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员上岗证考核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员考试卷
一、填空
1、砌墙砖按生产工艺可分为烧结砖和非烧结砖两大类。
2、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大于300平方米/千克。
3、普通硅酸盐水泥代号为P。
O。
4、防水卷材分为改性沥青基卷材和合成高分子卷材。
5、加速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外加剂是早强剂。
6、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每批取样2kg。
7、从煤粉炉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粉末称为粉煤灰。
8、坍落度简测坍落度时,坍落度简装料时应分为三层均匀装料。
9、坍落度简测坍落计时,每层应在捣棒插捣25次。
10、参加强度统计方法评定的试件组数不应少于10组。
11、防水混凝土所用的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32.5级。
12、标准养护室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彼此间隔10~20mm,试件表面应保持潮湿,并
不得被水直接冲淋。
13、砌筑砂浆是指砖石砌体所用的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
14、砌筑砂浆用石灰膏由生石灰充分熟化而成,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d。
15、砌筑砂浆宜采用中砂。
16、热轧碳素钢中的碳含量不大于0.25%。
17、牌号为HRB335的热轧带肋钢筋抗检度值不小于400Mpa。
18、钢筋的必试项目为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试验。
19、热轧钢筋原材料试验应以同厂别,同炉号,同规格,同一交受壮直,同一进场时
间每60t为一验收批。
20、砂浆养护温度为20±3摄氏度。
二、选择:
1、砖的必试项目( B )
A、抗冻性
B、强度等级、C泛霜
2、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 A )
A、45min
B、60min
C、600min
3、复合水泥代号为( A )
A、P。
C
B、P。
E
C、P。
S
4、能改善砼拌合物泵送性能的外加剂是(B)
A、减水剂B、泵送剂C、膨胀剂
5、Ⅱ级粉煤灰细度不大与(A)
A、20.0%B、12.0%C、45.0%
6、普通硅酸盐水泥终凝时间不得迟于(C)
A、10h B、12h C、6.5h
7、烧结普通砖,每(C)万块为一验收批,不足(C)万块亦为一验收批。
A、5B、10C、15
8、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简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进行,并应在(D)
内完成。
A、90SB、100SC、120SD、150S
9、标准养护温度为(A)
A、20±2摄氏度B、22±2摄氏度C、20±5摄氏度D、20±1摄氏度
10、标准养护湿度为( B )
A、90%
B、95%
C、97%
D、100%
11、回弹法测强度混凝土强度不应大于 C
A、40Mpa
B、50Mpa
C、60Mpa
D、80Mpa
12、普通防水混凝土强度不宜低于 B
A、25 Mpa
B、30 Mpa
C、35 Mpa
D、40 Mpa
13、钢筋机械连接中,同一施工条件不采用同一批材料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 D 个为一验收批。
14、热轧带肋钢筋现行的标准号为 B
A、GB13013-91
B、GB1499-98
C、GBM701-97
D、GB700-88
15、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现行标准号为 B
A、GB/T502081-2002
B、JGJ70-90
C、GBJ107-87
D、GBJ82-85
三、判断题
1、普通砖的规格长240mm,宽为115mm,厚为53mm。
(√)
2、硅酸盐水泥细度不得超过10.0%(×)
3、28天强度为52.2Mpa的水泥强度等级为52.5(×)
4、外加剂是用以改善砼性能的物质(√)
5、Ⅰ级粉煤灰的烧失量不大于8.0%(×)
6、回弹法测强不适用于单件构件(×)
7、混凝土配合比应为体积比。
(×)
8、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和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时,必须做
化学成分检验(√)
9、砌筑砂浆施工取样应在使用地点从三个不同部位取样,数量应多于试验同料的1
—2倍。
(√)
10、钢筋的材质证明只需试验报告单即可。
(×)
11、钢筋闪光对焊接头取样方法为每一批试样取样一组3个。
(×)
12、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代号为P。
F(×)
四、问答题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有哪些三个主要参数?分别描述它们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答:(1)用水量影响砼稠度(2)水灰比影响砼强度(3)矿率影响砼和易性
2、叙述钢筋电弧焊接头的评定
(1)3个热轧钢筋街头试件的抗检强度均不得小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检强度,余热处理Ⅲ级钢筋接头试件的抗检强度均不得小于热轧钢筋Ⅲ级钢筋规定的抗检强度570Mpa。
(2)3个接头均应进行焊缝之外,并应至少有2个试件是延性断裂。
当检验结果有1个试件的抗检度晓谕规定值或有1个试件断于焊缝,或有2个试件发生脆性断裂时,应再去6个试件进行复验。
复验结果中仍有1个试件的抗检度小于规定值或有1个试件断于焊缝,或有3个脆性断裂时应确认该批街头为不合格品。
3、叙述钢筋电请压力焊接头的评定
(1)3个试件均不得小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检度。
(2)当有1个时间的抗检度低于规定值日,应取6个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仍有1建的抗检度低于规定值,应确认该批的接头为不合格品。
4、叙述钢筋试验的合格判定
(1)钢筋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各项试验,如有一项不符合钢筋的技术要求,则应取双倍试件进行复试,再有一项不合格,则应该验收批钢筋判定为不合格。
不合格钢筋不得使用,并要有处理报告。
5、建筑工程常用的水泥有哪五种?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6、外加剂按功能分为哪四类?
