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29: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一边跳着傣族传统舞蹈,一边向现场游客泼水致意,游客们
纷纷弹冠相庆
....。

②“陕西小吃店”的老板李淑兰,意外发现了顾客遗失的名包,她用了20多天时间寻找失
主,最终将失物完璧归赵
....。

③面对单位“脏、散、乱”的现状,新任厂长在召开的紧急会议上怒发冲冠
....,严肃批评了管理层的“不作为”。

④王丞相和张驸马志趣相同,闲暇时间经常相约,切磋种花弄草之道,真是布衣之交
....。

⑤当他意识到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荒唐后,特意登门造访,负荆请罪
....。

⑥法庭上,案件即将尘埃落定,被告突然反戈一击
....,提出原告的证据无效。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长达数年的筹备,《无问西东》终于上映了。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李芳芳把自己对人生独特的思考也诉诸于作品。

B.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千百年来,与它相关的故事广为流传,但它的下落至今是个谜。

C.提倡阅读的关键在于有适合阅读的书籍,尊重读者的客观诉求,鼓励读者的二次创造是非常重要的。

D.台北故宫通过开展文创商品设计竞赛,向社会广泛征集创意作品,还给参赛者举办特展和美学解析,方便他们更好地理解所藏文物的内涵。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极度困厄时,人的压抑与苦闷无法申诉,往往就会“述往事,思来者”,用来寄托日渐渺茫的政治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司马迁内心盈溢着看透自然、洞穿生死、直视生命的悲怆。

①于是他隐忍以行,通过著书“立言”直面人生的苦难
②但在《史记》未完成之前
③通过著述摆脱对生命价值的困惑与疑问
④司马迁深感他无权放弃生命
⑤在对历史的思考与描述中获得生命的尊严与生存的终极意义
⑥虽然遭受了“腐刑”的奇耻大辱
A.⑥②①③⑤④B.③⑤④⑥②①
C.③④⑤⑥①②D.⑥②④①③⑤
二、阅读探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
..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
..于齐,有封邑
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四维
..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
..,齐人不以为侈。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选自《史记》,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B.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C.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D.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禄:古代有世禄之制,贵族世代享有爵禄,世代承袭为卿大夫。

B.封邑:古时帝王赐给诸侯、功臣以领地或食邑。

C.四维:古代以礼、义、廉、耻为治国的四纲,称为“四维”。

“四维不张”,比喻纲纪废弛,政令不行。

D.反坫:放还酒杯的土台。

周代诸侯宴饮时,互相敬酒后,将空酒杯放还在土台上,为当时的诸侯宴饮之礼。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管仲年轻的时候,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能,即使常常被管仲占便宜,也始终善待他。

B.管仲曾侍奉齐国公子纠,公子小白即位后,公子纠被杀,而他自己也被囚禁,后被起用,辅助齐桓公一匡天下。

C.“伐楚”“令燕修召公之政”“柯地会盟”三个典型事例突出了管仲的政治才能。

D.鲍叔牙推荐了管仲,而管仲让鲍叔牙居于自己之下,做自己的下属,这种行为遭到了天下人的批评指责。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2)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三、语言表达
8.《廉颇蔺相如列传》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传记文,写了两个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

“唇枪舌剑斗秦王,宽容大度让廉颇”就概括出了蔺相如的事迹和性格。

下面的这副对联的下联概括了廉颇的事迹和性格,请写出上联,概括蔺相如的事迹和性格。

上联:凭智勇,,,,。

下联:能屈伸,袒背负荆,谋则强国,戍能安邦,无愧丈夫品格。

9.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为入选的蔺相如写一则颁奖词。

要求:(1)符合人物特征;
(2)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
(3)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10.在下面句子后的横线上续写两个分句,结构要和画线的句子相似,内容要能与之衔接。

《史记》是一座人物画廊,司马迁像一个画家,以他那十分传神的画笔,为我们勾画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像;又像。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总结实践经验以便于传授,是谚语的一个主要性能,①。

谚语还有一个性能,就是传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某种认识。

这种认识,可以是一种判断,如“众人是圣人”“同行是冤家”;②,如“巧言不如直道,能说不如能行”“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③,如“人中有吕布,
马中有赤兔”“七十二行,种田为王”;有的是嘲讽或揭露,如“财主门前孝子多”“玉皇拜财神,有钱大三级”等等。

12.下面的文字是有关蔺相如的评论,其中的观点十分新颖,请在文段后面续写一句话,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50字。

蔺相如完璧归赵和在渑池会上的表现,充其量是一位优秀的外交大臣的行为,在外交事务中维护了本国的尊严。

他之所以能有这么出色的表现,一方面当然是因为他的智慧和勇气,他审时度势,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赵国当时有廉颇这样杰出的将领,有相当的军事实力和一定的经济实力,能与秦国一战。

众所周知,弱国无外交,
13.某校将邀请北京京剧团演出京剧《将相和》选段。

大多数学生虽然对京剧不太熟悉,但对《将相和》的情节并不陌生,因为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就讲了这个故事。

