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隧道支护结构计算 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隧道支护结构计算
1
第6章 隧道支护结构的计算
6.1 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 6.2 结构力学方法 6.3 岩体力学方法
6.4 隧道抗震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6.2.3 衬砌截面强度验算
(2)概率极限状态法
极限状态法~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用概率来衡量结构 的安全度,或称“可靠度”。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从抗裂要求出发,混凝土矩形偏心受压构件的抗裂承载力
按下式检算: stNk6e0h1.75bh2fcR tkt
γst-抗裂验算时作用效应分项系数,p107,表6-4 γRt-抗裂验算时抗力分项系数,p107,表6-4
第6章 隧道支护结构的计算
6.2 结构力学方法
6.2.1概 述
1.基本原理
◆将支护和围岩分开考虑,支护结构是承载的主体,围岩 作为荷载的来源和支护结构的弹性支承
◆当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荷载确定后,可用结构力学的方 法求解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
荷载-结构模型的应用有如下三种:
§6.2 荷载结构法
6.2.1 基本原理
形变压力的大小和分布规律取决于围岩的特性以及支护 结构的刚度。
§6.3 岩体力学方法
岩体力学方法,该法认为支护结构与围岩相互 作用,组成一个共同承载体系,其中围岩为主要的 承载结构。它的计算模式为地层—结构模式,即处 于无限或半无限介质中的结构和镶嵌在围岩孔洞上 的支护结构(相当于加劲环)所组成的复合模式。 它的特点是能反映出隧道开挖后的围岩应力状态。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6.1 概述
6.1.1 隧道工程受力特点
1.荷载的模糊性
地面结构荷载比较明确,而且荷载量级不大,而隧道工程的荷载主要取决于 地应力,地应力难以准确量测。
2.围岩物理力学参数难以准确获得
在拱顶,其变形背向地层,不受围岩 的约束而发生自由变形,该区域称为 脱离区。
在两侧及底部,衬砌产生朝向地层的 变形,并受到围岩的约束,围岩对衬 砌产生弹性抗力,该区域称为抗力区。
围岩对衬砌变形起双重作用:主动压 力使衬砌变形,被动压力阻止衬砌变 形。条件为:围岩与衬砌全面、紧密 的接触
抗力区
§6.2 荷载结构法
(2)概率极限状态法 极限状态法~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用概率来衡量结构
的安全度,或称“可靠度”。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混凝土矩形截面中心及偏心受压构件,其受压承载能力:
scN kbhfck/R c
γsc-抗压验算时作用效应分项系数,p107,表6-3 γRc-抗压验算时抗力分项系数,p107,表6-3
§6.2 荷载结构法
(1)主动荷载模型 不考虑围岩与支护结
构的相互作用,因此,支 护结构在主动荷载作用下 可以自由变形,其计算原 理和地面结构一样。
§6.2 荷载结构法
(2)主动荷载加被动荷载(弹性抗力)模型
