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听雨老师讲解易筋经12式(天涯首发)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闲来听雨老师讲解易筋经12式(天涯首发)三
九,青龙探爪势
青龙在丹经里表示心,心藏神,那么这一式一定和心有关系,还有大家回忆一下龙的姿态,是怎么探爪的。

不是右爪伸出向右边边探的,探的手厥阴经筋心包经。

看一下经筋图记住大概位置
肋骨里到中指。

再看练功图:
右手要向左边探出,掌是平的,发力在肩背。

就是手不用力,但要劲量保持是平的,这样能抻到中指,收回时要过膝盖是指手。

另一手是放在腰间握固。

眼睛是向前看的,不是看手,收回时双手握固放到腰间,目光平视。

呼吸要调匀,心要安静。

做几次后再做另一侧 ,大家要记住易筋经是先做右边再做左边,做单数不做双数。

每个习练者都觉得后面的难练,就是后三式,但坚持下来就会越来越感到轻松,还有大家练熟后可以教给周围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但这个是健身之法,大家在宣传时不要弄的太神,我们习练这个全称是《内外功图说辑要本》记载的易筋经,是古人流传下来的,不是个人功法,踏实健身不要虚名。

过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手要过膝盖,是收回时。

十、卧虎扑食势
这式也是个个版本练得五花八门,这个式也能看出习练者的功夫,我看了很多十二式的,最有功夫难练的是少林的,其次是我以前练得不正确的那个。

大家先看一下经筋图:
是三焦经,手少阳经筋。

再看练功图:
这个图一点也不像虎,我感觉像狗。

很久一直都是练我自己那个,觉得威武。

但最后我还是体验了一下,这个动作,我还是按原著练好。

不要好看要实效。

下面分析一下口诀:两足分蹲身似倾,屈伸左右腿相更,昂头胸作探前势,偃背腰还似平,鼻息调元均出入,指尖著地赖支撑,降龙伏虎神仙事,学得真形也卫生。

就是先迈出右脚 ,然后弯下腰用五指支撑身体,前腿是弯的,后退是直的,就是这个练功图的形状了。

然后头要上昂,胸往前探,这个
是关键。

臀部略微上翘一点,腰要松,就塌下来了。

偃背就是不要起来,偃旗息鼓,大家知道了吧。

这时还要调息,是用鼻子,不能用嘴,要调到匀细。

这个动作,做好了,就可以养生。

因为是三焦经,上下相通了;在讲第二句口诀,屈伸左右腿相更,这个我对自己练的,也有些争议,先说我视频里练的,就是前腿向后,后腿向前交换,在地上一蹭,我最近感觉是不是应该这样练更好等我练一段时间,体会一段,再和大家说;大家有能力的也可扑出去;练这式最好戴上手套,卫生,要么手很脏,影响下一式的抱头。

练一套下来多少时间?我快做,不等气完全停下来,一式做三遍,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我是自然呼吸。

十一、打躬势
这式要是做到位,很累,一般做五次就很累了,我个人认为可能是抻的路线比较长。

看一下筋经图:
大家记住大概位置,这式争议都不大,基本都是这样做,只是有些细节在视频上看不出来的,很简单的,八字站立腿略分开,走的足少阳经筋,胆经,下面我们看口诀:两手齐持脑,垂腰至膝间,头惟探胯下,口更嚀牙关,掩耳聪教赛,调元气自闲,舌尖还抵腭;力在肘双弯。

就是先把手捂住双耳,手指放到脑后,然后是垂腰,是从腰那里往下弯,不是背部,这样背不是弓起的,然后再低头,就是头要往胯的方向弯,用力,同时还要,咬牙,大家先站立做个试验,咬牙,然后低头,在正立咬牙,最后昂头,咬牙,看看都有什么感觉
当垂腰时,腿前面会上提的,双手捂住耳朵,气息要匀,舌尖还要抵腭。

