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3 1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
学习目标
1.结合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历程,认同相关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基因工程(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2.通过对有关示意图和资料的分析,掌握重组DNA技术所需工具酶的作用、特点以及载体需要具备的条件(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3.通过探究实践,学习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方法(科学探究)
课前自主探究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
1.概念: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通过等技术,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由于基因工程是在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作技术。

2.对基因工程概念的理解
(1).操作环境:。

(2).操作对象:。

(3).操作水平:。

(4).原理:。

(5).结果:。

二、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
判一判:基于基因工程相关基础理论的突破和技术的创新,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并用实验证明了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

()
2.1970年,在细菌体内发现了第一个限制酶,后来又发现了多种限制酶、DNA连接酶等。

()
3.1972年,伯格首先在体外进行DNA改造,并构建了第一个体外重组DNA分子。

()
4.1983年,科学家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培育了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烟草。

()
5.1984年,我国科学家朱作言领导的团队培育了世界上第一条转基因鱼。

()
6.基因工程是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三、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
2.“分子缝合针”—
3.“分子运输车”——
(1)载体——质粒
①质粒的本质: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或之外,并具有能力的环状双链DNA分子。

②质粒适于作基因运载体的特点
Ⅰ.质粒分子上有一个至多个位点,供外源DNA片段(基因)插入其中。

Ⅱ.携带外源DNA片段的质粒进入受体细胞后,能在细胞中,或
上,随同步复制。

Ⅲ.人工改造的质粒常带有,如:、等,便于。

(2)载体——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

四、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1.实验原理
(1) 不溶于酒精,溶于酒精。

(2)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它能溶于溶液。

(3)在一定温度下,DNA遇试剂会呈现蓝色。

2.实验步骤
(1)称取30 g洋葱,切碎,加入10 mL研磨液,充分研磨。


(2)漏斗中垫,将研磨液过滤到烧杯中,4 ℃处理,取上清液。


(3)在上清液中加入体积相等的、预冷的酒精溶液,静置2~3 min,用玻璃棒沿同一方向搅拌,卷起丝状物,并用滤纸吸去水分。


(4)取两支20 ml的试管编号A、B,各加入2 mol/L的NaCl溶液5 mL,将丝状物溶
于B试管的NaCl溶液中。

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 mL的二苯胺试剂。

混匀后,将试管置于中加热5 min。


(5)结果观察:A试管,B试管。

课堂合作探究
1.从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看,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有么特点?

2.已知限制性内切核酸酶Mun1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是-CAATTG-,请写出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

3.如何判断两个黏性末端或平末端是否是由同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
4.原核生物中存在限制酶的意义是什么?
5.限制酶来源于原核生物,为什么不能切割自己的DNA分子?
6.如何把经过限制酶切割后的DNA片段拼接成新的DNA分子?请举例说明。

7.基因工程中的“分子运输车”通常是质粒,质粒上通常含有特殊的标记基因,便于重组DNA 分子的筛选。

请举例说明标记基因的筛选原理是什么?
8.如图表示四种质粒和目的基因,其中箭头所指部位为限制酶的识别位点,质粒的阴影部分表示标记基因。

适于作为目的基因载体的质粒是哪一种?说明理由。

9.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是一回事吗?为什么?
10.天然的DNA分子是否可以直接用做基因工程载体?为什么?
【归纳总结】
(1)限制酶是一类酶而不是一种酶。

(2)不同种类的限制酶识别的序列与切割的位点不同,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3)限制酶可用于切割DNA以获取目的基因,也可用于切割载体。

(4)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与被作用的DNA序列是不同的。

前者一般由6个核苷酸组成,少数由4个、8个或其他数量的核苷酸组成;后者是双链序列。

(5)在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分子时,需用限制酶切割两次此DNA分子,产生4个末端。

只有这样,才能使目的基因的两端都有可连接的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6)不同种生物的基因能拼接的理论基础是:①D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四种脱氧核苷酸;②DNA分子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③双链DNA分子的空间结构都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7)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内能表达的理论基础是: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②遗传信息的传递都遵循中心法则;③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归纳总结】.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1)同一种限制酶一定能切出相同的黏性末端,相同的黏性末端不一定来自同一种限制酶的切割,但同样能相互连接。