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
2010年试验检测员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1、现场密度的检测方法有(A灌砂法)、(B环刀法)、(C核子法)、(D钻芯法)、(E水袋法)。
2、路基土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有(A击实法)、(B表面振动压实仪法)、(C振动台法)。
3、沥青混合料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有(A马歇尔试验法)、(B试验路法)、(C空隙率折算法)。
4、弯沉测试的方法有(A贝克曼梁法)、(B自动弯沉仪法)、(C落锤式弯沉仪法)。
5、贝克曼梁法测定的是(A回弹弯沉),自动弯沉仪法测定的是(B总弯沉),落锤式弯沉仪测定的是(C动态总弯沉)。
6、路面弯沉仪由(A贝克曼梁法)、(B百分表)和(C表架)组成。
其前臂与后臂长度比为(D2:1)。
7、沥青面层厚度大于(A5厘米)且路面温度超过(B20±2℃)范围时,回弹弯沉值应进行温度修正,修正的方法有(C查图法)和(D经验计算法)。
8、测定回弹模量的试验方法有(A直接法)和(B间接法)两种。
前者主要有(C承载板法)、(D贝克曼梁法),后者有(E CBR法)、(F贯入仪测定法)。
9、CBR又称(A加州承载比),是用于评定路基土和路面材料的强度指标,试验方法有(B室内法)、(C室外法)、(D落球式快速测定法)。
10、抗滑性能测试方法有(A制动距离法)、(B偏转轮拖车法)、(C摆式仪法)和(D 手工、电动铺砂法)。
11、厚度的检测方法有破坏性检测和非破坏性检测两种,前者有(A钻芯法)和(B挖坑法),后者有(C雷达超声波法)。
12、石料分级的依据是(A磨耗率试验)和(B极限抗压强度)。
13、压力机压试件时,加荷速度越大,测定值越(A大)。
14、石料磨光值越高,路面的抗磨光性越(A好)。
15、沥青面层用粗集料的力学指标有(A集料压碎值)、(B磨光值)、(C冲击值)、(D道瑞磨耗值)。
16、通常砂的粗细程度是用(A细度模数)来表示,细度模数越大,砂越(B粗)。
17、砂中的有害杂质主要有(A泥)、(B泥块)、(C云母含量)、(D硫酸盐硫化物)和(E有机质)。
18、随着石料中二氧化硅含量提高,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A降低)。
酸性石料中二氧化硅含量(B>65%),与沥青的粘附性(C差)。
碱性石料中二氧化硅含量(D<52%),与沥青的粘附性(E好)。
粘附性试验室内采用(F水煮法)和(G水浸法)。
19、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采用(A游标卡尺法)测定,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采用(B规准仪法)测定。
20、筛分试验计算的三个参数是(A分计筛余百分率)、(B累计筛余百分率)和(C
通过百分率)。
用(D累计筛余百分率)计算细度模数,用(E细度模数)评价砂的粗细程度。
21、水泥的生产工艺是(A二磨一烧)。
22、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用(A空隙率)、(B饱和度)、(C粘附性)和(D残留稳定度)来评价。
23、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从原材料角度来讲用石料的(A磨光值)、(B道瑞磨耗值)、(C冲击值),沥青的(D含蜡量)来评价;从混合料配合比角度来讲用(E沥青用量)来评价;从路面结构角度来讲用(F摩擦系数)来评价。
24、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采用(A马歇尔稳定度)和(B流值)来评价,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混合料,还应通过(C动稳定度试验)检验其抗车辙能力。
25、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的评价指标,使用比较多的方法是测定混合料在低温时的(A纯拉强度)和(B温度收缩系数)。
26、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从(A原材料方面进行)评价,二是从(B沥青混合料方面)进行评价。
27、新拌混凝土拌合物,要有一定的(A流动性)、(B可塑性)、(C稳定性)、(D 易密性)等性质,以适合于运送、灌筑、捣实等施工要求。
这些性质总称为和易性。
