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老师真好初三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老师真好初三读后感
篇一:做老师真好读后感
曾几何时,感觉当老师真难!既想做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教书匠,又想做一个“事事兼顾”的教育家!真难!
也许你会说,干完自己该做的事就足够了,管那么多干吗?可是偏偏我们面对的是一些有生命有活力的孩子,我们无法对他们的情感视而不见,无法对他们的反应充耳不闻吗。

所以,要做一个好老师,就得多做一些与“教书”无关的东西,比喻“育人”!这里面花费的时间是无限的,因为孩子是灵动的、是不可复制的、是每天都在变化的,也许付出了,还不一定会得到回报,不能计较!
特别喜欢书中这段:“善于宽容:教育就是引领人们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我们要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弘,尽可能地尊重多样性,珍视个性,在教学中创造一个宽厚、宽松、宽容的心理氛围,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看得出这位老师很用心在工作,向他学习和致敬。

很真实,但是,不是谁都可以轻松地看到和做到的,现实中当你眼睁睁地看见一个个活泼天性使然的学生被痛苦地复制,你才会明白什么是宽容!
所以我要当一个好老师,我就要比别人多付出,我就要比别人更宽容,我必须要使教学工作多少变得有点创造性,使自己在劳动中多少获得某些主动性。

这样我就会获得创造性劳动所带来的快乐。

还有毕竟那是些孩子,我们都有自己的孩子,所以当看到无数个孩子健康的成长后,我会得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幸福,那时也许我们会说:当老师真好!
篇二:做老师真好读后感
此外,基础教育中行政化的手段一直挥之不去,对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了一个大障碍。

教师没有自主权,也就无法灵活运用教学原理和教学方法,而使因材施教成为了空谈。

在目前科学收割和功利思想的影响下,学生的成绩=教师的业绩=领导的政绩,即便教师可以放下自己的业绩,但家长盯成绩,领导要政绩的压力依然存在。

更何况,在经济利益的时代“三绩”又与经济生活密切相关,而领导又拥有聘任的权利,教师即便可以为了追求真实的教育而抵抗不合理的要求,但现实生活却会提醒他“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

钱先生之所以在中学失败,恐怕还有中学教师因为感到生存压力,而不得不走“三绩”路线以自保的原因。

钱先生孤军奋进,又不知己知彼,自然难以凯旋而归了。

就目前“三绩”循环之紧密来说,从其内部使之毁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因为其问题不在教育上,而是在认识上和制度上。

其实,以钱先生的影响,应该走一条“三绩”之外的路。

例如,以其影响广邀各行业的成功人士走进校园举办讲座。

给学生们指出“唯绩是看”之外,还有更广阔的人生空间,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认识到中学阶段只是一个必经阶段,而大学也不是人生的最终标的,从而减少“混大学”的现象,也可能会开启一部分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心。

如果真能有人做到这个无用功,那么其功德亦是无量的。

因为人生的启迪大多是来源于他人的引领,而不是来源于书本上的知识。

篇三:做老师真好读后感
当我打开这本《做老师真好》,看到张丽钧老师的文章,我不仅被她那清雅的文字所吸引,看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一次又一次地被感动,做老师真好,这样的感叹一次次涌上心头。

看到后面一篇“深度幸福”让我感慨颇多,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幸福,它的外面往往有一层厚厚的蔽障,不把这层蔽障去除,你很难发现幸福的面目。

我99年大学毕业后,带着对教师职业的憧憬,带着满腔的热情,我走上了工作岗位,在乡下一所初中教电脑,那时,我觉得有使不完的劲:乡下的孩子那时因为家里大多数没有电脑,学校也是第一年开设电脑课,所以对电脑非常着迷,经常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那时觉得什么都值得探索;与质朴的乡村孩子朝夕相处了五年,在乡下的日子简单纯朴,对自己的课程也没有多余的想法,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感觉到越来越没有幸福感。

到了2004年,我走进了二中,开始了新的开始,二中带给了我许多新的挑战,这里高手如云,学校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未预设到的困难接踵而至。

“我不能松懈,一刻也不能怠慢。

”在一种潜在压力中,我如上满发条的钟表不停地运转着。

自从我接任班主任后,班主任工作事无巨细,我都要全部包办。

“四勤”是我的行动指南,即早出晚归,苦口婆心,带病坚持工作,每天高负荷地运转。

真诚地对待着每一名学生,班级工作也得到了领导、家长的任可。

可是倾尽全力却不能转化个别学生留给我深深的困惑,超负荷工作带来的一脸倦意令我苍老,一些不公平的待遇让我心生抱怨。

发现过自己喜欢的生活似乎永远是一个夸父追日的过程,梦想与现实之间总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在困惑中,抱怨中我苦苦挣扎于自我发展的瓶颈期。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社工培训”的学习,随后,我考到了社工师助理证书,两年间,我一次次聆听精彩的讲座,和智者交流,领悟助字精髓,参与咨询互动,我的心被明丽的阳光照耀着。