认为围岩不仅对支护结构施加主动荷载,而且由于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 围岩还对支护结构施加被动的弹性抗力。
结构产生的变形用虚线表示。
地面工程中材料力学参数可通过试件实验获取,而隧道围岩物理力学参 数要通过现场测试,不仅难以进行且不同地段差别很大
3围岩压力-承载体系
◆围岩不仅是荷载,同时又是承载体; ◆ 地层压力由围岩和支护结构共同承受; ◆ 充分发挥围岩自身承载力是支护结构设计的根本出发点
§6.1 概述
6.1.1 隧道工程受力特点
§6.2 荷载结构法
6.2.3 衬砌截面强度验算
(1)破损阶段法 ◆ 偏心距限制 混凝土衬砌的偏心距不宜大于0.45倍截面厚度; 石砌体偏心距不应大于0.3倍截面厚度; 基底偏心距,对岩石地基不大于1/4倍墙底厚度, 对土质地基不大于1/6倍墙底厚度。
§6.2 荷载结构法
6.2.3 衬砌截面强度验算
5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荷载受到施工方法和施工时间的影 响 6与地面结构不同,隧道支护结构安全与否既要考 虑支护结构能否承载,又要考虑围岩是否失稳。
第6章 隧道支护结构的计算
6.1.2 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
1.结构力学模型
以支护结构作为承载主体,围岩对支护结构的变形起约束作用的 计算模型。
特点: ◆ 以支护结构作为承载主体; ◆ 围岩对支护结构的作用只是在支护结构上产生荷载:
Rix=(kibsi)ui ki---弹性抗力系数 b---隧道极端宽度,一般取1m si---相邻两衬砌单元竖直投影之和的 一半,si=(lisinαi+li+1sinαi+1)/2
上式写成矩阵形式为:R ieK Re ie
➢等效节点荷载的处理 在实际工程中,主动荷载和结构自重一般不直接作
用在节点上。为了配合衬砌的离散化,主动荷载和结 构自重也要进行离散,也就是将作用在衬砌上的分布 荷载置换成作用在节点上的等效节点荷载。
§6.2 荷载结构法
6.2.3 衬砌截面强度验算
(1)破损阶段法
◆ 当e0 0.2h时,由抗压强度控制其承载能力K-混凝土和砌体结构的强度安全系数,p106,表6-2 N-轴力 Ra-混凝土或砌体的抗压极限强度 b,h-界面的宽度和厚度 φ-构件纵向弯曲系数,对于衬砌拱圈及墙背紧密回填的边墙取φ=1 α-轴向力偏心影响系数,其值为1-1.5e0/h
①主动围岩压力; ②被动围岩弹性抗力。 ◆ 荷载-结构模型,采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 适用于:支护结构主动承担围岩松动压力的情况(模筑混凝土 衬砌)
第6章 隧道支护结构的计算
2.岩体力学模型
以围岩作为承载主体,支护结构限制围岩向隧道内变形的计算模型
特点: ◆ 支护结构与围岩视为一体,共同承受荷载,且以围岩作为承载主体; ◆ 支护结构约束围岩的变形; ◆ 采用岩体力学方法计算,围岩-结构模型; ◆ 围岩形变引起支护结构上的压力。 适用于:锚喷支护
◆ 按“静力等效”原则进行,即均布荷载所作的虚功 应等于节点荷载所作的虚功。
计算特点: ① 三种单刚
◆ 衬砌单刚:梁单元 ◆ 抗力单刚:二力杆单元 ◆ 基础单刚:支座单元 ② 拼总刚(结构刚度矩阵) ③ 边界条件~墙基础水平位移为0 ④ 求解以节点位移为未知量的方程组 ⑤ 由节点位移求出单元节点力~内力
§6.2 荷载结构法
6.2.3 衬砌截面强度验算
◆ 当 e0 0.2h时,由抗拉强度控制承载能力,仅 需按抗拉强度进行检算 。
KN 1.75Rlbh
6e0 1 h
K-混凝土和砌体结构的强度安全系数,p106,表6-2 N-轴力 Rl-混凝土或砌体的抗拉极限强度 b,h-界面的宽度和厚度 φ-构件纵向弯曲系数,对于衬砌拱圈及墙背紧密回填的边墙取φ=1
11