28、当水泥混凝土中碱含量较高时,应采用(A岩相法)和(B砂浆长度法)来鉴定集料与碱发生潜在有害反应。
29、发生碱-集反应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A混凝土中的集料具有活性),二是(B混凝土中含有一定量的可溶碱),三是(C有一定的湿度)。
30、对于中轻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需检验(A针入度)、(B延度)、(C软化点)、(D溶解度)、(E闪点)和(F老化)等指标;对于重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需检验(G
针入度)、(H延度)、(I软化点)、(J闪点)、(K溶解度)、(L含蜡量)和(M 老化)等指标。
31、由于路面施工加热导致沥青性能变化的评价,我国现行规程规定:对中、轻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应进行(A蒸发损失)试验,对于重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应进行(B薄膜加热)试验。
32、规范规定: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用沥青为(A重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对于其他等级公路用(B中、轻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
33、水泥胶砂强度中水泥与标准砂的质量比是(A1:3)。
34、砂按细度模数分为三级,粗砂的细度模数为(A3.1-3.7),中砂的细度模数为
(B2.3-3.0),细砂的细度模数为(C1.6-2.2)。
35、水泥混凝土养生条件包括(A温度)、(B湿度)和(C龄期),都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
36、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试验是将沥青混合料制成直径(A101.6)mm,高(B63.5)mm的圆柱形试件。
在稳定度仪上测定其(C稳定度)和(D流值),以这两项指标来表征其高温时的抗变形能力。
37、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是指沥青混合料夏季高温通常为(A60C0)条件下,经过车辆荷载长期重复作用下,不产生车辙和波浪等病害的能力。
38、I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剩余空隙率是(A3%-6%),II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剩余空隙率是(B4%-10%)。
39、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A目标配合比设计)、(B生产配合比设计)、(C 配合比验证)等三个阶段。
40、配制混凝土时,砂率的选定是根据(A粗骨料品种)、(B最大料径)和混凝土拌和物的(C水灰比)确定的。
41、坍落度试验时,从开始装筒至提起坍落筒的全过程不应超过(A2.5)分钟。
42、闪点是保证沥青(A加热质量)和(B施工安全)的一项重要指、标。
对粘稠石油沥青采用克利夫兰开口杯法,简称(C COC)法。
43、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的测试方法有(A射线法)、(B离心分离法)、(C回流式抽提仪法)和(D脂肪抽提器法)。
44、沥青混合料物理指标有(A表观密度)、(B理论密度)、(C空隙率)、(D沥青体积百分率)、(E矿料间隙率)和(F沥青饱和度)。
45、工程设计和工程检验中常用土的指标有:(A土粒比重)、(B天然密度)、(C
饱和密度)、(D干密度)、(E浮密度)、(F含水量)、(G孔隙比)、(H孔隙率)、(I饱和度)。
46、对工程来说,有实用意义的主要是土的液限、塑限和缩限。
液限是土可塑状态的(A 上限含水量),塑限是土可塑状态的(B下限含水量)。
47、液塑限的试验方法有(A碟式仪法)、(B圆锥仪法)、(C搓条法)以及(D联合测定法)。
48、在进行颗粒分析试验时,若2毫米筛下的土样质量不超过试样总质量的(A10%),则可省略(细筛分析),同样,2毫米筛上的土样质量如不超过试样总质量的(A10%),则可省略(B粗筛分析)。
49、粗粒土的工程性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的粒径级配),因此,粗粒土按其(粒径级配累积曲线)再细分为(若干亚类)。