学习中,我最大的收益是“接纳”——接纳每个人的与众不同,不再苛求每个人和我一样。

困接纳我变得平和,褪去了功利心,对一些人和事多了一份感恩之情。

心态的改变带来了关系的变化,班主任工作中原有的一些因惑也迎刃而解,“把握当下”成了我的生活理念,抱怨之意越来越淡。

对于任何一个生活在职场中的人而言,不存在完美的职业,人在职场上打拼,难免会碰到烦恼。

身为教师,不抱怨,心怀希望如同置身沙漠中心存希望一样。

无论学生如何调皮、无论家长素质如何,无论自己遭受了多少挫折和困难,都不要失去希望。

在工作中,艰辛与快乐同行。

只有无悔于自己的选择,才能沉醉于自己的事业,才能乐享职业的幸福,教师需要用爱养爱,用德传德,用情怡情。

教师应该有一个强大的“场”,让自己幸福、积极、快乐吸引学生走向人格的完成和健康。

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体验,是一种过程,幸福更是一种一下子说不上来、却容易写在脸上的内在感受。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

奥本海姆曾经说过:“愚蠢的人到处寻找幸福,聪明的人就在自己脚下耕耘幸福。

”原来,幸福并不遥远,是一种很自我、很主观的东西。

每个人幸福的界定是不尽相同,或许在别人的眼里,自己已经是一个拥有幸福的人了,但作为自己永远都不会觉得有多幸福。

不同的幸福感和幸福观取决于不同人的生活态度、生活价值和心境心态。

很多人在羡慕我们的工作,而我们也羡慕外面的丰富多彩。

在我们追求职业幸福感之前首先要端正自己的职业观,李镇西校长说“如果我们把职业、事业和生活乃至人生都融为一体,不会觉得有什么累不累的。


蓦然回首,从教已十余年,回首过去的点点滴滴,我问心无愧,因为我追求过、付出过,而且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会自豪的对每一个学生说:人生短暂,相逢是缘。

我知道今天为何美丽,因为有风掠过,树梢才精彩;因为有云拂过,天空才精彩;因为有你来过,人生才精彩。

篇四:做老师真好读后感
同学经我手辗转网购了张丽钧的'《做老师真好》一书。

毫无悬念,我先一饱眼福。

愉悦地品味着她组合的文字之美,越来越喜欢。

在篇篇美文中,尤其喜欢《人生课本》一辑,篇篇发人深省。

一路读下来,一篇名为《心灵的选择》尤其喜欢,那是一则与善行有关的故事。

一个登山者,遇到暴风雪而迷路,因装备不足,四肢渐渐被冰雪麻痹,面临生死考验。

行进中的他无意中踢到了昏倒冻僵的前行者,他需要做出选择。

最终,他扶起前行者,帮他按摩双手、双腿,从而苏醒了前行者。

期间,自身身体的各机能也被复苏。

最后,两人相携着活了过来。

助人者,人自助也。

还看到这样一则善行故事: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撒哈拉沙漠,其死亡魔咒被这样的一队考古者打破。

前行在撒哈拉沙漠中的考古队,随处可见前行者的骸骨。

队长执拗地命令众人选择高地挖坑掩埋骸骨,并树起简易墓碑。

因为耗时,更因为耗力,这一行为招致队员们的频频抱怨,但队长依然如故。

约一个星期后,这支考古队惊奇地发现了足以震惊世界的文物,但当他们将要离开时,突然刮起风暴几天几夜。

他们迷失方向,他们弹尽粮绝。

危难之时,是队长找到了前行的路标,那就是他们为逝者树起的墓碑。

他们得救了。

两则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有了善行的牵引,前路必然光明。

看着这样的故事,总会被感动,被温暖。

也愿意争做有善行的人,给自己、给他人一个方向,树起一个路标,从而让我们迷途知返。

文字是美的,注入了灵魂的文字更美。

但愿我们每个人每天对着自己大声“宣告”:我在,灵魂也在。

篇五:做老师真好读后感
正如书中扉页上介绍的那样,张丽钧是教师中的优秀作家,作家中的优秀教师,她的美文一直以滋润着我的心田。

她的文章温暖中包含力道,清雅中透出风骨,是不可多得的阅读佳作。

《做老师真好》全书分为四个篇章,分别是吾生、人生课本、心头的暖和抬头看云,通过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对教育的理解。

张老师指出:教师应该选择的生存姿态——诗意地栖居。

在教学中拥有赤子般的虔诚,以追索、冥思和叩问的方式,让心弦上永远奏响着创造者的欢歌。

放眼望去,很多教师都被繁琐的工作蒙蔽了双眼,机械式的行走方式没有了任何创造,长此以往工作激情也将日渐淡薄。

对于周遭的一切,教师如能带有一份美好的情感和卓越的精神,从容不迫地应对,这样的教师可谓幸福至极。

张老师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面对工作的患得患失,总能微笑工作。

在“门的悬念”中,故事讲述了学校大厅的门被年轻好动的学生用脚关,用脚开,虽然老师也曾贴上过五花八门的警告,可终究是不管用。

为了解决难题,校长决定安装上最坚固的门。

从此以后,这道门再也没有破坏过。

让人意想不到的,这只是一道玻璃门,却阻挡了学生的大脚。

原来校长对孩子们充分的信任,特意设置了一到易碎的玻璃门,结果他们也上交了一份满意的答案。

校长捧着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带给这群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用行动证实了信任的力量是何其巨大。