落石冲击力
12
偶然 荷载
地震力
§6.2 结构力学方法
隧道结构上的荷载及其类型
按其性质可以区分为两大类:
● 主动荷载是主动作用于结构、并引起结构变形的荷载;
1主要荷载。包括围岩压力、支护结构自重、回填土荷载、 地下静水压力级车辆活荷载等
2附加荷载。偶然的非经常作用的荷载。温差压力、灌浆压 力、冻胀压力、混凝土收缩压力及地震力等
§6.3 岩体力学方法
6.3.1 解析法
(1)围岩的二次应力场和位移场
隧道洞室开挖后,围岩的初始应力状态遭到破坏,围岩 应力在洞室周围一定范围内的重新调整,这种应力状态称为 二次应力状态或洞室的应力状态。
1.基本假定 影响洞室围岩二次应力状态的因素是很多的,如围岩的
初始应力状态,岩体地质因素、洞室开挖的形状和尺寸、埋 深以及洞室开挖的施工技术等。但目前对洞室二次应力状态 的力学分析多以下述假定为前提:
作用在隧道结构上的荷载
编号
荷载类型
荷载名称
1
围岩压力(最主要)
2
永久荷载 (恒载)
结构自重力(由结构尺寸和材料容重确定)
3
填土压力(按自重考虑)
4
水压力(按最低水位考虑)
5
6
可
7
变
8
荷
载
9
10
基本 可变 荷载
其它 可变 荷载
公路车辆荷载,人群荷载 立交公路车辆荷载及其所产生的冲击力和土压力 立交铁路列车活载及其所产生的冲击力和土压力 立交渡槽流水压力 温度变化的影响力 冻胀力 施工荷载
a围岩与衬砌牢固粘结,可传递法向力和切应力,设置两个弹性链杆 b粘结差,只能传递法向压力,沿衬砌法向设置弹性链杆 c考虑摩擦力影响,弹性连杆偏离衬砌轴线法向一个摩擦角φ d简化计算,将链杆水平布置
围岩对衬砌的约束作用采用弹性链杆 模拟,托弹性链杆水平设置,其总体 坐标系与局部坐标系一直,设衬砌变 形后的弹性链杆的压缩位移为ui,围 岩对衬砌的弹性抗力为Rix,根据文克 尔假定:
应力达到或超过围岩的屈服条件,使部分围岩处于塑性状态。
§6.3 岩体力学方法
随着喷锚支护和新奥法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隧道开挖 后及时给予围岩必要的约束,抑制其变形,从而避免围岩因 过度变形而产生松动压力。
此时,隧道开挖所引起的应力重分布由围岩和支护体系 共同承担,达到新的应力平衡。由于支护结构阻止了围岩的 变形,必然要受到围岩给予的反作用力而发生变形,这种作 用力与围岩的松动压力极不相同,它是围岩与支护结构共同 变形过程中对支护结构施加的压力,成为形变压力。
6.3.1 解析法
(1)围岩的二次应力场和位移场
岩体 通常情况下是主要承载单元
隧道支护体系
初期支护
支护结构
二次衬砌
一方面承受围岩压力、结构自重以及其它荷载的作 用;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围岩风化、崩塌、防水。
初期支护和衬砌结构型式是否合理,对于结构的承载能 力和经济效果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围岩的稳定性对于结构 型式的选择起决定的作用。
1)视围岩为均质的,各向
同性的连续介质。 2)只考虑自重产生的初始
σy= h
h
应力场。
3)隧道形状是规则的圆形
为主。
σx
4)隧道位于地表下一定的
y
A x σx=l h
深度处,可简化为无限体中的
孔洞问题(图6-11)。
σy
图6-11 解析法计算模型
隧道开挖后,围岩中的应力与位移视围岩强度可能会出
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围岩仍处于弹性状态;另一种是开挖后
● 被动荷载是因结构变形压缩围岩而引起的围岩被动抵抗 力,即弹性抗力,它对结构变形起限制作用。只产生在被衬 砌压缩的围岩边界。
§6.2 结构力学方法
(2)隧道结构上的荷载及其类型
