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实践教
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针对传统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课程教学应采取“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重点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以《商务礼仪》课程为例详细探讨了该教学模式应用的适用性与先进性。
关键词:“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实践教学;高职教育
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书本知识本位,缺乏实践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没有重视实践教学,教师教学就是教书,学生学习就是读书,以书本知识为本位的教学导致了重理论、轻实践;重结论、轻过程,使教学丧失了素质教育的功能。
2.教师成为主体,缺乏师生互动
传统教学模式更多强调教师“教”而忽视学生“学”。
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形成: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教”代替“学”。
二是以教学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教与学”的关系本末倒置。
3.以教案为主体,缺乏积极引导
传统教师授课是按照教案机械教书,是否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则不太清楚。
因此,以教案为主体,就是以教师为主体,缺乏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它是一种封闭性教学,封闭性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
二、“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1.“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内涵
“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是由老师向学生布置真实且可以完成的任务,把教学和评价的着眼点放在学生完成完整和真实任务的能力上,让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和完成一项具体任务中不断强化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为“设计任务――提出任务――解决任务一评价任务”。
“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以“任务”作为学习载
体,“驱动”学生完成任务,“任务”并不是静止和孤立的,学生通过“自我解决”的方式完成这一“任务”。
它是一种融“教学做”为一体的综合教学模式。
2.“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特征
“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主要从“学”的角度设计任务,使学生学习具有明确的目标,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系列。
它的特点表现为:
(1)以完成“任务”为目标,以“任务”发生过程展开教学顺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教师的讲解示范、启发引导为辅,学生自主思考和体验训练为主,融“教学做”为一体。
(2)焦点是解决某一实际问题,要与学生现在或将来的生活与工作相关,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任务”在设计上有开放性,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具有层次性。
让层次较高的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参与企业实践;让层次较低的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合作和参与活动的意识。
(4)“任务”的设计完整,具有连续性,一步接一步、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入,形成阶梯性的任务链。
(5)“任务”在进行过程中注意跨学科教学,使
学生思维、想象、审美等各方面得到综合发展。
三、高职教育中“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适用性分析
1.符合高职教学理念的要求
高职教育的教学理念是坚持以人为本,培养的是创新型、素质型人才,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这与“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宗旨和精髓是一致的。
2,符合高职教学的特征
高职教学的特征体现在: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
职业性表现在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结合,让学生清楚认识职业岗位需求;实践性表现在高职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一体化;开放性表现在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让学生接触实际岗位所要求的技能。
3.符合高职学生认知水平及行为能力的要求
高职学生习惯于从实践出发,从做中学,以行动为导向,获得感性认识;由经验到理论,获得理论知识。
此认知规律决定“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适用
性。
四、“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在高职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以《商务礼仪》课程为例
“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已应用于我院《商务礼仪》课程实践教学中,并收到很好的效果。
下面将应用要点列举如下:
1.该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首先将《商务礼仪》课程整体分为5个模块、14个任务、61个技能点,并进行严格界定;通过任务描述,布置任务训I练:加强技能点学习,运用网络教学资源进入任务训练环节,巩固技能点;最后对学生进行任务考核,全面评估学生学习状况。
2.该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在课程设计中,教师以“任务”为引领组织教学内容,把握关键技能点。
教师通过创设真实教学情境或实地训练,在“任务”动机驱动下,学生进行自主
探索和互动协作式学习,掌握技能点并完成“任务”。
3.教师和学生角色转化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没有互动。
教师只是讲,学生只是听。
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下,教师提出问题、指导、监控并评估。
通过布置任务、创设情境,使学生融人到整个任务训练中,完成教学任务。
4.教学场地校外化拓展。
该模式不仅可以应用在校内任务情境中,还可以设置在企业实地,让学生在企业实践中体验。
例如在天津市维斯塔斯全球风能一体化基地落成仪式上,学生将《商务礼仪》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上角色扮演转化为真正角色实现,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
5.推动教案与教材改革,实现实践教学统一化
《商务礼仪与职业形象》教材的编写出版,将“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理念贯穿其中。
配套教案是以“任务”为单元安排教学,展示了“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五个环节,内容包括模块教学、任务教学以及教学
过程设计表等,重点突出教学实践性。
参考文献:
[1]张志俊.高职教学中任务驱动型模式探讨[J].科技信息,2007(30).
[2]毕丽娜.浅谈“任务驱动”法的使用[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8(4).
[3]陈红梅.“任务型”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http://www,easclub,com/More,
asp?ID=5282
[4]吕德清.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分析及矫正[J].中学理科?综合版,2007(7).
[5]杨丽主编.《商务礼仪与职业形象》[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