(2)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作用部位相同,但作用正好相反,都作用于特定部位的磷酸二酯键,前者是“切割”,后者是“缝合”。

(3)DNA连接酶种类少:DNA连接酶无识别的特异性,对于相同或互补的黏性末端以及平末端都能连接。

所以,限制酶种类多,DNA连接酶种类少。

课前自主探究答案
一.
1.转基因DNA分子重组DNA
2.(1)生物体外(2)基因(3)DNA分子水平
(4)基因重组(5).按照人们的需要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
二、1.×提示: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是梅塞尔森和斯塔尔用实验证明的。

2.√
3.√
4.×提示:第一例转基因烟草是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的。

5.√
6.√
三、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1.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2.DNA连接酶
3.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拟核DNA 自我复制
限制酶切割进行自我复制整合到受体DNA 受体细胞DNA 标记基因四环素抗性基因、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重组DNA分子的筛选
四.DNA 蛋白质2_mol/L的NaCl 二苯胺纱布沸水不变蓝变蓝
课堂合作探究
1.从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看,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有么特点?
提示:1.限制酶识别序列的特点是碱基互补对称,无论由几个核苷酸组成,都可以找到一条中心轴线,中轴线两侧的双链DNA上的碱基是反向对称重复排列的。

2.已知限制性内切核酸酶Mun1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是-CAATTG-,请写出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

提示2.-C AATTG-
-GTTAA C-
3.如何判断两个黏性末端或平末端是否是由同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
提示:3.将黏性末端或平末端之一旋转180°后,看它们是否具有完全相同的结构。

若相同,则为同种限制酶切割形成;否则为不同种限制酶切割形成。

4.原核生物中存在限制酶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原核生物中限制酶的作用是切割外源DNA以保证自身安全,防止外来病原物的危害。

5.限制酶来源于原核生物,为什么不能切割自己的DNA分子?
提示限制酶不切割自身DNA的原因是原核生物DNA分子中不存在该酶的识别序列或识别序列已经被修饰。

6.如何把经过限制酶切割后的DNA片段拼接成新的DNA分子?请举例说明。

提示:用DNA连接酶。

如E.coli DNA连接酶能连接黏性末端,T4 DNA 连接酶既可以连接黏性末端又可以连接平末端。

7.基因工程中的“分子运输车”通常是质粒,质粒上通常含有特殊的标记基因,便于重组DNA 分子的筛选。

请举例说明标记基因的筛选原理是什么?
提示:质粒上的标记基因一般是某种抗生素的抗性基因,如四环素抗性基因、氨芊青霉素抗性基因等,而受体细胞中不含该种抗生素的抗性基因,因此受体细胞没有抵抗该抗生素的能力。

例如将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载体导入受体细胞,抗性基因在受体细胞内表达,受体细胞对氨苄青霉素产生抗性。

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只有导入了基因表达载体的受体细胞才能生存。

如图:
8.如图表示四种质粒和目的基因,其中箭头所指部位为限制酶的识别位点,质粒的阴影部分表示标记基因。

适于作为目的基因载体的质粒是哪一种?说明理由。

提示:适合的质粒是①。

由图可知,质粒②上无标记基因,不适合作为载体;质粒③和④的标记基因上都有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识别位点,使用该酶后将会导致标记基因被破坏,故均不宜选作载体。

9.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是一回事吗?为什么?
提示不是。

原因是:①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DNA片段,而DNA聚合酶是把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已有的DNA片段上。

②DNA聚合酶起作用时需要以一条DNA链为模板,而DNA连接酶不需要模板。

10.天然的DNA分子是否可以直接用做基因工程载体?为什么?
提示不可以。

具有能自我复制、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有标记基因及对受体细胞无害等特点的DNA分子才可以直接用作基因工程的载体。

实际上天然的DNA分子一般不完全具备上述条件,往往需要进行人工改造后才能用于基因工程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