50、细粒土的工程性质不仅决定于(A粒径级配),还与(A土粒的矿物成分)和(A
形状)有密切关系。
51、土的指标中,(A土粒比重)、(B天然密度)、(C含水量)是实测指标,其他指标是换算指标。
52、石料抗压强度试验时,每组试件数应为(A6)块。
53、用回弹法测强时,在一测区应测取(A16)个回弹值,回弹值读数精确到(B1)Mpa。
54、塑性是钢材在受力破坏前可以经受永久变形的性能,通常用(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来表示。
55、钻芯取样检测混凝土强度,芯样直径应为混凝土所用集料最大粒径的3倍,一般为(A100mm或150mm)。
56、热处理钢筋试验验收时,每批量(A不大于60t),从每批钢筋中选取(B10%)的盘数进行抗拉试验。
试验结果如有一项不符合规定,则再从未试验过的钢筋中取(C双倍数量)的钢筋进行复验,如有一项仍不合格,则该批钢筋(D不合格)。
57、对预应力钢丝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时,应从外观合格的同批钢丝中抽取(A5%),但不少于(B3盘)进行拉力、弯曲和松弛试验。
58、预应力钢丝力学性能有一项试验不符合要求时,则该盘钢丝不予验收,并从同批未经试验的钢丝盘中再取(A2倍数量的)试样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即使有一个指标不合格,则整批钢丝不予验收或进行逐盘检验,合格者予以验收。
59、钻孔灌注桩钻芯检验,只能用于抽样检验,一般抽检总桩数的(A3%-5%),同时每座桥不少于(B2根)。
60、我国现行标准是以(A针入度)为等级来划分沥青标号的。
61、引起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降低的环境因素有(A温度)、(B湿度)和(C风速)。
62、影响硬化后水泥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A材料组成)、(B制备方法)、(C
养生条件)和(D试验条件)等四大方面。
63、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决定于(A组成材料的性质)、(B组成配合的比例)和(C 混合料的制备工艺)等因素。
64、破碎砾石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沥青混合料时, 5mm以上的颗粒中有一个以上的破碎面的含量不得少于(A50%)。
65、沥青混合料的填料采用水泥、石灰、粉煤灰时,其用量不得超过矿料总质量的(A2%)。
66、砂类土中细粒组质量大于总质量15%并小于等于总质量的50%时,按细粒土在(A
塑性图中的位置)定名。
67、工程概念上土是由(A固体颗粒)、(B水)和(C气体)三部分组成的三相体系。
68、土中的水为分强结合水、弱结合水、自由水。
工程上含水量的定义为土中(A自由水的质量)与(B土粒质量)之比的百分数表示,一般认为在(C100℃-105℃)温度下能将土中自由水蒸发掉。
69、水析法可分为(A比重计)法和(B移液管)法,实质上为(C静水沉降)法。
70、工程上以土中颗粒直径大于0.075mm的质量占全部土粒质量的50%作为第一个分类的界限。
大于50%的土称为(A粗粒土),小于50%的土称为(B细粒土)。
71、无论稳定细粒土、中粒土或粗粒土,当多次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Cv≤10%时,可制备(A6个)试件,Cv=10%-15%时,可制备(B9个)试件,Cv>15%时,则需制备(C13个)试件。
72、测无侧限抗压强度时,试件在养生期间,对于小试件质量损失不得(A超过1克),对于中试验件质量损失不得(B超过4克),对于大试件质量损失不得(C超过10克)。
73、强度是钢材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包括(A屈服强度)和(B抗拉强度)。
74、水泥混凝土进行坍落度试验时,应分(A3)层将试样装入筒内,每层装入高度稍大于筒高的(B三分之一),用捣棒在每一层的截面上均匀插捣(C25)次。
75、地基现场荷载试验的荷载板常用面积为(A5000平方厘米),试验加载止总沉降量为(B25mm)为止。
76、配制水下混凝土所采用的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宜早于(A2.5)小时,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B42.5).
