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统招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统招班)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中国民俗文化》是中学语文的一门选修课程。
民俗文化,好像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它就在人们的生活中形成,并代代传承,是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个人从一诞生,就在一个特定的民俗文化环境中生活。
语文是反映生活的,当然也包括民俗文化;我们学习语文,同时也能学习民俗文化。
学习这门课程,就要从民俗文化的角度,解读所选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力求对中华民族的一些重要民俗事象和民俗文化,有更加亲切的感受,更加深化的理解,同时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力。
②民俗文化的基本内容可归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种。
物质文化指衣食住行、生产、交易、财产等可以用实物表示其文化内容的部分;非物质文化指歌谣谚语、神话传闻、地方戏剧、民间信仰、岁时年节、社交礼仪、家族结构、亲属称谓、婚丧礼俗等不能用实物表示的文化内容。
可见,民俗文化囊括了民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惯,中国民俗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从学习语文动身,从浩如烟海的民俗文化现象中,选择了七个专题进行探究,它们分别是年节风俗、衣食住行、百工百业、红白喜事、社交礼仪、信仰禁忌和神话歌谣。
③作为中学语文的选修课,当然首先要为语文的教学目标服务,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学习中国民俗文化课程,不应当只是一种学问的记忆,而要在读写听说的语文实践中去直观地感受体悟。
课本是依据这样几个板块来设置的:导言、课文、梳理探究、相关链接。
每一单元都有一个简短的导言,让我们对专题中涉及的民俗现象有一个初步了解;接着便是对与民俗相关的作品阅读,这既是为了直观而生动好玩地引出本专题的民俗现象,更是为了提高语文素养;“梳理探究”引导同学们参与探究探讨一些民俗活动;“相关链接”则供应了更多的民俗资料。
在学习中要留意几部分内容的亲密协作,当然重点还是作品阅读和梳理探究。
须要提示的是,每单元的“梳理探究”设计了二至三项活动,不必全部完成,可以独立或分小组有选择地进行。
④同学们,我们期盼着本书能给你带来新颖和惊喜,更希望它像一把钥匙,能打开一扇大门,使你由此步入民俗文化的殿堂,体验其中最为鲜活生动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民族文化的启迪,提高语文素养。
当今世界文化日益呈现“和而不同”的趋势,我们在接受这种文化交融的同时,也应当保持我们的民族文化之根。
因为我们坚信,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
本课程的学习,若能激发你探究民俗文化的爱好,同时具有更高的语文实力,
我们将会感到无比欣慰。
(选自人民教化出版社《中国民俗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中国民俗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民俗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种,前者指衣食住行、生产、财产等,后者指各种风俗习惯。
C.学习中国民俗文化,不再须要识记相关的学问,而须要在读写听说的语文实践中去直观地感受体悟。
D.《中国民俗文化》意在打开民俗文化的大门,让我们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与启迪,并提高语文素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依次介绍了《中国民俗文化》课程设置的目的、民俗文化的基本内容、选修教材的内容及编写体例。
B.选文第③段基本依据先总后分的结构,详细说明白中学语文选修教材《中国民俗文化》的课本设置状况。
C.本文运用了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列数据、打比方等几种说明方法,语言平实,概念清晰,层次分明。
D.本文反复强调《中国民俗文化》的学习,必需兼顾到激发探究民俗文化的爱好和提高语文素养两个方面。
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人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民俗文化环境中,但并非都能熟习代代传承的民俗文化,所以有必要学习。
B.只要由学习《中国民俗文化》步入民俗文化殿堂,体验其中鲜活生动的内容,就能受到民族文化的启迪。
C.即使当今世界日益呈现文化交融的趋势,我们也应保持中国民俗文化等民族文化之根,做到“和而不同”。
D.作为中学语文的选修课本,《中国民俗文化》首先要为语文教学目标服务,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好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2024年9月25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在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的洼坑中落成启用。
不同于其他观测宇宙天体的望远镜,射电望远镜接收的是肉眼看不到的射电波。
虽然近年我国已建成5座口径从25米到65米不等的射电望远镜,但是,与美国的305米口径和德
国1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相比,我们的观测实力还特别有限。
FAST拥有30个足球场大的接收面积,探测异样灵敏。
