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体系考核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下发“双体系”建设实施办法
各职能部门、队组: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提升煤矿基础设施、基础管理水平,规范员工安全行为,有效控制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根据《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1093-2011)和集团公司安全工作总体要求,特制定下发《一季度“双体系”建设考核内容及评价标准》,望各部门、队组认真执行。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以危险源辨识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通过科学制定各大系统、各类设施、设备、材料的安全规范,健全完善各类管理制度,明确安全风险管控流程,使关键设备和现场安全风险实现超前辨识和预控,实现“人、机、环、管”的最佳匹配。
员工操作达标体系建设以提高员工素质,规范员工行为为目的,通过制定岗位员工行为规范,明确岗位设臵和岗位素质要求,加大安全培训、考核力度,对员工行为进行规范,从而实现员工操作达标,减少“三违”,防止零敲碎打事故发生。
消化吸收“以人为本”和“风险预控”的先进理念,与公司传统安全管理相融合,推进矿井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和“员工操作达标体系”建设(以下简称“双体系”建设),
实现系统性、预防性、全程控制性安全管理。
一、成立“双体系”建设工作督导组
组长:
常务副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副总工程师及各部门负责人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监部.
办公室主任:
领导组职责:负责对“双体系”建设的工作进行策划、协调、培训、实施、监督、考核等工作。
办公室职责:负责制定我矿“双体系”建设工作规划和考核标准,负责制定“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及日常考核,及时向安监局报送“双体系”建设进展情况。
二、成立“双体系”建设办公室
采煤专职人员:
掘进专职人员:
机电专职人员:
运输专职人员:
通风专职人员:
防治水专职人员:
安全管理专职人员:
火工品专职人员:
物资供应专职人员:
地面综合管理专职人员:
办公室职责:负责“双体系”建设日常工作,并按时向地煤公司安监分局(每月10日、20日、30日)报送体系建设进展情况。
三、“双体系”建设内容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内容包括:
(一)根据国家现行规程、标准、规范,按10个专业,由各专职人员负责制定本系统、设施、设备、材料的安全标准和规范。
(二)由安监部牵头、各部门配合,针对现有的工作面、场所和生产活动进行风险评估,由安监部负责编制矿井《风险评估报告》。
(三)由安监部牵头、各部门配合,对矿井主要系统、场所、活动等按照专业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和评价,安监部负责编制《风险管理手册》。
(四)根据国家现行规程、标准、规范,按10个专业,由各专职人员负责制定本系统管理制度。
(五)安监部负责编制《安全管理手册》和《风险管控流程》。
(六)安监部负责将辨识出的危险源分解到各岗位,形成《岗位危险源告知卡》。
员工操作达标体系建设内容包括:
(一)根据国家现行规程、标准、规范,按10个专业,由各专职人员负责对组织机构进行梳理,明确岗位设臵,重新定岗定编,理顺管理机制,防止管理职责重叠,由安监部负责编写矿井《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部门、区队、工程技术人员、岗位人员对生产安全事故层层负责规定。
(二)按10个专业,由各专职人员负责重新编制本系统《岗位责任制》。
根据岗位工作性质和业务特点,明确岗位职责、权限和工作标准。
(三)由人力部制定《岗位任职要求》。
明确岗位准入条件(包括学历、专业、工作经历和技能等),对现有岗位人员进行重新登记、评估。
(四)安监部负责编制《员工行为通用要求》和各专业《岗位操作达标手册》。
(五)安监部负责编制《班前(后)安全活动通用标准》。
四、“双体系”建设要求
1、按10个专业,由各专职人员负责本专业标准、制度、流程等制定和实施。
制定的各种制度、标准、管控措施等必须遵循精细化、流程化、标准化原则,力求简单、实用,具有可操作性。
2、培训科负责制定“双体系”建设培训计划、考核办
法等,及时联系安监分局及指导人员,通过培训、研讨等方式,不断提高各级人员对“双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做到思想统一,行动一致,避免流于形式。
3、由安监部负责每月10日、20日、30日前向安监分局报送本矿“双体系”建设进展情况。
五、“双体系”建设步骤
1、待集团公司召开完“双体系”培训会后,由矿长组织召开“双体系”建设启动大会,并进行首次培训,每月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双体系”建设工作。
2、对现有的文件、制度、办法、表格、记录等进行收集、汇总、梳理。
3、完成《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管理制度汇编》、《安全管理手册》、《风险管控流程》、《风险管理手册》、《岗位操作达标手册》、《员工日常行为规范》、《班前(后)安全活动通用标准》、《入井升井通用标准》、《避灾自救与应急处臵措施》、《两器使用及六大系统的使用》和《员工行为通用要求》等的编制。
4、制定严格的“双体系”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安全培训部门分期、分专业对员工技能提升情况、岗位知识掌握情况等进行抽查、考核。
5、开展矿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确定系统、关键设备安全运行状况。
