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古诗三首课堂笔记以下是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的详细笔记:
一、原文背诵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二、重要注释
1.山居秋暝:秋天山中的傍晚。

2.空山:空旷的山野。

3.新雨:刚下过的雨。

4.晚来秋:晚上来临,秋天的感觉更浓了。

5.明月:明亮的月亮。

6.松间照:在松树间照耀。

7.清泉石上流:清澈的泉水在石头上流淌。

8.竹喧:竹林中的喧闹声。

9.归浣女:归来的洗衣服的女子。

10.莲动:莲花摇动。

11.下渔舟:捕鱼的小船划过来。

12.随意:任凭。

13.春芳歇:春天的芳香消散。

14.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15.枫桥夜泊:在枫桥夜宿。

16.姑苏:苏州的别称。

17.寒山寺:位于苏州的寺庙。

18.夜半钟声:半夜时分寺庙的钟声。

19.长相思:思念家乡的情感。

20.程:行程。

21.身向逾关那畔行:向着过关的另一边前行。

22.夜深千帐灯:深夜时分,千盏帐篷灯火通明。

23.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

24.聒碎乡心梦不成:嘈杂的声音打破了我的思乡之梦。

25.故园无此声: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三、古诗解析
1.《山居秋暝》描绘了秋天的山中傍晚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
热爱。

诗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了雨后的山野空气清新,傍晚时分天气凉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则描绘了明亮的月亮照耀在松林间,清澈的泉水在石头上流淌的美丽景象;“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则描绘了竹林中传来洗衣女子的喧闹声,莲花摇动,捕鱼的小船划过来的画面;“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2.《枫桥夜泊》则描绘了秋天夜晚在枫桥边泊船的情景。

诗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
火对愁眠”描绘了月亮落下,乌鸦啼叫,寒霜满天,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映照着愁绪;“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则描绘了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在深夜时分传来钟声,声音传到客船上的情景。

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的表达。

3.《长相思》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诗中“山一程,水一程”表达了行程
的艰辛;“身向逾关那畔行”则表达了向着过关的另一边前行;“夜深千帐灯”描绘了深夜时分千盏帐篷灯火通明的景象;“风一更,雪一更”则描绘了风雪交加的情景;“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表达了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诗人通过对比家乡和旅途中的情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透露出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四、主题思想
1.《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对秋天的山中傍晚的
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审美和自我追求。

2.《枫桥夜泊》则表达了诗人对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的表达,通过对秋天夜晚在枫桥
边泊船的情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3.《长相思》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旅途中的
艰辛和与家乡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热爱和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这三首古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