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优化策略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优化策略探讨
发布时间:2021-06-12T00:09:57.042Z 来源:《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21年第2期作者:赵慧
[导读] 以较大力度不断完善规划管理工作,实现中小城市城乡的进步发展。
浙江博慧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浙江 311804
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建设逐渐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尤其是中小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
中小城市建设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中小城市城乡规划问题,这关系到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以及城市的未来发展。
如何提高城乡规划的合理性以及城乡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实现投资效益是中小城市城乡规划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文章分析了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的特征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了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的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优化策略
引言
我国各个方面获得发展,经济、文化、教育等看到了明显的进步,人们生活拥有较高的水平,使得城市化进程得以推进。
从中小城市城乡规划入手,不断改革和调整结构的时候,能够对其建设引起关注和优化。
中小城市想要获得发展,就要不断的做出多个角度调整,统筹城乡规划,在管理规划的时候做出合理的改进和升级。
以较大力度不断完善规划管理工作,实现中小城市城乡的进步发展。
1规划管理对中小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对于1座城市而言,城市规划管理对其整个城市的建设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针对城市规划设计,其通过采取投标的方式来实现对城市规划设计质量的有效控制,为城市建设工程的有序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而且通过城乡规划管理,可以进一步规范城市建设行为。
在具体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通过制定科学的规划管理方法,并针对具体的城乡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审核,保证城乡规划行为的规范性,从而推动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
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城乡规划管理作为行政控制管理活动,同时也是中小城市政府重要的行政职能。
当前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普遍面临着较大的压力,特别是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及经济结构体系的不断优化,这就要求政府要积极转变职能,在当前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需要遵循具体的原则,并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全面提升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水平,为中小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法律条款需要进一步完善
城乡规划基本法中往往只展现出了原则性的条款,没有细致的做出明确。
而且在现阶段,一些省份对城乡体系进行了规划明确,但是在实施方法不够先进的情况下,导致城乡规划发展出现目标不明确、责任不清晰等问题。
所开展的实际流程和具体内容出现不明确等现象。
有的中小城市在此法律氛围下进行工作,就会对城乡规划管理发展产生限制,让城乡规划执法也受到影响。
2.2缺乏公众参与
随着民主化政治的不断发展,各地的政府已经赋予了公民参与到城乡规划建设中来的权利和机会,但目前来看,公民参与的情况在很多时候往往只能流于表面的形式,在真正的规划管理以及编制体系中还并没有把这一项正式纳入到其工作中。
尤其在中小型城市中,这种现象尤为普遍,当地政府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由政府对大小事宜进行主导,这种模式使得公众的意见无法被有效传达和采纳,然而在一些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和英国,公众明显具有更高的参与权。
因此,在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公众参与这一问题还有待解决。
2.3城乡规划管理协调难度大
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中涉及很多的部门,不仅仅是规划管理部门,还包括了环保、建设以及改革等多个部门。
因此城乡规划管理工作需要多部门配合协调,但是正因为城乡规划管理设计部门众多,在配合协调方面存在很大的难度。
实际规划管理中,各部门职责不同,管理需求也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有的部门工作中的需求可能会存在矛盾,加之地方管理法律依据的缺失,很难将多个部门进行协调,从而增加了城乡规划管理活动的矛盾。
3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的优化策略
3.1完善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体系
城乡规划管理属于行政管理行为,具体的管理工作需要有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和监督。
而且我国城市众多,各地区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进行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过程中,各地区首先就是要建立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并且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完善,形成符合地
区特色的法律法规体系。
在地方城乡规划法律法规建立过程中,要以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同时针对本地区城乡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地方城乡规划管理办法。
这个过程中要对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和冲突进行全面的考虑,要在规划管理中避免摩擦矛盾,对于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预见,并制定相关的制度规定,在城乡规划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
3.2加强监督,提升公共参与力度
公众参与是比较关键和重要,但是缺乏秩序的公众参与,并不能推动城乡规划建设发展,起不到任何价值和作用。
对公共参与的积极性进行保持和维护,并组织具有较大力量的团体,让公共参与效果得以提升。
机构创建的时候可以是城市市民团体,例如居委会或者街道办事处。
这些团体的力量,会让城乡规划获得良好的渠道。
另外,加强监督管理的时候,行政主管部门需要对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让决策发挥出一定的合理性和民主性。
城市规划监督体系的合理创建,在行政单位进行监督目标的清晰确立,配备专门的监督员开展工作。
城市规划监督员在接受上级指令下,处于所管线的范畴中进行法规落实和审批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这是防止发生违反法律现象发生的关键。
以此作为基础的情况下,能够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对监管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得以解决,形成预防和应急处理机制,对违法情和损失进行合理控制,让损失以最低化处理。
针对违法行为则需要形成较大的惩处力度,要求责任人负责,深入追究的同时,加强管理体系的严密性和严肃性。
3.3实行融合协作,加强管理调控
城市城乡规划管理开展的时候,需要合理的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及到的规划师。
这些人才往往是产生于建筑行业汇总,在专业水平上往往不能符合规划管理的实际需要。
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科学决策产生极大影响。
因此,要提升规划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以专业水平提升为主,在和经济计划部门实行协作发展的同时,共同研制出城市城乡规划管理发展战略。
与此同时,要关注的一点是计划部门应该以经济社会研究为主要方面。
总之,在融合协作发展的时候背景下,会让管理调控得以升级,让城市建设过程中获得更加合理和科学的决策。
结语
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的问题已然成为目前我国发展长河中需要用心耗时解决的问题,虽然这其中难免还存在不可避免的、等待优化解决的难题,但是只要逐步健全社会体系,优化管理政策,引进优秀符合城市发展的健康案例,在不停为城市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发挥各行各业的创造力,这样能在有限的经济提交与资源下,使得城市发展越来越好,也使得中小城市城乡管理走向稳健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岳小红.中小城市规划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探讨[J].建筑知识,2019(2):135.
[2]陆华君.关于加强中小城市用地规划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江苏城市规划,2020(7):21-23.
[3]李昌妹.试析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模式优化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3):45.
[4]李永青.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模式优化研究[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9(7):148.
[5]李海青.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模式优化探究[J].江西建材,2019(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