②被动荷载~围岩抗力 ◆ 共同变形理论(很少采用) ◆ 局部变形理论 (温克尔假定) 该理论认为围岩的弹性抗力与围 岩在改点的变形成正比。
基本结构计算图式
对于一些特殊形式的 衬砌,比如拱和边墙 的轴线不连续或者墙 基需要加宽时,需添 加一个特殊的单元-刚性单元,如图b中 单元7
➢围岩弹性抗力的处理 ◆ 以弹簧支承模拟围岩弹性抗力,即在每个节点上设
置一根弹簧链杆,弹簧力即为围岩抗力; ◆ 以温氏假定反映抗力与节点位移的关系; ◆ 弹簧支承的方向:应按衬砌与围岩的接触状态而定。
(3)实际荷载模型
采用量测仪器实地量 测作用在衬砌上的荷载值, 这是围岩与支护结构相互 作用的综合反映。切向荷 载的存在可减小荷载分布 的不均匀程度,从而改善 结构的受力情况。
测量的荷载值既包含围岩的主动荷载也 包含弹性反力。荷载值与围岩的性质、 支护结构的刚度、衬砌背后回填土的质 量有关
按时间分
目前主要求解方法有:解析法、数值法、特征 曲线法和剪切滑移破坏法。
§6.3 岩体力学方法
6.3.1 解析法
解析法是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其平衡方程、几 何方程和物理方程,而后根据所给定的边界条件, 对问题进行直接求解。由于数学上的困难,目前 解析法还只能给出少数简单问题的具体解答。
理论基础
弹塑性力学
§6.3 岩体力学方法
i ki
该理论把围岩简化为一系列彼此 独立的弹簧,每个弹簧表示一个 小岩柱。
6.2.2 衬砌结构计算的直接刚度法
(1)计算原理 直接刚度法又称矩
阵位移法,是以结构节 点位移为基本未知量, 在节点处满足变形协调 条件和静力平衡条件。
基本结构计算图式 ➢衬砌结构的处理 ◆ 衬砌的处理:衬砌属于拱形结构,受弯矩和轴 力影响较大,将衬砌沿其轴线离散化为直杆单元 (梁单元),并将单元的联接点称为节点。一般 将衬砌划分为30-60个单元。 ◆ 墙基础的处理:假设边墙底端是弹性固定,即 能产生转动和垂直下沉,不能产生水平位移。如 图a中单元11及图b中单元12
1
第6章 隧道支护结构的计算
6.1 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 6.2 结构力学方法 6.3 岩体力学方法
6.4 隧道抗震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6.2.3 衬砌截面强度验算
(2)概率极限状态法
极限状态法~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用概率来衡量结构 的安全度,或称“可靠度”。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从抗裂要求出发,混凝土矩形偏心受压构件的抗裂承载力
按下式检算: stNk6e0h1.75bh2fcR tkt
γst-抗裂验算时作用效应分项系数,p107,表6-4 γRt-抗裂验算时抗力分项系数,p107,表6-4
第6章 隧道支护结构的计算
6.2 结构力学方法
6.2.1概 述
1.基本原理
◆将支护和围岩分开考虑,支护结构是承载的主体,围岩 作为荷载的来源和支护结构的弹性支承
◆当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荷载确定后,可用结构力学的方 法求解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
荷载-结构模型的应用有如下三种:
§6.2 荷载结构法
6.2.1 基本原理
形变压力的大小和分布规律取决于围岩的特性以及支护 结构的刚度。
§6.3 岩体力学方法
