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复习精炼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专题一 本章知识梳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要领:
(1)垂直(chuízhí)悬空放在试管口正上方,以免污__染__(_wū_rǎ_n)_滴__管__; (2)保持胶头在上,不能___倒__放_或(dǎ_o _fà_nɡ_平) _放_,防止液体倒流,
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帽; (3)严禁用未经洗涤的滴管吸取别的试剂,以免试剂相互污染;
注意:使用量筒时,要做到:①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②读 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线及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仰视则读 数偏小,液体的实际体积大于读数,俯视则读数偏大,液体的实 际体积小于读数。
第十五页,共二十一页。
九、物质的加热(常用(chánɡ yònɡ)的加热仪器是酒精灯) 1. 酒精灯火焰分___外__焰_、(w_ài_y_àn_)内__焰、(_nè_i_y_àn_)_焰三心部分(如图Z1-1-1),
烧(因为这里的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
成的)。 4. 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石__蜡__(s_hí_l_à)_+_氧__气_点__燃___二__氧_ 化 _碳__+_水______。
第八页,共二十一页。
注意: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②“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fēnsàn)在空气中形成的;“雾”是液 体小液滴分散(fēnsàn)在空气中形成的。
品);
(2)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___向__着___(x_ià_ng(防zhe)止手药心液流出腐蚀标 签)
第十三页,共二十一页。
(3)瓶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快速倒会
造成液体洒落试管外); (4)倾注完毕后,瓶口在试管口靠两下,并立即盖上瓶塞(防止
药液挥发或被污染),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_指__定__的__容__器___中。
2. 如仪器内附有不溶性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 可加稀盐酸洗涤,再用水冲洗。 3. 如仪器内附有油脂等,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也可用洗衣
粉或去污粉刷洗。
4. 玻璃仪器清洗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上的水
_既___不__聚__成__水___滴__(_sh_uǐ_d_ī_),__也___不__成__股_,流而是均匀地附着一层水膜时, 就下表明已洗涤干净了。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一页。
埚等;仪器能间接受热的有烧杯、烧瓶、锥形瓶(加热时,需
加石棉网)。 2. 加热仪器:___酒__精__灯___。 3. 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量筒(量液体体积)。 4. 分离仪器:漏斗。 5. 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 粒)、胶头滴管(dī ɡuǎn)(少量液体)。
(4)滴瓶上的滴管与瓶配套使用,滴液后应立即插入原瓶内,不
能用水冲洗。
第十四页,共二十一页。
3. 取用定量液体时可用____量__筒和(l_iá_ng_tǒ_n_g)胶__头__滴__,管读(dī 数ɡuǎ(nd)úshù)时视 线与______凹__液__面__的__最__低__处__保__持__水__。平
形成一段水柱),如果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第十九页,共二十一页。
2. 带导管及长颈漏斗的双孔胶塞与锥形瓶:用弹簧夹夹紧
出气胶管,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水,直至长颈漏斗与
锥形瓶的水形成液面差(液柱),且液面不下降,表明装置
(zhuāngzhì)的气密性良好。
十二、仪器的洗涤 1. 废渣、废液倒入__废__物__(f_èi中wù)缸,有用的物质倒入
2. 用量原则:严格按规定用不量能取用用手;接没触说(ji明ēchù用)药量品的,液体取
________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3. 剩余药品: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带出实验室, 要放入____1_~_2____内。
指定 容器 (zhǐdìng)
第十二页,共二十一页。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
1. 取用块状固体用___镊__子_。(niè(z一i) 横二放三慢竖) 2. 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_____药_或匙______。(一 斜纸二槽送三直立)
(三)液体药品的取用
1. 取用大量液体时可直接(zhíjiē)从试剂瓶中倾倒(一倒二向三
挨四靠)要领:
(1)瓶盖___倒___放在实验台上(防止药品腐蚀实验台或污染药
第二十页,共二十一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上册。1. 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tí chū)问题→___________→制定方案→进行实验→分析论证 →___________。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观察实验现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②描述实 验现象不能说成实验结论。(1)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检验 二氧化碳。2. 用量原则:严格按规定用量取用。(3)严禁用未经洗涤的滴管吸取别的试剂,以免试剂相 互污染。指定的容器

第四页,共二十一页。
二、物质的两种变化(biànhuà)
三、物质的两种性质
第五页,共二十一页。
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 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_____猜__想_(_cā_i_xi→ǎng)制假设定方案 →进行实验→分析论证→________得__出_。结论
2. 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
观察是化前:物质的名称、颜色、状态和气味(qìwèi)等; (2)变化中:物质颜色、状态、气味等现象的改变以及光、热、
沉淀、气体等现象的产生; (3)变化后:新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第六页,共二十一页。