到这就很难做了,做到这就很累,还要气息匀。

最后是用力方向,力在肘尖,往下压,是往地面压, 这个方向用力能抻到这里。

力在肘双弯。

要用力咬牙,还要用力压肘,气还要匀,这个得经过一段,磨合。

我用半年时间,气才匀,起来不喘,头是弯的,往胯下去。

看到没有,开始去不了,但要往那个方向用力,脖子要弯下。

掩耳聪教赛,是掩住耳朵,然后松开,抽出耳朵里面的气一样。

三个月可以抱住腿,胸贴上腿,然后练一年时间,能达到我照片上的。

从头到尾,天天做,就这样;不练出不来,还要用力。

十二,掉尾势
这式最好理解,我练到最后基本没什么改动,主要抻这足厥阴经筋, 是肝经。

这个是练功图:
口诀:膝直膀伸,推手自地,瞪目昂头,凝神一志,起而顿足,二十一次,左右伸肱,以七为志。

更作坐功,盘膝垂眦,口注于心,息调于鼻,定静乃起,厥功维备。

总考其法,图成十二,谁实贻诸,五代之季,达摩西来,传少林寺,有宋岳侯,更为鉴识,却病延年,功无与类。

这个口诀分两部分,一个是怎么练这式,一个是讲易筋经的起源,还有功效;第一部分,也分两块,一个是动的,指前十二式,另一个是静的,怎么打坐。

从头开讲。

口诀:膝直膀伸,推手自地,瞪目昂头,凝神一志,起而顿足,二十一次,左右伸肱,以七为志。

就是膝盖那里不能弯,八字步,腿要分开些大约与肩同宽,弯下腰手放到地上,支撑身体,瞪起眼睛,把头昂起,思想集中,然后,你把尾骨上提,把脚跟带起,然后顿脚,下落,一共做21次,带不起来的,你就先抬脚跟吧,能带起几个就带几个,我最初,带7个都要休息很长时间,这式也可以把任脉打开。

是下腰顿足,还是直身起立后顿足?身体不起来, 用手支撑身体,抬脚。

这时,你感到小腹往上卷,阴向上提,就是做对了。

呼吸,是自然的。

自然不是一个频率的匀细,中间有闭气过程。

然后等气息调匀,伸出右肱向下,做七次,在做左边的,最后起立。

大家习练时的三盘落地,和打恭都能帮助开督脉。

社会上那些小周天,在这里根本不是什么,比他们走的要彻底,不要追求那些,小周天是很高深,但不是气功里讲的周天。

那个是走脊柱里面的,也就是洗髓功夫。

你们按图上的,手用不上力,要按地上,要戴上手套,尤其是冬天,我们练功的,身上的窍都练开了,更怕寒气。

更作坐功,盘膝垂眦,口注于心,息调于鼻,定静乃起,厥功维备。

有条件的还要打坐,最好做完就坐,因为气血运行的好,入静快,杂念也少。

下面讲一下打坐。

眼角下垂,这样就是半睁半闭,口要对准中线,这样身体就正了,眼略微下看嘴, 看完就不要看了,然后调息。

这是让你眼不要向上,还有头就会低下一点,就是下颌微收,虚顶领劲,就是这个意思。

调息就是把呼吸,调到匀细深长,细是关键。

那闭上眼睛行不?闭上眼睛易乱,闭上也可以,但没这个好,最好开始就养成好习惯。

大家只要把思虑放到调息上就可以,最后出定后起坐。

其他的要求,大家可以看看,打坐方面的著作。

更作坐功,盘膝垂眦,口注于心,息调于鼻,定静乃起,厥功维备。

厥功维备,是说这个功法最好了,全了,不需要在练其他的了。

为什么,我告诉大家自然呼吸,还要不加意念,就是因为打坐时入静快;还有,每个动作,做完都要调息,把气调匀,不光是为了修养,也是为后面打下基础。

我们看下面的口诀,具体的分析:
总考其法,图成十二,谁实贻诸,五代之季,达摩西来,传少林寺,有宋岳侯,更为鉴识,却病延年,功无与类。

就是考证这个功法,最初是12个图,是谁做的那?是达摩作品,传给少林,后来岳飞觉得很好,就加了注解,在军营里教给士兵,这个功法祛病效果很好,养生也很好,而且他的练法没有和他一样的练法,因为别的导引,都是放松,柔软的,我们这个是抻为主的,还要把骨节拉开,既然是达摩传的,就和禅有一点的关联。

易筋经是,坐禅的辅助功夫。

所以,不能复杂,时间也不能太多,动作也不可过长,过多。

因为禅,不是得道什么,而是放弃什么,因为这个好,所以都练。

在室外,我每次练完,都会站在那里调息,就是双脚与肩同宽,无极桩的要求;就这样,因为在室外,不适合打坐,就站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