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单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单价
3.1 人工单价确定
3.1.1 人工工日预算单价确定
1)人工费的确定
人工费是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开支的各项费用,由完成全部工程内容所需的定额工日消耗量及零星工作消耗量乘以人工单价计算而得。

目前,我国的人工单价均采用综合人工单价的形式,即根据综合取定不同工种、不同技术等级的工资单价及相应的工时比例进行加权平均,得出能够反映工程建设中生产工人一般价格水平的人工单价。

人工费的计算表达式为:
人工费=∑(工日数×人工单价)
人工单价内容包括下述内容。

①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按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或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

②奖金:对超额劳动和增收节支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如节约奖、劳动竞赛奖等。

③津贴补贴: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个人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个人的物价补贴,如流动施工津贴、特殊地区施工津贴、高温(寒)作业临时津贴、高空津贴等。

④加班加点工资:按规定支付的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加班工资和在法定日工作时间外延时工作的加点工资。

⑤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

2)工资标准的确定
传统的基本工资是根据工资标准计算的。

现阶段企业的工资标准基本上由企业内部制定。

要从理论上理解基本工资的确定原理,就需要了解原工资标准的计算方法。

(1)工资标准的概念
工资标准是指国家规定的工人在单位时间内(日或月)按照不同的工资等级所取得的工资数额。

(2)工资等级
工资等级是按国家有关规定或企业有关规定,按劳动者的技术水平、熟练程度和工作责任大小等因素划分的工资级别。

(3)工资等级系数
工资等级系数也称工资级差系数,是某一等级的工资标准与一级工工资标准的比值。

例如,国家原规定的建筑工人的工资等级系数K n的计算公式为:
K n=(1.187)n-1
式中n——工资等级;
K n——n 级工工资等级系数;
1.187——工资等级系数的公比。

(4)工资标准的计算方法
计算月工资标准的计算公式为:
F n=F1×K n
式中F n——n 级工工资标准;
F1——一级工工资标准;
K n——n 级工工资等级系数。

国家原规定的某类工资区建筑工人工资标准及工资等级系数见表3.1。

表3.1 建筑工人工资标准表
【例3.1】计算六级建筑工月工资标准。

【解】由表3.1 可知,六级工工资等级系数为2.358,则
六级工月工资标准=33.66×2.358 =79.37(元)
3.1.2 人工单价的计算
预算定额的人工单价包括综合平均工资等级的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医疗保险费等。

1)综合平均工资等级系数和工资标准的计算方法
计算工人小组的平均工资或平均工资等级系数,应采用综合平均工资等级系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例3.2】某抹灰班组由12 人组成,各等级的工人及工资等级系数如下,求综合平均工资等级系数和工资标准(已知F1=33.66 元/月)。

一级工:1 人,工资等级系数1.000;
二级工:2 人,工资等级系数1.187;
三级工:2 人,工资等级系数1.409;
四级工:2 人,工资等级系数1.672;
五级工:3 人,工资等级系数1.985;
六级工:1 人,工资等级系数2.358;
七级工:1 人,工资等级系数2.800。

【解】①求综合平均工资等级系数
②求综合平均工资标准
抹灰工小组综合平均工资标准=33.66×1.720 8 =57.92(元/月)2)人工单价计算方法
预算定额人工单价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法定节日天数如下:
新年(元旦),放假1 天(1 月1 日);
春节,放假3 天(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清明节,放假1 天(清明当日);
劳动节,放假1 天(5 月1 日);
端午节,放假1 天(端午当日);
中秋节,放假1 天(中秋当日);
国庆节,放假3 天(10 月1 日、2 日、3 日)。

人工工日单价组成内容在各部门、各地区并不完全相同,近几年国家陆续出台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失业保险等改革措施。

3)影响人工单价的因素
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生活消费指数、人工单价的组成内容、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政府推行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也会影响人工单价的浮动。

3.2 材料预算价格的确定
3.2.1 材料原价
材料原价是指材料采购提货地点的出库价格,如生产厂家的出厂价、国营商业部门的批发牌价、物资仓库的出库价、市场批发价及进口材料的调拨价等。

