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南桥中学2020年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荆州市南桥中学2020年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
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采用装置①精炼铜,则d极为粗铜,c极为纯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B.装置②是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装置③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参考答案:
CD
2. 某化学小组用右图所示装置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E处棉花球变成黄色,说明Cl2的氧化性比Br2强
B.F处棉花球变成蓝色,说明Br2的氧化性比I2强
C.E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 2Br- = 2Cl- + Br2
D.G装置中NaOH溶液与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OH- + Cl2 = ClO- + Cl- + H2O
参考答案:
B
略
3. 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我国的主题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太阳能、潮汐能、风力发电,可以获取清洁能源
B.常在包装袋内放入生石灰以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
C.利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生产一次性饭盒,可防止白色污染
D.采用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技术可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转化为无害气体
参考答案:
B
略
4. 已知:R-NH2或R1—NH—R2的性质与NH3相似,能与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有机物A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有机物A在稀硫酸中受热会水解成B、C两种产物,B是一种离子化合物,C是一种共价化合物。
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18H18O2N2
B.C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酚类也属于酯类的化合物有3种
C.1mol有机物A只能与l mol NaOH发生反应
D.有机物A的分子式只有2种官能团
参考答案:
B
略
5. 香草醛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可由愈创木酚作原料合成,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1→2中原子利用率为100%
B.化合物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缩聚反应
C.检验制得的香草醛中是否混有化合物3,可用氯化铁溶液
D.等物质的量四种化合物分别与足量NaOH反应,消耗NaOH物质的量之比1∶3∶2∶4
参考答案:
AB
略
6. 下列微粒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甲基B.氢氧根C.三氯化磷D.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
B
略
7. 固体粉末X中可能含有K2SO3、KAlO2、MgCl2、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X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1可能为SO2和CO2的混合物
B.沉淀3可能为Mg(OH)2和Al(OH)3的混合物
C.固体粉末X中一定有Na2CO3,可能有KAlO2
D.固体粉末X中一定有K2SO3和KAlO2
参考答案:
B
8. 有机化学中的结构可用键线式表示,如CH2=CHCH2Br可表示为。
下列关于两种有机化合物A和B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有机物A分子所有碳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B.有机物B的化学式为C6H8
C.有机物A的二氯取代产物有4种
D.等质量的A和B完全燃烧耗氧量不同
参考答案:
D
略
9. 下列涉及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淀粉酶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B.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C.在加热下,加入适量乙醇和浓硫酸以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乙酸杂质D.高温或日常用的消毒剂可使禽流感病毒蛋白质变性
参考答案:
D
10. 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H+、I―、NO3―、SiO32-
B. Ag+、Fe3+、Cl―、SO42―
C.K+、SO42-、Cu2+、NO3―
D.NH4+、OH-、Cl-、HCO3-
参考答案:
C
略
11. 下列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Cl-→Cl2
B.Fe3+→Fe2+
C.CuO→Cu
D.H2SO4→BaSO4
参考答案:
A
略
12. 叶蝉散(isoprocard)对水稻叶蝉和飞虱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防效迅速,但残效不长。
工业上用邻异丙基苯酚合成叶蝉散的过程如下:
邻异丙基苯酚叶蝉散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叶蝉散的分子式是C11H16NO2B.该过程为取代反应
C.叶蝉散在强酸、强碱性环境中能稳定存在
D.可用FeCl3检验叶蝉散中是否含邻异丙基苯酚
参考答案:
略
13. 已知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时发生反应:4Fe2++4Na2O2+6H2O═4Fe(OH)
↓+O2↑+8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A.该反应中FeSO4只做还原剂,Na2O2只做氧化剂
B.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
C.该反应中由4 mol Fe2+还原的Na2O2是3 mol
D.4 mol Na2O2在反应中共得到8N A个电子
参考答案:
B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由4Fe2++4Na2O2+6H2O═4Fe(OH)3↓+O2↑+8Na+,可知Fe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3价,过氧化钠中O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由﹣1价降低为﹣2价,该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6e﹣,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过氧化钠中O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由﹣1价降低为﹣2价,所以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故A错误;
B.Fe、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还原剂是FeSO4、Na2O2,氧化剂
是Na2O2,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4+1)=3:5,故B正确;C.由反应及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生成4molFe(OH)3时转移6 mol电子,所以由4 mol Fe2+还原的Na2O2是2mol,故C错误;
D.有4molNa2O2完全反应时转移6 mol电子,故D错误;
故选B.