请结合课文内容,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语。

要求:①内容明确,突出特色;②语言通顺,有感召力;③不超过25字。

【参考答案】
1.B【解析】①弹冠相庆: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

使用不当。

②完璧归赵:借指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使用恰当。

③怒发冲冠:因怒而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非常愤怒。

使用恰当。

④布衣之交:平民之间的交往,亦指显贵者与地位低的人的交往。

使用不当。

⑤负荆请罪:表示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请求责罚。

使用恰当。

⑥反戈一击:比喻掉转头来反对自己原来所属的或拥护的一方。

使用不当。

2.B【解析】A项,重复赘余,可删去“诉诸于”的“于”。

C项,结构混乱,可删去“是非常重要的”。

D项,成分残缺,可在“美学解析”后加“讲座”。

3.D【解析】⑥对应前文中的“极度困厄”,应为首句。

②中的“但”对应⑥中的“虽然”,
④承接⑥②。

①③⑤呈递进关系,先是外在的“人生的苦难”,次之是内在的“生命价值”,最后是“终极意义”。

故正确排序为⑥②④①③⑤。

4.A【解析】“任政于齐”意为“在齐国执政”,意思完整,其前后应断开,据此排除B、D 两项;根据句式对称原则可知,“九合诸侯”与“一匡天下”之间应断开,据此排除C项。

5.A【解析】“世代承袭为卿大夫”是“世卿”的特点。

6.D【解析】“管仲让鲍叔牙居于自己之下,做自己的下属,这种行为遭到了天下人的批评指责”错。

由原文可知,不是管仲让鲍叔牙做自己的下属,而是鲍叔牙自愿做其下属;“天下不多管仲之贤”的意思是“天下人不称赞管仲的才能”,并没有对他“批评指责”。

7. (1)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主君驱逐,鲍叔牙不认为我不贤,(因为他)知道我没有遇到好的时机。

(2)在柯地会盟,桓公想背弃跟曹沫订立的盟约,管仲顺应形势劝他信守盟约,诸侯们因此归顺齐国。

【解析】(1)“三”,多次。

“见逐于君”,被动句,“见……于……”表被动。

“以”,认为。

“不肖”,不才,不贤。

遭时:遇到好的时机。

(2)于:在。

背:背弃、违背。

信:使动用法,使……信守盟约。

由是:因此。

归:归附、归顺。

【参考译文】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

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有德行有才能。

管仲贫困,经常欺骗鲍叔牙(占鲍叔牙的便宜),鲍叔牙始终友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

不久,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

等到小白即位,做了齐桓公以后,公于纠被杀,管仲被囚禁。

鲍叔牙于是向齐桓公推荐管仲。

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因此而称霸,(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盟诸侯,匡正天下,靠的是管仲的智谋。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时,曾经和鲍叔牙一起做买卖,分财利时总是多给自己一些,鲍叔牙不认为我贪婪,(因为他)知道我家里贫穷。

我曾经替鲍叔牙谋划事情,反而使他更加困厄、窘迫,鲍叔牙不认为我愚笨,(因为他)知道时势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

我曾经多次做官多
次被主君驱逐,鲍叔牙不认为我不贤,(因为他)知道我没有遇到好的时机。

我曾多次作战,多次逃跑,鲍叔牙不认为我胆怯,(因为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亲需要赡养。

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之自杀,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牙不认为我没有廉耻,(因为他)知道我不把非原则性的小事看作羞耻,而是把功名不能在天下显扬看作耻辱。

生养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


鲍叔牙推荐了管仲以后,自己情愿做管仲的下属。

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是著名的大夫。

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能,而是赞美鲍叔牙能够识别人才。

管仲出任齐相执政以后,凭借着齐国位于海滨这一微不足道的条件,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得国富兵强,与百姓同好恶。

所以,他的说法是:“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知道荣辱;国君的作为合乎法度,六亲才能团结。

不提倡礼义廉耻,国家就会灭亡。

国家下达政令要像流水的源头,政令要顺着百姓的心意。

”所以,政令符合下情就容易推行,百姓想要得到的,就顺应民意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顺应民意去除。

管仲执政的时候,善于把祸患转化为吉祥,把失败转化为成功。

他重视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慎重地权衡事情的利弊得失。

齐桓公实际上是怨恨少姬(改嫁)而向南袭击蔡国,管仲就寻找借口攻打楚国,责备它没有向周王室进贡包茅。

桓公实际上是向北出兵攻打山戎,而管仲就趁机让燕国整治召公时期的政教。

在柯地会盟,桓公想背弃跟曹沫订立的盟约,管仲顺应形势劝他信守盟约,诸侯们因此归顺齐国。

所以说:“懂得给予正是为了取得的道理,这是治理国家的法宝。


管仲富贵得可以跟国君相比拟,拥有三归和反坫,齐国人不认为他奢侈。

管仲逝世后,齐国仍遵循他的政策,常常比其他诸侯国强大。

8. 完璧归赵,使不辱命,退而让颇,真乃英雄本色
【解析】注意句式上保持与下联一致,内容上体现蔺相如的事迹和性格。

9.蔺相如,身为门客,胆识超强;完璧归赵,智勇无双;位超廉颇,忍辱避让;国家为先,如海器量。

伟哉相如,千秋名扬!
10. 一个画家,以他那十分传神的画笔,为我们勾画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像一位雕塑家,以他那锋利的刻刀,为我们塑造出一个个风采各异的雕像;又像一位戏剧家,以他那深邃的灵魂,为我们演绎出一个个深入人心的角色
【解析】此题考查句式仿写。

解答时注意题干要求。

同时注意比喻要合理,表现《史记》、司马迁、人物之间的关系。

11. ①但并不是它唯一的性能
②也可以是一种比较(选择)
③有的是赞扬或歌颂
12. 如果赵国真是不堪一击,那么莫说一个蔺相如,便是十个、百个蔺相如,也早被秦王杀了。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简明、连贯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根据“另一方面……”“弱国无外交”等内容可概括出作者认为蔺相如之所以能维护本国的尊严,关键是国家的实力,联系这一观点续写即可。

13.为国家,廉蔺尽释前嫌;看京剧,弘扬民族文化。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得体的能力。

宣传语要简短易记,突出特点。

作答时,要结合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和宣传语的特点来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