注意:①描述现象时要根据观察(guānchá)到的具体现象,抓住 实质性的、客观的、能体现问题的现象进行描述;②描述实 验现象不能说成实验结论。如: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 烧杯,现象应是有水珠出现,而不能描述成“有水生成”。 五、蜡烛燃烧的探究 1. 石蜡的物理性质:硬度小,熔点低,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第十一页,共二十一页。
6. 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
7. 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 八、药品的取用
(一)药品的取用规则
1. “三不”原则:(1)___________________;(2)不要把鼻孔凑
到容器(róngqì)口闻药品;(3)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 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
本的实验操作(独立操作); 4.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 器,并能安全操作(独立操作); 5. 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品的意识 (内化)。
第三页,共二十一页。
知识 梳理 (zhī shi)
一、化学的研究对象
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___性__质_、_____组_、成______结与构 ____变__化___规_的律科学。 2. 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的___原__子__论_和____分__子__学__说的创立,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门捷列夫(mén jié liè fū)发现了 _元__素__周__期__律___,并编制出___元__素__(y_u_án_s_ù)。周期
熄灭的是___________; (2)向两集气瓶(qì pínɡ)内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的气是
___________,无明二显氧变化化碳的是________。
二氧化碳
第十页,共二十一页。
氧气
(yǎngqì)
七、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其使用
1. 反应容器:可直接受热的有____试_管_、(sh蒸ìgu发ǎn) 皿、燃烧匙、坩
六、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1. 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 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2. 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 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 量高。
第九页,共二十一页。
3. 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
用力转动插入。
第十八页,共二十一页。
2. 在容器口塞橡皮塞:把橡皮塞慢 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如图Z1-1-6),
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子上再使劲塞
塞子(容易(róngyì)压破仪器)。 十一、简易装置气密性检查 1. 带导管橡皮塞与试管: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双手紧握试 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______是__否__(_sh_ì _fǒ_u)_有(或气手泡离冒开出后导管内
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水的含量高。
4. 实验结论:“两多一少”——人呼出的气体中__________
和________含量比空气中多,________的含量比空气中少。
5.二鉴氧别化氧碳气(èr和yǎn二g 水hu氧à 蒸tà化n气) 碳
氧气
(1)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燃烧更旺的是_______,立即
有人的地方。
第十七页,共二十一页。
3. 使用试管夹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加热 时应手握试管夹的长柄。 4. 加热玻璃仪器前,应把仪器外壁擦干,否则易使仪器炸 裂。 十、连接仪器装置连接仪器装置一般按从____到低____,高从____
到__左__的顺序右进行。 1. 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如图Z1-1-4)或者连接玻璃管 和橡皮管(如图Z1-1-5):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 (ránhòu)对准孔稍微
第七页,共二十一页。
2. 石蜡燃烧产物的检验
(1)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
浊)——检验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 tàn)
(2)在其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或
有水珠出现)——检验水。
3. 蜡烛的火焰及火焰熄灭时的现象:火焰分为___外__焰_、(wài yàn __内__焰__、__焰__心__三层。熄灭时有____白__烟产生,并且白烟可燃
酒精挥发(如图Z11-2)。
第十六页,共二十一页。
2. 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药品(yàopǐn)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底部均
匀受热(来回移动酒精灯或移动试管,防止受热不均而使试管破
裂),然后对准药品部位用外焰加热(如图Z1-1-3)。给固体 加热时,一般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冷凝水或药
品中的湿存水倒流到试管底使试管炸裂);给液体加热时,应 使试管倾斜,与桌面大约成_______角,且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 试管45容°积的______,试管口不能对着
期末复习(fùxí)精练
上册
第一 单元 (dìyī) 走进化学世界
专题 一 (zhuāntí) 本章知识梳理
第一页,共二十一页。
思维 导图 (sīwéi)
第二页,共二十一页。
考纲要求(yāoqiú)
1.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认识); 2. 化学反应(huàxué fǎnyìng)的本质(认识);
______温度最高外,焰 ______温度最低。焰因心此,加热时应用
______加热。酒外精焰灯内的酒精不可超过其容积的_____;用完
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绝对禁止向燃着的 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以免引起火灾;酒精灯不用时,要
盖上灯帽,以防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