与世界上最先进的望远镜相比,其综合观测实力提高了约10倍,将在将来10到20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它是中国自主创新的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为我国天文学跻身世界一流创建了条件。
FAST可以观测到更暗弱的天体和天体现象,通过观测到的现象来分析它的物理本质,分析宇宙起源,宇宙演化和将来。
这也意味着,FAST建成之后,我国可以正式收听来自太空深处的无线电波,探秘宇宙变迁、地外新星和生命体。
不过,从某一点看宇宙,视野有限,望远镜要形成阵列才能发挥更强威力。
FAST将和我国其他5座射电望远镜组成“天眼”群,从而更好地获得天体超精细结构。
(摘编自《全球最大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今日正式启用》央广网2024年09月25日)
材料二FAST的建成运用同时意味着中国天文学也有自主学问产权。
数千块单元组成的球面主动反射面技术是由南仁东主导的FAST最大创新点之一, FAST的反射面要进行大范围的运动,每一个单元反射面的作用是要将球面改成抛物面,通过主动的变形实现对天体跟踪式的观测。
与传统射电望远镜采纳独立分块反射面单元技术不同,FAST主动反射面的主要支撑结构采纳了创新性的索网技术。
但索网的制造和安装难度都很大,尤其是钢索结构超高疲惫性能的要求特别高。
FAST对钢索结构的性能要求远超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规范,因此没有任何企业能够供应相关产品,南仁东等人只能将方向转向钢索的研制中。
在两年的时间里,经验了近百次的失败,几乎每一次的试验,南仁东都亲临现场,沟通改进措施。
他们请来上海、南京等地的十几家单位以及国外索结构的顶级专家一起评审,同时也幸运地找到一家既懂技术、又有阅历,同时情愿协作的厂家,在工艺限制上为FAST供应阅历和产品,最终胜利研制出钢索结构。
(摘编自吴丽玮《“天眼之父”南仁东:幻想与坚守》,《三联生活周刊》2024年第41期)材料三10月10日,FAST团队在京实行发布会表示,“中国天眼”探测到优质脉冲星候选体达数十个,其中目前已通过系统认证的脉冲星达6颗。
FAST超乎寻常的表现一举实现了中国在脉冲星发觉领域“零的突破”,为世界射电天文学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探讨表明,新型天体脉冲星是一种高速自转的中子星,由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发产生。
其密度极高,每立方厘米重达上亿吨,一块方糖大小就相当于地球上一万艘万吨巨轮的重量。
脉冲星的自转周期极其稳定,其稳定度比目前最稳定的氢原子钟还要高1万倍以上,被誉为自然界中最稳定的天文时钟,而精准的时钟信号是为航天器导航的必要前提,因而脉冲星也被称作人类星际航行的“灯塔”。
此外,由于脉冲星是在蹋缩的超新星的残骸中发觉的,对它们的视察探讨有助于人类了解星体蹋缩,揭示宇宙诞生和演化的奇妙。
(摘编自张保淑《“中国天眼”捕获宇宙“脉冲”》,《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10-14 08
版)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接收的是射电波,目前已经探测到被称作人类星际航行的“灯塔”的脉冲星。
B.我国在FAST之前建成的5座射电望远镜,综合观测实力与美国和德国的射电望远镜存在明显差距,而FAST变更了这一状况。
C.FAST采纳球面主动反射面技术,主要支撑结构采纳创新性索网技术,这一技术能将球面改成抛物面,通过球面的变形实现对天体跟踪式的观测。
D.新型天体脉冲星是一种中子星,密度特别高,它以目前已知的最稳定的周期在高速自转,被誉为自然界中最稳定的天文时钟。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FAST能探测到我国之前5座射电望远镜探测不到的宇宙深处,它的建成运用,将让我国天文学在将来10到20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B.因为FAST的索网技术对钢索结构的性能要求特殊高,当时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可借鉴的阅历,所以FAST必需从头起先解决材料问题。
C.FAST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遇到很多难题, 但南仁东敢于创新、迎难而上,为FAST的建成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被人称为“天眼之父”。
D.FAST投入运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已取得突破性成就,为我国探秘宇宙供应了可能,也为世界射电天文学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6.FAST的建设和运用,对中国天文学有何重要意义。
请结合上述三个材料简要分析。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卫兵与团长
林万华
新兵薛明抬起手臂,低头看了一眼手表,离大年初一还有一刻钟。
薛明站在警卫室外,远眺夜空,烟花绚烂,爆竹声时常传入耳中,触景生情,他心里不由得就想起老家、父母,眼里便泪花涌动,十八岁的他,这是第一次在外过年。
部队航油库,周边为田地,积雪覆盖着,白茫茫一片,单调、寂静。
库区内路灯朦胧,围墙顶上的钢丝网在积雪的衬托下寒光闪耀。
薛明双眼注视窗外,他突然发觉,通往库区的路上,影影绰绰有两个身影正朝这边走来,他警觉地握紧手中的枪,目光紧紧的盯住那两个移动的身影。
除夕夜,谁会来库区?那两个身影,渐行渐近,一个稍胖,个头中等。
另一个,身材健硕。
再走近些,薛明看到,俩人都穿着军装,稍胖的那个人,年龄四十开外,他身旁那位,手提保温桶,看体形和走路的姿态,
薛明觉得眼熟。
很快,二人已走到库区大门外,薛明看清晰了,是连长和一位不相识的首长。
他惊喜、激烈,随后跨前一步,立正,敬礼,动作干净利索,报告词也清晰洪亮。
连长满足的转身对同行人说,报告团长,这是新兵薛明。
随后,又对薛明说:“团长来库区探望值勤卫兵,和大家一起过年。
”薛明一听,感动得又是一个立正,挺直腰板说道:“感谢团长关切!”团长笑着说,快进屋吧,让小薛趁热尝尝咱们包的饺子香不香。
警卫室内,薛明吃着首长送来的热气腾腾的猪肉馅饺子,一股暖流涌入心田,泪水也随之涌满双眼。
团长见状,哈哈一笑,这兵,多情善感啊。
说着,他从薛明手里拿过枪:“你渐渐吃,我去执勤。
”薛明连忙放下碗筷,刚要跟出去,却被连长挡住了:“我去!”