岩体力学方法,该法认为支护结构与围岩相互 作用,组成一个共同承载体系,其中围岩为主要的 承载结构。它的计算模式为地层—结构模式,即处 于无限或半无限介质中的结构和镶嵌在围岩孔洞上 的支护结构(相当于加劲环)所组成的复合模式。 它的特点是能反映出隧道开挖后的围岩应力状态。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6.1 概述
6.1.1 隧道工程受力特点
1.荷载的模糊性
地面结构荷载比较明确,而且荷载量级不大,而隧道工程的荷载主要取决于 地应力,地应力难以准确量测。
2.围岩物理力学参数难以准确获得
在拱顶,其变形背向地层,不受围岩 的约束而发生自由变形,该区域称为 脱离区。
在两侧及底部,衬砌产生朝向地层的 变形,并受到围岩的约束,围岩对衬 砌产生弹性抗力,该区域称为抗力区。
围岩对衬砌变形起双重作用:主动压 力使衬砌变形,被动压力阻止衬砌变 形。条件为:围岩与衬砌全面、紧密 的接触
抗力区
§6.2 荷载结构法
(2)概率极限状态法 极限状态法~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用概率来衡量结构
的安全度,或称“可靠度”。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混凝土矩形截面中心及偏心受压构件,其受压承载能力:
scN kbhfck/R c
γsc-抗压验算时作用效应分项系数,p107,表6-3 γRc-抗压验算时抗力分项系数,p107,表6-3
§6.2 荷载结构法
(1)主动荷载模型 不考虑围岩与支护结
构的相互作用,因此,支 护结构在主动荷载作用下 可以自由变形,其计算原 理和地面结构一样。
§6.2 荷载结构法
(2)主动荷载加被动荷载(弹性抗力)模型
认为围岩不仅对支护结构施加主动荷载,而且由于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 围岩还对支护结构施加被动的弹性抗力。
结构产生的变形用虚线表示。
地面工程中材料力学参数可通过试件实验获取,而隧道围岩物理力学参 数要通过现场测试,不仅难以进行且不同地段差别很大
3围岩压力-承载体系
◆围岩不仅是荷载,同时又是承载体; ◆ 地层压力由围岩和支护结构共同承受; ◆ 充分发挥围岩自身承载力是支护结构设计的根本出发点
§6.1 概述
6.1.1 隧道工程受力特点
§6.2 荷载结构法
6.2.3 衬砌截面强度验算
(1)破损阶段法 ◆ 偏心距限制 混凝土衬砌的偏心距不宜大于0.45倍截面厚度; 石砌体偏心距不应大于0.3倍截面厚度; 基底偏心距,对岩石地基不大于1/4倍墙底厚度, 对土质地基不大于1/6倍墙底厚度。
§6.2 荷载结构法
6.2.3 衬砌截面强度验算
5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荷载受到施工方法和施工时间的影 响 6与地面结构不同,隧道支护结构安全与否既要考 虑支护结构能否承载,又要考虑围岩是否失稳。
第6章 隧道支护结构的计算
6.1.2 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
1.结构力学模型
以支护结构作为承载主体,围岩对支护结构的变形起约束作用的 计算模型。
特点: ◆ 以支护结构作为承载主体; ◆ 围岩对支护结构的作用只是在支护结构上产生荷载:
Rix=(kibsi)ui ki---弹性抗力系数 b---隧道极端宽度,一般取1m si---相邻两衬砌单元竖直投影之和的 一半,si=(lisinαi+li+1sinαi+1)/2
上式写成矩阵形式为:R ieK Re ie
➢等效节点荷载的处理 在实际工程中,主动荷载和结构自重一般不直接作
用在节点上。为了配合衬砌的离散化,主动荷载和结 构自重也要进行离散,也就是将作用在衬砌上的分布 荷载置换成作用在节点上的等效节点荷载。
§6.2 荷载结构法
6.2.3 衬砌截面强度验算
(1)破损阶段法
