生将要进行上学期的期中考试,语文在考试中所占的分数很高,学生要多做试题,好好复习。
店铺为大家力荐了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以及参考答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4分)1.默写诗句。
(10分)(1) ,乌蒙磅礴走泥丸。
(2)白头搔更短,。
(3)商女不知亡国恨,。
(4) ,坐断东南战未休。
(5)辛苦遭逢起一经,。
(6)海内存知已,。
(7) ,关山度若飞。
(8)浩荡离愁白日斜,。
(9)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10) ,寡人反取病焉。
2.音汉互写(4分)(1)故弄xuán 虚 (2)脍炙人口(3) suǒ 屑 (4) 呜咽3.解释下列加点字。
(4分)①晏子避席对曰( ) ②缚者曷为者也( )③策勋十二转( ) ④双兔傍地走(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治理雾霾,政府目前当务之急是迅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引导公众养成低碳习惯。
B.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及由此引发的大搜索行动令人叹为观止。
C.面对如诗如画的瘦西湖风光,游客们兴致勃勃地拿出相机浮光掠影地拍摄着。
D.被浮冰围困多日的中国“雪龙”号科学考察船船体前方一块大浮冰突然裂开,形成一条清晰的水道,真可谓柳暗花明。
半小时后,“雪龙”号成功突围。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B.为了搞好工作,我们要广泛征求、虚心接受群众意见。
C.经过老师和们的帮助,才使他打开了思路,掌握了解题方法,有了明显提高。
D.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解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问题的重要保证。
6.下面《钢铁是炼成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前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成功之处就在于创作了保尔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初二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C.近期,我国政府针对食品安全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得食品安全 的形势明显好转。
A.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让人民群众备感幸福。
D.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中国人民发扬大无畏精神,万众一心,众志 成城,积极投身到抗震救灾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 项是(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最近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些侵害学生权益的案件,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 视。
B.不仅校园文化建设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也要担当传承文化 的使命。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C.一个人能否具有创造能力,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新的知识。 D.经过共同努力,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这真是人心齐,泰山移。
4.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也可能含共价键,但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 子键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
C.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可能是 非极性分子,如
C.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可能是非极性分子,如
等属于非极性分子;含有非极性键的物质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
个。C.常温常压下,
1mol的
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
个。D.标准状况下,
22.4L的
O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个。
谢谢观看
中含有非极性键,但它属于离子 化合物。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 共80分)
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 是( )
A.空气 B.石油 C.甲烷 D.液氧
6.用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三篇】
精心整理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三篇】【篇一】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3、依次填人下列句中空缺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2分)④有人在外的家属一时陷入恐慌,四处新信客,怎么也找不到。
②此后,我就更其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
⑧这些日子,家中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A.物色搜集光景C.物色收集情景C.查询收集光景D.查询搜集情景4、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也。
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
C.《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托物言志。
D.《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6、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老王》一文描写老王,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是写他的“善”;二是写他的“苦”。
《信D.只要稍微深思一下,就会理解这篇文章的含义。
8.根据课文填空和默写。
(7分)⑴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⑵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A. 震悚(shǒng)荒谬(miào)溃退 (guì) 锐不可当(dǎng)B. 要塞(sāi)瞥见(piē)惊骇 (gài) 歼灭(qiān)C.俨然(yān)幽咽(yàn)诘问(jí)差使(chà)D.阡陌(qiān)举箸(zhù)寒噤(jìn) 仄歪(zè)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阻遏创疤鸿蠕穷愁撩倒 B.烦躁狼籍蹒栅缭绕不绝C.琐屑皇急杀戮臭名昭著 D.簌簌颓唐案牍黄发垂髫3、下列的字或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A.业已:已经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B.阡陌:田间小路。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C.丝竹:丝线和竹子。
烽火:柴火D.逾:越过。
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同学们以敬佩的眼光倾听着这位老红军作的报告。
B.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取决于平时是否努力。