14. 上海世博会的园区建设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下列做法不能体现节能减排理念的是()
A、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使用电动汽车
B、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
C、大量采用绿颜色的涂料
D、用再生水灌溉园区绿地
参考答案:
C
略
15. 下列离子或分子组中能大量共存,且满足相应要求的是()
A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
方法一: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
(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
这样操作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在如图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H2SO4等试剂制备。
(1)在试管Ⅰ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在试管Ⅰ和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方法一(1)稀H2SO4铁屑
(2)煮沸
(3)避免生成的Fe(OH)2沉淀接触O2
方法二(1)稀H2SO4铁屑
(2)NaOH溶液
(3)检验试管Ⅱ出口处排出的氢气的纯度。
当排出的H2纯净时,再夹紧止水夹。
(4)试管Ⅰ中反应生成的H2充满了试管Ⅰ和试管Ⅱ,且外界空气不容易进入。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芳香化合物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其他产物和水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A的分子式
(2)1molA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充分反应消耗氢氧化钠 mol
(3)有机物C可以由乳酸()经过几步有机反应制得,其中最佳的次序是:
a.消去、加成、水解、酸化b.氧化、加成、水解、酸化
c.取代、水解、氧化、酸化d.消去、加成、水解、氧化
(4)写出由E制得F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是
(5)有机物B与乙酸酐(CH3COOCOCH3)直接反应制得阿司匹林(即乙酰水杨酸,分子式C9H8O4),满足以下条件的阿司匹林的同分异构体有种,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是3:2:2:1的结构简式:、
①苯环上只含有两个侧链②有两个酯基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参考答案:
18. 甲醇可作为燃料电池的原料。
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甲醇:CO ( g ) + 2H2 ( g )
CH3OH ( g ) △H=-90.8 kJ·mol-1 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CO 和20 molH2,CO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T)、压强(P)的变化如图所示,当达到平衡状态 A 时,容器的体积为20 L。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如反应开始时仍充入10mol CO 和20mol H2,
则在平衡状态B时容器的体积V(B)= L。
(3)关于反应CO(g)+2H2(g)CH3OH(g)在化学
平衡状态时的描述正确的是(填字母)。
A.CO的含量保持不变 B.容器中CH3OH浓度与CO浓度相等
C.2V正(CH3OH)=V正(H2) 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4)CO(g)+2H2(g)CH3OH(g),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T1 < T2 <T3
B.正反应速率:ν(a)>ν(c);ν(b)>ν(d)
C.平衡常数: K(a) =K(c) ; K(b) >K(d)
D.平均摩尔质量:M(a)<M(c); M(b)>M(d)
(5)已知CO2(g)+H2(g)CO(g)+H2O(g)
△H= + 41.3 kJ·mol-1,试写出由 CO2和H2制取甲醇的
热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1)K=C(CH3OH)/C2(H2)?C(CO) (2)4 (3)A C D (4) A
(5)CO2(g) +3H2(g) CH3OH(g) +H2O(g) △H=-49.5 kJ·mol-1
19. (6分)在等闻等容条件下,某气体反应aA(g)+bB(g)gC(g)+hD(g),达平衡。
现考虑达平衡的两条途径Ⅰ和Ⅱ:
Ⅰ:A、B起始时的物质量分别为a摩,b摩
Ⅱ:A、B起始时的物质量分别为2a摩,2b摩
论问,当a+b=g+h时,两条途径最终实现的平衡态是否相同?为什么?参考答案:
不相同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