薛明吃完饺子,团长和连长说要进库区检查平安,薛明先是一愣,随后,双手送上登记簿和签字笔:“请首长登记!”连长看了一眼团长,又盯了一眼薛明,脸上的笑容瞬间消逝了。
他接过登记簿,逐项填写,特别娴熟。
待他填写完毕,薛明接过本子,转身又交给了团长。
站在一旁的连长表情尴尬,心头呼地生起一股火,刚要发泄,见团长正细致填写,冲到嗓子眼的话只好咽了回去。
他脸色铁青,心想,真个新兵蛋子!
签完字,连长说:“团长,咱们走吧。
”话音未落,却被薛明挡住了去路,“请接受检查。
”两位首长,并排站立,先是连长,薛明请他摘下帽子、手套,而后从头到脚,一处不落地细致检查了一遍。
而后,薛明走到团长面前,连长忙说:“团长就不用了。
”“报告连长,”薛明肃穆地说,“遵照规定,任何人进入库区都要接受警卫人员的平安检查,否则,禁止入内!”连长万万没想到,薛明竟如此刻板,一时却无言以对。
薛明转过身,面对团长:“报告团长,请您接受检查!”团长说“是!”薛明一丝不苟,从头到脚,细致细致地检查起来。
发觉裤兜里有只打火机,薛明说:“报告首长,请取出您的打火机!”连长见状,一脸惊异,团长从不吸烟,对库区平安管理规定也特别清晰,今日怎么会带打火机来呢?但不管怎样,这新兵,不该一点情面都不留,还给团长上平安课。
连长心里忐忑担心,目光始终盯着团长,但刘团长始终微笑着,看不出一丝不悦。
团长和连长检查完库区平安,已是农历新年的黎明,在返回警卫连的路上,连长依旧忧心忡忡,一路无语,他盘算着刚才发生的一切,新兵薛明,是自己带的兵,对团长,竟一点情面也不留,实在是令他尴尬,回头得好好跟他谈谈,否则,说不定哪天惹出更大麻烦。
为此,刘团长会不会……团长也在深思,突然团长打破了缄默问:“今日执勤的那个新兵表现怎么样?”连长支支吾吾地说:“报告团长,这都是我的责任,回头我要找他好好谈谈,望您多多担待!”“担待什么?”团长突然提高了声音,神情肃穆地说:“连长啊,这个新兵可是棵好苗子啊,传我吩咐,全连,不,全团官兵都要向他学习,面对规则,勇于捍卫,规则面前,一视同仁,绝无例外!”