◆ 当e0 0.2h时,由抗压强度控制其承载能力K-混凝土和砌体结构的强度安全系数,p106,表6-2 N-轴力 Ra-混凝土或砌体的抗压极限强度 b,h-界面的宽度和厚度 φ-构件纵向弯曲系数,对于衬砌拱圈及墙背紧密回填的边墙取φ=1 α-轴向力偏心影响系数,其值为1-1.5e0/h
①主动围岩压力; ②被动围岩弹性抗力。 ◆ 荷载-结构模型,采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 适用于:支护结构主动承担围岩松动压力的情况(模筑混凝土 衬砌)
第6章 隧道支护结构的计算
2.岩体力学模型
以围岩作为承载主体,支护结构限制围岩向隧道内变形的计算模型
特点: ◆ 支护结构与围岩视为一体,共同承受荷载,且以围岩作为承载主体; ◆ 支护结构约束围岩的变形; ◆ 采用岩体力学方法计算,围岩-结构模型; ◆ 围岩形变引起支护结构上的压力。 适用于:锚喷支护
◆ 按“静力等效”原则进行,即均布荷载所作的虚功 应等于节点荷载所作的虚功。
计算特点: ① 三种单刚
◆ 衬砌单刚:梁单元 ◆ 抗力单刚:二力杆单元 ◆ 基础单刚:支座单元 ② 拼总刚(结构刚度矩阵) ③ 边界条件~墙基础水平位移为0 ④ 求解以节点位移为未知量的方程组 ⑤ 由节点位移求出单元节点力~内力
§6.2 荷载结构法
6.2.3 衬砌截面强度验算
◆ 当 e0 0.2h时,由抗拉强度控制承载能力,仅 需按抗拉强度进行检算 。
KN 1.75Rlbh
6e0 1 h
K-混凝土和砌体结构的强度安全系数,p106,表6-2 N-轴力 Rl-混凝土或砌体的抗拉极限强度 b,h-界面的宽度和厚度 φ-构件纵向弯曲系数,对于衬砌拱圈及墙背紧密回填的边墙取φ=1
11
落石冲击力
12
偶然 荷载
地震力
§6.2 结构力学方法
隧道结构上的荷载及其类型
按其性质可以区分为两大类:
● 主动荷载是主动作用于结构、并引起结构变形的荷载;
1主要荷载。包括围岩压力、支护结构自重、回填土荷载、 地下静水压力级车辆活荷载等
2附加荷载。偶然的非经常作用的荷载。温差压力、灌浆压 力、冻胀压力、混凝土收缩压力及地震力等
§6.3 岩体力学方法
6.3.1 解析法
(1)围岩的二次应力场和位移场
隧道洞室开挖后,围岩的初始应力状态遭到破坏,围岩 应力在洞室周围一定范围内的重新调整,这种应力状态称为 二次应力状态或洞室的应力状态。
1.基本假定 影响洞室围岩二次应力状态的因素是很多的,如围岩的
初始应力状态,岩体地质因素、洞室开挖的形状和尺寸、埋 深以及洞室开挖的施工技术等。但目前对洞室二次应力状态 的力学分析多以下述假定为前提:
作用在隧道结构上的荷载
编号
荷载类型
荷载名称
1
围岩压力(最主要)
2
永久荷载 (恒载)
结构自重力(由结构尺寸和材料容重确定)
3
填土压力(按自重考虑)
4
水压力(按最低水位考虑)
5
6
可
7
变
8
荷
载
9
10
基本 可变 荷载
其它 可变 荷载
公路车辆荷载,人群荷载 立交公路车辆荷载及其所产生的冲击力和土压力 立交铁路列车活载及其所产生的冲击力和土压力 立交渡槽流水压力 温度变化的影响力 冻胀力 施工荷载
a围岩与衬砌牢固粘结,可传递法向力和切应力,设置两个弹性链杆 b粘结差,只能传递法向压力,沿衬砌法向设置弹性链杆 c考虑摩擦力影响,弹性连杆偏离衬砌轴线法向一个摩擦角φ d简化计算,将链杆水平布置
围岩对衬砌的约束作用采用弹性链杆 模拟,托弹性链杆水平设置,其总体 坐标系与局部坐标系一直,设衬砌变 形后的弹性链杆的压缩位移为ui,围 岩对衬砌的弹性抗力为Rix,根据文克 尔假定:
应力达到或超过围岩的屈服条件,使部分围岩处于塑性状态。
§6.3 岩体力学方法
随着喷锚支护和新奥法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隧道开挖 后及时给予围岩必要的约束,抑制其变形,从而避免围岩因 过度变形而产生松动压力。
