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古诗《游子吟》教案(精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古诗《游子吟》教案(精选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古诗教材第四章《亲情篇》,详细内容为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全文如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并背诵《游子吟》。
2. 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幼儿对古典文化的兴趣。
3. 学习关爱父母,懂得感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重点:背诵古诗,学会感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古诗挂图、慈母缝衣场景模型。
学具:幼儿用书、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1)通过多媒体展示慈母缝衣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位母亲在做什么吗?”
(2)让幼儿分享自己母亲的关爱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游子吟》。
2. 新课内容(10分钟)
(1)教师朗读《游子吟》,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逐句解析古诗,让幼儿理解古诗的含义。
(3)结合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慈母缝衣的动作,体会母爱的伟大。
3. 例题讲解(10分钟)
(1)出示例题:“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们在生活中是如何感受
到母爱的?”
(2)引导幼儿用诗中的句子回答:“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4. 随堂练习(10分钟)
(1)让幼儿自由发挥,用彩色笔在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母亲形象。
(2)教师选取部分作品进行展示,并给予鼓励和评价。
(1)带领幼儿一起背诵《游子吟》。
(2)教育幼儿要懂得感恩,关爱父母。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古诗《游子吟》。
2. 在板书旁边画上慈母缝衣的场景。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话,把《游子吟》的意思说给
爸爸妈妈听。
2. 答案: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我
们也要懂得关爱父母,珍惜亲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含义,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件小事,表达自己的
关爱。
同时,教师可向家长推荐类似的古诗,让家长与幼儿一起学习,共同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内容的理解与传达
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
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
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一、教学内容的理解与传达
《游子吟》这首古诗虽然简短,但寓意深远。
在传达教学内容时,教师需深入挖掘每句诗的含义,用幼儿能理解的语言进行解释。
例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可以形象地描述为母亲为子女付出的辛
勤劳动和无私关爱。
通过这样的解读,幼儿能更好地感受到古诗背后
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
在本教案中,目标二是感
受古诗的韵律美,具体化这一目标时,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节奏敲击
等方式,让幼儿体验古诗的音韵美。
目标三学习关爱父母,具体化可
以通过分享生活中的小故事,让幼儿理解关爱父母的行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教学难点在于让幼儿理解古诗的深层含义,重点在于培养幼儿的
感恩意识。
为了突破难点,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故事讲述等方式,使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
实践情景引入是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在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慈母缝衣场景,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母
爱的伟大。
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让幼儿
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以此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五、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
1. 回家后,向父母表达关爱,如为父母倒杯水、捶背等。
2. 与父母一起朗读《游子吟》,并用自己的话解释古诗的含义。
3. 画出自己心中的母亲形象,与家人分享。
六、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在课后
及时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
同时,鼓励家
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完成拓展延伸活动,如推荐类似的古诗、开
展家庭亲子活动等。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古诗时,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适当运用情感色彩,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到古诗中的情感。
二、时间分配
1. 合理安排各环节时间,确保教学内容得以充分展示。
2. 在讲解难点和重点时,适当增加时间,确保幼儿充分理解。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引导幼儿思考问题。
2. 鼓励幼儿积极回答,对回答正确的幼儿给予表扬,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多媒体展示慈母缝衣场景,让幼儿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 结合生活实际,让幼儿分享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方面:是否充分挖掘古诗的含义,让幼儿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2. 教学方法方面:是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情景导入、课堂提问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 课堂互动方面:是否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4. 教学效果方面:幼儿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如何?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5. 作业设计方面:作业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有助于幼儿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