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试题
1.“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不要带走。
”、“地球资源有限,尽量不用一次性
消耗品”等环保标语处处可见。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些环保标语
①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④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因此②不符合题意;环保标语有利于影响人们更好的保护环境,但并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③不符合题意;环
保标语为我们营造了良好的保护环境的文化环境,同时也可以对人们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
①④符合题意;答案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2.空前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有:()
①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
②形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③增强人们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
④培养人们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空前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
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大大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
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①②③④都是空前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该题选A。
【考点】本题考查空前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4月23日是第十九个世界读书日, 4月21日出炉的2014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人均每天读书13.43分钟。
图书消费的萎缩势必影响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1)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
(6分)材料二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改善国民阅读状况,“倡导全民阅读法”正在立法并首次进入2014
年政府工作报告。
近年来,我国在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下,依托社区书屋、农家书屋等开
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全民阅读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就政府如何担负起推动全民阅读的责任提两条建议。
(4分)【答案】(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爱读书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2分)②文
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或文化反作用经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爱读
书学习优秀文化,必然会促进社会发展。
(4分)③文化塑造人生。
优秀的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多读书,读优秀的书,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提升
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
(4分)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爱读书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4分)
(2)①发挥阅读引导作用,加强新闻媒体的宣传推广,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阅读活动,营
造全民的良好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
②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
化服务设施建设、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③扶持出版业、实体书店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切实满
足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
④完善全民阅读方面的立法,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答出任意两点
即可得4分)
【解析】(1)本题要求学生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
明的未来”的合理性。
本题并未限定答题所用知识的具体范围,故学生要从材料及设问中找寻答题
的突破点。
国民爱读书是主动接受先进文化熏陶的表现,因此,学生可从文化的力量、文化对社
会的影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等角度去分析说明。
(2)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就政府如何担负起推动全民阅读的责任提两条
建议。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依据对材料及设问的分析并结合平时积累的时政
信息去综合思考。
材料中““倡导全民阅读法”正在立法并首次进入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近年来,我国在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下,依托社区书屋、农家书屋等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等语句给学生作答提供了思路,要引起学生的注意;设问中“政府”、“ 担负起推动全民阅读的责任”,也能够给学生作答提供解答信息;另外,全民阅读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
综上所述,学生可
从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扶持出版业、实体书店等文化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去分析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力量、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文化
塑造人生、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4.“下次领工资,再买化肥,送给贫困户,帮助乡亲们改变贫困面貌”,老将军临终前的嘱托令人
动容。
淡泊俭朴一辈子,情注教育一辈子,无私奉献一辈子,这就是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夫人龚全珍。
从龚全珍老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出
①文化的影响是无形的、深远持久的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③文化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④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A
【解析】从上述材料中龚全珍老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俄,故题肢①正确;其次也是说明文化是一种力量,故题肢③正确;题肢②与题意无关,故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因为良好的思想道德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故排除;答案选A。
【考点】本题考查了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的实质的知识。
5.每年的3月5日是雷锋学习日。
跨越50年的时空,雷锋精神历久弥新。
长期以来,某校坚持
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做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主题教育活动。
实践证明,这一活动有助于培育学
生的道德素养,是使之成为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公德的实践者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
这
说明文化()
①能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②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具有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④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只有优秀的、先进的文化才能促进
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①说法错误;开展弘扬雷锋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有助于培育学生的道德
素养,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②④说法正确;③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该题选D。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
6.“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不要带走。
”、“地球资源有限,尽量不用一次性
消耗品”等环保标语处处可见。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些环保标语
①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促进了人们的全面发展④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不要带走。
”、“地
球资源有限,尽量不用一次性消耗品”等环保标语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①④正确且符合题题意;②项错误,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③项错误,应该是优
秀文化,促进了人们的全面发展,本题正确答案为C。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影响人的特点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曾深深地影响了几代革命青年的成长,由此可以看出
A.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人们文化素质的核心和标志
B.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在长期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