在这个故事中,听不到老师的批评与说教,有的只是信任。

在教育中带着一颗信任孩子的心,走进他们晶莹剔透的心灵,让载歌载舞的水流温柔地雕刻着稚拙的灵魂,化教育于无声。

这让我想起了一所中学的“三无”图书馆——无墙、无门,无岗。

10万册图书统统躺在完全开放的书架上,在没有任何监控设施的宽松环境下,任由师生们借
阅。

一年过去后,发现原来的10万册书变成了106000册。

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呢?一位学生道出了其中的缘由:“学校越是信任我们,我们就越是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很多时候教师把信任给予学生,往往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的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从繁琐的知识训练中解脱出来,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

教师应该揭开束缚,给予学生展开翅膀的权利,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在张老师描述的各种故事中,一切的出发点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学校俨然成了快乐的天堂,一朵朵美丽的鲜花正享受着快乐幸福,这是人生宴席上的一道滋养灵魂的珍馐,正等待春天的到来,绽放迷人的身姿。

篇六:做老师真好读后感
最近,我拜读了张丽钧老师的《做老师真好》一书,深受触动。

原本平淡的校园生活,一切却因张丽钧老师的乐教善育,因她琢璞为玉的执著,变得如此多彩。

张老师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成长故事传达给我们教育的快乐。

张老师会为舞台上“完美”的假唱而痛苦失望,为那个叫“勺”的女孩的变化而悲喜难抑……
善待每一个孩子,“让无力者有力,让有力者前行。

”无论他是一棵小草,一根藤蔓,还是将来能长成栋梁之才的小树,都成了张老师关注的对象。

张老师做到了这一点,所以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会给老师带来幸福和快乐。

这是我读了张丽钧老师的《做老师真好》一书后最深的感触;也是张丽钧老师体会到“做老师”的幸福秘诀。

不妨我们也来试一试,享受一下做老师的快乐。

回顾自己从教以来的工作生活,我又何尝不是一路满载幸福而来呢!今年春天,刚刚送走了一批毕业班的孩子。

这是我从教以来第一次从小学一年级一直教到小学六年级的唯一一届毕业生。

孩子们毕业前,我心中虽然充满了对孩子们成长的快乐,却也多了些许不舍。

六年来跟孩子们一起扫雪,堆雪人,暖暖孩子被冻得发红的小手;大扫除、拔草,给孩子们挑挑不小心扎在手上的小刺儿;体育课后,督促孩子洗洗小花猫似的脸蛋儿;给孩子们面批习作,精心指导孩子们修改、投稿;跟孩子们一起准备六一儿童节的节目,看孩子们的精彩演出……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我快乐的源泉。

六年来,我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每一个孩子的点滴进步都成了我的快乐。

晓孟由小时候的胆小腼腆,当个小组长都会累得哭鼻子,变得落落大方,酷爱读书,成为小伙伴们的优秀小老师,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小学毕业成绩竟然名列全镇第一;小鑫由课堂上爱玩小女孩玩具,常做小动作的淘气小女孩儿成长为以身作则,以集体荣誉为重,令同学们拥护的班长;小豪由一年级时攻击力强的孩子变得更加尊敬老师、热爱劳动;小裙由小时候的邋里邋遢,不能与小伙伴正常沟通,长成了一个语言表达流畅,小伙伴喜欢与其合作的小姑娘,小辉毕业前也逐渐养成了着装卫生的好习惯……一株小草的成长,一朵小花的绽放,一棵小树的着装都成了我的开心果。

2008级的孩子们毕业了,有些孩子在我们学校的中学部就读,早晨、课间、放学后,说不定什么时间,说不定是哪个孩子,就会跑近我,亲热地叫一声:“老师!”都会带给我惊喜——原来那一个个毛头小子和淘气小丫头看到我还如此亲切,我非常欣慰。

本学期,我又迎来了2014级一年级一班的40个孩子。

每当放学送孩子到大门口时,我与家长们沟通孩子的情况,偶尔也会听到旁边的家长们插嘴道:“这个老师认真,你的孩子能跟这个老师上可好了!”听到家长对我工作的认可,我很高兴,但也倍感惶恐,心中也多了一些责任。

家长的信任和毕业班孩子的亲近,再次点燃了我对教育的热情。

我应该怎样对待我的这些孩子们呢?怎样做才能肩负得起家长把孩子交到我们手上的这份重任?只有全身心的付出,再付出,努力再努力。

也只有如此,才对得起家长的信任,才对得起我们的孩子。

善待每一个孩子,“让无力者有力,让有力者前行。

”给孩子一片绿叶,将来,我们可能就会收获整个春天。

“做老师真好!”一个微笑即可换来一片绽放的笑脸,何乐而不为?所以我也会说:“做老师真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