6、采用分片包干负责的方式,规范采、掘、机、运、通、防治水等班前礼仪、入井升井行为规范、岗位交接班等,并进行检查、指导。
7、制定全面风险预控管理绩效的考核评价标准,采取每月定期检查和每季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照评价标准进行监督检查,检查记录必须真实、准确、可追溯。
六、“双体系”考核办法
地煤公司对各矿井“双体系”建设实行季考核,由安监分局每季按“双体系”建设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考核。
得分90分合格,90分以下每降1分扣罚1万元。
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扣罚1万元。
(一)未成立体系建设领导组;
(二)未制定体系建设方案;
(三)未召开月度专题会议;
(四)未按计划组织人员参加培训;
(五)未按时制定文件、制度、程序、标准;
(六)未及时汇报工作进展的。
附件一:员工操作达标体系检查考评实施细则
附件二: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的实施办法
员工操作达标检查考评实施细则
为了规范员工操作行为,激励员工做遵守岗位规范操作的模范,特制定本检查考评实施细则。
一、参加考评人员范围:各部门、队组所有员工。
二、检查考评时间安排: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止。
三、检查考评操作行为的项目:
(一)班前会
认真开好班前会,不参加班前会者不准上岗。
1、会议纪律。
员工要自觉遵守班前会纪律,不得迟到、早退、抽烟、讲小话、关掉手机或调成振动。
2、会议内容。
传达调度会议精神;掌握上班安全生产移交情况;安排本班工作,特别强调安全注意事项;检查员工精神状况,发现有情绪不稳、精神欠佳、喝酒者不准上班。
(二)班前准备
每位员工都要按规定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佩戴好自救器、瓦检仪、人员定位读卡器、上岗证、劳保用品、工具配件等,携带火工品者还要严格遵守有关制度。
(三)入井须知
1、自觉遵守检身制度,严禁穿化纤衣服下井,严禁携带香烟、打火机等东西下井;
2、自觉遵守斜井“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工具配件要拿在手上,不要扛在肩上行走。
(四)井下行走须知
1、在运输大巷行走。
要时刻注意来往小绞车,通过弯道、岔道时要“一停、二看、三通过”,跨越钢丝绳要小心,通过风门时要随手关风门。
2、在采掘巷道行走。
要注意路面和顶板支护情况,在接近放炮警戒区域时必须停止行进,询问情况,服从指挥。
进入采掘工作面时,不要站在皮带运输机、镏槽上行走,横跨时要小心谨慎。
3、井下携带物品行走。
携带长件物品时要注意避免碰伤人;多人扛抬物件要协调配合,相互照应,安全抬运;携带火工品要专人专运,不得人货混运,中途不得逗留。
(五)、井下其它须知
1、严禁在井下睡觉。
无论是大巷、机房硐室还是采区作业工作面,都不准睡觉。
2、严禁随便取掉身上携带的矿灯、矿帽、自救器、读卡器、瓦斯报警仪、口罩等防护设施或仪器仪表。
3、严禁在井下拆开矿灯、读卡器、报警仪等设备仪器。
4、严禁在井下打闹戏嬉、打架斗殴,不得赤膊作业。
5、保持井下环境卫生,不得乱丢废物,材料码放整齐。
(六)、作业前准备
1、按时到工作面接班,询问上班情况,存在的问题。
2、检查工作面顶板支护、瓦斯探头、风筒、安全出口、材料准备等情况。
3、认真做好作业前安全准备工作,确保安全情况后方可开工作业。
(七)、操作要领
严格按照《各工种操作规程》中的操作要领进行作业,遵守煤矿“三大规程”,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八)、交接班准备
1、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
2、做好本班扫尾工作,不把安全隐患留给下班;
3、进行“手指口述”法向下班交待清楚移交情况,特别是安全注意事项。
(九)、掌握自救互救知识。
1、熟悉井下巷道、避灾线路、撤离方向、安全标志等;
2、掌握正确使用自救器的方法;
3、学习一些创伤急救、触电急救等方面的知识。
四、评分标准
1、班前会10分。
未参加班前会不得分,开会时抽烟或嚼槟榔扣2分,讲小话扣2分,迟到扣2分,未穿工装上班扣2分,抽查对本班安全注意事项,有不清楚者扣2—10分。
2、班前准备10分。
未佩戴劳保用品扣2分,未带自救
器或瓦检仪扣5分,未带上岗证扣5分。
3、入井须知10分。
喝酒后下井、携带烟火下井、穿化纤衣服下井都不得分,未接受检身扣2分,不遵守火工品管理制度扣10分,不遵守人车制度视情况扣分。
4、井下行走、携带、休息须知10分。
在井下无故跑步行走扣2分,斜井爬乘绞车扣10分,井下睡觉扣5分,无故取掉自救器、矿帽者扣2分,赤膊作业扣2分,其他不安全或不文明行为酌情扣2—10分。
5、作业前准备15分。
到工作面接班,未询问上班情况存在的问题就开工作业的扣5分。
未检查工作面顶板支护、瓦斯探头、风筒、安全出口、材料准备等情况每一项扣5分。
6、操作要领20分。
不按岗位规范操作程序进行作业的,根据《员工行为规范操作实施细则》每次扣5分,直至为零分。
7、交接班10分。
未执行交接班制度的扣5分,未进行“手指口述”移交的扣5分,移交不清楚的扣5分。
8、熟悉避灾线路、自救器使用15分。
不会使用自救器的扣5分,对井下避灾线路、安全标志、报警信号不熟悉的每项扣5分。
五、考核办法
1、由安监部责专人到岗位对员工进行现场考核评分,考核评分表签字后交“双体系”建设办公室汇总。
2、每月底“双体系”建设办公室统计各队组员工考核得分情况,并进行张榜公布。
3、员工综合得分分为实际操作分、文化考试分两部分,实际操作分占综合分的比例70%,文化考试分占30%。
文化考试由培训科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岗位标准考试,未及格的员工进行再培训工作,确保合格一个,上岗一个。
4、综合考核得分在80-90分为“岗位规范操作合格员工”;考核得分在90分以上列为“岗位规范操作标兵”评选范围。
“双体系”领导组审核后决定评选名单。
5、年底评选“岗位规范操作标兵”10名,发放奖金1000元/人;“岗位规范操作合格员工”20名,发放奖金500元/人。
六、其他有关规定
1、各部门、队组,要高度重视员工岗位行为规范操作检查考核评比工作,认真组织本部门、队组的员工进行达标考核。