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我们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5、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A ①对偶②排比③拟人B ①排比②夸张③拟人C ①排比②对偶③反问D ①夸张②对偶③反问6.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
C《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喻人。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试卷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试卷一、综合性学习1.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完成题目。
八年级语文上册为我们打开了一片风富多彩的新天地。
“长征之歌”单元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动人情景,讴歌了红军战士的钢铁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爱国情怀”单元里,我们似乎听到已届风烛残年的海外游子的心声,品味了著名科学家始终juàn 恋祖国的深情,领悟了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酬的忧愤;“至爱亲情”单元,慈爱、关爱、孝悌,渗透在浓浓的亲情之中,让我们领悟到父母之爱是晨xī对娇花的沐浴,是春风对碧水的轻抚,并告诉我们家庭是生命的起点、人生的慰籍和社会的细胞。
(1)给划线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_________juànxī孝悌渗透________恋晨________(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3)请参照画线文字,展开想象,仿写一个句子。
让我们领悟到父母之爱是晨xī对娇花的沐浴,是春风对碧水的轻抚,________。
2.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广泛地走进学生生活,某中学将开展以“传统文化,你我共享”为主题的学习活动。
请你也来参与!(1)【魅力汉字】草隶篆行,异彩纷呈,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
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体楷书写在田字格内。
并总结出汉字从早期甲骨文到简体楷书的演变规律。
早期甲骨文晚期甲骨文大篆金文小篆简体楷书(2)【传统文化】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
(填写序号)①松间鸣好鸟②鸟鸣山更幽③泉和万籁声④风定花犹落⑤窗外见南山上联:①,下联:________;上联:________,下联:________。
(3)【众说纷纭】最近,某校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
一晚,妈妈因某事严厉批评小明。
初二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初二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在初二的语文期中复习阶段,一定要做好语文期中试卷的复习。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初二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初二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荧光(yíng) 萤火虫(yíng) 晶莹( yíng ) 脍炙人口(zhì)B 夹杂(jiā) 横暴(héng) 逶迤(yí) 藻荇交横(héng)C 丝弦(xuán) 连缀(zhuì) 吐蕃(fán) 蒙络摇缀(zhuì)D 曲折(qū) 剔透(tì) 缥缈(miăo) 转弯抹角(mò)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 该市的环境保护仍然严重滞后。
②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应该讲究语言得体,“欢迎你再来”这一类的语言是不宜随便使用的。
③人们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有的文明,首先放弃也最难放弃的就是母语。
④谈到决赛对手时,教练说:“这将是一场漂亮的比赛,在决赛中和他们会师是一次独一无二的机会。
”A.坦陈场所必须必然B.坦承场所必须必定C.坦承场合必需必然D.坦陈场合必需必定3.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是中国游记文学的奠基人,他的《永州八记》更是后世游记文学的典范。
B.多次的贬官流放,使苏轼增长了阅历,开阔了眼界,从而丰富了文学作品的题材内容;儒、道、佛三家思想的融通,也有利于苏轼形成自然豪放的文学风格。
C.科举制度始创于唐代。
这个制度的目的,一是为了选拔官吏,二是为了牢笼天下的人才。
科举发展到明清时,是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规定文章的格式为八股文,而思想必须严格遵循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
D.《水浒传》中鲁智深、林冲、杨志三人同是武艺高强的军官,但上梁山动机过程不同;鲁智深、李逵、武松、阮小七等人都有粗鲁的一面,但在粗鲁中又各有不同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期中测试卷2005.10(请用圆珠笔或钢笔答题。
保持卷面干净、整齐)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基础知识及应用(30分)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憎.恶(zēng) 琐屑.(xiâ) 涎.水(xián) 荒谬.(miù)B、诘.问(jiã) 惦.记(diàn) 胡同.(tong) 阻遏.(â)C、哀悼.(dào) 奔丧.(sāng) 取缔.(dì) 给.予(jǐ)D、颓.唐(tuí) 糟.糕(zāo) 箱箧.(qiâ) 鞠.躬(jū)2、下列词语中不含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呵责踏败噩耗专心致制B、惧惮呵斥仲胀孤芳自赏C、跋涉赋闲殷勤锐不可当D、迷茫渴幕悠闲坚忍不拔3、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3分)A、恣情..(放纵感情)修.长(修建)获益匪.浅(不)B、诘.问(盘问)识文断.字(判断)触目伤怀.(怀抱)C、赫然..(明显的样子)刑天舞干.戚(盾牌)犹豫再三.(多次)D、修葺.(修理)猝然..长逝(突然)情郁.于中(丛生)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余秋雨是浙江余姚人。
《信客》选自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
B、《背影》通过父亲艰难翻过月台的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C、《长歌行》一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寓于鲜明的形象之中,既发人深省,又明白易懂。
D、《望岳》,由题目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句句由“望”而来,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实有虚。
“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看;“荡胸”两句是细观;“会当”两句是极望、俯视。
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A、《桃花源记》以渔人为线索,贯穿了以下几个主要情节:发现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B、《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思念和哀悼。
()C、新闻的特点是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报道及时、迅速。
()D、《惠崇〈春江晚景〉》一诗中,“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句,用拟人的手法,写河豚也不甘寂寞,浮上了水面。
