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第三节 电离平衡教案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结构的关系。

2.使学生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浓度等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3.常识性介绍电离平衡常数。

二、教学重点
电离平衡的建立及电离平衡的移动。

三、教学难点
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电离平衡常数。

四、教学方法
理论推导法。

五、教学用具
HCl溶液、CH3COOH溶液、NaOH溶液、NH3·H2O溶液、NaCl溶液各500 mL (0.5 mol·L-1),电解装置一
套,导线若干。

六、教学过程
[实验导入]教师依次演示HCl、CH3CHOOH、NaOH、NH3·H2O、NaCl五种溶液的导电能力并启发学生分析推论,从而得出HCl、NaOH、NaCl导电能力强,CH3COOH,NH3·H2O导电能力弱的结论。

教师及时把这五种物质分类:导电能力强的HCl、NaOH、NaCl叫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弱的CH3COOH、NH3·H2O叫弱电解质。

[板书] 第三节电离平衡
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讨论比较]教师提出设问:为什么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不同?请从电解质溶液能导电的原
因逐步分析。

电解质溶液能导电是由于溶液里有能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

溶液的导电性不同→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不同→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同→电解质有强弱之分。

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弱电解质不完全电离。

紧接着板书:
[板书]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继续讨论比较:为什么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能完全电离而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呢?引出下一个问题。

[板书]二、弱电解质的电离
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到底弱电解质中哪一部分分子能电离呢?
讲解:其实每个弱电解质分子的性质相同,在溶液中都有电离的可能,只是电离产生的离子在运动过程中相互碰撞又结合成了分子,其电离过程是可逆的,同可逆反应一样,开始时电离速率快,随时间推移,电离速度逐渐减小,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增大,最终必达到υ(正)=υ(逆),弱电解质的电离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达到平衡状态,引出第三个问题。

[板书]三、电离平衡
[引导讨论]什么是电离平衡?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溶液未电离的分子浓度和已电离的离子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叫电离平衡。

特点:动、定、变。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不同在于电离程度不同,那么怎样用化学用语来表示呢?用不同的电离方程式来表示,从而引出第四个问题。

[板书]四、电离方程式
教师一边写一边讲解,强电解质用等号,弱电解质用可逆号,如:
NaCl====Na++Cl-CH3COOH====CH3COO-+H+
上述表示方式只表示溶液里电解质分子和离子的种类,不表示电离程度的大小,不同弱电解质电离程度
不同,那么可用什么来表示电离程度的大小呢?引出第五个问题:
[板书]五、电离平衡常数
定义:对一元弱酸或一元弱碱来讲,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

表示:例CH 3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CH 3COOH ==== H ++CH 3COO -
K a = )
COOH CH (c )COO CH (c )H (c 33-+⋅ 特点:电离平衡常数同化学平衡常数一样,不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而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总结提高:
1.强、弱电解质的区分。

2.电离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常数类似。

3.布置作业 一、2 二、1、2 三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电离平衡 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
三、电离平衡
定义:
特点:动、定、变
四、电离方程式
五、电离平衡常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