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少数民族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少数民族艺术
摘要: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少数民族艺术这种古朴且稳定性强的艺术
形式发生了许多变化。

它开始成为一种参与经济的活动,并形成了产业化发展的
趋势。

本文探讨了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少数民族艺术。

关键词:文化产业;少数民族艺术;大众文化
一直以来,少数民族艺术作为各民族生活方式的载体及民族文化传承的手段
而存在着。

当代科技发展引起的民族文化艺术生态格局的变化,使民族艺术不可
避免地具有走向产业化发展的趋势。

它是当代科技融入艺术生产,社会资本控制
艺术生产的必然结果。

一、民族产业化发展的兴起
少数民族艺术的兴起是在自然、生态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它能有效突出各
民族本身的特点和地方特色。

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导致不同民族间的生活方式
和文化呈现的方式发生变化,逐渐反映出艺术文化的发展和民族融合的反向发展。

作为一门民族艺术,它能充分反映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并在民族艺术发展的过
程中,受到现实生活对艺术形式的影响,从而导致稳定的民族艺术形式和内容发
生一定的变化。

首先,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科技和网络信息的发展,人民
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这促使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开始关注民族文化,并开始对这种民族的“异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真正能在民族艺术中找到人与人
间的真实情感,而且可充分体会到尚未被同化的艺术特色。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对少
数民族而言,充分认识到自身民族特色的重要性,逐渐把民族意识当作商品。


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人数的增加,少数民族一些工艺美术已成为人们竞相购买
的旅游产品。

因此,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民族艺术产业逐渐形成。

其次,随着
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传统的民族艺术形式和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民族艺
术产品可通过网络传播,并大量的生产和复制,包括民族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融入
了更多的现代元素,民族艺术不但是一种精神活动,也逐渐成为一种市场行为,
并参与到经济活动中。

民族艺术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在时代发展的背
景下逐渐向产业化发展,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充分保留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二、民族产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1、民族产业文化的发展掺杂着更多的经济因素。

以文化产业化的模式发展少数民族艺术,会致使传统民族艺术中的出现诸多问题。

首先,作为一种传统的少
数民族文化,主要特点是它不是一种及时性和创造性的劳动,承载着民族艺术发
展过程中各民族的精神和民族价值,不能大量复制和生产。

现代科技手段复制的
艺术产品是由市场需求和利润驱动的,致使艺术产品丧失了本身的本质,破坏了
艺术产品原有的生态基础,从而丧失了其自身应有的人文价值。

少数民族的一些
主要节日表现出其淳朴的民风和地域特色,然而,由于政府和相关部门将这种区
域文化特色塑造成城市形象,以吸引旅游资源,形成这样一个城市形象需政府投
入巨资,但这些巨资投入并不是针对少数民族的纯艺术和民间活动为主,主要动
机是考虑政治和经济利益。

因此,政治经济因素在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中的过度掺杂,致使民族文化脱离其实际意境,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的存在将失去其原有的意
义和价值。

如果文化产品复制和掺杂了太多的经济因素,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
因这些产品本身没有艺术作品的韵味,虽然它以民间文化的形式存在,但它不再
单纯地来自少数民族。

2、民族产业文化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

少数民族艺术来自于少数民族的基层群众,它能真实反映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和民族特色,因其自身艺术的特殊性,
受到人们的欣赏和青睐,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审美需求的提高,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而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致使文化之
间的互相交流和借鉴,以及外来文化的渗透,都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
的冲击。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和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地方人们大力发展少数民族
地区的旅游业,少数民族的艺术产品被大量复制和制作出来,这些产品已逐渐被
大众艺术所同化,从而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为了满足不同游客在产品复制和
生产过程中的需求,生产商不断地将这些艺术产品改进为“混合艺术”,这种形式
的少数民族艺术产品失去了自身的艺术性、创造性和复杂性特点。

民族产业文化
是少数民族自发的、原始的生态表现,并没有与更高雅的文化相融合。

大众文化
是一种强加的文化,允许消费者在买与不买间进行选择。

在产业文化中,文化工
业通过大量的民族文化复制和生产,形成一种大众文化。

民族文化与大众艺术产
品的根本区别在于形式和价格的不同,另外,在民族艺术中很难找到社群艺术原
生的意义和价值。

三、少数民族艺术产业化的发展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及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对少数民族文化产生了十分
重要的影响,使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总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少数民族艺术在
其发展过程中,更多地与经济、政治因素相结合,致使民族艺术从原生态向市场
态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趋势致使民族艺术逐渐形成产业化发展。

1、民族艺术的原生态和市场态。

在少数民族艺术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原生态”。

“原生态”主要是指少数民族艺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并由少数民族
在民族本身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在民间广泛流传,其艺术内涵具有一
定的原始性,没有受到其他文化和因素的干扰和修饰。

从民族艺术发展起源来看,这种艺术在任何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处于一个静态的发展过程中。

然而,应认识到,只要民族艺术存在,就不可能没有任何的改变,随着时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包括艺术在内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民族艺术的发展有其自身
的艺术性和地域性,市场化的民族艺术产品需不断创新自身的艺术形式,即使没
有市场化,民族艺术自身的发展也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变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2、民族艺术和大众文化。

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民族艺术产业化的发展是由经济利益驱动的,民族艺术产业化使民族艺术成为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在转型期发
展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大众文化的发展不是基于思想、现实性和社
会性为主要意义的发展,而是基于娱乐、消遣和休闲性的发展,而且在发展过程
中有一定的游戏性,此种情况下,民族艺术本身和大众艺术在某些方面就有一定
的相似性。

民族艺术与大众艺术在时间上有一定的共时性,在空间上也有一定的
共存性,可同时被许多人喜欢。

这种存在方式决定了大众艺术与民族艺术在发展
的过程中相互影响和渗透。

在民族艺术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吸收和渗透大众
艺术中的一些优秀因素,形成和发展了民族艺术。

此外,大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
更强调人们的审美需求,大众文化可消除艺术与非艺术和审美活动的界限,使各
种形式的艺术能更好地交流和渗透,这种大众艺术形式不但是一种审美活动,也
是一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在民族艺术方面,它诞生于民族群体,与自然和
社会劳动关系十分密切。

通过民族艺术可直接反映少数民族的现实生活和自然状
态下的劳动形式,从而使少数民族的生活逐渐艺术化。

因此,民族艺术与大众文
化不是完全对立的,有一定的连接点。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市场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不仅能推动经济的发展,也能促进人们对文化的传承。

因此,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1]曾学文.怎样看待民间艺术的“原生态”问题[J].福建艺术,2015(06).
[2]张冬梅.艺术产业化实践的理论诠释[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4(01).
[3]宋生贵.现代媒介与民族艺术传播[J].内蒙古大学学报,2014(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