同一种材料因来源地、生产厂家、交货地点或供应单位不同而有几种原价时,要采用加权平均方法计算其平均原价。

【例3.3】某工程的标准砖有3 个来源:甲地供应量为24%,原价为350.00 元/千块;乙地供应量为45%,原价为356.00 元/千块;丙地供应量为31%,原价为358.00 元/千块。

求标准砖的平均原价。

【解】标准砖的平均原价为:
350.00×24%+356.00×45%+358×31%=355.18(元/千块)
3.2.2 运杂费
运杂费是指材料由采购地或发货点至现场仓库或工地存放地含外埠中转运输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和过境过桥费,同品种材料有若干来源地,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
式中K1,K2,…,K n——各不同供应地点的供应量或各不同使用地点的需求量;T1,T2,…,T n——各不同运距的运费。

①运杂费一般占材料预算价格的15%~20%。

但对于一些量重价低的材料,运杂费所占比重很大,有的甚至超过原价。

②运杂费应考虑一定的场外运输损耗费用,是指材料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所发生的合理损耗。

【例3.4】某材料有3 个货源地,各地的运距、运费见表3.2,试计算该材料的平均运费。

表3.2 各地的运距、运费
【解】
•方法1
每吨材料的运费分别为:
A 地:54×0.35 =18.90(元/t)
B 地:65×0.35 =22.75(元/t)
C 地:80×0.30 =24.00(元/t)
该材料的平均运费=(18.90×600+22.75×800+24.00×1 600)÷(600+800+1 600)
=22.65(元/t)
•方法2
汽车运输的平均运距=(54×600+65×800)÷(600+800)=60.29(km)汽车运输的平均运费=60.29×0.35 =21.10(元/t)
火车运输的运费=80×0.30 =24.00(元/t)
该材料的平均运费=[21.10×(600+800)+24.00×1 600]÷(600+800+1 600)
=22.65(元/t)
3.2.3 采购保管费
采购保管费是指材料供应部门在组织采购、供应和保管材料过程中所需的各项费用,包含工资、职工福利费、办公费、差旅及交通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劳动保护费、检验试验费、材料储存损耗及其他费用。

采购保管费一般按材料到库价格的比率取定。

采购保管费=(材料原价+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采购保管费率例如,重庆规定材料、设备采购及仓管费率标准如下:
①由承包方采购材料、设备的采购及仓管费率:钢材、木材、水泥为2.5%,其他材料及半成品为3%,设备为1%。

②由发包方提供材料到承包方指定地点,发包方收取采购及仓管费的1/3,承包方收取采购及仓管费的2/3。

③由发包方指定承包方在市外采购的材料、设备,采购及仓管费率:材料为5%,设备为2%。

④包装品的回收价值:包装品的回收价值=包装品原价×回收率×残值率。

a.如地区有规定的,按地区规定计算;地区无规定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表3.3 计算。

表3.3 包装品回收率及残值率
【例3.5】每吨水泥用纸袋20 个,每个纸袋1 元,试计算其包装品的回收价值。

【解】每吨水泥包装品的回收价值=1×20×30%×50%=3.00(元)
b.由采购单位自备包装品的材料。

由采购单位自备包装品的材料,如麻袋、铁桶等,应计算包装费列入材料预算价格中。

此时,材料包装费应按多次使用、分次摊销的方法计算。

麻袋按5 次周转,回收率按50%,残值率按材料原价的50%计算。

铁桶按15 次周转,使用期间按75%计算维修费,回收率按95%,残值率按材料原价的50%计算。

其计算公式如下:
【例3.6】根据表3.4 中资料计算42.5 级袋装水泥的预算价格。

①货源地、出厂价、运距、运价见表3.3。

②包装费已包括在原价内,每个纸袋0.90 元。

③供销部门手续费率2%,运输损耗率2%,采购保管费率为2%。

表3.4 42.5 级袋装水泥供货信息
【解】①水泥原价=(248.00×8 000+252.00×10 000+253.00×5 000)÷(8 000+10 000+5 000)
=250.83(元/t)
②供销部门手续费=250.83×2%=5.02(元/t)
③回收值=1×20×50%×50%×0.9 =4.50(元/t)
④水泥的运杂费=17.84+5.57+5.59 =29.00(元/t)
⑤水泥预算价格=(材料原价+手续费+运杂费)×(1+采购保管费率)-回收值
=(250.83+5.02+29.00)×(1+2%)-4.50
=286.05(元/t)
说明:材料预算价格是按材料的不同品种、规格、型号、等级分别编制的。

