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直播栽培存在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直播粳糯稻栽培技术和传统粳糯稻种植技术相比,省去了繁琐的育秧移栽步骤,还较大程度提高了粳糯稻栽植效率,并进一步推进了粳糯稻种植流程的规范化发展,提高了粳糯稻种植的产量、质量和收益。

关键词:直播水稻;栽培技术;问题及对策
水稻是我国最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面积和总产量大约分别占我国粮食作物的27%和38%,水稻生产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直播水稻栽培技术是直接将稻种通过一定标准化的流程播撒到农田中的一种轻简栽培方式,这一技术为我国水稻增产增值奠定了良好基础。

1水稻直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杂稻问题。

杂稻是隐藏在表土层中的稻种,当达到出苗的理想条件时,就会从土壤中自然生长出来成为“自生稻”,具有明显的地总茎特征。

但是杂稻和之前栽种过的水稻品种纯度没有关联。

直播稻面积在近年来不断扩增,直播次数的增加,加重了杂稻的生长量。

1.2水稻植株分布不均。

粳糯稻种植过程中分布太稀疏或太密集,或没有做好水肥管理措施,就会出现播种量分布不合理的问题,播种量太大会导致基本苗数量过多,对发挥分蘖优势具有一定影响,从而使得分蘖的成穗率较低,降低稻田的产量。

但如果播种量太小,就会导致基本苗数量不足,进而出现大面积的无效分蘖,也会影响到产量。

1.3病虫草害治理。

杂草的生长期与稻苗的发育期同步进行,且稻田的前期管理主要是湿润管理,从而导致杂草随着稻苗一同生长,且杂草种类多、数量大、生长速度快、出草时间长、高峰多。

此外,水稻群体较大、稻田潮湿、水稻叶子嫩等因素,也是稻田容易发生病虫害的主要诱因。

目前水稻田普遍存在病虫草害严重的问题,并且难以防除。

1.4缺苗问题严重。

没有经过平整的稻田,地面高度相差较大,不但影响禾苗的生长速度,还会为后期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即便稻田较为平整,也要等到稻田内的泥沉淀之后再进行播种,否则会使稻种陷泥过深,影响发芽,导致稻田出苗率低,后期基本苗数量少,不能达到水稻栽培的基本要求。

1.5抗倒伏能力较差。

采取直播水稻栽培技术的稻苗,普遍根系入土深度为5~8cm。

根系较浅首先无法确保稻苗从土壤中吸收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其次也不利于稻苗扎根,在水稻乳熟期容易出现倒伏。

此外,氮肥过多、钾肥不足,灌浆期存在稻飞虱、水稻纹枯病等问题,会直接引发水稻倒伏。

播种过迟,没有明显的搁田控水时期,施肥量过大,基部节间长而软,都是导致水稻抗倒伏能力较差的原因。

2水稻直播问题化解措施
2.1均匀播种,查苗补苗。

直播稻的群体成穗率同全苗均苗具有直接关联,必须重视水稻品种的选择。

选取茎秆粗壮、分蘖力适宜、苗期具有较强耐寒性、成熟期适中的矮秆抗倒伏能力较强的品种。

不建议选择早熟品种,主要是因为容易造成生育期缩短,产量减少。

另外,尽早翻耕,保持地面平整,确保具有良好的田间理化性质。

在田地高低落差保持在3cm之内的前提下,灌水养护,播种前1~2d排水,土壤沉实之后播种;备播种子需要做好浸种等前期处理工作,并选取晴朗天气进行播种;出苗期做好鸟类物理性驱赶、鼠类毒杀或驱赶等工作,防止动物对苗种带来侵害;还可以利用绿色农药驱除动物,或引进动物相应的天敌;在播种之后需要及时查苗补苗,确保全田植株密度适宜,为水稻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2做好病虫草害防治的相关工作。

直播水稻田间环境便于杂草生长,主要表现为草量多、出草早、时间长、危害大,所以除草是直播稻获得高产的重点所在。

除草需要采用“一封、二杀、三补”手段,而直播稻的病虫防治和水稻移栽初期管理相同,但是在齐苗之后为解决稻飞虱与二化螟的为害,需合理选择药物进行防治。

2.3做好抗倒伏工作。

水稻高产的重点是抗倒伏,直播稻根系较浅,极易出现倒伏问题,因此抗倒伏工作极为重要。

为提高品种的抗倒伏能力,需要控制好稻田播种量和基础苗数量,在水稻2~3叶期,对叶面喷洒多效唑80g/亩,促进分蘖和根系稳扎田中。

施钾肥强壮稻秆,底肥施加含钾多的肥料,穗期亩施钾肥10kg,叶面喷洒99%高纯磷酸二氢钾或腐植酸肥。

为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还需做好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侯建昌.直播水稻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农技服务,2016,33(03):92.
[2]潘志强.直播水稻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
谈[J].农家参谋,2017(10):106.
水稻直播栽培存在问题及对策
刘朝志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安徽蚌埠233400)
作物栽培现代农村科技2019年第5期2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