此时,隧道开挖所引起的应力重分布由围岩和支护体系 共同承担,达到新的应力平衡。由于支护结构阻止了围岩的 变形,必然要受到围岩给予的反作用力而发生变形,这种作 用力与围岩的松动压力极不相同,它是围岩与支护结构共同 变形过程中对支护结构施加的压力,成为形变压力。
6.3.1 解析法
(1)围岩的二次应力场和位移场
岩体 通常情况下是主要承载单元
隧道支护体系
初期支护
支护结构
二次衬砌
一方面承受围岩压力、结构自重以及其它荷载的作 用;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围岩风化、崩塌、防水。
初期支护和衬砌结构型式是否合理,对于结构的承载能 力和经济效果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围岩的稳定性对于结构 型式的选择起决定的作用。
1)视围岩为均质的,各向
同性的连续介质。 2)只考虑自重产生的初始
σy= h
h
应力场。
3)隧道形状是规则的圆形
为主。
σx
4)隧道位于地表下一定的
y
A x σx=l h
深度处,可简化为无限体中的
孔洞问题(图6-11)。
σy
图6-11 解析法计算模型
隧道开挖后,围岩中的应力与位移视围岩强度可能会出
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围岩仍处于弹性状态;另一种是开挖后
● 被动荷载是因结构变形压缩围岩而引起的围岩被动抵抗 力,即弹性抗力,它对结构变形起限制作用。只产生在被衬 砌压缩的围岩边界。
§6.2 结构力学方法
(2)隧道结构上的荷载及其类型
②被动荷载~围岩抗力 ◆ 共同变形理论(很少采用) ◆ 局部变形理论 (温克尔假定) 该理论认为围岩的弹性抗力与围 岩在改点的变形成正比。
基本结构计算图式
对于一些特殊形式的 衬砌,比如拱和边墙 的轴线不连续或者墙 基需要加宽时,需添 加一个特殊的单元-刚性单元,如图b中 单元7
➢围岩弹性抗力的处理 ◆ 以弹簧支承模拟围岩弹性抗力,即在每个节点上设
置一根弹簧链杆,弹簧力即为围岩抗力; ◆ 以温氏假定反映抗力与节点位移的关系; ◆ 弹簧支承的方向:应按衬砌与围岩的接触状态而定。
(3)实际荷载模型
采用量测仪器实地量 测作用在衬砌上的荷载值, 这是围岩与支护结构相互 作用的综合反映。切向荷 载的存在可减小荷载分布 的不均匀程度,从而改善 结构的受力情况。
测量的荷载值既包含围岩的主动荷载也 包含弹性反力。荷载值与围岩的性质、 支护结构的刚度、衬砌背后回填土的质 量有关
按时间分
目前主要求解方法有:解析法、数值法、特征 曲线法和剪切滑移破坏法。
§6.3 岩体力学方法
6.3.1 解析法
解析法是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其平衡方程、几 何方程和物理方程,而后根据所给定的边界条件, 对问题进行直接求解。由于数学上的困难,目前 解析法还只能给出少数简单问题的具体解答。
理论基础
弹塑性力学
§6.3 岩体力学方法
i ki
该理论把围岩简化为一系列彼此 独立的弹簧,每个弹簧表示一个 小岩柱。
6.2.2 衬砌结构计算的直接刚度法
(1)计算原理 直接刚度法又称矩
阵位移法,是以结构节 点位移为基本未知量, 在节点处满足变形协调 条件和静力平衡条件。
基本结构计算图式 ➢衬砌结构的处理 ◆ 衬砌的处理:衬砌属于拱形结构,受弯矩和轴 力影响较大,将衬砌沿其轴线离散化为直杆单元 (梁单元),并将单元的联接点称为节点。一般 将衬砌划分为30-60个单元。 ◆ 墙基础的处理:假设边墙底端是弹性固定,即 能产生转动和垂直下沉,不能产生水平位移。如 图a中单元11及图b中单元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