77、针入度是测定沥青稠度的一种方法,通常稠度高的沥青,针入度值越小,表示沥青越(A硬)。
78、土的压缩主要是(A孔隙体积)的减少,所以关于土的压缩变形常以(B孔隙比)的变化来表示。
79、我国现行规范规定,混凝土粗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A四分之一),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间距的(B四分之三)。
80、沥青混合料按密实度分类,可分为(A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B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C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81、对于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水泥稳定基层用作底基层时,集料的最大料径不应超过(A37.5)mm,用作基层时,水泥稳定土用有基层时,集料的最大料径不应超过(B31.5)mm。
82、对于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水泥稳定基层用作底基层时,集料的最大料径不应超过(A53)mm,用作基层时,水泥稳定土用有基层时,集料的最大料径不应超过(B37.5)mm。
83、(A养生温度)和(B延迟时间)是影响水泥稳定类混合料强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84、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强度的影响取决于两个因素,即(A水泥品种)和(B土质)。
85、为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要求碎石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
碎石的强度可用岩石的(A 抗压强度)和(B压碎指标)表示。
86、为检验混凝土强度,每种配合比至少制作(A三)块试件,在标准养护28天条件下进行(B抗压强度)测试。
87、常用的各种品种的水泥均可作为砂浆的结合料,但由于砂浆的等级较低,所以水泥的强度不宜太高,否则水泥用量太少,会导致砂浆的(A保水性)不良。
88、配制高强混凝土用粗骨料应满足:骨料的抗压强度应比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高
(A50%)以上,含泥量应小于(B1%),针片状颗料含量应小于(C5%),骨料的最大料径宜小于(D25mm)。
89、我国现行施工规范规定,沥青混合料的沥青最佳用量采用(A马歇尔试验法)确定。
90、水泥稳定土时,土的有机质含量不应大于(A2%),硫酸盐含量不应大于(B0.25%)。
91、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要求,I沥青混凝土稳定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A>7.5)KN,流值(B20-40)0.1mm;其他等级公路(C>5.0)KN,流值(D20-45)0.1mm。
92、沥青混凝土在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A±0.3%)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93、沥青混凝土标准配合比的矿料级配曲线宜尽量接近设计级配中限,尤其应使
(A0.075mm)、(B2.36mm)、(C4.75mm)三档的筛孔通过率接近要求级配的中值。
94、常用的砂浆强度等级分别为(A M20)、(B M15)、(C M10)、(D M7.5)、(E M5)、(F M2.5)六个等级。
95、预应力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任何情况下不行超过(A550Kg/m3)。
96、公路桥涵等混凝土施工时中,配制混凝土的粗集料,小于2.5mm的颗粒含量按质量计要求小于或等于(A5%)。
97、混凝土的坍落度主要反映混凝土的(A和易性)。
98、配制高强混凝土时,水泥重量不宜超过(A500kg/m3),水泥与混合料的总量不超过(A550-600 kg/m3),砂率应控制在(B28-34%)。
100、某白云岩石抗压强度88Mpa,洛杉矶法测的磨耗率为30%,则某岩石属(A 2)级石料。
二、名词解释:
1、毛体积密度:干燥状态下,单位毛体积(包括实体体积、闭口、开口孔体积)集料的质量。
2、表观密度:也称视密度,是指干燥状态下,单位表观体积(包括矿质实体及闭口孔隙体积)集料的质量。
3、最大粒径:集料全部(100%)通过的最小标准筛的筛孔尺寸称为该集料的最大料径,是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限制粗集料超尺寸的指标。
4、公称最大粒径:是指集料可能全部通过或者有少量不通过(一般容许筛余量小于10%)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
5、针入度:是在规定温度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入试样的深度,以0.1mm表示。
6、软化点:是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以规定的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规定距离时的温度,以℃表示。