C.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D.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答案】D
【解析】考查课本基础知识,较为简单,但作答是需注意题中强调“曾深深地影响了几代革命青年
的成长”,体现了文化对人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因此答案D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对
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的说法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本题正确答案
应选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
8.历史上“孟母三迁”的故事主要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具有强制性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D.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答案】C
【解析】人们从事文化活动,如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等,许多是发生于潜移默化的过程
之中的。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材料中孟
母三迁的故事主要说明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选C。
其余三项不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
9.某网友在微博上发起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信息被关注和转发,产生了一系列连锁
反应:社会公众参与街拍、慈善基金参与救助、警方调查核实……“关注产生力量,围观改变中国”。
由此可见
①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影响文化的力量②文化的力量深深根植于信息传递过程中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④文化交流是永葆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故②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故④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①③两项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主旨,故可以入选。
因此,答案是A 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传播的力量。
10.《后汉书》记载: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
而不闻其臭。
古代还有“孟母三迁”的故事。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两者的共同点是
A.都看到了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
B.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都是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活动
D.人们的行为举止体现了交往方式的差异
【答案】C
【解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会对人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
影响。
材料前半句体现了文化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孟母三迁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
选C。
A错误;B错误,人们接受先进文化的影响不一定是主动的;D不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
11.(12分)某市投资数亿元建设图书馆、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
这些场馆建成后均向社会免
费开放,体现以人为本、群众性、大众化的特点,以文化普及、艺术生产为主,休闲健身为辅,
兼顾文化商业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社交范围市民的文化艺术需求。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建设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意义。
【答案】①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弘扬传统文化;②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③提高人们文
化素养,提升精神境界;④推动文化事业和旅游经济的发展。
(每点3分)
【解析】本题知识范围较为宽泛,但针对设问可以进一步确定设问知识,本题题目类型是原因类,本题的知识思路可以从建设公益性文化设施对文化自身的影响、对人的影响、对文化事业和经济
的影响,具体语言表述,促进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弘扬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可以分为满足人们
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推动文化事业和旅游经济的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意义
12.“亲,你还在犹豫什么,赶紧下手吧!”这是京东等网上商城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的广告语。
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
这说明
①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生活②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B
【解析】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人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文化的感染与熏陶,人们接
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主动的,③说法错误;许多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体现了网络
语言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生活,①正确,②与题意不符;该网购语增加了卖家与消费者的亲
近感,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④正确。
该题选B。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
13.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对下图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
②教育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③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④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④
【答案】C
【解析】漫画体现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故①入选;素质不仅在
于培养,更在于影响,这其中提到了培养的作用,故②入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
促进经济发展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该是有利于人精神世界的丰富,故③不入选,题目体现的是文
化环境对素质养成的重要性,没有体现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故④不入选。
本题正确答案为C。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影响的特点和教育的作用相关知识
14.漫画对我们的启迪是
A.对待传统文化继承应当敢于创新
B.广告不应该成为文化传播的手段
C.坚决抵制和依法取缔腐朽落后文化
D.重视传媒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答案】D
【解析】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不是强调文化创新,而是强调不良文化会对人产生消极的
影响,故排除。
B选项观点错误,广告成为文化传播的手段正确,不在广告本身,而是广告的内
容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故排除。
C选项观点错误,落后文化要进行改造,腐朽文化应该坚决抵制
和依法取缔,故排除。
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学生受到不良广告的影响出现错别字,
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故入选。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15.(16分)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
特别是近几年,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有人甚至有组织地造谣传谣,蓄意毁谤公民个人、策划网络热点事件,非法牟取暴利。
网络谣言危害巨大,后果十分严重,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警惕。
2013年9
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
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认定以及该行为的入罪标准。
其中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
上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
(1)结合材料,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正确认识网络文化?(6分)
(2)针对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从文化生活角度,就如何克服互联网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提出
合理化建议。
(10分)
【答案】(1)①网络文化的发展,有助于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优秀的网络文化能
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促进
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3分)②但网络文化中的腐朽落后文化,也会给我们带
消极影响,不良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顺利发展。
(3分)
(2)①从国家角度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
文化。
应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依法打击利用互联网违法经营和从事犯罪
活动的行为,依法治网与以德治网相结合;(4分)②网络运营企业应该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