()6、默写填空:()(12分)⑴、在文学史上,有“诗仙”、“诗圣”之称的诗人分别是、,其中的诗因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故而被称为⑵、“鳏、寡、孤、独、废疾者”皆为人生中的不幸,但被今人说为人生三大不幸的是、、老年丧子。
⑶、请从《大道之行也》一文中找出与下列句子内容相近的句子。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男耕女织,丰衣足食。
C、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⑷、儒家经典有“四书”、“五经”,请你写出其中三部书的名称:、、。
7、仿照已有的句式,补写一句话,使句子完整。
()(3分)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
二、现代文语段阅读及理解(50分)㈠(15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买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伤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8、选出能表明上文所写内容的小标题,将序号填入括号( )(2分)A、父子情B、父亲的背影C惜别D买橘送别9、文中用哪些词语具体的写出父亲“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选出正确的一项( )(2分)A、抱了橘子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B、两手攀两脚缩身子微倾C、蹒跚的走慢慢探身穿过铁道D、蹒跚探身爬上10、选段中写父亲的外貌,先后写了“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对其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因为才替祖母办丧事,黑色有哀悼的意思。
B、家境惨淡,父亲老景颓唐,“黑布”刚好反映了家境困顿。
C、黑色色调暗淡阴沉,与全文气氛一致。
D、着力刻画父亲生活方式古板,表明我要继承这种家风。
11、“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与之相应的句子是。
这泪水,前者是之泪,后者是之泪。
( )(3分)12、“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两个“怕”字含义不同,前者是“怕”,后者是“怕”。
( )(2分)13、选文详细描写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种理解,请选出两项正确的( )(2分)A、为了刻画“父亲”的形象,突出“父亲”的形象。
B、这段描写说明父亲对儿子特别溺爱,不大放心。
C、背影反映了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D“父亲”的背影是依依惜别中留给儿子的最深刻的印象。
E、背影深刻的刻下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儿子感受特深。
14“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2分)㈡(14分)送报的少年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
我家住6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
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
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
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骄阳似火,送报的少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
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
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来送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
少年便下楼去了。
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
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作响。
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饮酸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5点就起床了!”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
上午9点半钟,才出现在我家门口,他浑身衣服湿透了,像一个落汤鸡,胳膊肘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
他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般嗫嚅着说:“对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也不能转了,连报纸也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
转眼到了8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
这天8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我随口问:“那你呢?”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我惊讶得不知说什么好。
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大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15.细读全文,理解其层次,写出文中显现小说情节发展的语言..标志:( )(3分)开端:__________ 发展:______________高潮和结局:_________________16.从构思看,小说以“我”为叙述者来描写主人公,小说还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 的手法来表现主人公。
( )(2分)17.引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并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的是少年说的这样一句话...:( )(2分)18.在下面段中找出三处有表现力的短语,在其下面划上横线........。
( )(3分)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19.文章结尾处画横线的句子在小说内容上主要有这样两个方面的表达作用①②20.下面有三个小题,请你任选一个....(在其序号上打钩)并答题。
( )(2分)①从这篇小说中找出一例,说明语言的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
②从这篇小说中找出一例,说明行动的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
③从这篇小说中找出两例,说明环境的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
例,表现了。
三、文言文语段阅读及理解㈠(15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做,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做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谴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21、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2分)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欲穷.其林林尽.水源C、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22、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 )(4分)交通:古义:古义:今义:今义:古义:今义:23、翻译下列句子:( )(3分)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