“是,团长!”连长的立正敬礼规范、惊喜与骄傲。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八岁的薛明在爆竹声中坚守哨位,眼里泪花涌动,第一次在外过年,心里不由得
就想起老家、父母。
B.“积雪覆盖着,白茫茫一片,单调、寂静”,突出航油库四周环境的空旷,也为连长和团长的到来作铺垫。
C.小说明写团长除夕之夜慰问值勤哨兵之事,暗写团长精于治军、擅长发觉并主动培育好苗子的精神风貌。
D.连长对薛明的看法经验了一系列的变更过程,他是薛明事迹的见证者和确定者,更是军队正气的弘扬者。
8.小说是如何塑造新兵薛明的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9.小说结尾说,“连长的立正敬礼规范、惊喜与骄傲”,请结合文本,解读连长这个敬礼的深层含意。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母程氏亲授以书,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
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嘉祐二年,试礼部
..。
主司欧阳修得轼《刑赏忠厚
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其次;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
..中乙科。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熙宁四年,轼请外,通判杭州。
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
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
十年,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汇于城下,涨时常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为其尽力。
卒长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
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
虞水之再至。
朝廷从之。
神宗崩,哲宗立。
元祐
..二年,兼侍读。
每进读至治乱兴衰、邪正得失之际,未尝不反覆开导,觊有所启悟。
哲宗虽恭默不言,辄首肯之。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
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B.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
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C.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D.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实行,殿试第一名者称为状元。
B.元祐是年号,年号是从汉武帝起先,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名,掌管的是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等事项。
D.“迁”指官吏调动职务,一般指升级,官吏贬职降级,亦称左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家教良好,从小存德立志。
少年时,母亲程氏亲自教化学习,在读到《范滂传》时,他想成为像范滂那样的人,母亲对此特别赞许。
B.苏轼才华横溢,入京一鸣惊人。
参与礼部科举考试,主考官欧阳修特别观赏他的文章,在给苏轼的回信中感叹自己应当避开,让苏轼出人头地。
C.苏轼不卑不亢,维护国家尊严。
他发觉高丽使者不按宋朝的年号来标注时间,没有以臣属国身份行君臣之礼,便拒绝礼物,直至使者修改后才接受。
D.苏轼忠君为国,讲学谆谆教化。
他为宋哲宗讲学时,不仅重视跟皇帝讲读有关治乱兴衰、邪正得失的内容,还反复开导、启发,哲宗也接受他的教化。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2)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悲吴王城
杜牧
二月春风江上来,水精波动碎楼台。
吴王宫殿柳含翠,苏小宅房花正开。
解舞细腰何处往,能歌姹女逐谁回?
千秋万古无消息,国作荒原人作灰。
(注)吴王城:三国时期都城遗址。
吴王孙权迁都鄂县,改名武昌。
这首诗是会昌二年杜牧任黄州刺史巡游武昌时所作。
当时,晚唐江河日下。
苏小:南齐时钱塘闻名歌妓。
姹女:
美貌的女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A.首联的“碎”字化静为动,写荡漾的水波,揉碎了倒映在水中楼台的影子。
B.颔联实写吴王宫殿里柳枝含翠,歌妓的居处里美丽的花儿正在迎风开放。
C.颈联写人,追问当年那些花枝招展、能歌善舞的美丽女子原委去往了何地。
D.前两联描写乐景,后两联抒写悲情,以乐衬悲,给读者留下深刻思索的空间。
1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困难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多处写到月,如“”一句借江水寒凉、月色惨白清冷之景色,抒发离别之情;“”一句通过冷月无声来反衬音乐强大的感染力。
(2)杜甫《登高》中,“ , ”的诗句,表现了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境况,也蕴含着要与生命进行坚韧抗争的精神。
(3)《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一诗句子是:“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古代人没机器,想要看什么书,非得自己挽起袖子抄不行,就算家里有钱,用得起雕版印刷,也得请刻工一个字一个字地雕在版上。
在这种状况下,复制的质量就很难保证。
因为传抄的人也是一般人,会写错别字,会犯懒,会突然走神而漏掉个把字,会因为急着出去吃饭而擅自把笔画减掉几笔……假如是大部头著作,改动一两个字或许,但假如是诗歌在传抄时被改了哪怕一个字,那作品本身有可能“”乃至面目全非。
要知道,(),一字之差,可能就会变更整首诗的格调,可谓。
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很多唐诗作品的版本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
我们的经典名句,或许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如李白的《将进酒》里有个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
”清代有人查过古本诗集,发觉这句诗尽然还有好几个版本:“天生我身必有财”“天生吾徒有俊材”和“天生我材必有开”。
可见版本之间的差异有多离谱。
直到有近代学者在敦煌唐人手抄诗卷里发觉这首诗的踪影,知道了这首诗叫作《惜樽空》,这句诗写成“天生吾徒有俊才”,我们今人才搞清晰这首诗在唐代的真正模样。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无关大局体无完肤失之千里耳闻则诵
B.无伤大雅伤筋动骨一字千里耳熟能详
C.无关大局伤筋动骨失之千里耳熟能详
D.无伤大雅体无完肤一字千里耳闻则诵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贵在含蓄,言在此而意在彼
B.诗歌创作须要极其细致的严谨看法与作风
C.诗歌的特点是以最少的篇幅表达最微妙的含意
D.诗歌与小说、散文、戏剧等都有明显的不同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很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
B.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很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
C.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很多唐诗作品的版本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
D.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很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
20.下面是一封校庆邀请函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5分)学校诚邀您来看一下校庆典礼,与贵校师生共襄盛典。
您的拔冗惠顾就是对我们的最大支持。
如能参与,务必于5月10日前发回执告知,以便学校做好接待准备。
如不能亲临,可将贺信呈送到校庆办公室。
21.下面是某校为高一学生编写的学业规划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精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由中华书局、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和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主办的《中华遗产》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