7、延度:是规定形状的沥青试样,在规定的温度下以一定速度拉伸至断开时的长度,以cm计。
8、级配砾石:粗、中、小砾石各占一定的比例的混合料,当其颗粒组成符合规定的密级配要求且塑性指数和承载比符合规定要求时,称为级配砾石。
9、级配碎石:粗、中、小碎石集料和石屑各占一定比例的混合料,当其颗粒组成符合规定的密级配要求时,称做级配碎石。
10、油石比:沥青混合料中沥青质量与矿料质量的比例,以百分数表示。
11、沥青含量: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质量与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比例,以百分数表示,也称沥青用量。
12、填料:在沥青混合料中起填充作用的粒径小于0.075mm的矿物质粉末。
13、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由适当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加入填料组成的符合规定级配的矿料,与沥青拌和而成的符合技术标准的沥青混合料,简称沥青混凝土。
14、沥青表面处治路面:用沥青和集料按层铺或拌和方法施工的厚度不大于3cm的一种薄层面层。
15、马歇尔稳定度:按规定条件采用马歇尔试验仪测定的沥青混合料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以KN计。
16、流值:马歇尔试验时相应于最大荷载时试件的竖向变形,以mm计。
17、石料的压碎值:按规定方法测得的石料抵抗压碎的能力,以压碎试验后小于规定粒径的石料质量百分率表示。
18、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
19、水泥稳定土:在经过粉碎或原来松散的土中,掺入适量的水泥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养生后,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称为水泥稳定土。
20、细度模数:表征砂子粒径的粗细程度,以砂在规定各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之和除以100求得。
21、弯沉:是指在规定的标准轴载作用下,路基或路面表面双轮间隙位置产生的总垂直变形或垂直回弹变形,以0.01mm为单位。
22、沥青混合料的密度:指压实沥青混合料常温条件下单位体积的干燥质量,以t/m3
表示。
23、沥青混合料的相对密度:同温度条件下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单位无量纲。
24、水泥强度:水泥强度用强度等级来表示,水泥强度等级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来划分,单位为Mpa。
水泥的强度等级依次为32.5、32.5R、42.5、42.5R、52.5、52.5R、62.5、62.5R。
25、混凝土耐久性:在正常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条件下,混凝土在设计使用期内具有抗冻、防止钢筋腐蚀和抗渗的能力。
26、松铺厚度:用各种不同方法摊铺任何一种混合料时,其密实度经常显著小于碾压后达到的规定密实度。
这种未经压实的材料层厚度称为松铺厚度。
27、土的均匀系数:筛分土的颗粒组成时,通过量为60%的筛孔尺寸与通过量为10%的筛孔尺寸之比值。
28、针片状颗粒:指粗集料中细长的针状颗粒与扁闰的片状颗粒。
当颗粒形状的诸方向中的最小厚度或直径与最大长度或宽度的尺寸之比小于规定比例时,属于片状颗粒。
29、石料的压碎值:按规定方法测得的石料抵抗压碎的能力,以压碎试验后小于规定粒径的石料质量百分率表示。
30、砂浆:由胶结料、细集料、掺加料和水配制而成的建筑工程材料,在建设工程中起粘结、衬垫和传递应力的作用。
三、简答题:
1、目前压实控制的指标是什么?这些指标是如何定义的?
答:控制压实的指标是压实度。
对于路基及路面基层(底基层),压实度是指工地实际得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
对于沥青路面,压实度是指现场实际达到的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的比值。
对于填隙式碎石或石方路基,压实度是指固体体积率。
2、灌砂法适用的范围及检测时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答:适用的范围: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也适用于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面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注意事项:(1)、量砂要规则。
若重复使用,一定要注意晾干,处理一致,否则会影响量砂的松方密度。
(2)、每换一次量砂,都必须测定松方密度,漏斗中砂的数量也应该每次重做。
(3)、地表面要处理平整,试验时要考虑粗糙表面消耗的砂。
(4)、试洞周壁应笔直,避免出现上大下小或上小下大的情形,这样会影响试验结果。
(5)、灌砂时检测厚度应为整个碾压层,不能只取上部或者取到下一个碾压层。
3、水煮法和水浸法的区别是什么?
答:(1)、数量不同:水煮法为5个以上,水浸法为5.5克沥青,100克集料。
(2)、集料的粒径不同:水煮法为13.2-19毫米,水浸法为9.5-13.2毫米。
(3)、冷却时间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