材料取定价格,是将同种材料的不同预算价格根据工程上常用的不同品种、规格的数量,并结合当时当地的市场供应情况,按一定比例加权平均综合取定的价格。

确定材料取定价格时,会遇到以下两种情况:
①材料品种规格单一,此时可取其预算价格作为取定价格,如磨砂玻璃、压花玻璃等。

②材料品种规格繁多,此时必须加权平均,综合取定。

【例3.7】根据表3.5 所列数据,计算机制黏土砖(统一砖)的预算价格。

表3.5 机制黏土砖价格表
【解】按定额规定的主要建筑材料预算价格标准,得知:统一砖按甲级85%,乙级15%来预算;
则统一砖预算价格=1 878.63×85%+1 758.42×15%
=1 860.59(元/万块)
=186.06(元/千块)
3.2.4 材料预算价格的动态管理
材料预算价格的动态管理就是在材料预算价格的基础上,根据市场材料价格的变化,通过对主要材料按实补差、次要材料按系数调整的方法来调整材料预算价格的一种管理方法。

建设工程材料按其在工程实体中的实物消耗量和占工程造价的价值量,分为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两大类。

主要材料是指品种少、消耗量大、占工程造价比例高的建筑材料,有钢材、木材、水泥、玻璃、沥青、地材、混凝土等工厂制品及各专业定额的专用材料。

次要材料是指品种多、单项耗量不大、占工程造价比例小的建筑材料,如铁丝、铁钉、螺丝等材料。

材料差价是指合同规定的施工期内,材料的市场价格与材料的预算价格之间的价格差。

主要材料采用单项材料差价调整法,即按实调整法,指由承发包双方根据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参照材料价格信息,确定材料结算价格后单项按实调整。

调差公式为:
C1=(P -P0)ω
次要材料采用综合材料差价系数调整办法,即系数调整法,指由定额管理总站按市场价格、定额分类和不同工程类别测算材料差价系数,一般每半年或一年发布一次,并规定材料差价计算方法。

次要材料的材料差价计算公式为:
C2=KV0
【例3.8】计算贴100 m2彩釉砖楼地面面层的材料费。

已知彩釉砖、水泥砂浆的损耗率分别为2%与1%,水泥砂浆结合层厚10 mm,块料间缝隙为1 mm。

材料的定额消耗量与材料的预算价格计算见表3.6。

【解】100 m2彩釉砖楼地面面层的材料费计算见表3.6。

表3.6 100 m2彩釉砖楼地面面层的材料费
【例3.9】根据例3.8 的材料消耗量,按表3.6 内材料结算价格调整主要材料的价差。

【解】100 m2彩釉砖楼地面面层主要材料价差调整,见表3.7。

表3.7 主要材料价差调整
3.3 机械台班使用费的确定
施工机械台班使用费是指在正常运转情况下,施工机械在一个工作班(8 h)中应分摊和所支出的各种费用之和,等于完成全部工程内容所需定额机械台班消耗量乘以机械台班单价(或租赁单价)计算而成。

机械费的计算表达式:
机械费=∑(机械台班数×机械台班单价)
机械台班单价,也称机械台班预算价格,是指一台施工机械在正常运转情况下一个台班(8 h)所支出分摊的各种费用之和。

