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议题”确定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议题”确定的策略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核心素养成为中心。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
阅读方式,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本文聚焦群文阅读的基础“议题”,
探究“议题”的确定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群文阅读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4-173-01
最近几年,群文阅读风暴席卷整个语文学界,作为语文教学的起始阶段——
小学也不会置身于事外。
“群文阅读教学是相对于单篇文章阅读教学而言的,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一组有机组合的多篇文章为议题,由学生围绕议题开展阅读,集体共建并达成共识的新型教学模式,[1]”可以看出群文阅读教学的成功前提就
是群文议题的确定。
“在群文阅读中,议题就是教学的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以引发教师和学生展开讨论、探讨的话题。
一组选文中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议
题。
”[2]因此本文聚焦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议题的确定,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以体裁为议题
以体裁为议题的组文方式,通常是通过几篇相同文体的文章的阅读了解所选
体裁的特点,学会阅读此类体裁的文本,激发学生阅读这一类体裁的文本的兴趣,甚至是学会写这一类的文本。
比如“反复结构的童话”群文阅读、“太阳?石头?风”
群诗导读,通过群读明白童话这种体裁中,反复结构的特点,明白诗歌体裁中意
象的共同点。
二、以写作手法为议题的组文方式,通常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多篇文章的示范
来学习某一特定的写作手法。
例如“托物言志——群文阅读”通过分析三篇文章托
物言志的运用,明确托物言志手法的共同点。
三、以角色为议题的组文方式,意在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多篇文章从不同的角
度了解人物性格。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群文阅读”一课的执教老师在“教学后记”
中写道,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名著中的人物”时,想到通
过一篇文章了解一个人物是片面而又单一的,如果能用群文的方式,从不同的角
度来了解,有助于建立更全面、更立体的认知。
于是她选择了《草船借箭》、
《舌战群儒》、《孔明挥泪斩马谡》三篇文章,三个故事都刻画了诸葛亮这个人物,但都只是不同的方面。
有的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有的着重描写诸葛亮的勇气,有的又能突出他的情义。
这样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结合起来就是对一个人物
更加全面的认识。
四、以主题为议题的组文方式,确定好主题,根据主题选取文章,这种群文
议题组合可以集中深化对一个主题的理解。
如把关于“友情”的文章放在一起,我
们就会通过这组文章思考“我们为什么需要朋友”“真正的友谊是怎样的”。
或以人
物的成长教育为主题,如“成长路上有风雨”“名人成长的小故事”。
或以感恩为主
题的,如“生活中的感动”“令人感动的小事”。
或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如“生命的
印迹”“成长的脚印”。
这样的分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阅读时能进行充分思考,品味文章的意蕴。
五、以题材为议题的组文方式,组文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获得对这一题材本
身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是通过阅读同一题材的文章来学习这一类题材文章的
读法或写法。
如“不一样的爸爸——爸爸的故事”[3]群文阅读通过阅读明白爸爸们
的具体故事不同,思想、性格却相同,“名家笔下的猫儿们”群文阅读,通过写不
同名家笔下的猫,在共同生物基础上,写出了不同猫的形象差异。
六、以作家为议题的组文方式,作者不同,其写作风格也不同,阅读同一个
作者一系列不同的文章,就能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
如,把李白的作品放在一起,我们就能了解李白的写作风格。
也可以连续读某个作家的作品,然后去走近鲁迅,走近老舍,走近冰心等。
七、以热点为议题的组文方式,关注时事热点不是初高中学生的专利,小学
生也应该关注时事热点,所以根据流行元素、时事热点来确定议题组文,可以更
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一段时间,《小苹果》这首歌风靡大江南北,大
街小巷反复地播放,学校还专门编排了一首“小苹果操”。
学生对此兴致盎然。
为此,可设计了一个群文议题“神秘的苹果”,选择一组文章:《小苹果》(歌词)《牛顿与苹果》《亚当与夏娃》《苹果》(儿童诗),带着学生阅读有关苹果的
歌词、小故事、诗歌,感受丰富多彩的“苹果”形象,淡化流行文化中的“盲俗”。
以上就是个人对小学语文阶段群文阅读议题组文方式的思考。
当然群文阅读
是一个新兴的事物,既需要专家的理论引领,更需要一线老师的实践推动,让我
们大家行动起来让群文阅读成为语文新课程标准下的一个有效实践着力点。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以《景阳冈》一文教学为例》[J].
倪谢超.《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04-15
[2]《群文阅读教学的性质特征》[J].许双全. 《语文月刊》 2014(22)
[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文本选用研究》[J].杜小琴.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