2、综合考核得分在80分以下为不合格者,要继续学习,规范操作,进行第二次检查考核,经两次考核不合格的,要停工学习,或者予以辞退。
本达标检查考评实施细则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的实施办法
各部门、队组:
为进一步强化矿井安全基础管理,规范安全管理行为,必须完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以便全面正确的辨识矿井危险源和控制安全风险,特制定实施办法如下。
一、工作目标
1、按“双体系”领导组及建设组办公室制定的统一方法,按照10个专职人员对所有作业区域、岗位、工种的危险源进行全面的辨识,形成矿井危险源信息库。
2、由10个专职人员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提取管理对象、制定管理标准与措施;确定风险预控、危险源监测、风险预警、风险控制的方式。
3、让所有员工掌握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及风险预控措施,按员工岗位规范作业。
二、各部门、各岗位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职责
1、矿长职责:矿井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矿井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落实工作;负责成立矿井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组织机构,明确机构职责,为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提供人员、技术、资金保障工作;定期总结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下一步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工作措施。
2、分管矿领导及10个专职人员职责:负责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和监督工作;负责组织分管范围内基层单位危险源辨识、危险源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编制工作,并组织实施。
对基层单位的危险源目录清单进行合并、归类,并对相同的危险源风险管理标准和措施进行完善。
三、具体工作要求及考评
1、建立管理制度。
由“双体系”建设工作组负责,组织建立健全与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相关的目标、责任、奖惩、举报、投入保障、风险控制、员工行为、技术审批、安全监测、人员操作、设备使用、监督检查、考核评审、班组建设等管理制度,并符合本矿及上级安全制度体系的相关要求。
2、各分管矿领导及单位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提高职工自主防控安全风险的能力。
3、强化风险控制,预防事故发生。
(1)对危险源及其风险的控制应遵循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联锁、警示的原则。
(2)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标准与措施制定及隐患消除、控制效果评价等环节要符合标准。
(3)制定年度生产作业计划时,应以上年度风险评估报告为依据,并充分考虑本年度计划实施时潜在风险。
(4)根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结果和相关规定,编制
《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应急预案》及其它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在进行重大以上风险预控管理任务时,必须编制专门的安全措施,并明确施工作业程序。
(5)建立安全信息平台,形成规范的危险源信息采集系统,以确保员工与相关方面能够及时获取风险预控管理信息,并可相互沟通、告知。
4、由“双体系”建设工作组建立危险源统计台账,详细记录危险源的分布、数量、类别、危险等级、责任人等,并及时更新。
5、由“双体系”建设工作组按照辨识的危险源,印制安全风险预控卡,发放给各基层单位职工随身携带。
6、由“双体系”建设工作组每月组织相关部门对各队组进行抽查考评。
考评内容见《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考核表》(附件)。
附件: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考核表
附件: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考核表
考核队组:年月日
序号项目考核内容考核标准
标准
分
考核得
分
1
风险
预控
管理
(60)明确风险管理小组组织机
构和职责。
缺一项扣1分,小项分扣
完为止(下同)。
5
2 对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辨
识并进行风险评估。
建立台
账。
未进行风险辨识和风险评
估一项扣2分。
(下同)
30
3 按照人、机、环、管四个方
面提炼风险管理对象
缺一项扣1分。
5
4 根据风险管理对象制定风
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缺一项扣2分。
20
5
人员
不安
全行
为管
控
(40)人员不安全行为的识别与
梳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10
6 建立员工岗位规范未建立扣3分,不规范扣
1分。
10
7 制定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未制定扣3分,不完善扣
1分。
10
8 建立健全员工档案,掌握员
工信息,以实现分类管理
未建立扣1分。
10
合计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