机械台班预算价格一般是在该机械折旧费(及大修费)的基础上加上相应的运行成本等费用。

按现行的规定,机械台班单价由7 项费用构成。

这些费用按其性质分为第一类费用和第二类费用。

3.3.1 第一类费用
第一类费用也称不变费用,是指属于分摊性质的费用,包括基本折旧费、台班大修理费、台班经常修理费、安拆费及场外运输费。

第一类费用的特点是不论机械运转程度如何,都必须按所需费用分摊到每一台班中去,不因施工地点、条件的不同发生变化,是一项比较固定的经常性费用,故称“不变费用”。

1)基本折旧费
基本折旧费是指机械设备在规定的寿命期(即使用年限或耐用总台班)内,陆续收回其原值及支付利息而分摊到每一台班的费用。

计算公式为:
若是国产运输机械,则:
机械预算价格=销售价×(1 +购置附加费)+运杂费【例3.10】 6 t 载重汽车的销售价为83 000 元,购置附加费率为10%,运杂费为5 000元,残值率为2%,耐用总台班为1 900 个,贷款利息为4 650 元,试计算台班折旧费。

【解】①求6 t 载重汽车预算价格
6 t 载重汽车预算价格=83 000 ×(1 +10%)+5 000 =96 300(元)
②求台班折旧费
2)台班大修理费
台班大修理费指机械设备按规定的大修理间隔台班必须进行大修理,以恢复其正常功能所需的费用。

计算公式为:
【例3.11】 6 t 载重汽车一次大修理费为9 900 元,大修理周期为3 个,耐用总台班为1 900个,试计算台班大修理费。

3)台班经常修理费
台班经常修理费指机械设备在一个大修理期内的中修和定期的各种保养(包括一、二、三级保养)所需的费用,包括保障机械正常运转所需替换设备、随机配置的工具、附具的摊销及维护费用,包括机械正常运转及日常保养所需润滑、擦拭材料费用和机械停置期间的维护保养费用等。

台班经常修理费可以用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台班经常修理费=台班大修理费×经常修理费系数【例3.12】经测算6 t 载重汽车的台班经常修理系数为5.8,根据上例计算出的台班大修费,计算台班经常修理费。

【解】 6 t 载重汽车台班经常修理费=10.42×5.8 =60.44(元/台班)
4)安拆费及场外运输费
安拆费指机械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拆卸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和试运转费用,以及安装所需的机械辅助设施的折旧、搭设、拆除等费用。

场外运输费指机械整体或分件从停置地点运至施工现场,或由一工地运至另一工地的运输、装卸、辅助材料以及架线等费用。

计算公式为:台班安拆及
场外运输费=台班辅助设施摊销费+
3.3.2 第二类费用
第二类费用也称可变费用,是指属于支出性质的费用,包括燃料动力费、人工费、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

第二类费用的特点是只有机械作业运转时才发生,也称一次性费用或可变费用。

这类费用必须按照《全国统一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规定的相应实物量指标分别乘以预算价格即编制地区人工日工资,材料、燃料等动力资源的价格进行计算。

1)燃料动力费
燃料动力费指机械设备运转施工作业中所耗用的固体燃料(煤炭、木柴)、液体燃料(汽油、柴油)、电力、水和风力等的费用。

计算公式为:台班燃料动力费=每台班耗用的燃料或动力数量×燃料或动力的单价
【例3.13】 6 t 载重汽车每台班耗用柴油32.19 kg,每1 kg 单价2.40 元,求台班燃料费。

【解】 6 t 汽车台班燃料费=32.19×2.40 =77.26(元/台班)
2)人工费
人工费指机上司机、司炉及其他操作人员的基本工资和工资性的各种津贴。

计算公式为:
台班人工费=机上操作人员人工工日数×工日单价【例3.14】 6 t 载重汽车每个台班的机上操作人工工日数为1.25 个,人工工日单价为25 元,求台班人工费。

【解】 6 t 载重汽车台班人工费=1.25×25 =31.25(元/台班)
3)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
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指机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缴纳的养路费和车船使用税。

计算公式为:
【例3.15】 6 t 载重汽车每月应缴纳养路费150 元/t,车船使用税50 元/t,每年工作台班240 个,保险费及年检费共计2 000 元,计算台班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