益的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注意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3分)③青少年应自觉不断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鉴别能力,提高眼力,拒绝污染,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3分)
【解析】
(1)本题较为简单,正确分析网络文化需要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分析,即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又可分为对个人的影响和对社会的影响,对个人的影响包括有助于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
神文化需求,优秀的网络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两方面素质;对社会的影响包括
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推进社会经济发展;消极影响包括不良的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危害人
们的身心健康,影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顺利发展。
(2)解读设问,从文化生活角度,就如何克服互联网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知
识范围很广,文化生活角度,题目类型是措施类,设问主体不明确,所以要分出角度逐一进行分
析,即从国家角度、企业角度、青少年三个角度分别进行分析,国家角度包括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加强管理,完善法规,依法打击互联网
违法行为;企业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青少年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鉴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建设
16.某学生在给母校的毕业留言中写道:进校时随处可见的社团海报给校园带来缕缕色彩,青涩
的我怀着憧憬成为“社团人”,从心怀忐忑不善谈吐到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在社团的百花丛中寻求
我们青春与梦想的舞台。
该留言主要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②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
③校园社团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④参加校园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随处可见的”说明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②正确;“在社团
的百花丛中寻求我们青春与梦想的舞台”说明参加校园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④正确;优
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①错误;题目强调的是社团文化对个人的影响,③与题意不符。
该
题选C。
【考点】文化对它的影响无处不在、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要培养健全人格
点评:该题以学生的毕业留言为材料,综合考察学生对多个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要求学生对选项
中的错误说法要准确排除,难度一般。
17. 2012年,我国各大卫视纷纷开办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传统美德的道德建设栏目。
如中央电视台的《身边的感动》、北京卫视的《好人故事》、上海东方卫视的《大爱东方》,湖南卫视的《平民英雄》、山东卫视的《天下父母》等。
各大卫视之所以创办道德建设栏目,是
因为()
①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思想道德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心④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C
【解析】各大卫视创办道德建设栏目,是通过人们对节目的观看受到影响,说明文化对人有潜移
默化的影响,①正确,②错误;创办道德建设栏目,是因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③错误,④正确。
该题选C。
【考点】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思想道德建设与文化建设
点评:该题以卫视创办道德建设栏目为材料,综合考察学生对多个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对学生
的能力有一定体现,难度适中。
18.某学生在给母校的毕业留言中写道:进校时随处可见的社团海报给校园带来缕缕色彩,青涩
的我怀着憧憬成为“社团人”,从心怀忐忑不善谈吐到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在社团的百花丛中寻求
我们青春与梦想的舞台。
该留言主要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②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
③校园社团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④参加校园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的主要意思是说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
从进校时随处可见的社团海报看出文化氛围
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
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心怀忐忑不善谈吐到大胆发言积极参与,
在社团的百花丛中寻求我们青春与梦想的舞台。
”说明了参加校园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
故本题选C项。
①③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
点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高考经常考查的内容,要引起学生的重视。
因此要全面把握这一基础知识,从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等几方面理解。
19.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羊公
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该诗句可以体现()
①文化具有继承性②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③文化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④文化是由人和自然创造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答案】A
【解析】文化是由人创造的。
故④项错误。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说明了文化具有继承性和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故本题选A项。
③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文化具有继承性及文化影响人。
点评:解答诗词名言引文类题目的关键是双向理解与把握。
对诗词名言的理解与把握应结合语文
知识,借助诗词欣赏和文言文阅读,努力提高对古诗词、古文的鉴赏能力;此外还要对哲学、政
治学、经济学原理熟练理解和把握。
因此在复习备考时,要注重学科间的知识渗透,努力提高自
身的人文素养。
20.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近年来,西安市某中学坚持以素质
教育为主题,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以德育为先导,以全面育人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学校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电视网、报栏、黑
板报等载体,创设浓厚的德育教育氛围,学校还利用校园随处可见的名人名言、名人挂像和名人
塑像来点燃学生的激情,净化学生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通过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等主
题活动,努力营造积极、健康、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请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分析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的重要意义。
(14分)
【答案】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定期举办校园
文化艺术节等主题活动,是学校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现。
(3分)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这些影响
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
增强技能,而且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和道德修养。
(6分)
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学生积极参加健
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青年学生形
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分)
【解析】该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考生可以从文化影响人的来源、表现、特点和作用等方面进
行分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
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这些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
远持久的特点;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考点】文化对人的影响
点评:该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本考点是高考最重要考点之一,考生一定要全面把握文化对人
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
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这些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
远持久的特点;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考
生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21.端午节已经不是中国人独有的节日。
现在,随着中华文化的魅力日益渗透到全世界,古老的
端午节也一步步走入世界各国的视线,赛龙舟在西方很流行也很受欢迎,还有一些国家尽管不过
端午节,也吃粽子情有独钟。
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强制性的特点B.潜移默化的特点
C.包容性的特点D.深远持久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